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08 07:36:15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媒介素养是个舶来品,从1997年卜卫引进中国开始已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的媒介素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理性的借鉴西方的成果,然后进行本土化的建构,在发展中慢慢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媒介素养发展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道路,并加强实践性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演变;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55-01

一、媒介素养的含义及其演变

素养一词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道德的词汇。往往与其他词汇相连组成军事素养,公民素养,文化素养等,“媒介素养”一词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英文为“Media Literacy”,literacy愿意是“读与写的能力”,汉语中的素养也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的意思,因此,翻译过来就是“媒介素养”。英国是媒介素养的发源地,1933年,英国利维斯和汤普森所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一书的出版,成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他们以保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传媒中提供的“最低水平的满足”这种观点在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媒介素养的含义各种各样,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下定义为:“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而媒介素养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则是在1997年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早期的屏幕教育、媒介素养、图像素养、电视素养,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等均与媒介教育的概念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媒介教育的内容。”

从素养演变为媒介素养的核心就是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世界,也可称之为经验世界。而媒介素养则需要在新技术及精神方面加强在经验世界中两者的交流。现代社会信息繁杂,人们在面对信息时除了会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交流,也就是传播,也就是说“从素养到媒介素养的建构目标就是为了独立主体的交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也强调交流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技术和产业征服交流的尺度后,面对面的交流社区随之消亡;直接的社区经验的纽带松散之后,真空随之出现。因此,对于真空的出现,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用信息填充,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此,媒介素养演变成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交流,也就是传播。

二、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历程

除了具备悠久的媒介素养教育因子,从1997年媒介素养的先驱者卜卫引进此概念开始,在中国发展了已有十几个年头,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从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调查研究发现,1997――2003年发表的期刊文章总共9篇,但从2004――2010年发表的期刊文章达到了1038篇。因此,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历程为:

(一)引入阶段(1997―1999)

1997年卜卫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是中国大陆最先引入媒介素养的概念、介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在随后的1998―1999年内,分别有香港浸会大学新闻学系助理教授李月莲发表了《加拿大传媒教育运动的启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宋昭勋发表了《一门新兴学科:媒介教育》,以及蒋振远发表了《应尽快启动媒介教育》,郑富新发表了《媒介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现代德育的新原则》,这四位学者在国内期刊先后发表了以媒介教育或传媒教育为题的论文,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和思想有所介绍。

(二)准备阶段(2000―2003)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在2000年进入了新阶段,这一年宋小卫、苗苏萍、张羽等多名学者发表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论文十余篇,例如宋小卫发表了《学会解读大众转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并且翻译了《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守主义》,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于发展情况。从2001年到2003年,个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在研究内容上也体现出了一些特征,如对国外媒介素养的教育成果的借鉴开始深入;对中国需要媒介素养的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与认同;对媒介素养教育延伸到各个领域及种群,由青少年发展到少数民族、女性、教师等各个领域;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自身的媒介素养方法与模式。这位后续媒介素养的发展与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积累阶段(2004―2005)

2004年对于中国的媒介素养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标志着中国的媒介素养研究正式开始。中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0月8日至11日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并且由中央电视台协办的《对话栏目》以“创新、沟通、发展”为主旨,这次会议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经过知识和智慧的碰撞,迸发出令人兴奋和激动地火花,点燃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希望之火。并且会议期间中国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所在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成立。此次会议为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思考与批判阶段(2006年至今)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媒介教育环境的更新,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对国内媒介教育的发展更具本土化和批判性。例如注重媒介教育本土化的建构,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此的论文,如张宏树发表了《大陆地区媒介素养的建构策略探求》,柏清发表的硕士论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刘伟国发表的硕士论文《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媒介教育》等,说明了对媒介教育的研究更加清醒和深刻,更具批判性和本土化的特征。

这四个阶段从时间上粗略的介绍了一下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媒介素养经过四个阶段,现正处于思考与批判阶段,既对国外各种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进行借鉴和批判性的解读,又对中国十余年来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行系统的反思及本土化的建构。除了取得的成就与发展,中国的媒介素养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三、中国的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视野中存在盲点

没有把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系统的结合起来,零星似地一点点实践,没有一个系统的模板与方式来发展媒介素养的实践化。

(二)媒介素养的概念繁多混乱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舶来品,英文为“medialiteracy”,但在我国却有多种解释,传媒教育、媒介教育、媒体素养、媒介素质等等,根据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在香港叫传媒教育,在台湾叫媒体识读教育、传媒素养、媒体教育等等,这种无法统一称谓的现实为媒介素养的发展大打折扣,就算是后来人想翻看中国的媒介素养历史,也会感到乱七八糟,没有秩序。

(三)研究中存在失衡现象

失衡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所占比重过大,也就是说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各个人群范围内,以及媒介教育角度上,而对国外媒介素养的研究或者说网络素养较少,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同时,在主体研究中也存在着失衡,大学生和青少年的文章居多,其他人群较少。

(四)研究方法相对匮乏

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理论性文章占绝大多数,实证性文章占少数,而且普遍的一个问题是只是简单论证与介绍,没有深入的挖掘与跨学科连接。

面对我国媒介素养发展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做的应该是在实践中慢慢摸清属于自我发展的一条道路,厘清基本概念,提高研究层次,深化研究理念,关注失衡领域,加强实证研究。而且需要国家一系列的法规政策的支持,为媒介素养的发展营造一个长期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研究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雯.浅谈媒介素养的含义及实施.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

上一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下一篇:试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