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我见

时间:2022-10-04 12:40:5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我见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消费者权益,详细说明了我国现行法律之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深入剖析了我国现阶段消费者权益的现状以及完善构想。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者权益

一、我国消费者权益国家保护的现状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后各地在该法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地方性的具体实施条例和规章制度,把跟消费者权益相关的众多难题纷纷纳入了该法的调整范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还屡有发生,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合理保护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看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取得的成绩外,还应认识到现实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1]。

(一)制定法方面的缺陷。当今社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状况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法制建设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已经陆续颁布了《商标法》、《食品卫生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然而这些法律仍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其本身以及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着种种不足。

(二)行政机关保护方面的问题。行政保护是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然而在我国由于行政执法主体多元,行政保护体制失衡使得其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现行《消法》体现行政保护的制度主要涉及第28条、第34条、第50条。这些规定体现了政府领导下,以一个部门为主,多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行政保护构架。但是,实际操作中矛盾很多:一是在制定消费者保护措施方面,由于各部门分工不够明确,在一些方面主次难分,一个部门如果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章有可能因涉及其他部门的权限而裹足不前,造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严重滞后;二是在受理消费者申诉方面,也由于各部门分工不够明确,造成各部门受理范围不清,而在强调依法行政的趋势下,各部门只好谨慎从事;三是在受理申诉方面,由于受理申诉的职责与处罚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的职责往往不属于同一部门,也弱化了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力度[2]。

(三)司法保护方面的不足。司法诉讼途径是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保障。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仍没有建立适合消费纠纷特点的诉讼制度。在消费纠纷中,无论是涉及商品质量、格式合同、商品房,还是涉及物业管理、公共服务价格、旅游等服务,侵权的对象往往都是群体消费者。但是我国消费诉讼主要是由消费者个人提起,原因在于没有适用于消费者群体诉讼的程序,显然这种诉讼程序制度已经不适应消费者维权的实践需要。此外,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争议的案件标的是比较小的,如果按照现行的程序既烦琐费用又高,这导致了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厌诉”、“怕诉”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而这些现象无不和我国尚未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情况密切相关[3]。

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构想

(一)消费者的权利应进一步扩展。随着入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关系的内容将越来丰富,消费者据此应享有的权利亦越来越多。为此,除了《消法》列举的几大基本权利外,笔者认为目前还应扩展如下权利:

1.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安全权,建立产品的召回制度

《消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也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这是经营者的产品缺陷告知义务。笔者认为应结合有关召回制度的立法加以完善,赋予相关行政机关对缺陷产品的强制召回决定权和执行权,并完善对召回产品的处置办法[4]。

2.赋予消费者反悔权

消费者在购买、接受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可以不需要说明任何理由,把商品无条件地退回给经营者,并且不承担任何费用。比如:在法国,定货以后七天内可以反悔,可以不要这个货了。由于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交易有可能是通过网络成立的,但接受商品可能在后,所以就有必要给消费者一个反悔的期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悔权是知情权的一个延伸。况且,由于商品的性能、特点、用途等方面信息的不对称性,消费者反悔权也更加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5]。

3.求偿权的完善

《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消费者由于产品的缺陷造成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若销售者出现不能赔偿的情形时,消费者的权益将失去保障。为此,笔者建议应赋予消费者可直接找生产者赔偿的权利,或者把《消法》第三十五条中的“销售者”修改为“经营者”以扩大责任的主体,这对保护消费者的求偿权是非常有利的。

(二)完善消费者组织并给予其更大权限。对其如何产生并未作明确规定。应当使消协更具有代表性,更具有社会公众团体的性质,减少国家行政机关的干预。应建立一套消费者权益仲裁机制,专门用于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笔者认为可在现有的消费者协会体系的基础上,相应地增设独立的“消费者权益仲裁庭”。仲裁庭可配合目前消协的机构设立,开设到区县一级,针对消费者权益纠纷的特点设立一套专门的仲裁规则,尤其是方便小额纠纷的简便仲裁。

总之,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将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以及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更加完善。对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惩罚将更加法制化、制度化,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将不断提高,维权途径将会更多、更高效,这些终将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12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7,9

[3]崔建远.合同法(修订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5

[4]李昌麟,许明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1

[5]吕明瑜.“王海现象”所引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问题[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

作者简介:

倪楠(1981―)男,山西孝义人,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上一篇:论“青洽会”办会之争 下一篇:《安徽省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的公共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