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医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运用

时间:2022-10-04 07:32:48

浅谈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医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运用

摘 要: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医学信息技术更看重对医疗机构管理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和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不同,使得高职院校在医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上更侧重于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多任务驱动式教学更适用于医学信息技术的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医学信息技术 任务

一、引言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想要达到毕业即上岗的零过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必须达到让学生到医院工作之后就能快速地掌握对医疗管理软件的操作,而要培养出这种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掌握管理软件的运用型人才,就必须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对卫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常识性的了解,而另一方面主要是能很好地操作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系统软件。[1]

二、医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要想顺利地让学生操作好医院实际环境中的医疗管理软件,就必须让学生在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真实地面对医疗管理软件,并能亲自操作。这就存在一个高职院校对使用何种医疗管理软件平台的选取。目前对于医疗管理软件市场国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卫生机构下所使用的医疗管理软件都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四川乐山本地的几家市级医院也没有做到统一医院管理软件的使用。现在各家医院都相继推出了医院“一卡通”服务,但是这种所谓的医院“一卡通”仅仅支持的是医院自己的信息共享,而要到另外的医院就诊又必须办理另外这家医院的“一卡通”。医院的信息技术化本是用于服务于患者,服务于大众的思想来进行设计的,但是不同的医院所采取的不同的管理软件却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广大群众的麻烦,一个人往往必须办理多家医院的一卡通。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因为多数患者不可能只固定在某家医院就诊,而这对于我们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毕业生就业时并不会只集中到一家医院工作,而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医疗机构就职,甚至有的毕业生会直接选择到国外医疗机构就职,因此要通过在高职院校中所学习的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而掌握所有的医疗管理系统软件这也是不现实的。[2]

现在国内的医疗软件一般都是医院请医疗软件制作公司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方便院内使用的目的。作为医疗机构,就算在不同的医院,但是它们的管理流程仍有很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这也体现在医疗管理软件的设计中,虽然操作界面可能不同,但是操作的流程和操作的理念是相似的,因此只要能把握住这点,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进行医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就会让学生即使处在不同的医疗管理软件中,也能头脑清晰地进行操作。现有的医疗软件用得最多的是中联的医疗管理系统软件和九阵的医疗管理系统软件,医疗软件设计公司在设计时都是按照医疗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软件设计的,设计的重点在于流程的正确性和操作的简易性,能直接用回车键完成的步骤绝不会让操作者必须用鼠标来进行完成,因此掌握流程的条理性是操作者学习的重点所在。只要操作者对于操作的身份明了,明白该角色的流程操作,就能按照相应的步骤对医院管理软件进行操作。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医疗管理软件时最主要的是带着问题去学,头脑清晰的进行流程的操作即可,这也是我们在进行医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时最应该注重的关键点。

采用多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成为了医学信息技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每学一个操作首先明白要做什么,带着任务去学习,就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拘泥于计算机的操作本身。比如病人刚到医院时需要建立一张本院的一卡通,这时作为门诊管理的护理人员,就必须为患者建立相应的档案并办理“一卡通”卡片。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可以安装目前医院中最常用的两款医疗软件用于实操,中联的医疗管理软件和九阵的医疗管理软件。在这里我们使用九阵的医疗管理软件,那么在教学的时候首先阐明操作目的,再进行具体方法的讲解。比如在这里有两种方法来进行一卡通的办理,一种是快速建档,一种是正常建档。通过这种从目的来进行分解的方法学习操作,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角色明确,任务明了,这时教师再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难点进行分解和点评会让学生非常容易地学习好医疗管理软件。[3]

三、结束语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医学信息素养的提升,着重是让学生掌握到教学方法,掌握能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的方法,这样不管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是身在何地,使用何种医疗软件系统,都能运用相似的思路和操作程序最终达到尽快上手的目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可移植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操作效果。高职院校一定要服务地方经济,注意与当地经济的接轨性,采用的实践教学环境应多从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这样才能增强学生今后的就业机率。最好再结合全国和省级大部分的软件应用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实践操作,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学习新软件的举一反三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就业增加更大的竞争力。[4]

参考文献

[1] 刘艳梅,叶明全. 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指定教材?全国高等医药卫生类院校规划教材:卫生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薛洲恩,胡志敏.《信息技术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3] 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4] 卫生部.卫生部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作者简介:

徐蕾(1981―),女,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设计。

上一篇:信息时代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多媒体运用在职业学院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