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应该如何进行IT治理

时间:2022-10-05 09:52:50

中国证券业应该如何进行IT治理

证券业没有IT显然是不能运转的,很多证券机构建立了各种系统,包括柜台系统、实时交易系统及之上的分析系统。但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IT的作用,成为摆在每个证券公司面前的问题。

IT运维多外包趋势明显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18家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营业网点总数约3688个。目前各证券公司的业务运作模式基本上分为单营业部版模式和集中交易模式两种。而柜台系统主要依靠外包。

那么,证券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是多少呢?以一家中等规模券商(有15个营业网点)为例,柜台系统初期一次性投入约为1500万~2000万元,年运营费用约为400万~500万元,其中40%为通信费用,60%为技术维护和软硬件更新费用。

虽然每个柜台都建立了系统,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内控和监管功能或缺失或不完善,柜台恶意窜改数据,甚至有专门违规操作功能模块;二是柜台缺乏可稽核历史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数据修改与删除无存证记录;三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系统运作混乱,极易产生客户资源被盗风险;四是有些柜台资金不足,软硬件设备老化却无法及时更新,导致日常运行风险。

面对这些状况,国际上很多证券经营机构改变了信息系统的运营模式,从以前自给自足、各自为战的模式逐渐向专业化、集中式、外包型转变,也就是柜台系统外包托管运营(ASP)。而这在我国这些才刚刚开始,有些注册资本小于10亿元的中小证券商把柜台系统进行集中式开发和托管运行。沪、深证券通信现已提供ASP服务,一些较大的证券系统开发商也在探讨ASP模式,据估算这一模式可给券商节省约20%~50%的成本。

重点是合理的IT治理

很明显,证券业务供股量成算术级增加,由此带来市场交易量几何级增加,对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要求也成指数级增加。而各证券公司都面临着由于行业治理整顿而重新洗牌、兼并重组、托管营运、中外合资等各种管理难题,再加上证券业全球化的要求使得其管理理念和方法要有全方位的改变。这就要求整个证券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变革,IT的战略地位变得举足轻重。

由于业务变化带来的冲击,目前证券企业对IT系统的要求有五个要素:无纸化、实名制、席位制、交易所集中撮合和中央对手方交收CCP(Central Counterparties)。而实现这五个要求的关键问题是科学的IT治理。

看目前IT在证券业中的现状,IT资源在企业的战略资产中地位受到高层重视,但具体情况不清楚,很多企业缺乏IT治理明确的概念描述和参数指标。

国外专家研究指出,现实中太多企业的IT项目以失败而告终,甚至达不到企业投资所期望的底线。而具有良好IT治理的企业,其利润要比那些治理低下的企业高出20%。

正如所有的事物均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样,证券市场与交易技术的互动性也有其正效益面与反效益面,就是正向互动与反向互动。正向互动形成市场规模与技术进步之间相互推动的局面,结果是技术为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彼此之间形成此长彼长正态放大效应。反向互动则表现为市场与技术之间相互制约的局面,形成负反馈效应。

那么,如何分配IT投资使其构成有效的IT投资组合?这里提供几点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首先要对IT投资进行管理,其次对IT资产进行分类,第三评估IT投资的风险。

目前,证券业IT治理有六种原型。这六种原型如表一所示。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的治理机制安排是这样的:IT原则为IT双寡头制,IT架构为IT君主制,IT基础设施是IT君主制和IT双寡头制,IT业务应用需求为联邦制(所占比重稍大)、双寡头制、封建制、业务君主制并存,而IT投资和优先顺序为业务君主制、联邦制(绝大部分国内证券机构采用)、IT双寡头制。需要各证券公司关注的是联邦制决策与治理绩效。而国内的现状则如表二所示。

目前,国内的IT治理评估统计很少超过90分,有1/3大于80分,绝大部分在60分和70分之间,有1/3小于45分,从数据上看来,我们仍然处于IT治理的知识普及阶段。

上一篇:让查房和医嘱齐步走 下一篇:密钥给备份数据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