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构建现状工作汇报

时间:2022-10-06 11:05:06

农村文化构建现状工作汇报

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政府部门就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文化从认识上、机制体制上、资金人员上等方面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要立足于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制定出农村文化建设的中远期规划和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意见和措施,理顺农村文化建设的各个关系。一是明确乡镇文化站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收回县文化局对乡镇文化干部的管理权,以便对文化站工作的部署以及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和乡镇文化站目标责任制考核、文化站录用人员的业务考试,做到文化专干专职专用,确保文化队伍的稳定;三是建立对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考核制度。制定和落实考核措施,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经验交流,树立农村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导、经验带动,推动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通过宣传文化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认识、体制、经费、人才等诸多因素,使得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不高、阵地建设不强、基层文化活动难于开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出台,给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面对这一机遇,如何发展我县农村文化事业便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专门走访调查,并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现状

县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一)机构与人员得到整合。年。将原有的60个区乡镇合并成了23个乡镇,将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站机构合并成文化广播工作站,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权由原文化局移交所在乡镇管理。23个乡镇中,保留文化广播工作站机构的有22个,有1个镇文化广播站机构被撤销。22个文化专干中,学历偏低,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8人(高中文化程度有14人;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的有9人;专业层次偏低,有初级专业职称的有4人。阵地建设滞后,只有2个乡镇有阵地、有房子、有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尚能经常开展;7个乡镇有阵地,但设施不齐,群众文化活动平时很难开展,仅在节假日开展活动;其余14个乡镇既无办公场所,也无活动场地,仅仅是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一个兼职”一年到头没有举办一次农村文化活动。总的来看,通过机构改革,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充实,文化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文化建设投入经费得到合理化利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队伍建设得到更进一步加强。

必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二)大文化理念基本形成。要有良好的社会。必有良好的文化。用大文化理念构筑新型的文化机制,目的充分整合我县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发展和繁荣城乡文化。以大文化带动大产业、大旅游、大经济。具体的讲,就是把县域文化做精,把农村文化做活,把民族文化做响。文化是一种潜在生产力,谁认识得早并能充分利用,谁就将在未来的竞争与发展中受益。县已普遍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大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从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相并列,把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战略,并创造性地发掘了地方特色的文化。沅陵的传统龙舟文化就是通过把寓言传说,以民间体育竞技的形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传统文化,弘扬了一种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胜亦赢,败亦赢,帅旗漫江横”文化精神,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县人民建设家乡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争做新型农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结合这一契机,县将其作为一种纽带、一种载体,把这一盛会与旅游招商、经贸洽谈结合起来,促成无限商机,推动了县经济的发展。

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县历史悠久,三)文化品味大幅提升。县历史悠久。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品种繁多,层次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大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也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如二酉藏书洞、借母溪原始次森林、洞、黔中郡、凤凰山森林公园、大唐龙兴讲寺等历史文化遗产和神秘古老的自然造化独具特色,县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投资的经营模式打造以地域特色为主,集山水、历史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使得地域文化得到弘扬,中西文化得到交融,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又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五强溪电站库区移民大县,四)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县是部级贫困县。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有限。由于五强溪水电站的建成,使得我县形成了水域长达100公里,水面积达17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原有的一些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和破坏。近几年来,县共有9个乡镇先后建成了宣传文化大楼,集书画阅览室、书画陈列室、活动室、广播电视转播室为一体,文化设施配套如电脑、数码相机、录相机、功放机、电视机、科普读物等已经到位。国家文化部还为我县专业剧团下乡演出配备了流动舞台车”给我县基层百姓尤其是偏远农村的群众带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服务,成为了传送政策法规、科技卫生知识等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群众业余文化队伍不断扩大,如以民间“明星”剧团“荔溪风情俱乐部”七甲坪“傩戏一家班”五强溪傩技表演团、火场乡的斗鸟协会等为代表的农村文化经营团体蓬勃发展,节假日的文艺活动、主题文化活动等乡村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文化、平安沅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领导重视力度不够。一是认识不到位。乡镇部分领导干部只重视经济建设,一)观念认识上不强。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文化站关一年门不会有人上访,县里也无人追查”没有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经济是文化的保障,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只有文化发展了科技含量就越高,人的素质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越好。二是对“大文化”理解不够,没有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大范畴,存在着文化建设只不过是唱唱歌、跳跳舞、逗笑搞乐、闹着玩、寻开心的认识误区,没有认识到文化涵盖着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科学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文化生活还十分单调,二)农村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还相当薄弱。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更亟需加强,不良的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农村文化事业任重道远。一是当地政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文化队伍建设没有加强和提高,整体文化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业务不精、事业心欠缺;三是政府投入不足。四是群众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年人)留守“部落”既要看孩子、做家务、还要忙田地里的农活,且居住分散,交通闭塞,通讯工具落后,无时间、无条件、无能力参加更多有益文化活动;五是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没有长效的管理机制,没有严格的目标管理考评考核制度,没有把奖罚兑现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六是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开展和创作出适应新时展的具有地方特色活动和作品来满足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文广站合并后不能形成合力。一方面,三)管理体制不顺。县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乡镇文化、广播两站进行了合并,目的有利于“大文化”资源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充分发挥文化和广播的优势。但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乡镇是明合暗未合,文化、广播各司其事,加之合并后文化站“三权”下放,人、财、物全部移交当地政府,文化局变成了业务指导部门,对农村文化工作开展十分不利,乡镇文化干部只注重搞好乡镇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安排的业务工作往往被束之高庋,造成了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致使政令不畅、管理不力,党的文化工作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另一方面,由于机构改革后,受编制与经费的约束,精简人员数量较大,很多文化工作者易岗他就,个别乡镇甚至撤销了文化广播工作站,有些乡镇即使有文化站也是照顾领导的关系户安排了些非专业人员在岗,人员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工作无头绪、目标不明确,造成了部分农村文化工作开展不力,一些封建的落后的思想在农村有蔓延的趋势。

队伍建设令人担忧。近年来,四)经费投入少。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国家的要求和实际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全县约60%文化基层单位和乡镇文化广播工作站阵地陈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二是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部分乡镇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很少,致使文化工作举步维艰,就根本无力开展文化活动。同时,造成了专业人员流失,后备人才匮乏的局面。据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县原60个区乡镇合并成23个后,原有的60名文化辅导员有5人因年老退休,10人分流停岗,34人易岗他就,只有11人仍在文化工作岗位上,但大都没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文化事业上,把乡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作为工作重心,造成了文化干部是姓文不干文”专干不专用”现象,队伍建设极不稳定。部分些乡镇领导搞个人主观主义,随意扣发文化专干的财政拨付的工资,任何福利待遇全部取消,甚至是同岗不同酬。如此,大大的削弱了文化专干的工作热情,有的文化辅导员就根本不去考虑文化业务工作,导致绝大多数的文化站常年没有或很少开展文化活动,无法起到农村文化辅导、娱乐和活动中心的作用。文化站如同虚设,名存实亡。

三、对策及建议

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按照“先进文化代表”要求。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一定阶段必将影响和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认识到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提高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着力解决“一手硬、一手软,说起来需要、干起来不要”等问题。首先,要通过确立和实施“大文化”理念,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繁荣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推动农村经济持久发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素质、树立新世纪农民形象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执政为民,强化发展意识;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大文化”思想的宣传,使全社会都参与到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工作中来。

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改变文化和机构体制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就要调整和出台适合我县实际的文化改革方案。撤销文播站机构的乡镇应立即恢复,配齐配强乡镇文播站长,要定期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评选和比赛发展和培养更多的业务骨干。要彻底打破文化专业文化部门办、文化产业文化人自身经营的格局,鼓励社会办院园,推动文艺团体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产业化的路子。要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保证文化公益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可适当开展有偿服务,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针,逐步把文化产业办成集教育、科技、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产业。

保证文化阵地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农村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三)要加大投入。这块阵地,如果我不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去占领,反动的消极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各级政府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要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对农村相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公共图书馆积极面向乡村和社区群众进行流动图书借阅服务;文化馆加强对业余文艺骨干的培养;电影放映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专业剧团利用流动车送戏下乡活动等。要净化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严厉打击“黄、赌、毒”坚持抵制封建、反动思想的侵蚀和渗透。要搞好文化阵地资源整合,对农村会议室、农民科技学校、乡村党校等实行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另外,要充分利用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改变当前农村文化阵地萎缩,活动不足的状况。

扶持好民间文艺组织。民间文艺组织是丰富农村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四)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扶持民间团体的发展,既是发展农村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文化人才,加大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县文化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农村文化干部进行培训,要培养造就一支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坚持“双为”方针,五)要继承与创新。针对农民“求知、求乐、乐美、求健康”文化需求,进一步拓宽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增添时代内容,要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挖掘、整理具有民族历史、风俗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景观,开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的文化景观。既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又要成为先进文化的开拓者,继往开来,把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

上一篇:乡镇水产开发现状调研报告 下一篇:财政运行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