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

时间:2022-04-19 09:27:54

基于职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

摘 要:语言的文化是所有文化的基础,学习好中职语文是保证自己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注重语文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要通过中职语文的学习帮助自己在未来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职语文在职业导向中如何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发挥作用 职业导向 能力

一、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语言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了解一个国家的知识,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语言,因为语言蕴含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所有的文明文化。语言的学习主要通过语文课程,中职教育中语文不同于其他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对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其他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作为中职教育中一门必修课程,语文有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教育部的教学目标,语文应当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互吻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及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中职教师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两种观点,其一就是将语文课程作为通识课程,即作为语言工具类基础课程,其二就是将语文课程作为专业文化课程。但是这两种观点仍是将中职语文教育按照传统教育的教育观念进行教育,,这两种观点的教学方式都是传统的、肤浅的思维定势层面上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将语文的教育功能全部展现出来,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不仅仅没有办法完成教学目标,而且也忽视了中职语文中应有的职业导向作用。笔者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自然科学和表达交流的工具。学生应当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以及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看出来就是这个道理。中职学生要通过语文的学习,成为20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求的“社会人”和“职业人”。[1]

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即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和应用型。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将语文的工具性与文化性和专业性相统一起来,重视中职语文课程在职业培养中的职业导向作用。顺应时展潮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中职语文教育的导向功能发挥出来,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2]

二、职业导向与中职语文课程的契合

中职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我国文化知识,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知识的能力。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理论学习,任何技术的掌握也离不开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中职语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职业导向与中职语文课程的契合点在于职业导向与中职语文强调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在统一性。职业导向和中职语文提倡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培养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语文是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作为一个学习的工具,它并不会有太多的学习倾向,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的学习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理工科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文科的表达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全面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学生泛泛而学,术业有专攻,学生在掌握一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也要对其他知识进行涉猎,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只是储备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前面发展。自己未来会选择什么职业不可预知,那么我们就要多了解一些未来就业知识,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选择未来就业目标。[3]

三、中职语文的职业导向作用的体现

了解了中职语文的职业导向作用的体现有利于帮助教育部门更好的对职业语文进行改革,使其的教学目标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1、中职语文课程的选择要与职业培养目标相互一致:中职语文作为一门职业素质课,要与其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互一致,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课程的职业导向作用。任何专业的语文课程,在学习基础语文文化知识的前提下,要学习一些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语文知识,例如文科性专业的中职语文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对语言的表达能力上面,而数理化的中职语文学习重点应放在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上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将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职业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才能够保证学生学有所用,才能够体现出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导向作用。

2、中职语文课程的讲授侧重点要与职业核心能力相互衔接: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不同,确定语文的讲授重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中职语文在教授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中职语文的学习掌握其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锻炼相关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体现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导向作用。[4]

四、总结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素质课程,在中职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其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适应时展的需求,在满足基础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制定出新的教育目标,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导向特点。中职语文的学习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对中职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将职业语文教育的教育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葛昌,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项目化教学设计[J],社科纵横,2011年05期

[2] 邓惠艳,浅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3] 陆迎真,基于职业性的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4] 高凤妹,中职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学生服务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服务[J],海峡科学,2011年07期

上一篇: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刍议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情感投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