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中的《阿凡达》

时间:2022-10-05 10:21:49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阿凡达》

[摘 要]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阿凡达》,发现其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发出了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呼唤,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卡梅隆玩转技术精心创造的、奇艳的潘多拉星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那里有着自然淳朴的原生态景象;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人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共生共荣,相知相依;那里召唤着人类放弃一切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行为举措,回归维护生态系统完整、和谐、稳定和平衡的潘多拉文明。

[关键词] 《阿凡达》;自然美;和谐;回归

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跨时代巨作《阿凡达》一经问世,便攫取了成千上亿观众的眼球。顷刻间“震撼超凡”“颠覆影史”等溢美之言不绝于耳。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说:“它是一个重大事件,一部你必须去看才能跟得上别人话题的电影。”人们折服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无与伦比的电影技术以及全方位浸入式的立体影视效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卡梅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在其中熠熠闪光。卡梅隆自己也表示:“科幻电影要表现的是我们现在无法接触到的事物,这是一种预言,它会让你反思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我拍《阿凡达》的初衷之一,我对现在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感到深深的忧虑,我想将来也许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卡梅隆的这部史诗巨作彰显了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大主题。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阿凡达》,发现其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发出了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呼唤,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卡梅隆玩转技术精心创造的、奇艳的潘多拉星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那里有着自然淳朴的原生态景象;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人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共生共荣,相知相依;那里召唤着人类放弃一切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行为举措,回归维护生态系统完整、和谐、稳定和平衡的潘多拉文明。

一、自然美的诗意描绘

“生态的审美突出的是自然审美对象,而不是突出审美者。审美者感知自然,旨在具体地感受和表现自然本身的美。”卡梅隆本着生态审美的自然性原则塑造了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他将理想王国的星球命名为“潘多拉”寓意深刻。在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朵拉则是礼物。“潘多拉”即为众赐者,是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集所有天赋于一身。潘多拉星球美丽富饶,拥有诗一般的、清新自然的原生态景象: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的漂浮山脉,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熠熠发光的动植物,飞流的瀑布,彩色的云鸟,蹦跳的狐猴,像含羞草一样一碰就缩的螺旋红叶,漫天飞舞的圣树种印…以杰克为代表的地球人和观众都彻底迷失在这雄伟壮观、曼妙奇幻的景象中了。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潘多拉星球美妙绝伦的原生态美。

此外,《阿凡达》中纳美人身上也散发出浓烈的原始美。纳美人完全回归到进化前的样子:身高3米,全身深蓝,尖耳朵和面部形似猫科,皮肤呈现出水纹状的美丽纹路,还生出了强健的尾巴。他们颠覆了地球人的外形,类似动物。“尖耳朵”“有斑纹的皮肤”“尾巴”这些都是动物身上的典型特征。据说卡梅隆是按照猫科动物的特征来设计这近似生活在原始部落的类人智能生物纳美人的,然而他们完全符合人类的审美观:他们身材纤细修长,看上去显得精灵、神秘、充满智慧;他们肌肉强健、善于运动、动作敏捷,能适应高山、丛林生活;他们拥有猫一样的黄色瞳孔,眼神灵动,夜间也能保证视力;他们的尾巴像猫尾巴一样,不同的摆动姿势代表了不同的情绪。最特殊的是他们长长的马尾辫具有神经连接功能,能与各种动植物建立心灵交流。这富有原始想象力设计而成的纳美人深深吸引了地球人杰克,他眼中的奈蒂莉美丽性感,浑身充满了原始野性与生命活力,他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

卡梅隆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自然,忘掉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真实地去感受大自然诗意般的美。在那散发着原生态气息的森林、清溪、野花中,浑身充满着原始人性魅力的纳美人身上,便能深深感受到人与自然完美相处的自然美。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卡梅隆在影片中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本着主体间性原则。“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原则就是在整体性原则之下的、同时承认并张扬自然主体和人主体、并特别强调这两类主体之间的联系的关联性原则。” 《阿凡达》中纳美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建立的是交互主体性关系,他们与自然互为主体,平等相处,并无优劣之分。他们与自然界一切生物共生共荣,相知相依。影片中洋溢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纳美人热爱自然、钟爱生命,他们所生活的潘多拉星球生态系统充溢着和谐之美。他们用心爱着他们的森林朋友:奈蒂莉为营救杰克不得不杀死毒狼而愤怒伤心;为了生存而杀死动物,他们力求一箭毙命以减轻动物的痛苦;他们要感谢动物的牺牲,并祈祷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自然生物也与他们共存亡:纳美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树被摧毁时,他们的部族首领也死了;纳美人在与地球人军队作战溃败无助时,是一群群动物来援助他们,打败了人类军队。纳美人强调与动物的沟通交融:影片中详细描写了奈蒂莉教导杰克骑六脚马和骑云鸟的细节,“沟通”是她一直强调的重点,她让杰克用心去感受马的心跳、马的呼吸,感觉马强健的双腿,用心告诉马儿,他要干什么。杰克选择自己骑乘云鸟的情节可谓惊心动魄,是影片中的高潮部分。杰克与云鸟必须互相选择对方,杰克可以选择自己的云鸟,云鸟也可以选择自己的骑士,他们互为主体。奈蒂莉再一次教导杰克一定要“沟通”,用心去感受它,用心去指挥它。卡梅隆精心塑造的纳美人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即他们的辫子末梢都有着须状的触角,动物们头上也有,人们彻底驯服动物的那一刻就是两个触角交融的瞬间。纳美人驾驭动物依赖的是心灵感应而不是暴力。影片中大量渲染与自然“沟通”“交融”的画面也许正是卡梅隆通过影片想要告诉观众的一大主题。

与此同时,也许卡梅隆认为对大自然的尊崇也是陷入生态危机中的人类救赎自己的出路之一。《阿凡达》中描写的纳美人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原始的神灵观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思维。在他们眼中,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人与自然万物通过神发生交感,并由之而形成对自然崇拜的宗教精神。爱娃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家园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驾驭迅雷翼兽托鲁克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爱娃是纳美人心中的女神,是万物的化身,是自然之母,她负责保护帮助他们。为营救女科学家葛蕾,纳美人集体跪拜爱娃,祈求她降福、拯救葛蕾。纳美人相信爱娃是真的,他们死后,灵魂就会和爱娃永远在一起。家园树是纳美人的生命之树。为捍卫家园树,他们奋勇作战;失去家园树,他们悲痛欲绝。迅雷翼兽托鲁克是人们敬畏的云鸟,人们特意将它雕塑成像,纪念它、尊崇它。当杰克驾驭托鲁克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纳美人都感到震惊、害怕,并毫无异议地响应他的号召,听命于他。最后爱娃、家园树、托鲁克也保佑纳美人打败了地球人,捍卫了自己的家园。

纳美人与自然界一切生物和谐共处,相知相惜,其乐融融。观众深深陶醉于这种天地万物融洽相处的和谐美的同时不禁会自问:纳美人能与自然如此和谐地相处生活,地球人为什么就不能呢?卡梅隆通过影片想要传达的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也因此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深思。

三、回归自然的召唤

影片中有一个值得观众深思的问题,即人类只有转换为类人生物纳美人时才能在潘多拉星球上生存。纳美人在地球人眼中是一群“蓝猴子”,是一群“住在树上的野人”,然而他们与森林缔结了密切的关系,他们能利用树与树之间的联结形成的、比人脑还要复杂的网络,自由存取资料。他们能生活在环境严酷的潘多拉星球上,并自由支配那里丰富的资源。但是潘多拉星球并不适合人类生活,那里的空气对人类致命,人类传统的宇航服、机甲都不足以保护人类到那里拓荒,本土的动植物都是凶猛的掠夺者,极度危险。地球人只能转换成克隆纳美人才能在潘多拉星球上自由行走,开采那里的矿藏,这也许正是卡梅隆想通过影片对人类做出的一种警示:人类必须像纳美人一样回归自然才能真正拥有自然、利用自然,从而更美好地生活。

影片中主人公杰克逐渐为万物和谐共处的潘多拉星球所吸引,最终决定放弃地球人身份,他主动认同了潘多拉星球的生存方式,认为自己的重生之日就是成为一个纳美人。纳美人一直以来都与潘多拉星球上的其他物种和谐相处,过着天然简朴的生活,杰克在和奈蒂莉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纳美人的淳朴善良,他逐渐改变了对人类来这里采矿的看法,为地球人的贪婪霸道而汗颜。他甚至开始认同潘多拉星球的文明。他在录制录像时说:“如今一切都混乱了,在潘多拉就像是真实的世界,在这(地球)就像一场梦。” 他告诉奈蒂莉:“我爱上了这块土地,我爱上了欧马提卡雅族,我也爱上了你。” 他践行了自己对潘多拉星球的热爱,以纳美人的身份与纳美人并肩作战以抵抗地球人的进攻。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杰克最终成为迅雷翼兽托鲁克的骑士并召唤族人一起反抗地球人。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大肆破坏环境给予了严厉批判。他们绝对不能容忍:“所有的自然创造物都被变成资产:水里的鱼,天上的鸟,地上的物产。自然创造物也必须获得自由。” 马克思这种回归自然观在《阿凡达》中就体现在地球人的被动回归自然上。影片结束时纳美族反抗军最终打败了人类,人类的军队指挥官也被杀死,纳美人将遣送采矿公司全部离开潘多拉星球,unobtanium这个地球人梦寐以求、其他星球上没有的矿物元素将永远属于潘多拉星球,人类无法掠夺。卡梅隆通过影片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召唤人类放弃一切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行为举措,回归象征生态系统和谐、平衡的潘多拉文明。

四、结 语

没有精神力量的电影,无法取悦人们的心灵。《阿凡达》的“胜利”不仅仅是利用3D载体,更是导演在用“普世价值”的力量给观众讲故事。他呼吁人类放弃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破坏大自然的一切行为,充分意识到自然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另一种伟大存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万物是人的同胞兄弟。因此,人与自然万物应和谐相处,人类必须把自己对自然的索取限制在生态整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科幻狂人精心制作的浩大的电影工程和这个空前神秘、充满奇异幻想、危险重重却令人神往的潘多拉世界自然引无数观众尽折腰,然而卡梅隆“造梦”的同时所肩负的保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的时代责任感同样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3] 王喜绒.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 McLellan David.Karl Marx:Early Text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71.

[作者简介] 沐永华(1978― ),女,江苏泰州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上一篇:从语篇整体论探析电影《刮痧》的中西文化差异 下一篇:从“刘书桢”到“刘高兴”看贾平凹的底层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