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时间:2022-10-04 09:55:53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摘 要】 为打造上海国际邮轮母港和邮轮母港产业链,简述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通过对客源环境、接待能力和航线设计的分析,得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并明确上海邮轮母港产业的发展定位,提出“三步走”战略发展路径,从培育客源市场、健全产业要素、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阐明发展重点。

【关键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邮轮母港;产业链;邮轮经济

0 引 言

按照功能类型划分,世界邮轮港一般可分为母港型(Homeport/Terminal)、停靠港型(Calls of Port)和小码头(Jetty)等3类。邮轮母港在功能上较之挂靠港更加全面,这对邮轮母港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以邮轮靠泊、邮轮游客上下船和岸上旅游为核心的下游产业更加成熟便利;以邮轮设计理念、邮轮技术创新、邮能优化等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为主的中上游产业效应更加明显;与邮轮产业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服务、邮轮供给、人才培养、航运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支撑和配套体系更加系统。

目前,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稳步发展。以上海邮轮母港建设为契机,邮轮码头设施不断完善,邮轮旅游蒸蒸日上,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此外,全球众多邮轮巨头期望以上海邮轮母港为基点,拓展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依托良好的政策、经济、地理位置等优势,上海港成为亚洲最具潜力的邮轮母港之一。

1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1)邮轮码头及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码头设施方面,上海港已形成“两主一备”模式,基本满足各类邮轮船舶靠泊要求,奠定了硬件设施基础。码头经营方面,依靠地产项目整体受益,码头单体经营主要通过展览场地出租、商业配套设施对外招商等方式加快资金回收。邮轮接待方面,上海港接待邮轮及邮轮游客数量不断增长,2012年接待国际邮轮247艘次,国际邮轮出入境游客及船员50.3万人次。口岸服务方面,上海口岸办和“一关两检”加大邮轮游客通关支持力度,启用“口岸移动检查”设备,还允许将团分组、分批上船,有效地减少了码头滞留,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之首。

(2)各大邮轮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皇家加勒比、歌诗达、丽星等全球顶级邮轮公司纷纷入驻上海,我国本土邮轮公司也进入探索阶段,以上海为母港运营的国际邮轮不断增加,运营航线不断丰富,邮轮包船业务也略有涉足。2013年,“海洋航行者”号等5艘国际邮轮均已确定以上海为邮轮母港运营,刷新2012年4艘的纪录。上海主要运营邮轮航线以日韩、东南亚航线为主,航线覆盖时间设计灵活,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

(3)邮轮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邮轮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游客数量不断增长。国内部分旅行社相继开设邮轮部,推出邮轮旅游业务,国际邮轮公司也逐渐完善中文网站,以便我国邮轮游客查询信息和预订航次。目前,上海在整个邮轮母港产业链上涉及最广泛的是邮轮旅游业,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邮轮母港产业的发展。

(4)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共同促进上海邮轮专业人才培养。2011年,上海市旅游局指导成立了“上海国际邮轮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上海邮轮港口企业与国外培训机构合作,举办了邮轮母港产业培训班;上海市部分高校已开设邮轮专业或设置相关课程,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培养邮轮专业人才。

(5)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相关单位纷纷出台邮轮政策法规。国家及地方层面对邮轮产业发展日趋重视,先后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等文件,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1.2 存在问题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很不完善,其产业发展主要停留在以港口接待和旅游接待为主的产业链末端,而邮轮修造、邮轮公司运营等邮轮产业核心环节鲜有涉及,与迈阿密等世界邮轮母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邮轮码头建设经营及配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邮轮码头设计人性化不足,注重外观性而忽略了功能性;二是开发运作缺乏一体化定位,邮轮码头尚未形成统一管理;三是口岸服务效率有待提高,需扩大口岸开放程度和改善查验机制,提高登船和通关效率。

(2)本土邮轮公司和母港航线相对匮乏。一是上海缺少本土邮轮船队和邮轮公司,运营经验欠缺;二是母港邮轮数量相对偏少,吨位偏小,缺乏超大型豪华邮轮和奢华邮轮船队;三是区域联动性不强,周边邮轮港口硬件稍显落后,邮轮可挂靠港口数量有限,配套程度不高,影响邮轮航线丰富性。

(3)邮轮设计和修造领域几乎空白。一是缺乏邮轮设计理念和技术;二是还未掌握邮轮建造核心技术,目前技术水平普遍停留于主流船型;三是邮轮修理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其技术主要集中在碰撞事故等给船舶造成的“外伤”上,对于邮轮“内伤”和“护理”还无法很好地解决。

(4)邮轮供应环节面临挑战。世界邮轮市场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球邮轮供应系统,而上海尚未跻身其中。一般而言,除新鲜蔬菜水果等需在当地补给外,其他供应物品均通过全球邮轮供应系统采购直接上船,大多数邮轮公司无需专程到上海进行邮轮补给。因此,上海要建设成为亚洲邮轮供应中心面临巨大挑战。

(5)邮轮旅游客源动力不足。一方面,我国游客邮轮旅游观念缺乏,消费能力有限,休假时间受限;另一方面,旅行社对邮轮产品认识不足,不愿承担风险,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邮轮公司服务不够“中国化”,造成本土游客“水土不服”。

(6)邮轮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邮轮专业人才主要分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服务型三大类。上海本土邮轮船队运营经验缺乏,面对技术难、标准严的邮轮设计和修造,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都表现出空缺;船员等邮轮服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在邮轮航行中,中国籍服务人员仅占很小的比例。

(7)支持上海邮轮母港产业的政策力度不够。一是口岸管理政策制约游客登船效率,团进团出易造成游客滞留码头;二是多港挂靠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落地,部分航线和港口未实行多港挂靠政策,而目前已实施多港挂靠政策的航线和港口多为特案批准,并不存在操作的广泛性;三是缺少专业邮轮旅行社特批政策,导致上海专业邮轮旅行社匮乏,邮轮产品分销渠道的多样性和通畅性存在问题。

2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分析

从发展现状来看,上海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准确分析上海邮轮市场需求,有利于把握邮轮母港产业发展需求,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1 客源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旅游业迅速发展,邮轮旅游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上海的主要客源腹地,能为上海带来持续的客源增长动力。

(1)人口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较多的高收入城镇人口,普遍受教育水平较高,这些人口特征为培育上海邮轮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条件。据波士顿航运咨询公司大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邮轮市场客源容量在100万~250万人之间。

(2)经济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利于邮轮客源市场的培养。

(3)旅游环境。2011年,我国旅游市场呈现“两高一平”格局,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稳步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均位列前茅,其打造的区域旅游合作将为上海吸引邮轮客源提供不竭的动力。

(4)交通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公路、铁路、航空等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便捷的交通条件能吸引大量江浙两地的邮轮游客。

(5)地理环境。上海是我国近海邮轮航线和亚洲邮轮航线的圆心所在,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著名港口相连,根据季节不同可开辟多元化航线,成为东北亚地区最为理想的邮轮运营区域。

2.2 接待能力

基于上海客源市场潜力、码头配套设施、全球邮轮公司入驻等情况,加之航线日益多元化经营、吸引大船靠泊等助推因素,预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上海邮轮到访量和邮轮游客到访量将呈现跨越式增长(见图1)。根据指数曲线趋势外推预测法,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上海邮轮到访量将达到442艘次,邮轮游客到访量将达到70万人次,基本实现“十二五”目标。

图1 上海港2007―2020年邮轮及邮轮游客到访量趋势

(预测部分为虚线)

2.3 航线设计

航线设计是对船公司设计能力、控舱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三重考验。结合上海邮轮市场现状,设定满足本土游客需求的多元化航线,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源。

(1)挂靠港口。从目前挂靠港口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福冈、长崎、鹿儿岛、宫崎、神户、横滨和韩国的仁川、济州岛常作为受我国游客欢迎的邮轮目的地。基于口岸管理限制、东南亚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与上海不配套等因素,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东南亚等港口没能在上海邮轮母港航线上普及,而这些港口日后极有可能受到我国游客的广泛关注。

(2)航行时间。我国邮轮市场的平均航线设计时长为4晚、航行时长在1周之内较符合我国休假制度和游客旅游习惯。随着邮轮旅游文化的宣传普及,游客年龄结构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以孩子为主的暑期游和以时间充裕的老人为主的长线游,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航行时间应提供更多的选择,无论是2至4天的短线,还是8至12天的长线。

(3)游客偏好。航线设计应符合我国游客偏好。一是适应我国游客目的地旅游的习惯,选择特色突出的挂靠港,使其更好地体味异域风光;二是邮轮上配备更多诸如麻将、纸牌等我国游客喜欢的娱乐设施,使其更好地度过邮轮上的休闲时光;三是结合我国游客出行结构特点,增设更加人性化的老人房、三人房等,满足游客实际需要;四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提供更加符合我国游客口味的中式餐饮。

3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建议

3.1 发展定位

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内容,结合国家战略方向,综合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以地理区位和丰富资源为依托,切实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邮轮产业先发优势,借鉴国内外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坚持“规划引领、设施配套、政府协调、区域合作”原则,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和宝山国际邮轮城,加快打造功能齐全、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大力促进邮轮经济发展,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技术管理先进、服务配套齐全、产业结构合理、政策扶持到位的亚洲邮轮中心,着力打造立足上海、辐射中国、面向亚洲、迈向世界的国际邮轮母港产业。

3.2 发展路径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可实施“三步走”战略。

(1)实现虹口与宝山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虹口北外滩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成熟的经济、交通、旅游等邮轮相关产业基础;宝山吴淞口码头设施先进,周边地域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上海港首先要协调虹口与宝山的邮轮码头功能,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有效规范服务和管理,营造更加便利的邮轮经营环境,以吸引国际邮轮前来,实现共赢。

(2)建设吴淞口邮轮旅游基地,加快打造宝山国际邮轮城。在加快完善吴淞口邮轮码头基础设施和商业、娱乐配套的基础上,争取邮轮产业相关政策突破,推进宝山“上海国际邮轮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通过综合开发模式,使邮轮停靠、旅游观光、生活居住、休闲游憩、社区发展和环境营造等诸多功能在同一空间内实现最佳结合,最终将宝山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国际客运中心和集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3)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形成高端邮轮产业集群。结合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发展目标,依托其中央商务区(CBD)区位优势,进一步改善国际客运中心周边环境,完善邮轮配套服务,加快法律、保险、金融、贸易等功能配套,完成国际知名邮轮公司总部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国际化的高端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向更高层次跃升。

3.3 发展重点

(1)培育客源市场。上海大容量的客源市场是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纷纷进入上海的重要助推力。结合我国游客偏好,开辟更具吸引力的多元化航线,挖掘本地客源;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为我国游客所接受的休闲旅游文化;在市场客源不足的情况下,调整休假制度,允许国企员工出境旅游,奖励国企员工邮轮旅行;政府通过提供特批政策,开通专门通道,保障邮轮旅行社成立审批工作,支持成立专业邮轮旅行社,拓宽邮轮产品分销渠道,加快培育邮轮客源市场。

(2)健全产业要素。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必须健全产业链上邮轮产业主体、邮轮修理技术和邮轮供应系统等核心要素。通过组建本土邮轮公司,培育邮轮产业主体,完善在邮轮母港产业链上具有核心控制力的环节;借鉴欧洲团队经验,以项目购买的方式从欧洲邮轮修理企业买入技术,由上海船厂进行大规模的邮轮修理,逐渐学习掌握先进的邮轮修理技术;加大海关等政府部门支持力度,提供便捷、优惠的邮轮采购途径,增强上海邮轮供应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邮轮供应系统,推动亚洲采购中心向我国转移。

(3)完善配套服务。一是要完善码头功能和设施,改变开发理念,注重交通集散能力、检票大厅容量等码头功能性;二是要完善满足游客需求的休闲、娱乐、购物、住宿、居住、银行等诸多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上海国际邮轮城;三是要完善方便游客集散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直通邮轮码头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建设,改善市内通往宝山区邮轮码头的行车路况,扩大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停车面积;四是结合我国法律法规,放眼国际,积极推出新的政策,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惯例,完善上海邮轮母港建设“软”配套,保持市场稳定。

4 结 语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发展邮轮母港产业,有利于扩大邮轮产业经济圈,增加邮轮经济带动效益。现阶段,上海邮轮母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立足现状,正视存在问题,明确发展重点,培育客源市场,健全产业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以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2011―2012中国邮轮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2.

[3] 程爵浩.中国邮轮经济的发展形势及其若干问题[J].港口经济,2010(2):27-28.

上一篇:北方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走势分析(5月) 下一篇:“自下而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