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效果对比

时间:2022-10-08 05:03:01

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效果对比

[摘要] 目的 对比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 方法 使用免疫比浊法与ELISA方法分别对95例梅毒患者血清与95例健康人群血清同时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90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上两种方法检测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均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在灵敏度上免疫比浊法比ELISA法略高。免疫比浊法可以替代现行的梅毒血清学筛检的ELISA方法,且因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可定量检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免疫比浊法;ELISA;梅毒

[中图分类号] R37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090-02

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之一[1],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梅毒感染分为三期,若能提早发现定能更有效更及时地进行治疗,因此在感染早期提高对梅毒的检测率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方法很多,其中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作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推荐的梅毒确证试验[2],准确度高,但是操作繁琐,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虽然快捷,但在准确度上却有所欠缺,ELISA等其余方法也都无法做到定量检测。免疫比浊法是一种最新开展的梅毒检测方法,目前对该方法的评价与研究均在初步阶段。本研究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对95例梅毒患者和95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以探索免疫比浊法的优势与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病组为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95例,均因病就诊或体检时查出,经RPR和TPPA检测抗体均为阳性,且经病史、临床体征证实为梅毒患者;另选取健康人群血清95例作为健康组,均通过TPPA确认为阴性,且无病史与临床体征。患病组中男57例,女38例,年龄19~72岁,平均(33±5.2)岁;健康组中男43例,女52例,年龄22~77岁,平均(39±6.2)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1.2 试剂与仪器

ELISA试剂为上海科华公司产品,仪器为芬兰MK3酶标仪;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由日本A&T公司生产。

1.3 检测方法

将95例患病组血清与95例健康人群血清由一名非实验人员随机分配,再由实验人员对无序的标本使用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进行检测并记录,ELISA结果使用酶标仪进行分析,免疫比浊法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果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为100%,高于ELISA方法的94.7%,而免疫比浊法的特异性为96.8%,低于ELISA法的98.9%;免疫比浊法的阴性预测值比ELISA高,而阳性预测值却低于ELISA法。详细结果见表1,其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通过χ2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ELISA方法检测出的5例假阴性标本中,有2例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得出结果为>300 U/mL,而在对该2例标本进行24倍比稀释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而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为221 U/mL与287 U/mL,故我们认为原标本通过ELISA方法得出的假阴性为前带现象。

在免疫比浊法检测出的3例假阳性标本中,有1例为脂血标本,2例为轻度溶血标本。

2.2 检出能力

另取40例在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检测中均为阳性的标本,通过倍比稀释,再用两种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抗体,结果见表2。

将上述40例标本抗体浓度控制在免疫比浊法的最低检出限偏高一点,并保证免疫比浊法检测为阳性,另使用ELISA方法对此40例进行检测,仅31例为阳性(χ2=10.140 9,P < 0.05)。说明免疫比浊法比ELISA方法更为敏感,也验证了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

3 讨论

根据中国疾控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表明,全国报告的梅毒病例按每年>10%的比例增长,居全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三位[3],形势十分严峻,对梅毒的宣传治疗也刻不容缓。梅毒是因感染梅毒螺旋体(TP)所引起的,分为三期,当TP侵入机体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TP-Ab)和非特异性抗体[4],其中TP-Ab早出现、晚消失[5],甚至在治愈后还可终生存在,因此血清中存在TP-Ab与否是目前检测是否感染梅毒的主要手段[6]。TPPA是美国疾控中心2002年推荐的梅毒确证试验,也是中国卫生部认可的规范检测方法,并被国内大部分实验室作为确证试验使用,但其高准确度却需要繁复的操作来实现,故并不适用于临床检测与筛查。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ELISA方法作为TP-Ab的筛查实验,ELISA方法虽然特异性、灵敏度都较高,但同样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且因方法学限制经常要标本量到达一定数量后才统一检测,不利于及时检测。免疫比浊法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自动检测,操作简便快速,且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较少,易于标准化与控制,检测时间短,无论是大量筛查或是单个标本随到随测都适用。此外,免疫比浊法是目前公认的可定量进行免疫分析的方法之一[7],故采用免疫比浊法可以对TP-Ab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对观察疗效与预后有指示作用。

本研究通过检测95例TP感染者标本与95例健康人群标本,发现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低浓度标本检测中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而在高浓度检测中也避免了ELISA法会产生的前带现象;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的比较中,两种方法检测得出的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在之后的检出能力比较中,笔者通过实验发现对于低至接近免疫比浊法最低检出限的浓度,通过ELISA方法检测,40例中9例未被检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一点为免疫比浊法拥有比ELISA更高的灵敏度提供了佐证。在免疫比浊法中同样出现了3例假阳性标本,我们通过对标本性状等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例为脂血标本,另2例为轻度溶血标本。笔者认为脂血与溶血会被免疫比浊法误判为阳性,这是由于其检测原理导致,故检测此类标本时需综合考虑或同时使用另一种方法验证。

综上所述,免疫比浊法可以替代现行的梅毒血清学筛检的ELISA方法,且因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可定量检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Workowski KA,Berman SM.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J]. MMWR Recomm Rep,2006,55(RR-11):1-94.

[2] 欧春怡,苗岩. 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09,33(6):451-452.

[3] 张京豫,谭爱国,郭健. TP-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钩状现象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1):1520-1523.

[4] 朱邦勇,赵秀梅,甘泉. 检测一期梅毒三种方法比较[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1):98.

[5] 周方满. 几种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结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5):389-390.

[6] Incerti J,Zelmanovitz T,Camargo JL,et al. Evaluation of tests for microalbuminuria screen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5,20(11):2402-2407.

[7] 李文,丁显平,刘胡敏,等. 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253-1255.

(收稿日期:2012-12-29)

上一篇:前置胎盘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下一篇:组织同步成像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评价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