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升级

时间:2022-10-06 04:34:06

贸易摩擦升级

2004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周年的日子。这标志着中国市场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后过渡期”即将开始。经过3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入世过渡期完成和后过渡期开放的提速,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困难并不会减少,外来保护主义的加强,贸易摩擦升级将是后过渡期的最显著特点,并出现新的趋势。

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

促进出口转向保护进口

随着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各国从鼓励出口更多转向保护国内产业。主要的方式有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配额和技术壁垒等。中国已成为反倾销的主要受害国,伴随着部分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能面临的更大风险是反补贴措施。

在纺织品方面,2005年配额时代的结束,各种保障措施会被国际竞争对手频繁使用,技术壁垒等手段也将日益翻新。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南非、墨西哥、加拿大、巴西成为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的前10位国家。

2004年前3季度,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46起,涉案金额11.1亿美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隆国强指出,几乎所有遭受反倾销的产品都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机电和音像设备、杂项制品、纺织品、玻璃和陶瓷制品,这6类产品案件数合计占所有反倾销案的75.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遭遇反补贴调查,而且保障措施涉案金额也成倍增长。

以反倾销为例,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宣布最终裁定中国和越南对美国的虾类产品出口存在倾销行为,决定维持2004年7月作出的初步裁定,对自两国进口的虾征收惩罚性关税。该贸易保护措施已使我国虾类产品最大的出口基地广东出口遭遇重创。由于美国商务部对我国虾类产品出口调查使用不合理的替代国价格计算,导致除湛江国联享受零关税外,其余均征收为27.9%和112.8%的高反倾销税率,令广东企业难以顺畅对美出口。2004年1-11月广东有43家企业参与了对美虾类产品的出口,其中出口在500吨以上的有湛江国联、汕头龙丰、湛江恒兴6家。据了解,只要反倾销税达到15%,而出口价格无法上调时,虾类出口企业就会出现亏本。输往美国的虾类产品来自多个国家,就算中国虾类出口企业甘愿承受高税率,也终会因反倾销税造成成本抬高而被自然淘汰。

2004年1-11月广东虾类产品对美国出口2.3万吨,价值1.2亿美元,分别大幅下降46.7%和51.4%,广东虾类产品对美出口形势严峻。

就在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作为配额最重要的设限国美国又横生枝节:自10月12日至10月27日间,美国全国纺织组织协会(NCTO)、美国制造贸易行动联盟等6家纺织、劳工组织组成的联盟以威胁为由先后四次提出对自中国进口的包括347/348类 (男、男童及女、女童棉制裤子)、338/339类( 男、男童及女、女童棉制针织衬衫)、638/639类( 男、男童及女、女童人造纤维制针织衬衫)等共计7大类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的申请。截至11月3日,美国纺织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已经接受了其中包括347/348类 、338/339类、638/639类等在内的6大类产品申请。

尽管从绝对数量上看,此次申请设限的产品所占比例偏小,但在目前国内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非配额设限国及地区市场接近饱和的需求瓶颈下,中国纺织服装业要想继续保持2002-2003年年均23%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2005年1月配额设限国的“解禁”。这些产品类别同时也是中国生产企业竞争力最强的部分,尤其是衬衫生产更是多家上市公司在建、即将建设的项目,若是这些产品范围的“特保”获得美国政府批准,那么对中国纺织服装的潜在增长将会有一定影响。

各种保护主义措施

披上合法外衣

在中国加入WTO的当天,有的国家(如韩国)已开始修订国内立法,以确保能够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

2004年,美国修改了国内反倾销法,以便更方便地使用反倾销大棒;欧盟也出台了类似美国特殊301条款的新知识产权立法。入世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启动关于特殊保障机制的立法和修订,韩国的《关于对中国的特别保障制度运作的规定》、美国的《与全球和双边保障措施、市场扰乱、贸易转移和救济措施审查相关的暂行规定》、欧盟的《欧盟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条例》、日本的《关于对中国过渡性保障措施的运用指南》、加拿大的《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法》、土耳其的《对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产品进口实施监管和保障措施的决定》相继出台,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正加紧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尤其是多哈回合谈判来实现贸易保护目的。

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

更为综合的领域

这首先体现在贸易壁垒的借口不断增多,诸如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力问题都可能成为贸易壁垒的借口,这也体现在贸易保护的关注点不仅仅是进出口问题,还向企业竞争战略等方面延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门子公司和海信的知识产权案件。

贸易摩擦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一些亚非拉国家也开始对中国产品设置各种限制,如土耳其、南非、智利等国已对我国出口的笔类制品、纺织服装等多种产品采取反倾销等保障措施。

商务部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24起是由印度、土耳其等7个亚非国家发起的。由于我国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商品”甚嚣尘上,“加大力度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的言论频频见诸当地报端。受此影响,2004年1至7月,土耳其对原产于我国的人造革、拉链、钢丝绳、门锁、塑料自动铅笔、耐热玻璃锅盖、锚链等7项商品进反倾销调查。从已被土耳其实施反倾销的商品来看,2004年1至7月出口均大幅下降。如出口圆珠笔162万美元,减少55%;婴孩车及其零件138万美元,减少37.8%。此外,自行车用轮胎几乎被迫放弃了土耳其市场。

这些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使我国的出口受阻,相关产业受到冲击,涉案企业损失严重,还引发就业等社会问题。

专家分析

王锦珍

在对待反倾销上,要以平常心看待。1995年-2004年世界范围内的反倾销案件有2500件,其中针对中国的有380件。2004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均有增加,这与我国出口扩大是成比例的,不要过于有心理负担。当然,若是反倾销之剑落到了具体的哪一家头上了,当事人确实会感到要摆脱被动局面,除了积极应诉、宣传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更要在现有市场上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要为创造品牌积极努力。当然,在出口产品的时候要适当兼顾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孙国辉

2005年是我国加入WTO 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各种行业的放开程度会更大,这对于国内的企业是一个很大挑战。企业应当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改善技术、服务和营销策略,提高自身素质,吃透国际的经济准则,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站稳脚跟,避免各种贸易摩擦。

徐进亮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

目前有这样一种趋势:技术贸易壁垒将取代反倾销成为影响我国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2004年由反倾销造成的贸易损失只占到了总量的不足5%。与反倾销相比,在技术贸易壁垒的幌子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真实目的就要隐蔽得多。因而,现在更多的国家往往采用这种方式来对我出口产品进行抵制,而国内企业则往往信息缺乏,不知道国外的产品技术标准。对此,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地加大对外贸企业这方面的动态介绍和信息服务。

唐宜红

贸易摩擦其实是对外贸易中经常出现的事。虽然全球要求贸易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仍是很强大的。他们会有可能从其他角度想方设法来给中国的产品出口设置障碍。谈到摩擦就避不开价格竞争,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的产品生产成本开始上升。虽然当成本上升还没有达到外国相同水平的情况下,我出口产品的相对优势是仍然存在的。对2005年的贸易来说,这个负面因素的影响有多大还有待实际的检验。但是,应当注意到,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产品的价格势必继续处在上扬态势。因此,在减少成本上下功夫,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内企业所必须面对的事。

李雨时

针对中国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呈上升态势,将对中国今年的出口贸易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再加上今年我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就要结束了,国内市场的开放度将会更大,很多国家的非关税措施会更多。应高度重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动向,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预防其对中国的劳动就业、外汇收入和社会稳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总的看来,我国企业应采取的措施都是长远的,要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加强自律,从自己行为上尽量避免外国针对我国的反倾销事件发生。

此外,应使市场多元化,积极向拉美、非洲国家发展。不过发展中国家有时存在着信用度较低的问题,相比发达国家市场,风险度较高。这是在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时应当注意的。

沈丹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

2005年我国的贸易摩擦会继续增多,这对于我国外贸发展将带来负面影响。很多国家表面上提倡自由主义,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仍一直存在。对这一客观因素我们也只有无能为力。我国现在的出口情况是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价格却比较低。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做到出口数量的提高,还要同时实现质量、价格和利润的提高。

上一篇:人民币加息、升值 下一篇:“民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