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论文

时间:2022-10-06 08:51:46

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论文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的特点分析

(一)农产品的特性

1. 耐用消费品能通过外观和功能设计轻易实现差异化,消费者无法用肉眼进行识别其内在的品质,因此更容易被假冒。另外,农产品还具有鲜活易腐、生产季节性等特点,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状态不稳定。

2.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风险性特别高。工业经营活动面临的更多的是市场风险,且可以凭借生产过程的可控性来对付或削弱。然而,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却要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且是一种以生命适应自然的复杂过程,生物生产过程中及自然力量的多种不可控因素使得农产品产出水平难以保持均衡,伴随而来的是农产品市场风险,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风险性特别高。

3.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缺乏弹性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策略难以把握。与工业品及服务性商品不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缺乏弹性,因此,在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价格操作的选择余地有限。而且,受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的影响,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反应存在滞后性,当期的生产计划无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这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准确的市场调研和预测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营销能力要素

市场营销这一事物来自西方,产生和发展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国新兴的市场经营主体,其市场营销能力发展尚处于初期。借鉴已往对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能力的研究成果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的特点分析,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原由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要求,本课题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营销能力要素势必在层次性和严谨性等方面有别于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认识能力、信息能力、产品能力和销售能力这四个方面。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能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能力的具体情况如何?本课题用上门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海宁市辖区内75个省市县三级示范合作社进行了调查,并对此展开了分析。

(一)市场营销意识较强但认知模糊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认为“市场营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绝大多数的人都对市场营销的认知是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调查中84.6%的人认为“市场营销即市场销售”,仅15.4%的人能知道“市场营销不同于市场销售”且也不能准确地说出市场营销的正确涵义。这就直接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营销活动的重点放在后期销售而忽视了前期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产品,才能确保适销对路,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忽视了前期市场营销,盲目跟风,就会造成供过于求,难以确保产品成功销售。尤其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缺乏弹性,如前所述,更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准确的市场调研和预测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但分析预测能力不足

市场信息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市场信息的收集也相当重视。调查中,61.5%的人表示对市场信息“非常了解”,38.5%的人“不是很了解”。然而,市场信息的收集不是目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分析与预测。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是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即其分析与预测能力相当欠缺。首先,从信息收集的渠道来看,其收集的信息是散乱的、滞后的。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获取渠道是网络和销售市场,而网络信息往往比较庞杂、散乱;销售市场又由于其中间渠道过长、相关利益群体过多,农产品的供需信息流通不畅且反应滞后。其次,从信息收集和分析人员来看,其非专业性导致市场分析预测能力不足。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农产品生产经营基本上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根据销售情况大概决定,所谓的市场分析预测纯为经验判断。

(三)产品开发无忧但标准化程度较低

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成及其服务内容来看,农产品的开发不是其主要功能,产品标准化应是其关注的重点。调查结果也显示,77%的合作社产品都为外面引进。优质的产品质量是取信市场的根本,而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应实行农产品标准化,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标准化程度很低,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的仅占6.8%。当然,这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比如,家庭承包经营决定了农产品的分散经营而难以集中管理。同时,农产品作为一种非加工产品,外形尺寸和内在的品质很难统一,更难进行人工控制。但也不是不能,袁花镇南方梨专业合作社因为社员同村,集中生产管理,实行产品标准化生产,严格掌控产品质量规格,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品牌营销,取得了极好的市场效果。

(四)产品促销方式丰富但销售渠道有待创新

产品销售一方面要求向消费者及时传递产品等信息即产品促销,另一方面还得给用户提供便捷的购买途径即销售渠道。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市场营销的认知停留于产品销售,所以这方面的能力还是较强的。

三、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增强其市场营销认知能力

思想决定行动,认知决定高度。要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营销能力,首先就得增强认知能力。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能主动学习的极少,仅15.4%的人自发参加过学习培训,绝大多数的教育培训都是政府机构组织的且每年参加的次数也不多8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次数少于3次且没有多于3次的。而对于市场营销知识与能力的培训也未能达到全覆盖。调查发现,只有38.5%的人参加过市场营销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培训。因此,建议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

(二)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锻炼平台,解决其人才匮乏状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缺乏的也是人才。调查中问到“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能力的因素”时,83.3%的人认为第一影响因素就是“人才”。确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环境和待遇条件较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建议政府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锻炼平台,为其输送“新鲜血液”,配备人才。比如,可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初任公务员的基层实践锻炼点,或者比照“大学生村官”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锻炼,也可以让现任的“大学生村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兼职“社官”,等等。这些举措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发展平台的同时,恰可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匮乏状况。当前,有些地方如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舒洪镇已将这一做法落到实处并取得明显成效,其他地方可予以借鉴。

(三)开拓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提升其产品销售能力

网络销售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这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网上交易市场。事实上,2013年仅阿里平台上完成的农产品交易额就高达500亿元,2014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而且,与传统的营销渠道相比,网络销售可以冲破时空的界限,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产品信息更直接地为客户所了解,促进农产品买卖畅通,提升销售总量,更能去除中间经销商的信息传递,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更加及时、准确、完整地把握市场信息动态,做出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和调整。网络销售可以是自建网站或通过网络交易平台,但调查结果显示,建有网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16%,采用网络销售的仅为8.3%,这一方面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网络销售意识还不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网站建设能力较为欠缺,网站的营销功能尚未实现。要实现网站营销功能,网站建设就应当包括八个方面功能模块:品牌形象、产品、服务展示、信息、顾客服务、顾客关系、网上调查、资源合作、网上销售。

(四)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农产品的标准化,不仅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农产品市场需求和营销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农产品的标准化关键在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最佳途径是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从一开始就纳入标准化轨道,使生产过程变为标准化流程,运用标准组织生产,让标准规范农产品质量。但农村家庭生产经营的分散性直接阻碍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一村一品建设的有机对接,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产业发展模式,能有效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推进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带动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建议政府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等措施加以引导。

作者:王亚芬 单位:中共浙江省海宁市委党校

上一篇: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研究 下一篇:通信公司市场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