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实验范文

时间:2023-03-20 21:22:52

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专业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 ,又称为实验室医学 ,是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专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免疫检验专业在医学检验中是越来越重要。目前免疫学检验也是在各门检验专业中发展较为迅猛的学科,免疫检验技术更新换代是越来越快,因此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也就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适应免疫学的发展。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免疫检验实验课程每年都在做相应的改变,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不断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课程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实验室是免疫学检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实验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室建设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我们在原有实验室条件的情况下,不断更新实验室仪器,以适应新的检验技术的需要,例如:酶标仪,流式细胞仪等等较新的设备,为实验教学提供保障。

2 增加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多媒体教学以及结合网络教学,利用各种软件或技术建立以临床免疫学的各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资料为主 包括图 文字 录像 课件 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在内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专题网站,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免疫实验变得更为生动直观。

3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面对免疫学发展较快的情况,每一学年,我们都必须对免疫学的发展做全面的了解,不断更新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目前临床所用的最新技术,以适应临床免疫检验技术的发展。另外,我们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了解免疫学基础知识,把实验课程设计为一个整体过程,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巩固了理论知识。

4 针对目前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我们也做了相应的教学改革

目前医学生每年在不断增加,教学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学生质量,我们除了增加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增加教学设备以外,还对学生上课结构作了调整,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自主性。另外,为了增加学生操作的机会,实验室给以增加课外开放实验室。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2篇

1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常规医学免疫学理论与实验的学时分配比重大约在2∶1左右[5],深化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从其教学内容入手。结合免疫学主要理论以及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主要涉及的免疫学实验操作,我们对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完善,完善后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应用性实验(图1)。

1.1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是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经典验证实验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思维方式———理论来自于实践。结合免疫学实验教材以及医学免疫学理论教材,纳入实验教学内容的经典免疫学实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针对免疫器官组织及细胞,另一部分针对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技术。对免疫器官及组织的认知是免疫学最基本的要求,实验动物免疫器官的解剖定位是免疫学实验的入手点。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是体外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的基础,教学实验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其中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重点介绍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此方法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中同样适用。将免疫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而建立的免疫学技术中,很多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经典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可以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免疫标记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检测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同时实现准确的定量和定位能力。结合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的临床检测技术开设以下教学实验:试管凝集反应、双向琼脂扩散(沉淀反应)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实验(免疫标记技术),即包括经典的理论验证实验,又兼顾了免疫学技术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2综合性实验

在学生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条件下,增加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经典基础性实验紧密衔接,从免疫细胞的分离纯化到淋巴细胞表型分析,再到免疫细胞的功能检测。结合免疫学基础理论内容,综合实验涵盖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T、B细胞)以及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的分离纯化以及功能和活性的检测。综合性实验的主要内容见图1:淋巴细胞表型分析主要介绍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操作;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实验内容包括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ELISPOT检测细胞分泌活性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以及NK细胞杀伤实验。此外,根据学生兴趣可以开展病毒表位鉴定的实验。此部分各项实验均涉及了免疫细胞的分离和纯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功能试验的开展逐渐培养学生参与免疫科研工作的兴趣和能力。

1.3应用性实验

结合笔者所在科室的科研特色,我们开设了免疫预防及疫苗设计的应用性实验。采用实验手段介绍疫苗设计的一般规律,介绍佐剂的概念和应用、疫苗接种的途径及效果影响,让学生初步体验免疫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改革后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在经典免疫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综合性实验。这些教学实验的选择是根据整个免疫学基础理论体系以及科研工作中的常规免疫学实验,集本教研室多数工作者的意见而设定。从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逐渐深入到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即涵盖了适应性免疫应答又包括了固有免疫应答的诱导以及检测,与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相接。内容上不仅包括基础理论实验同时增加了应用性实验的开设。通过这些实验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医科院校本科生临床实践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无论参与临床工作还是基础科学研究均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2教学实施安排的改革

通常免疫学实验多是在理论课结束后才逐渐展开的,笔者以为这是一种极其不妥的教学实施安排,免疫学实验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的重点可能更多地放在如何通过理论考核上面,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下降,甚至免疫学实验教学逐渐变成一种形式教学。故实验教学实施时间应当紧随理论教学进度安排。影响实验教学实施的因素还包括教学实施地点的影响,通常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多数集中于公共教学实验室开展,这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免疫学特色实验的开展,例如流式细胞仪的操作、ELISPOT读板仪等,因此笔者建议采用公共实验室资源与科室资源结合的方式开展免疫学实验教学,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实施的成本,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逐步接触免疫学的科研工作,激发其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综合性实验的开设要求合理安排各个教学实验的实施时间,例如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抗原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要孵育72h,要顺利完成此实验的教学需要将其分为2次实验,首先做淋巴细胞分离纯化以及抗原刺激操作,72h后再安排染色或者WTS法检测增殖实验。为了确保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教学组不仅需要安排实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本专业的实验课教学,还应当为每个实验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材料准备以及前期预实验的操作准备。

3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医学免疫学实验的成绩通常作为医学免疫学课程的一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而存在,多是基于实验操作的平时成绩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成绩。随着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笔者认为应当同时完善医学免疫学实验考核程序。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考查学生平时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环节外,增加免疫学实验考试制度。以经典免疫学实验为主,例如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或者ELISA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考核学生对免疫学基本实验中关键步骤的掌握程度。通过免疫学实验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免疫学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确保在今后参与临床实践或者科研工作时能够顺利开展。

4改革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优点及灵活性

改革后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从经典实验到综合实验,从简单的细胞分离到其功能或活性的检测,从固有免疫到适应性免疫应答,从免疫学基础理论的验证到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医学免疫学理论相辅相成。其内容由浅入深,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了学生对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医科院校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这里免疫学实验课的内容主要由经典实验、综合实验、应用性实验三大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他学校可以此为模板,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增减和改变。例如,小鼠脾淋巴细胞分离纯化实验可以改为或再增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纯化实验,而应用性实验部分可以改为设计性实验等。改革后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它不仅可以作为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实验部分进行实施,同时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开展。目前在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已开设了以此实验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免疫学技术课程,对上述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初步尝试,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探讨医学免疫实验教学的改革。

5结语

深化医学免疫学教学实验改革就要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和协同性。这不仅要求我们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协调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同时要求教学实施人员(授课教师)逐渐转变观念,提升教学技能,以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此外,医学免疫学与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各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进一步深化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创新,开展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实验将成为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86-02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院校应针对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前沿学科积极使用英语开展教学。近年来,推行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热点。

一、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新兴及交叉学科,医学免疫学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不断向其他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渗透。随时了解该学科的新进展,对学好医学免疫学乃至其他专业课程都十分重要,而具备相当的专业英语水平是其重要前提之一。因此,我校对五年制本科生开设医学免疫学理论课双语教学。同时,为配合理论课双语教学,我们逐步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双语授课。通过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课程,学生可以在双语的环境中掌握医学免疫学的一些基本实验原理及常用实验技术[3]。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因此,开展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双语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在掌握实验原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专业英语水平也得到提高[3]。双语环境的创造与维持需要以下各因素的配合。

1.高素质的双语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及英语水平方面都具备较高的素质。双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和理解相应的中文教学内容,而且应熟悉实验所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和操作步骤的英语表达[4]。课前备课要充分,在阅读参考大量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科新发现、新进展,以便于对教材上一些过时的内容及时进行修正和更新;授课过程中,力求使用规范的专业英语词汇,发音准确,并尽可能使用较为简单的词句讲述专业知识,以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双语教学,提高授课效果;课后逐份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其中的词汇、语法等错误用英文批注或纠正。除此之外,各级领导应提高认识,充分意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大力提倡和支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进一步壮大英语和医学知识水平兼备的双语教师队伍。

2.适用的双语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毋庸置疑的是,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更新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但鉴于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及目前很难找到一本与教学大纲相吻合的英文原版教材的现状,结合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计划,在参考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一部适合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验双语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教材可以对医学免疫学实验原理、基本操作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进行编排,并在每个实验后对本实验中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做重点注释。这种尊重原版、消化吸收的教材建设特点一方面提高了双语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畏难情绪,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高素质的教师、适用的教材,双语教学的开展还需要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①结合学生现状,逐步增加英语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一般采用“全英文课件,中英文结合讲解”的教学模式。即课件和板书全部采用英语展示,以营造一个强化的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对一些比较简单或已学过的内容用英语进行讲授,而对于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中的注意事项等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用中文来解释,以便于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用英语完成实验报告。②改变传统模式,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在双语教学中,我们改变教师处于主宰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逐步引入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第一次实验可由教师带领,此后每次指定一位同学将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用双语或英语制成课件或于课前书写在黑板上;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其进行补充或修正,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答疑,最后做一小结。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搭建网络平台,辅助实验双语教学。网络教学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辅助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而言,它是个性化的,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根据这一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可以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医学免疫学实验的教学大纲、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以及该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还可以将包含图片、Flas等的医学免疫学实验多媒体课件上传至网络,使复杂、不易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4.高素质的学生。学生是教师授课的主体,双语教学不仅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对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英语水平以及学习兴趣等。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授课对象为本科五年制学生,一方面他们已经进入大二下学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正在准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共英语的基础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双语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除此之外,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英文文献,向他们推荐新版专著、相关杂志或网站,同时还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熟悉相关专业词汇,并在预习报告中记下不懂的问题,课后尽量用英文书写实验报告。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提高了双语教学的质量,为学生今后做科研、撰写SCI论文完成了原始积累。

总之,在医学免疫学实验中开设双语教学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切实结合学生特点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素质、选取适用的双语教材、改革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及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加强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是我们下一步改革和实践的主要内容。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研规划课题(YJKT201135);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12002)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实验课教学 教学改革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果将医学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比喻为一张“交通网络图”的话,免疫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免疫学的发展纵向上涉及基础、应用以及临床三个方面,横向上与生命科学(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的各个前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是一门影响各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科。近年来,免疫学的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发展得极为迅速,其不仅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基本问题,也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新认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

免疫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免疫学,对其他基础医学学科也有辅助作用,同时也是推进其他学科进步的重要手段。医学免疫学的系统学习对构筑医学类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所在的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设立了免疫工程方向的本科专业,以期培养出具有较强免疫学背景的新型研究型人才。但是,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医学高校的免疫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系统的完善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免疫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与之对应的改革设想,并对改革试行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展望。

1传统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免疫工程方向的专业设置特点,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方式做了一定的改革,包括大小班结合,课程与讲座结合,以及从基础免疫学到高级免疫学以及其他免疫学相关方向课程的系统配置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理论课程相配合的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仍然存在欠缺。分析原因有:

1.1免疫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脱节

免疫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相对抽象的学科,因此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如果可以辅助以实验课程的补充则会有助于对免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由于免疫学实验对实验条件(包括试剂、动物、环境、操作、仪器等)要求较高,很多与理论关联紧密的实验并不能够实施,因此大大影响了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对于理论课程的辅助理解作用。学生甚至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从而大大影响了免疫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1.2实验内容过于陈旧

与其他学科相对而言,免疫学发展更为迅速,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需求则更为重要。而目前教学大纲中的实验课程均相对老旧,有的甚至在科学研究的过程淘汰殆尽,例如,双相琼脂扩散实验,环状沉淀实验等。而常用于现代各学科研究中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如ELISA,ELISPOT等常规免疫学技术成为了本科学生的盲区,不利于本科生将来进入实验室后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其基本知识体系的形成。

1.3实验课时间安排过于松散

免疫学实验与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等不同,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免疫学反应时间,例如免疫原性的考察,至少需要7天;ELISA法或者ELISAPOT等检测操作简单,但是中间等待时间却需要1-2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安排的半天实验课程要么不能满足实验需要,要么不能被有效利用。

2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方案

结合免疫学实验课所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以下可能的教学改革设想。

2.1课程内容的改革

(1)开展辅助理论课程的理解的实验内容

开展可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的实验课程。例如免疫器官以及免疫细胞,在小班课中可以通过血液涂片染色让学生观察各免疫细胞的形态,解剖小鼠指示免疫器官的部位以及展示免疫器官的形态。抗体的结构可以通过木瓜蛋白酶或者胃蛋白酶等消化前后,利用SDS-PAGE等方法观察抗体所断裂的结构。利用这些实验将理论更直接地展示给学生,加强其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熟悉一些基本与免疫学研究相关的简单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免疫学新技术的内容

精简少用或者不用以及简单验证类型的实验内容,例如琼脂免疫沉淀反应,E花环形成实验等。某些免疫学实验内容与其他学科实验内容重复,也应相应去除,例如ABO血型鉴定等。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应用广泛的一些基本的免疫学技术,包括夹心ELISA检测,免疫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此外,引入综合性免疫学实验也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免疫原免疫小鼠后,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的激发水平。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1)将实验课程安排至课题组,将实验课时间集中化

造成免疫学实验课程很多弊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免疫学实验的周期较长,因此在时间安排上的集中化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这里提出的是利用课题组已有的资源安排系统性的实验课程,有利于学生对于免疫学知识以及免疫学相关实验的系统认识,并且也避免了重复准备试剂仪器的浪费。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基础实验在研究中的应用,理解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结果的意义;另一方面,课题组可培养输送潜在的研究生源,筛选出对免疫学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身免疫学研究的本科生,避免了本科生过渡到研究生的不适应状态。

(2)本科生更为主动地选题,拓展科研视野

笔者所在的苏州大学所开设笔者所在的研究院各课题组均从事免疫相关研究,所采用的基本实验方法相似,但科研方向有所差别。各课题组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设立不同的本科生综合实验内容,对研究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本科生根据各课题方向,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课前预习报告,主要阐述对该课题的理解以及一些背景知识的综述。这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也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3免疫学实验课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成果

3.1课程时间:本次免疫学实验课的改革将原本分散在每周进行的实验课集中至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完成,时长为半学期(2个月)。

3.2课程目标:掌握基本免疫学实验技术,学习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总结实验结果,查阅文献以分析结果,最终撰写实验报告。

3.3课程内容:本研究所共有课题组12个,提供课题总数12个,该专业学生共有32人。每个课题约有2~3名学生共同完成。在此以笔者直接参与的课题为例,阐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的题目是“X蛋白的佐剂效应及其抗肿瘤效应的体内评价”,其中涉及的免疫学相关实验技术包括:

i )蛋白纯化:SDS-PAGE,Western blot

ii )DC细胞分化:骨髓细胞分离,DC细胞诱导培养及鉴定

iii )DC细胞功能检测: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刺激分子表达,T细胞增殖实验

iiii )体内实验:肿瘤细胞接种,脾脏分离,ELISAPOT等

实验课程很好地辅助了医学免疫学教育中的各个模块和章节,整个实验是关于获得性免疫系统发挥功能的整个过程,并涉及了临床免疫中的肿瘤免疫方面,其中还囊括了关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的基本概念。各个具体的实验技术又加强了一些特定知识点的理解,例如,Western,ELISA,ELISAPOT等实验可以让学生加强关于抗体一章的内容并了解其应用;DC细胞分化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免疫细胞是如何从祖细胞分化为终末端细胞;T细胞增殖实验很好地展示了DC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等。

3.4实施效果: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分析以及学习满意度调查两个方面,对本次教改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次教改获得了阶段性的初步成功。

(1)对免疫学理论课学习的促进作用

该专业学生免疫学理论课程与同级其他专业学生同时进行,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对实验课程改革评价结果表明,免疫工程专业学生90分以上人数为10人,平均成绩为82分,其他专业学生90分以上人数为2人,平均成绩仅为73。

(2)对学生学习过程感受以及未来规划的调研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不记名调研,所有的学生表示本次改革较其他实验课来说更有意思,参与性更高,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虽然与传统实验课程相比成功率较低,但具有更多的实践意义,失败的收获大于成功。关于该课程对未来的考研选择的影响的调研结果表明,60%的学生表示对免疫学很感兴趣,愿意从事相关的研究,有机会愿意攻读免疫学研究生,40%的学生表示可能在未来会选择应用性更强的工作。

(3)科研成果展示

12个组的课题均申请到我校大学生创新计划重点项目或普通项目,实验课结束后,约有50%的学生继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室相关课题研究,并在大学四年级的毕业实习中选择在该实验室继续之前的工作。

4结论及展望

随着免疫学理论的扩增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相关课程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免疫学实验课更是为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质量医学生的必备课程。作为免疫学教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尝试改革,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有效的教学成果,将免疫学教学成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2):72-78.

[2]林俊锦.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培养科研型医学生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275-276.

[3]吴艳芬,曹雪涛.关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5):468-470.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 检验实验教学 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61-01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依据免疫学原理,抗原与抗体反应原理,利用各种敏感的标记、示踪技术,超微量地、特异地分析检测各种生理和病理的免疫学指标,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而实验课教学是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的重中之重。由于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知识本身的抽象性、深奥性及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适应当代临床免疫学检验发展的时代要求,针对该课程知识体系的特点,有效提高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学的关键。

一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以往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介绍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直至实验结束。此种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第二,临床免疫学检验建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检验理论和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临床免疫学检验在检验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核酸杂交技术的发展,将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知识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涉及感染、肿瘤、移植、自身免疫病等,并由此衍生了许多学科,已发展成为检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项目,其与检验医学各分支学科既广泛联系,又相互交叉。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 在实验课教学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引入PBL教学法。教学中,首先提出与本次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教师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只起导向作用,维持小组学习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PBL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较明显的优势:(1)学生与现实的联系得到了加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2)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3)围绕问题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4)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提高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学堂平台并举。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通过声、光、电技术将医学免疫学中的大量信息具体化,使原本枯燥、抽象、平铺直叙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除了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应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网络学堂教学平台。通过校园网建立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介绍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提供参考资料、复习题、专业视频等学习资源,让学生理解课堂上的内容,也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情况,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第三,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在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外,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等条件,向学生开放使用实验室。学生仅靠课堂教学时间来学习并掌握医学检验实验技术是不够的,开放实验室可在多方面及深层次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为了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加大了实验室开放力度,每周至少有3个晚上开放实验室。通过开放实验室不仅缓解了学生实验时间不足的矛盾,也确保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第四,整合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学科发展和临床工作的需要。目前《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内容较陈旧,滞后于临床免疫检验发展的需要,一些实验项目临床上早就淘汰或为更先进的检测方法所代替,而实验课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旧的检测方法的传授上,未与临床检验工作接轨。结合我校实际和未来临床检验的需要,我们开设了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提纯、双向琼脂免疫扩散实验、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实验项目,以求更紧密地联系实际。另外,针对免疫学检验项目和仪器设备更新快的特点,我们与附属医院检验科取得联系,不定期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以了解临床免疫检验动态及最新检测方法和发展趋势,从而避免了实验教学和临床脱节,使学生熟悉、了解临床免疫检验常用仪器的操作规程和实验步骤,为今后免疫检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军、武建国.关于免疫学检验定位的思考[J].临床检验杂志,2007(5)

[2]徐军发、吕世静、杨维青等.《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尝试[J].西北医学教育,2008(5)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优化;实验室条件优化;教改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属于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该学科要求临床医学检验系的学生不仅要扎实地掌握渗透到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免疫学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提高应用免疫检验基本技术在临床实践、疾病诊断、治疗指导方面的能力,突出培养具有扎实基本理论知识和突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临床医学检验人才[1]。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传递理论知识做得比较全面,但实验课没有受到重视,教学内容、形式还需要改良优化。同时由于地域经济条件限制,实验室设备存在老旧、不齐全、数量不足等问题,故未能开展全面的实验课教学,部分实验是靠单一的、抽象的讲述型教学,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增加学生学习理解难度,面对日新月异的免疫检测技术只能死记硬背,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重视优化改革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的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速免疫学与检验实验内容知识体系,增强完善免疫实验室资金投入升级设备配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需求,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1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的优化

1.1优化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内容

根据基础教学大纲,合理设置实验内容,使知识点向临床多学科交叉融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操作的权重[1],改变以往实验项目单一教师讲授,突出实践技能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2]。课题组针对性讨论并改良教学大纲,理论与实验课比值应达到1:1,其中理论课50个学时,实验课50个学时。医学免疫学与检验的实验内容应根据临床实际病例设计全面的系统的多模块检验实验技术,整合囊括免疫组化、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凝集反应、标志物免疫测定等经典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几大基础实验。同时摒弃缩减那些纯理论、验证型实验,或在科研、临床应用中淘汰的实验,如沉淀反应等[3]。通过拓展对病例的分析和实际运用,以培养学生突出实践技能为主线,帮助学生熟悉临床需求和实验技能操作的流程,从而巩固与提升理论学习的记忆理解,充分彰显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系培养中的独特性。

1.2优化实验课堂的评判

在以往的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后,学生机械式地照搬实验参数、数据完成操作步骤得出结果,结果与预定结果不吻合就为了成绩修改实验结果。这种传统的验证型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思维。教学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的过程,在授课中让学生回归实验主体的地位,自由选择仪器设备,学生在自主能动的过程中犯错,教师方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给予及时指正,学生在犯错后深刻反思,获得独立操作的能力、分析结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临床工作遇到的问题展示出较高的应变能力。修订实验考核成绩评判方法,建立规范操作成绩、分析问题的成绩、解决问题的成绩、书写实验报告的成绩、设计实验方法的合理性、知识灵活运用程度等多元化综合实验考核评判,教师综合权衡给分,全方位提升医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从本质上避免学生偷懒抄袭的现象。

1.3加强与医院各科室及各临床实验室的交流学习

学校附属医院的大实验室,如儿科实验室、血液科实验室、心血管研究所等,因为临床检测的需求,免疫检测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拥有当今市面上较为先进的免疫检测设备,如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二代测序仪、电子显微镜等,这些先进的设备已经成熟应用到各种临床科研工作中。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教研室购买全部如此昂贵的仪器并不现实,所以增强教研室与临床实验室的沟通,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组织学生到各大实验基地见习各种先进的免疫检测设备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开阔眼界。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避免了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4]。

2实验室的教学条件的优化

2.1优化更新仪器设备

对比免疫检测在现实生活中的飞速发展及高校扩招人数几何数增长,高校受地方财政影响,免疫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和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稍显落后,不能满足当下实验人数和教学的需求。普遍性存在仪器设备数量不足问题,人手一份,两人用一套,甚至一组人用一套,存在损坏严重的仪器仍给学生使用,甚至临床早已淘汰的老旧仪器仍在广泛使用,如胶头吸管、称量天平等,造成实验效率低下。良好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保障[5],高校应该重视实验室建设,申请政府加大免疫实验室资金投入,统一引进充足的、同一批次的、质量好的先进仪器设备及耗材,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仪器、实验耗材,如移液枪、枪头、电子天平、自动酶标仪、洗板机、显微镜、分光光度计、水平电泳仪等,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待浪费时间。

2.2优化实验室教学配置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免疫技术、免疫检测设备层出不穷,教研室大型设备实时更新换代不切合实际,所以适当提高实验室硬软件设施、电子多媒体资金投入,应用现代多媒体互联网手段将新的高精尖的免疫技术、免疫设备通过5G视频播放、AR虚拟场景的模式,直观便捷地传递给学生。电子多媒体的展示远比文字、图片的展示更为形象生动具体有趣,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该实验操作具体过程细节、注意事项,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趣味的、直观的、活泼生动的数字化动态模拟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自主重复观看、模拟操作,大大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教学效率[6]。随着实验室新的仪器设备功能更加复杂和精密,加上实验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腐蚀、易燃的试剂,如果没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维护和保养工作,很容易损坏仪器设备准确度和精度。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如果没有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核查管理,容易引发学生安全事故。所以应当为实验室配置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并熟识电子多媒体相关知识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他们在协助教师准备实验耗材、设备、试剂的同时也能正确使用、维护电子多媒体设备,并定期统筹专业技术人员校正仪器设备,维护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每个仪器的固有误差,让学生操作更加精准,教师更容易准确评判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

2.3生物安全的优化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对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常常忽略生物安全性,所以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实验室管理规范,教学工作前应进行实验室管理规范并强调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强调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后洗手、实验用品和生活用品摆放的位置、出现意外情况等应及时汇报[7]。同时应给实验室配置生物安全柜上超净台、通风橱等设备。电泳实验中SDS凝胶、荧光标记实验中的荧光标记物等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危害性,涉及此类有危害身体健康的试验品的实验操作时,要求学生在生物安全柜上进行操作,减少气溶胶吸入和皮肤间接接触,这是保护学生的一道重要屏障。构建实验室安全体系,保障实验室安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8]。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在以后临床检验科或者科研的工作中难免碰到患者的标本含有乙肝病毒、艾滋病毒、梅毒等,甚至有毒的试剂时,方能避免不必要的职业暴露及感染。

3结论

随着临床免疫检验技术应用的日益发展,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理论、实验操作渗入各个学科,本文从课堂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实验室配置出发,提出了加快医学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教学的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采用多元化教学[9-10]、激发学生的兴趣、完善考核制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优化实验室配置、生物安全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采用以上方法后,在保护学生物安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该科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提高了他们操作、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此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在日后持续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研究、完善,以最优化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明日的栋梁之材。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 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07

《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中实验教学占有一半的比例,可见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一直以来《免疫学检验》在实验内容上基本停留在验证理论、演示现象的水平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按实验教材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1];而在知识的应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却相对薄弱。为此,我们教研室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个学科中,目前,医院检验科约2/3的项目由免疫学新技术完成,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免疫学技术不断出现,是医学检验发展最活跃的一项技术和研究领域。但目前《免疫学检验》的教学实验内容多数还停留在经典免疫学技术,内容陈旧,有些项目临床上早就淘汰或被更先进的检测方法所代替,面对应对新世纪医学检验技术的挑战,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新增了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标本制备等新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检验系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和基础研究工作,因此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还要增加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项目。另外,由于免疫学检验项目和仪器设备更新快,我们定期带学生去附属医院见习,让他们了解一些先进仪器的性能及应用,便于他们将基础学习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同时在见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有关免疫学新技术、新应用的信息传播给学生。另外,我们还把目前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使他们到临床后对此一无所知。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临床免疫检验动态及最新检测方法,从而避免了实验教学和临床脱节,为今后免疫检验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一般根据安排的实验内容,将实验目的、原理、主要仪器及试剂、方法、操作步骤等内容向学生讲述清楚,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导致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明显不足[2],因此我们在实验课上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即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3],此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运用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在业余时间, 实验室向学生全开放,学生自己选择时间进入实验室,训练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自己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试剂配制,实验条件选择,实验结果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等。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其思维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4]。

3 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以往,免疫学检验的实验考核主要由实验课表现和实验报告组成,整个实验教学没有一个独立的考核体系,因此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通过施行实验考试改革,能较好地改善此现状[5]。目前,我们通过笔试、技能操作考试、实验报告和实验课表现,形成比较完整的实验考核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平时就注重实验操作训练,认真撰写实验报告,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实验考核办法,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普遍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对实验进行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能较好地将教学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能培养一批融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为一体的高素质、高质量检验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伟红,赵卫平.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45-46.

[2]王芳,潘世扬,王彤等.医学检验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8,133(1):46-47.

[3]王胜军,仝佳,苏兆亮等.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实验课程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004-1005.

[4]韩峻.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3):53-55.

[5]谷俊莹,蒋红梅,张晓蕾等.对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课程进行实验考核的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06,9(13):22-23.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8篇

1.教师缺乏实践性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现场示范,又要讲解理论知识和管理课堂秩序,这对教师的要求十分高。目前大部分院校中在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只顾一方面,或太过注重课堂秩序,导致实验教学无法开展,逐渐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不适应高等专科医学院校对于高等专科医学院校的教学,很多学生均属基础知识较差,还需要多做基础练习与理论知识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对实验枯燥讲解,内容无趣又有很多专业术语,学生听不懂、跟不上,最终提不起学习兴趣。即使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或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弄懂实验原理方面还需一定的时间,而教师多数采用的是自己边实践、边讲解,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实践需求。

3.实验教学设备简陋免疫学检验需要足够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学生要充分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所以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亲自操作,并且保证操作的时间。但是学校的实验教学设备数量不足、设备简陋、陈旧,在教学方面不得不压缩学生的操作时间。学生对临床中出现的最新设备仪器的了解不足,无法运用到实际学习与工作中。

二、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的改进对策

1.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而言,只有培养出“双师型”教师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应该从院校方及教师本身做出调整,院校方应该多多鼓励教师到医院做实地考察、参观、培训及实习,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了解临床中常用设备及新兴设备,掌握先进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而教师自身方面也应该多注重学习,利用下医院的机会多补充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

2.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程的安排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将新知识做出示范操作后,将主动权、操作权及探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熟悉操作方法、掌握知识内容,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课堂前15分钟对新知识的实验进行教学及演示,中间20分钟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或进行实验,最后十分钟组织学生讨论,并且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3.增强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学校方面应该尽可能的将资金运用到实验教学设施方面,并且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在选择设备上注重当下流行的品牌、型号等,运用现代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幻灯片、网络视频等设备。其以上工作均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新兴设备的投入,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技术方法以及仪器设备方面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不能停滞不前,若想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从教师自身入手,做好知识储备,运用好设备仪器,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专业的技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9篇

临床检验工作人员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1],因而实验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只是单纯性的验证性实验,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照着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对所学内容缺乏认真的理解和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及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非常不利[2]。为此,遵义医学院检验系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增加了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二、实施方案及步骤

1.分组。学生可按学号顺序或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小组,以组为一个科研实验团队,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推举组长一名,各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协作,带领团队查阅资料,共同讨论,选择合适的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施方案的全过程。实验完成后撰写论文式实验报告,每人写一份,作为设计性实验的个人实验成绩。

2.选题。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设计性实验课题的选题。其选题必须是与免疫相关的内容,且需考虑实验室条件,尽量选择本实验室能开展的实验项目进行设计。老师给予一些选题思路及范围提示供学生参考,原则上在实验室现有实验项目的范围内选题。也可以做检验科临床免疫室所开展的检测项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每组初步选好题目后先交给指导老师审阅,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所选题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对一些无法实施或有难度的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再进行调整。选题确定后,每位学生应自行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撰写。实验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经实验指导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审阅和筛选,对设计不合适和不完善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查阅文献完善设计,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撰写开题报告,经教研室教师论证后进行实施。要求每个实验小组认真填写由教研室给定统一模板的临床免疫学设计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书,其内容涉及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引用的参考文献,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实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通过本次实验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结果以及整个实验的工作计划。开题报告完成后,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以PPT形式汇报开题报告内容,由教师现场提问,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修改后的开题报告交给指导教师,教师根据临床免疫学设计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评分标准给每位学生打分。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格式规范化;选题目的、依据及意义论据充分、清晰、文献上标正确;参考文献规范及新颖性;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准确性、条理清楚;预期结果阐明清晰、条理清楚;设计性实验论文工作计划(写出具具体时间和完成事项);第一作者或答辩表达能力。开题报告的成绩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

4.实验实施。按照论证后的实验课题实施方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检验科收集实验标本,收集好的标本放置指定的冰箱保存,同时完成试剂订购,待标本收集完成后,再进行试验,在测定前先做预试验,预试验成功后再进正式试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如果学生选择的是一些回顾性总结分析,这就需要学生到附院检验科LIS数据库查询相关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和数据查询完成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汇总资料,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论文。

5.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撰写。教研室提供2篇论文范例,学生按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每人写一份,锻炼每个同学的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同学之间的论文不能互相抄袭,如发现有抄袭现象,均按0分处理。完成初稿后由每个小组进行汇总,推荐一篇给指导教师评阅,提出框架式修改意见,最后老师再进行个人的论文修改。

6.成绩评定。论文修改完成后,每位学生以PPT形式汇报,进行论文答辩。答辩组由教研室3~6名教师组成,教师根据临床免疫学设计性实验论文答辩评分标准现场给出成绩,并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论文评分内容由论文格式规范性、设计合理性、撰写条理清晰性、概念准确性、图表规范性、参考文献规范及新颖性、表达及回答问题能力方面组成。取多名教师给分的平均分为该学生论文的最后得分。修改后的论文交教研室统一存档。

三、讨论

开展设计性实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查阅资料,一同完成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团结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也发现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由于实验经费的问题,导致选题范围有限;其次,实验学时有限,学生用于实验的时间偏少,影响了实验的效果。总之,通过开设设计性实验,使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学生学会了撰写论文,书写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有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技能和娴熟的协调能力[4]。因此,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符合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疫学实验范文第10篇

1.1实验课较多,很多实验设计到生物安全问题

《免疫学检验》在本院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时分配:总课时90节,理论48节,实验42节,几乎是1∶1的比例。本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的实验有:抗原抗体的制备(2节)、动物实验(4节)、凝集反应(4节)、沉淀反应(2学时)、血清总补体测定(2节)、免疫荧光技术(4节)、化学发光(4节)、免疫细胞分离技术(4节)、免疫细胞功能测定(6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节)、免疫病理实验(2节)、医院免疫室见习(4节)。除了医院免疫室见习外,其他每个实验都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些实验中,不是要接触细菌,就是要使用血清,或是接种实验动物,而这些标本都是可能带有极大生物危险的感染性致病因子,不管是直接感染,还是因为一些操作因素导致的感染性致病因子间接的播散到环境中去,都会对动物、植物、人类社会造成潜在的危险。虽然在实验之前都对细菌、动物、血清进行了筛选,但是不可预知的生物危险仍然存在。另外,《免疫学检验》实验中还要经常开启橡胶瓶塞、离心、移液器吹打、去注射器针头、混合震荡等实验操作,都会导致气溶胶产生,而实验室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就是气溶胶吸入。由此可见,《免疫学检验》实验课中开设生物安全教育的意义非常大,也是十分必要的。

1.2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生物安全

《免疫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这两门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本院通常在第2年的第一学期同时开设这两门课,在学生学习完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进入免疫学实验室学习免疫学检验实验技术时,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的学习也还只在入门阶段,对于生物安全还没有什么概念,对一些潜在的生物危害因素,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待血清标本,学生认为培养出来的,看得见的,比如一些致病菌可能是生物危险因子,但是血清标本里面那些看不见、潜在的生物危害因子,比如乙肝病毒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同学之间相互检测血清标本时,不认为自己同学的血清是可能带有生物危险因子的。因此,在《免疫学检验》这门实验课中,体现的是在思想上,学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或者意识淡薄。在行为上,对实验室的各种实验标本看作普通东西,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没有看到潜在的危险因素,很容易忽视其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危害。

2探索《免疫学检验》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2.1提高《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师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首先要对《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师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俗话说,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具有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实验教师本人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生物安全专业知识,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为上起到榜样作用。对卫生部颁发的一些重要文件,比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文件都应该熟练掌握。

2.2加强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

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如何学习生物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师也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问题,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真正具备自我防护能力。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生物安全课,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开课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学习,比如:专题讲座,可以介绍社会、医院等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一些突发事件和存在的一些典型案例。通过这些讲座,可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对于检验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其次还可以通过见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安排学生到医院检验科的免疫学检验实验室参观,让他们更直观的学习到规范的生物安全防护方法。当然,生物安全知识重要而宽泛,通过这些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把相关的,重要的生物安全知识上传到系部网站,供学生自学。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进入实验室,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实践学习。总之,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吸收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全面建立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2.3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培训

(1)从最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入手:比如只要进入免疫学检验实验室都必须穿工作服,强调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脱下工作服反折,这一点,如果不强调,往往很多学生,一到下课,直接脱下工作服就放书包了。强调工作服要经常清洗消毒;实验完后消毒洗手;禁止吸烟、吃食物;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传染性物品放入消毒容器内;如有菌材料溅出,应报告教师及时做出适当处理;在使用实验器材时一定要合理、规范。对在实验中需要的实验物品不准随意抛掷;对潜在的带有生物危害的标本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是其他方法消毒后才能处理。(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在免疫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物危害有:使用离心机离心、操作玻片凝集实验、对动物进行接种、用移液器吹打、去注射器针头等所产生的气溶胶吸入,而这些实验都是免疫学检验实验中的常规实验,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操作和掌握。除此以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可能遇到皮肤黏膜污染、被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误食,甚至可能被刺伤割伤等。总之,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反复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规范,避免任何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

2.4加强《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本院在2008年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实验室也专门配备了一名生物安全员,落实到了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教研室主任也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标准、政策与法规等,但主要是针对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虽然其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但是免疫学实验中的一些生物安全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加强《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对免疫学检验实验中的各个技术操作规程也要严格进行规范,每次实验完毕进行相关的记录等。在实验室中,要规范各种标识,使其时效性与警示作用得到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联系电话,事故处理的流程应张贴在明显处等,使工作人员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找到处理问题的人。总之,实验室环境的井然有序,管理体系的完善建立,对初入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的检验专业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示范,并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2.5加强《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由于免疫学检验学科的特性,几乎每个实验都要用到仪器设备,所以实验室仪器的保养、清洁与消毒都非常重要,也是学生实验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免疫学检验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有: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离心机、移液器、恒温干燥箱等常规仪器,由于学生接触的机会非常多,因此消毒和清洁一定要彻底,要充分保证学生的实验安全。其他的有酶标仪、洗板机、水浴箱等仪器设备,虽然使用频率不如常规仪器,但每次使用完毕后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总之,实验室的每台仪器都要由专业人员保管,消毒和清洁工作都要符合生物安全规定,遵守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除此以外,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操作台,其消毒和清洁也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进行。另外,免疫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所用的血清标本,抽血的注射器针头等也都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保证无污染为目的。

上一篇:动画软件范文 下一篇:妇科手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