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之探析

时间:2022-10-07 05:15:06

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之探析

摘 要: 日语报刊阅读课程是通过训练学生阅读日语报刊文章,培养其读解和表达能力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在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虽然课时量少,但在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日语报刊阅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明确教学目的、开放性教材的选用、因材施教原则下的教学法、灵活有效的考查方式等方面出发,具体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语言应用能力 报刊阅读 教学实践

对高职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平时提起语言应用能力,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听、说、读、写、译和词汇语法,殊不知这仅仅是应用能力的一个方面。所谓语言应用能力,是指情感态度(包括学习动机、兴趣、信心、视野等)、学习策略(感知、调控、交际、资源)、语言知识和技能(词汇语法及听说读写译)、文化意识(异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个内容的总合。至于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常常在教学实践中被师生忽略。

报刊阅读课程是通过训练学生阅读日语报纸杂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想表达能力,一般作为高年级精读课程的补充开展。课程具有开设时间短、课时量较少、考查方式灵活等特点(以笔者所执教的五年制高职为例,开课时间为2学期,2节/周,共72学时)。往往难以受到学习者的充分重视,教师也多采取语法、句型、翻译讲练等传统授课方式。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忽视信息收集、分析、整理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使该课程的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掘。

如何通过报刊阅读课程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的

报刊阅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训练学生阅读日语报刊文章,提高其用日语分析、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日语报刊文章的表达习惯和逻辑,在把握篇章语义的基础上,了解当代日本社会的文化背景;在语言分析和文化解读的共同基础上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对于多数外语学习者来说,母语干涉①是学习、学好外语的一大阻碍。在初学阶段,多表现在词汇与句型的应用上。对于中、高级学习者来说,母语干涉下养成的表达习惯,更加影响到了信息的收集、归纳与总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学生觉得一篇新闻稿的词汇、语法、句型都看得懂,可文章和作者的表达目的——即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学生搞不明白,或者搞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为何采取这种表达方式,最后仍然觉得“云山雾罩”。这种情况在传统的“语法讲授句型练习”授课模式中之所以多见,原因不外乎:教学目的偏离、忽视了“异文化背景”这一重要内容。

“异文化背景”是外语学习的重点,也是兴趣点。中日自古有“一衣带水”的邻邦之说。尽管如此,文化差异和隔膜依然不容小觑。所以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乃至人文思想都是语言教学的关键环节。解决上述的学生困惑,可以导入相关新闻背景,或者中国媒体对于相关新闻的报道,加以分析比较,整篇文章的脉络就会豁然开朗,难题也就容易迎刃而解。

二、开放式教材的选用

现今市面上成熟的《报刊阅读》教材都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缺乏时效性。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以开放的原则选用教材,当然不能违反原则、脱离实际。对广大师生来说,在课堂上以时下广受关注的内容为切入点,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日本报刊都有网络版,可以选取时效性强、内容健康积极、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知识面、增加了信息量,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材相对滞后的问题。

一些专业性、思想性较强的社论、评论文章(如《朝日新闻》的天声人语专栏),也可适当作为教材使用。为了便于学生的预习理解,中国媒体对日本的相关报道内容,亦可以作为前期准备,要求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阅读,提高预习效率。

另外“维基百科”、“日本雅虎”、“谷歌日本”、“百度”等知名搜索引擎也可作为快捷的资料查阅手段和辞典等文字资料的辅助工具,在学生的预习读解中发挥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辨别、筛选关键信息,进一步“为我所用”,以提高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尤为重要。

三、因材施教原则下教学法的选择

所谓“因材施教”,是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和需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理论原则。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同班级之间、同班各学生之间的语言知识功底、理解接受能力均有所不同,所以想要达到一致的教学目的比较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应运而生,它并非“一刀切”式地达到统一目的,而是让学习者个体在其原先的基础上达成相应的学习目的。如:四年级学生A语言基础较好(已通过国际日语2级能力测试),他亟待达到的学习目标不是文法和词汇,而是精读、速读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相对而言,同班学生B,理解接受能力一般(国际日语能力测试3级刚刚通过),他所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为:现今社会生活惯用的词汇和表现,对日本社会概况有所了解,能够抓住文章的大意,等等。

所以教师就需要在分析每名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指导、协助其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从而达到预期目标。上述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要遵循“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三大原则。

(一)分层次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将同一篇需要“精读”的阅读材料分为四个任务段(四つのタスク)タスク:1.単語と表琫(单词和句型)、タスク,2.文法(语法)、タスク,3.理解と翻訳(理解翻译)、タスク,4.情報の玙得とまとめ(信息的收集与归纳)。这四个任务在预习前的准备阶段布置给学生,课堂上也可采取14的阶梯式顺序开展教学活动,并将师生之间的问与答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

“速读”能力训练可与上述内容穿行,如临时发给学生一份阅读材料,要求其在5~10分钟内进行速读,把握文章大意,并要求学生对所获大意以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教师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点评,如果效果不够理想,则可使用“精读”或再次确认的方式,重新展开练习。

(二)分阶段

根据报刊阅读课程开设的学时(一般院校为1—2学年,36或72学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当然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三个阶段也各自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初级阶段,报刊词汇的用法、语法理解可作为学习重点,选取的教材也可是日本媒体对中国世情的报道,在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下展开教学。

中级阶段在词汇、语法的基础上,可导入タスク?リ﹢デイング②(tesk reading任务阅读)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题阅读文章作为过渡阶段,逐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如找关键词、关键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可适当延长,或缩短该阶段的训练)。

高级阶段的阅读材料可选取日本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关报道,提高学生对日本世情的理解能力,强化任务阅读训练,将训练的侧重点放在“速读”的练习上,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得信息组织语言,进行归纳性表述。

(三)有针对性

验证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把握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重点难点虽因教学对象、阶段不同而有所侧重,但大致内容不外乎以下各项。

1.新闻报道的题目

新闻报道的题目往往简明扼要,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吸引读者,往往在措辞省略等方面下足了工夫,作为学习者如何理解把握其中的玄妙,除了教师的指导,更要求其懂得日常积累、揣摩的重要性。

2.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把握

关键词和关键句是新闻报道的精髓,对其把握的准确与否决定收集信息能力的高低,这一能力的培养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际训练中可要求学生先遵循传统规律,如“文章的首尾;出现频率较高的专有名词、外来语人名、地名等,最后作为检验可将找出的词句加以罗列分析,判断是否是作者想要传达的关键信息。

3.长句的读解

实际教学中,“长句”的讲授与理解,往往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部分,教师难以将其讲得生动易于理解,学生却容易知难而退,结果必然是阅读的过程枯燥困难,教学目的难以达到。其实所谓长句在感官上词句量大、信息量庞杂,而关键内容无非“主谓”。日语较多的主语省略及连体修饰节与被修饰语的关系,往往是阻碍学习者的真正“元凶”。把握住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以实例有针对性地、从易到难地进行讲练,逐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建立阅读“长句”的信心。

四、选择灵活有效的考查方式

考查方式往往被称为评价方法,其内容包括对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方法、学习者及教师的评价。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检验和强化教学效果。

报刊阅读课程最直观的考查方式是笔试,课程的平时测验、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都属于アチ﹢ブメントテスト③的范畴。该测试在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把握的重要依据。但要通过该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仅一种测试评价手段是不够的,基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课程开始前就应进行プレ﹢スメントテスト④,教师需要对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

所以命题时也应考虑到以上因素,将主、客观题型有机结合;平时作业(小论文、报告)与阶段测验;笔试、口试等方式结合进行。题型方面,除了传统的选择、填空、判断正误等之外,还可以设计成找关键词、关键句、限定字数对文章总结归纳、写读后感等,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语言能力试题。

综上所述,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需要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年级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具有从量变向质变跨越的重要意义。报刊阅读课程作为其中之一,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从教学目的、方法、教材、考查方式等多个环节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注释:

①母语干涉(interference):指在学习掌握母语以外的语言时,在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受到母语影响的现象。

②タスク リ﹢デイング(tesk reading):任务阅读.

③アチ﹢ブメントテスト(achievement test):该测试在调查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的学习者相比处于何种位置,还能够记录每名学习者的长、短之处,对授课计划、内容等设定起到指导作用.

④プレ﹢スメントテスト(placement test):测定学习者在学习期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

参考文献:

[1]高见泽孟著.黄文明编译.日语教学法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116-118.

[2]曲朝霞.日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162-164.

[3]石田敏子.入門日本語テスト法[M].大修館書店,1992.

[4]国際交流基金日本語教授法シリーズ7.読むことを教える[M].ひつじ書房,2008.

[5]田中望.日本語教育の方法-コースデザインの実際[M].大修館書店,1988.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三个环... 下一篇:从前景化角度看文学幽默语言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