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的援助机制

时间:2022-10-06 05:25:36

高校就业的援助机制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随之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文在分析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与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找出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对策,深入探讨了就业援助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援助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158-04

2010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帮扶,要通过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和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纳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帮扶体系并实施相应援助项目的方式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困难群体”,而是以能否顺利就业为标准来加以界定的,具体是指: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由于受社会、个人、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在通过市场进行择业和求职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被用人单位认可或易于遭受就业挫折的群体。本文试从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产生原因入手,对高校就业援助机制做一简单研究。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提升,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的611万人提升到2013年的699万人,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涌向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压力大,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由此在高校中产生了就业困难这一群体。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社会现象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上述国家出台的《通知》外,各个高校也多角度、多途径地展开了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并为这些就业困难群体做着不懈的努力。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业困难群体的学生如果不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知耻而后勇”地去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强化自己,高校做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最终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所以希望在高校做好各种工作的同时,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帮助,尤其就业困难大学生要勇敢地站出来,面对自己、分析自己、挑战自己、改变自己!

一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类型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学校培养模式、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就业环境及自身条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这个群体由于导致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所以比较难界定,综合而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定位错误,无法就业

这些人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找准自我定位,挑三拣四、好高骛远,有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等观念;有的无法下定从最底层做起的决心,不愿接受一些社会基本职能岗位,期望值过高与现实情况之间出现落差;有的秉着非公务员、国企等大型企业不进的思想,导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结局。

2.学业问题,无法就业

这些人因在校学业无法顺利完成,出现了补考、重修等问题,或者在大学生英语和计算机等等级考试中没有拿到合格成绩,致使无法如期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还有的勉强毕业,但自身素质、能力不够,在校期间自身也没有积极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得到锻炼,以致就业时无法达到用人单位需求。

3.生活所迫,无法就业

这些人中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偏远山区或是家庭收入较低,有的学生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的家中父母均为下岗失业人员,还有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和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家庭等。相对而言,这些人的人脉

2013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援助机制研究”研究成果(编号:JRS-2013-1012)

较弱、投入不高,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因为经济或者家庭条件原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与精神的压力,从而影响了顺利就业。

4.心理脆弱,无法就业

这类就业困难群体心理脆弱,无法经受挫折与考验,而就业本身就是一个投简历,不断寻找适合自己位置的过程,脆弱的心理无法承受这样一个面对挫折的过程,从而产生了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使其止步不前,而干扰了顺利就业。这些学生因心理素质偏低,面对就业问题衍生了许多心理反应,包括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心理负担过重、就业恐慌、等待心理等。此外,也包括因为择业观念不能适应现实社会需求而造成的就业困难,主要指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市场缺乏冷静认识、自我职业匹配模糊等。

5.自身不足,无法就业

这些人由于自身相貌、疾病、肥胖等形象问题,影响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女性自身性别身体条件等原因,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存在着性别歧视,明确将用人条件定位在男性,而不关注其他任何条件,致使女性就业更加困难。另外还有些学生因身体健康状况或体貌条件欠佳而造成就业困难,这其中主要包括身体残疾、长期患有身体疾病,在身高、体型、相貌等方面欠佳的学生等。

二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经出现,就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产生原因必然有很多种,有客观原因、有主观原因、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这里简单做一概括:

1.主观因素

主观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人和家庭,个人对自身没有客观认识与定位,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出现了期望值过高,不能顺利就业的问题。从家庭层面来说,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较高心理,甚至有的是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将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了更高要求的教育,干扰了孩子就业,出现了在家等机会的现象,使毕业生错过了很多机会。另外就是个体主观能力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其人生经历、兴趣爱好、社会阅历、家庭背景等因素有着较强的联系,且随其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学习、社交等能力发展的欠缺使他们迅速沦落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员。另外就是有一些大学生在读期间没有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技能,只是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够为己所用的能力,在自身塑造上就被别的同学落下了,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这种主观上的因素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是无法根本改变的,需要的是在学校这一宽松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由学生本人去践行、去塑造、去提高。

2.高校因素

近些年,高校持续扩招,毕业生人数日益增长,出现了就业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素质教育成了大众教育。高校课程的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教与学、学与用不能形成很好的融合,从而产生了就业困难。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专业真正走上岗位的时候实用性不是很大,导致知识和实践不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另外就是一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沦于形式,没有能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导致很多大学生几年大学上下来浑浑噩噩,不知自己要什么,不知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直接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分子。

3.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单位的用人要求设置过高,不仅要求毕业生的相貌、胖瘦,还对学历、学校层次等要求过高,导致了部分学生就业困难。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给新进人员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要求上岗就要独当一面,这对于莘莘学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现在社会上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一些岗位,殊不知不同岗位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是真金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发光,但是这种观点也影响了一批大学生的择业,他们认为去这些岗位工作还不如待业等待更好的机会,这就造成一大批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出现了就业困难群体。

三 促进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的短期对策

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短期内迅速就业,这是摆在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出发,进一步塑造就业困难群体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是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如下的几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短期对策:

1.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就业前的短期培训

建立一个相对高端、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不能顺利就业的困难群体进行短期的职业培训,规定参加培训的课程,制订技能项目训练计划,可以利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生涯人物访谈、职业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训,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提高职业技能,从而达到培训结束后能够顺利就业的目的。

2.高校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

高校应该在一些大学生创业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中与各种企业、单位增强互动,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帮助那些就业困难人员敞开心扉接触社会,与企业和其他单位多接触,通过学校推荐和自荐的方式增加就业的概率。

3.多举办一些现场招聘会

除了固定时间的招聘会以外,与政府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增办几场大型人才招聘会。这样不但能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机会的问题,也能为其他同学提供机会,提高整个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率,达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

四 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的长效就业援助机制

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要进行深刻反思,如何在对大学生进行正常学历教育的同时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个人、高校、社会形成一个合力,大家向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通过整合社会的合力进一步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自信力、预知力、竞争力、认知力、适应力,建立一个个人、高校、政府和社会的成体系的保障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目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提高心理素质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自信力

前面一部分我们就已经分析过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就业困难群体出现的客观原因暂且不谈,这里简单论述一下主观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因素。选择就业时,健康的心理状态往往比光鲜的外表、美丽的容貌和服装更能够帮助到求职者,所以就业困难群体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在提高个人修为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自信力,建立一个良好阳光而又健康的求职心态。

心理素质虽然不能决定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但是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最终的结果,这一点无论是高中生参加高考,还是大学生就业应聘,甚至运动员奥运会争金夺银的例子都不胜枚举,因为心理因素影响了自身能力的表现和才能的展示最终影响了结果。因此在研究大学生长效就业机制时,应该把提高大学生心理因素放在最基本的位置,只有内心强大了,才能够做到内圣外王,才能够走向社会迎接挑战;也只有内心强大了,才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挑战自我,去求职、去择业。

2.从设计职业规划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预知力

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开展就业主体意识的引导,让他们学会把握投递简历的时间、参加招聘会的时机、后期和用人单位的电话跟进和追踪等。还要展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帮助,针对每一个不同性格的就业困难个人,帮助他们分析所面对的就业形势、择业方向、职业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解开他们的心结,排除他们的迷茫和彷徨,从而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都是生活在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他们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比较天真无邪,对社会尤其是对职场了解得比较少,除了满怀理想和抱负之外可能缺乏对未来和对自己职业的一种前瞻。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让一些有创业经验、实战经验、对大学生就业情况比较了解的教师走上讲台,必要时候可以请一些知名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做一些讲座,对广大大学生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广大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和规划。

3.从提升个人修养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竞争力

当今的一部分大学生比较浮躁,在学校求学期间不是兢兢业业做学问,而是人浮于事,觉得就业的事情离自己很远,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认为趁青春就要任性,就要享受青春,殊不知这样做的苦果在就业时只能自己慢慢品尝。从这一点来讲,广大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去锻炼自己,增强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竞争力。

大家都懂得量变和质变的道理,也听说过凤凰涅的故事,只有不断量变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的飞跃,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重复才能拥有凤凰涅那一刻的美丽和辉煌。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就应该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一个人只有不断地从点滴去提升个人修养才能够使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断地提高,也只有自身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也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社会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从强化院校教育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认知力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也为了企业和毕业生能够找到相互适合的人选和岗位。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必然会扭转自己的就业前景。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知识不能直接与职场工作对接这一薄弱环节,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定向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真正接触工作的氛围,增强他们的职场感受和社会实践再认识,这样有助于他们对学校知识选择性地补充学习。

5.从完善政府调控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择业力

若想改变或者消除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现象,不仅个人和高校要做出努力,作为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者的政府也要有所作为,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具体化、深入化的阶段,这一形势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政府通过调控的手段一方面能促进大学生迅速就业,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大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就业困难群体面对越来越多的宽松政策,必然能够增强自己的择业力,能够在众多的政策和机遇面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早日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岳喜凤、邓术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

[3]米学芹、夏林童、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4]叶萍.论和谐社会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5]李文英.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6]罗嘉文、周东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分析及应对机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

[7]黄一岚、吴剑.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J].教育评论,2013(2)

(上接第157页)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解决的正是如何探索出一种既符合学院专业自身特点,又可在本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市场类专业中复制推广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希望通过充分整合并调动学院和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合力为艺术品市场培养既具备深厚理论素养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实现从在校生到职业人的无缝对接,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S)

[3]孙卫平、龚小勇、包华林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上一篇:职教名师的个人特质 下一篇:河湾(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