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尚品质 铸造栋梁人才

时间:2022-10-05 09:18:13

培养高尚品质 铸造栋梁人才

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人才。“育人先育德”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至关重要。常言道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才兼备才能造就英才。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呢?我个人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习,牢记行为规范,强化学生高尚品德的意识

德育工作,关系重大,“任重而道远”。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它就将德育教育放在了首位。培养人才,其关键在于思想品德的培养。智育再好,而品德恶劣,就有可能成为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罪人。现代的一些高科技犯罪,由此可见一斑。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且思想制约着学习的成效。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之魂。否则,我们就很难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很难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对人的思想要求,所以,在每个学期初,我们都以班为单位,利用早操,自习,或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校规校纪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通过学习,让他们写感受、写心得、办黑板报、使他们懂得那些行为是好的,值得去学习。那些行为是丑的,需要摒弃它。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高尚品德的意识。

二、树立典型,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心地较为单纯,对事物的模仿性及自身的可塑性极强,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树立德育榜样,这无形之中会激发他们仿效的动力,使其品德向善、向美发展。在小的方面,可拿班级内“拾金不昧”、“勤奋好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教育,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大的方面,可选用感动中国人物“王百姓、丁晓兵、林秀贞、华益慰、……”的事迹来感动他们。

王百姓,公安战线上的普通民警,十年时间,排除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 “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以来,他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平平安安。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已经够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为了人民的安宁,他舍生忘死。这样的事迹怎能不感动我们的学生呢?

王百姓、丁晓兵、林秀贞、华益慰......他们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不是我们思品教育的典型材料吗?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例子不少,象盗窃、打架行凶被判刑的例子太多太多,我们可以带他们去劳教所参观,用铁的事实教育他们,这样不但使他们的行为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美好的品德。

也可在学校组织演讲赛,请模范人物做报告,组织学生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的主题班会等,让先进人物的事迹在学生中开花结果,使他们受感动,品德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形成高尚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所令而不从”,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过:“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人师表,率先示卒”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是言谈举止的楷模,学习的表率。无论何时何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要做到,而且要比学生做得更好。每个学生的眼睛就象一架摄象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学生模仿。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要用良好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言谈去教育学生。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去年秋,彬县“范公中学”高一有个叫田锋学生患有白血病,死神时刻都有可能夺取他宝贵的生命,在这危急之时,学校团委发出号召,提倡大家“献爱心”,老师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学生们个个慷慨解囊,帮助田锋同学度过难关,田锋同学昂贵的医药费你两元、他三元、就这样东拼西凑地凑齐了。

所以,老师一定要用高尚的品德,用美好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用自己的行为说话,“心动不如行动”,“说的好不如做的好”。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典范,教师良好的素质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内容,教师的作用,一方面教人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我在工作实践中努力使自己做到这一点,视身教重于言教。我认为,教师不能只靠抽象的口头说教,一定要用自己良好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理智态度,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陶冶,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品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四、多进行鼓励,坚定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信心

“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好的赞语,能使他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此话虽有些夸张,却也不无道理。它充分说明了激励性评价的作用。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尤其是学生,当你提出他们的优点并给予赞扬时,他们一定会大受鼓舞,从而以百倍的信心去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品德更加完美。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善于从学生的行为中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

我还看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在水族馆里,一条重达8600公斤的大鲸鱼跃出水面6.6米,为观众表演各种各样的动作,记者问鲸鱼训练师,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 出来的.训练师向观众披露了其中的奥秘:在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下,想办法使鲸鱼从绳子上方通过,通过了就给予奖励,比如 ,给他鱼吃,或者拍拍它的身体,以示鼓励.当鲸鱼从绳子上方通过的次数逐渐多于从下方经过的次数时,再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提高的速度必须很慢,不至于让鲸鱼因过多的失败而放弃。

就这么简单,正是鼓励的力量,让巨鲸跃出水面。从而跃出了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高度。鼓励,对一条巨鲸尚且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来说更是不容小视。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这样,我们所培养的目的就会达到,学生高尚的品质就会形成。

浙江金华有位母亲,在读高二的儿子勤奋拼搏一学期,学习成绩已由全班倒数几名上升中等偏上后,仍声色俱历,逼迫孩子冲进前十名。孩子自觉身心疲惫,不堪忍受,竟用头杀死了可怜的亲生母亲,这样的悲剧,尽管是极端的,不也值天下父母反省、深思吗?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散布阳光在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布满阳光”。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我们必须严以律己,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他们,为他们做表率,用鼓励、赞赏来达到培养高尚情操的目的,使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学生。

上一篇:关爱留守儿童 实现留守儿童的梦想 下一篇:民办学校特色备课组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