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一“课”

时间:2022-09-13 09:30:38

最初想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是学校请来市教研室的一位老师来校讲座而引起的,他的一句话让我浮想联翩,他说:“学生的轻负荷、高质量,不应该是教师的高负荷换来的。”他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但我想,他既然这样讲也就有他的道理。“轻负荷,高质量”作为我校的教学理念,也是当前社会对教育的一种呼唤,国家教委也屡次提出学校要为学生“减负”,社会各界也认识到减负的重要性。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少重复机械的作业,同时也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负”措施。

然而,体育却被人们关心甚少,因为,体育没有了作业,也没有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活动。那么,体育要不要减负呢?减负后,作为体育要做些什么呢?怎样去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这都是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体育课要不要减负?体育课作为一种室外活动课,学生是非常喜欢的,然而,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存在这些方面问题:

首先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心里曲线而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最后是教师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长期不变,顽固僵化,不能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去教学,使学生练而无劲。如此教学,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使体育课质量每况愈下,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水平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心理或生理上感到“累”、“负担重”,丧失学习兴趣。

“症”是找出来了,关键是要对“症”下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做到整齐划一,一是教师的控制欲太强;二是怕“放”出问题来。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外在形式看起来很认真、听从指挥,而实际表现却是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缺乏情感的体验。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是没有学习效率的。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式,而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放”出兴趣、“放”出效率来。

每个新的学期开始,根据以往的经验,先抓纪律,要不以后的课堂纪律可就不好收拾。就这样反复地课堂常规、队列队形训练,及严格的要求,学生的课堂纪律却是做到了很好,也能够有序地进行练习。但同时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教师过多地把精力花在训练学生纪律性上了,所以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感觉特别累;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怎么好,本该是一项好玩的游戏活动,结果学生却反应漠然,动作迟钝,缺乏合作意识等。在上一节跳绳课,我一改原来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在简单讲完练习方法和要求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而更像一位朋友,一位帮助者。此时的学生,表现比以往都有要积极,一节课下来,都满身大汗,表情愉悦,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课堂中了。虽然还有几位调皮的学生,可在大家的感染下,也变得积极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我当初没有预想到的,其实,我只是把身分改变了一下,由一名教育者变成一名帮助者,而我的学生成了需要被帮助者;学生也由原来“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再烦心纪律,学生也不再压抑,当然学习的效率就高了,教师和学生也就不存在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了。

二、选择适合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过分的强调知识、技巧技能的学习,进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么就是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学生在身心上的负担,进而形成厌学的心理。曾经有这样一件小故事: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男孩,在他爸爸的指导下,拿着一个大篮球使劲地往篮筐里扔,但却一次次地失败了,他竞没有一次能把球碰到篮筐上,最后,索性一脚踢飞了球。这样的投篮对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有兴趣吗?――他根本体会不到篮球运动的快乐。这就好像我们在上小学低年级的篮球课时,如果你采用训练专业队的方法和要求来训练他们的话,我想,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会被磨灭掉了。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业务,扩大知识面,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个性化“需求”中探索、发展;其次,制定好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体育课中也会出现一些学生不爱学的教材,比如:队列队形练习、田径等。但如果是我们教师为了完成某种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而拼命把体育课上成身体素质训练课的话,那么,恰如其反的是学生会越来越不爱学,进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产生抵触情绪。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的解决办法,不应该是强加,而是诱导,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主题、情景、竞赛、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向左、右转”的课时,我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法,用“反口令”的游戏进行教学,做错的学生将会受到一点小小的“惩罚”,而在上“齐步走”的课时,我创设的“红灯绿灯”的情景游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齐步走”而且又熟悉了交通规则,提高的安全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

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言辞过激,讽刺挖苦,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在情感上给学生“减负”。并在课堂中要善用鼓励评价,及时、准确的表扬,远比批评的效果好。学习的氛围好,学生自然也就学得轻松了。

体育运动作为大众娱乐健身的活动,被人们接受喜爱,那么,体育课就更没有理由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我想,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学得轻松了,事半功倍了,教师自然也就教得轻松了,这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510000)

上一篇:在新课程标准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之我见 下一篇:在新课改教学中还需讲解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