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预习方法

时间:2022-10-07 12:25:48

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预习方法

摘要:预习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预习;英语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235-0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则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认知策略的培养,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预习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扫除障碍,提高学习质量,增强自主意识。所以,作为教师要从初中的起始年级开始,帮助学生养成先预习后听课的好习惯,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怎样进行预习呢?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确立预习目标

学生应该每天确定好预习的时间和内容,预习多少,重点难点是什么。以我们现在学习的仁爱版教材为例,课本是由模块―话题―功能―任务构成,每个话题四个小节是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编排,如果学生不做课前的预习就难于抓住学习的重点和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因此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预习的内容和方法

在初中的起始年级,英语的课前预习也许对学生们来说比较陌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上课要讲,到时候认真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有的同学甚至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显而易见,这种观念完全是错误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势必摈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因此在他们预习习惯尚未形成的时候,教师要做好课前预习的指导。

1.了解话题文化背景知识。仁爱版教材每个模块都有三个话题。若要使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情景中充分体验和理解语言,就要了解相关话题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在网上查阅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来了解熟悉本话题的文化背景,教师也可以把预习任务分解布置给小组成员,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来完成预习作业,为下一步的学习扫清障碍。

2.单词的预习。教材每个话题中都有大量的单词,如果只在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单词的学习是英语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特点,在词汇教学上,我主要采取以学生预习为主的原则,在新授课的前一天,让学生预习单词,并按照下面的预习顺序:(1)模仿发音;(2)构词法――词的变形;(3)词的出处――词在书中出现的位置及其相应的句子;(4)词的例句――查字典,为词造一个相应的例句;(5)词的文化背景――词的出处扩展。学生把获得的这些预习知识写在预习笔记上,以便于和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进行比对。

3.课文的预习。预习课文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独立完成新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掌握,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可以用预设问题的办法来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我们可以利用提问问题、判断题目、给出表格等方法帮助学生预习课文。例如,在学习仁爱九年级下册Unit5 Topic 1 Section D时就可以把几个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另外在课文阅读过程中,我也要求学生把一些难理解的问题做好标记,留到课堂上解决。还要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掌握朗读的语音语调,以便于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4.语法预习。语法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点,而许多语法内容难于理解又不好记忆,学生运用中出错比较多。所以,在布置语法预习任务时我常常让学生找出例句,尤其是注意grammar focus中的句子,然后动脑筋作对比并试着自己找规律,做总结。有些可以运用已学知识或借助辞典、参考书等工具书加以解决。不能明白的问题做好记号,留到课堂上解决。

三、预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1.任务明确,难度适中。为了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应布置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作业,告诉学生们应该做些什么、预习些什么和怎样进行预习。带着明确的问题,学生才会去认真预习并积极思考。此外,教师设计预习习题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的特点制定难易程度相当,重在基础又有层次的预习任务并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层面的学生。教师在分配学习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开发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资源。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预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学习内容查找信息、资料,并可以利用班级网页用英语开展网上交流,使学生之间更有利地互帮互助,分享学习资源。

3.加强对预习作业的检查。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或者课前几分钟时间及时检查课本或预习作业,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预习,还可以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指导。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好的预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洲.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新课标下用辩证思想求解数学题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有效运用翻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