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及建议

时间:2022-10-04 01:23:2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及建议

摘要:自2005年底我国出台正式的股权激励法规,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虽见成效,同时也存在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不合理等内部问题及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外部问题。最后,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股权激励;上市公司;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02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首度实行股权激励制度,之后便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股权激励制度将上市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统一起来,通过授予管理者一定数目的股票,使其以企业股东的身份来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所有者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和选择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模式主要有: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等。除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我国上市公司对其他激励模式选择甚少。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选择:

据统计,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方法( 试行) 》颁布,截止到2014 年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偏好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对国泰安有关数据分析,可知:在实施股权激励模式初期(2006-2011),大部分上市公司愿意选择股票期权。此后至2014年,股票期权地位有所降低,被限制性股票取代。另外,2+结合的激励模式占比略有升高。

这些上市公司为何去选择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我们从两者基本特点入手分析。

如果天平两端,一边是权力,一边是义务,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端是平衡的吗?经分析,股票期权不平衡,而限制性股票两边是平衡的。对持有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来说,若企业股市走低风险重重,当意识自己行权会损害自身利益,他唯恐避之不及,必定选择不行权。但对持有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来说,不管最后企业股市如何,他们都不得不行权购买股票,有风险自己也只能吃哑巴亏。可知,激励模式不同风险便不相同。

另外,从上文所述差异可以获悉,两种股权激励模式的适用对象可能不同。我们通过比较两种方式在中国制度环境下的差异,结合激励对象进行具体分析。限制性股票基本特点:行权价格成本低、个人所得税税额高且易影响行权日股价、不享有股利分配;股票期权基本特点:行权价格成本高、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且易影响行权日股价、享有股利分配的权利。

站在经理人的视角,股票期权要优于限制性股票。公司高管持有限制性股票期间,一旦所采取的经营决策或投资项目失败,造成公司股价下跌或业绩降低,便会因此遭受损失,使其积极性受到打击。但股票期权模式的激疃韵蟛⒉怀械U庋的风险,当股价上升过经营业绩良好,经理人可选择行权获得激励收益,即使股价和业绩差强人意,经理人也可选择不行权,避免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失。

对于非高管人员,比如企业的核心技术员工和优秀销售人员等中层核心员工,企业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及扩大市场份额时,这类员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吸引和保留这支肱骨力量便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相比之下,限制性股票更适用于这类激励对象。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问题和建议

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股权激励制度属于引进的西方舶来品,由于中西方政治、经济及文化差异,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问题

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其中也有很多涉及表里两面的困难和艰辛。

1.内部问题

由于我国实行股权激励模式较晚,很多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并没有太多与自身情况类似的成功案例可供参考,摸着石头过河,容易对西方的股权激励模式模仿和生搬硬套,加之我国企业所有者对股权激励制度并没有充分了解,因此效果一般。

(1)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不合理

①强度偏低

《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有效股权激励计划标的股票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0%,个人不得超过1%。而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激励对象人数在百人以上,那么个人获得的平均数量就会偏低。

②模式单一

上文中提及,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两者结合的股权激励模式我国上市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上市公司应该意识到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量身定制,否则效果就大打折扣。另外,同一家企业对不同的员工要执行不同的模式。

③企业绩效考评不完善

上市公司执行股权激励制度时,往往会对激励对象设置一定的可行权条件,只有当达到这些条件后激励对象才可以行权。但根据相关披露信息,大部分公司制定的绩效考评目标略低,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

(2)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

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无疑暴露出股权激励的弊端,这代表着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这些负面效应也正被世界各国的监管部门、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在实务中,上市公司应该警惕管理层通过影响信息披露、盈余管理等,影响企业绩效和股价高低,使两者朝着对其有利的方向发展。

2.外部问题

(1)相关法规和政策不完善

有目共睹,我国有关部门为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法规不断在努力。但不能大意,我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仍然是不成熟的。比如,会计处理和税收政策等配套制度相对滞后,激励对象在行权时面临的税负较高,这些都会使股权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2)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

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企业两权分离而产生股权激励的原始条件,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对于股权激励能否达到理想目标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经理人市场发展不太成熟,某些企业的高管的文化程度不高,猎头公司等职业经理人中介机构还相对薄弱。尤其对于国有企业,高管的任命大都由政府决定,他们的薪酬很大一部分会受到管理级别的影响,他们更看重的可能是权力而不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股权激励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证券市场不成熟

实施股权激励需要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但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投资品种单一,上市企业质量较差,市场操作不规范等,致使股价不能正确和完整的反映我国企业发展状况。因此,企业所有者无法通过股价衡量和监督经营者的管理。

(二)对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存在问题的建议

1.内部问题建议

内部问题主要从股权激励制度自身着手,只有合理可行、适合上市公司的客观条件,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其效用。

(1)提升股权激励数量

提升企业的股权激励标的数量,一方面要保持在合规合适的限度之下,保证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受太大影响,股权激励实施的成本也不至于太过沉重;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激励对象人数和人均数量,使高管和核心员工得到的数量适度又足以对其起到激励效果。

(2)根据企业基本情况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模式

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公司的经验。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和激励目标,模式要合理。

(3)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企业应设置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短期考核指标可以财务比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为基础确定,长期考核指标可以以及股票市场价格等确定。完善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可以避免让股权激励仅仅成为一种福利性质的奖励,促使激励对象通过努力完成行权条件,获得激励标的。

2.外部问题建议

政府及上市公司要想股权激励制度效果显著,刺激经济增长,必须重视外部问题。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为保障本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顺利实施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改进税法、证券法等。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加强相关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比如税收及证券方面。税收方面可以做出的努力是,对激励对象能有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收压力;另外在会计核算方面,改进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上市公司在执行阶段相关的会计处理更科学和规范。

(2)规范经理人市场

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是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的基础,应该着重加强对经理人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具有高素质、专业能力的经理人,应该建立专门的人才库,并及时更新他们的重要信息。完整的职业经理人履历档案,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和监督他们的行为,降低激疃韵蟮牡赖路缦铡

(3)规范证券市场

良好的外部环境,离不开健康的资本市场。企业应有自觉性、主动性,携手构建一个有效规范的证券市场。首先,应该对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加大打击力度,对幕后交易坚决予以惩处,引导我国证券市场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其次,对证券市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约束力度。

三、结语

综上,要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投资效率,离不开股权激励。我国的学者及上市公司虽然对股权激励并不陌生,但在制度研究和实施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要充分理解并发挥股权激励的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新常态下国企混改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中工程监理重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