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教学中还需讲解否

时间:2022-10-05 01:53:28

在新课改教学中还需讲解否

摘要: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把零碎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果忽视这一点,课堂教学就难以成功,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的见解,并及时给予鼓励,但学生因年龄及阅历等因素的制约,看问题往往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倾听、鼓励之余,及时地将学生的观点加以理性的疏导,以便于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假如教师听而不言,学生浅表的知识、经验怎么能去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呢?学生怎么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

关键词:教改;探索;讲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07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深层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三个维度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共同构成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三个维度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重视让学生主动经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不仅要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体验知识形成和创造的过程,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的愉悦,以培养学生对本学科良好的情感态度;而且要让学生在经历知识探索的基础上,敢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从而形成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无疑为新课程课堂教学吹来一股春风。

但问题是,有的教师在实践操作中,为了突出教改特色而往往过分强调经历,让探索占用了教学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时间和空间,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自主”,玩“捉迷藏”。认为这样避了“灌输”、“填鸭”之嫌。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他们把讲授法看成是教改的绊脚石,唯恐避之不及,弃而不用。这样做也许会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是有限的,缺少了教师的讲,就会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速度和量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基本知识积累不足。因为知识的生成过程是艰难和漫长的,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一个简单的结论要让学生自行摸索形成,其所花费的时间往往是讲授和接受时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同时,若没有充足的知识积累作后盾,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终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何况,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把零碎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果忽视这一点,课堂教学就难以成功,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的见解,并及时给予鼓励,但学生因年龄及阅历等因素的制约,看问题往往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倾听、鼓励之余,及时地将学生的观点加以理性的疏导,便于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假如教师听而不言,学生浅表的知识、经验怎么能去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呢?学生怎么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

讲解是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帮助、合作、指导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讲解要看学生需要什么来决定。每次讲解,都要视学生当前的学习需要而定,无论在学生思考前作提示性的讲解,还是学生进行了讨论、思考、遇到疑点后才进一步地讲解,还是在学生积极讨论时趁热打铁,这些都要“审时度势”地分析后,再去讲解,才会使讲解更有效,更能使学生学到知识。

讲解应该是师生的一种互动活动。以前的一言堂、满堂灌在现在课堂里逐步减少,讲解不再是教师单边的说教,应该变“我讲你听”为“你学我讲”或互讲互学。讲解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讲是为学生的疑惑进行解释,讲解的内容与能力应该高于学的内容,即讲解必须能驾驭课堂及学生的学,并且要与学生的学有一定的联系,有时不妨反过来,由学生讲一讲,亦或是学生讨论,讲解应成为一种互动活动,它是教学活动的升华。

例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一课的分析探讨,学生说出了许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还应告诉学生:不同的不良诱惑有着不同的拒绝方法,不良诱惑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拒绝方法也不尽相同。那么拒绝诱惑的关键是什么?要让学生有明晰的理性认识,这样分析,将成为学生今后拒绝不良诱惑的人生法宝。

再如“竞争与合作”一课的举例分析:“几只爱吃萝卜的小兔在草原上开垦了一块土地,种了好多萝卜。到了收获的季节了,他们的朋友小羊和小牛用他们尖尖的角帮小兔们把萝卜从地里刨了出来,然后小羊和小牛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几只小兔看着那一大堆红红的萝卜,心里乐开了花。眼看就要下雨了,几只小兔决定自己把萝卜收回驻地。”小兔们会怎样把萝卜收回家呢?通过探讨学生说出了许多种方法:有独自一人运的、有几人一起运的……此时,如果教师不加以点拨,学生的认知只会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认识上,因此,应做进一步的解说,需告诉学生:同样都在努力工作,因为工作方式的不同,有人虽然看起来忙忙碌碌,工作却难见成效;有人虽然显得悠闲,却是成绩显着。好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而团队的合作效率明显高于相同个体劳动成果之和。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拓视野,激发创造力,合作能培养同情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因而也使自己的事业增加了成功的可能。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在锤炼竞争本领的同时,更需要形成一种“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在与他人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共赢。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师的基本职责即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当学生的疑惑解决之时,就是学生知识增长之时,也是学生获得成功之时。古人亦云:“师不必贤于弟子”,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毕竟是“术业有专攻”,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毫无疑问更胜学生一筹。若过分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必然使学生失去了,至少是较多地失去了“站在巨人肩上”的机会,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的功能。

因此,在授课中,教师要结合知识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适合于经历的内容就让学生去经历,适合于探索的内容就让学生探索,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对于适合讲解的内容,教师不仅不能少讲,而且要深入浅出的精讲,讲深讲透。这才是教改的基本精神,因为教改的目的是在教授与探索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并没有重探索轻讲解的本意。教师要善于将讲解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以讲导探、以探促讲,既不能因循守旧一讲到底,也不能开放过头地一味强调探索。

我们需要牢记,走极端不是科学的精神,更不是课改的出路。总之,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学 516157)

上一篇:轻松一“课” 下一篇: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