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难点辨析

时间:2022-10-04 12:43:23

音乐教学难点辨析

2014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第2期为大家呈现了“人音版”新教材第一课《好朋友》的教学设计。我一口气读完三个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及点评。这种课例与点评同时出现的形式,一直是《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的一大特色,对我们一线教师的迅速成长帮助颇大。课例的呈现犹如身临其境,点评的出现又让我们仿佛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收获颇多。

在“ 《好朋友》同课异构案例设计一”(以下简称“设计一”)中,教学难点的描述是这样的:在游戏与表演教学中,做到“活而有序”、“动而不乱”。我觉得这一提法有些欠妥,再看紧跟其后的杨文立老师的点评,最后一句这样写道:“教学难点的定位也略显不妥。”在与杨老师产生共鸣以后,我认为教学难点的定位确实出了问题,只是杨老师用一句“略显不妥”将其含蓄而宽容地带过,因而也激起了我对“教学难点”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的兴趣。

探讨“教学难点”问题,不妨先从音乐教案谈起。所谓教案,“是课时或单元教学计划的简称。是音乐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性教学计划。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一般包括:课题、授课年级、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①在我们平日写教案时,往往会忽略其中的小项,比如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等。当然也会有多出的项目,比如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等。关于教案、教学设计、备课等概念,一线教师往往混为一谈,没有明确区分,所以在形成文本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格式上的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呈现,我认为教学难点的设计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因为教学难点处理得恰当与否是评价一堂音乐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理解“教学难点”呢?

一般认为,“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需要经过一定努力,克服某些困难才能掌握、理解的要点。”②显然,教学难点主要是从知识、技能层面来说的。可是,“设计一”中教学难点的定位并非从教学难点的定义出发,而是将纪律问题纳入教学难点之列,由此可见,作者对教学难点的概念及范畴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将纪律问题看成是教学难点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充分说明课堂纪律问题一直就是教学的一个大难题,尤其对于教低年级的教师来说。因此,把教学难点定位为课堂纪律的维持,虽不准确,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突显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和现实性。

除了把教学难点理解为教学难题之外,一些老师还把教学难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混同起来。为此,澄清教学难点与教学难题、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三者的关系,十分必要。

一、教学难点不等同于

教学难题

课堂纪律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一线教师的一大难题,但是它不等同于教学难点,那这一难题怎么就被错误地理解成“教学难点”了呢?我们不妨首先从自身的教学行为着手来探究问题的根本所在。很多时候我们缺乏成功的课堂管理艺术,以至于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无法有序开展,反而是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堂管理,使得音乐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于是这一难题被错误地列入了“教学难点”。

实际上,我们从“教学难点”的概念中不难发现,难点针对的是某一音乐元素或者说某个要点,并非课堂中遇到的纪律难题。它们同是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教学难题等同于教学难点。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课堂纪律这一难题呢?我认为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巧妙合理地运用课堂常规,精心设计和编排在课堂中的一些具体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音乐教学内容,让音乐活动充满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感到十分充实,甚至都没有时间开小差或者扰乱课堂秩序。“尽可能地减少教学空隙,别留下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时间。每节课里教学内容越充实,音乐活动越丰富,学生的不良行为就越少,学生的收获就越大。”③

比如,我在讲“花城版”第十二册第四课《卡门序曲》④一课时,纠结于“如何将这样一个充满了爱情,悲剧色彩又很浓厚的故事情节介绍给六年级的孩子们”这一问题。因为根据以往经验,他们在听这样一个故事时会七嘴八舌地议论,嬉皮笑脸的有,大声呼叫的也有,课堂秩序确实不好维持。所以在反复思考之后,我采用了充实课堂教学形式的手段,具体做法是把故事情节用歌剧中的剧照作为视觉辅助,以歌剧中主人公的歌声作为走进主要角色的手段,然后辅以简短而精练的语言介绍,最后用一句引导语:“作曲家比才是怎样用音乐来描绘这个故事的呢?”瞬间转入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学生的思维一直被故事内容吸引着,而教师的引导语言又能够及时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聆听音乐和表现音乐上来。时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这样课堂纪律就不是问题了。我们平日里感觉音乐教师的工作好像更多的是管理而不是教授音乐。而课堂管理不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目标,课堂纪律问题也不应该成为教学的难点问题。所以当我们发现课堂纪律比较难以控制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的教学设计着手找原因。

真正的教学难点大都体现在知识、技能层面上。以歌唱教学为例,常见的歌曲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1.曲谱方面。半音程、大跳音程、切分音、附点音符、装饰音、休止符、变换拍子和变化曲调等。2.唱歌方面。合唱、轮唱部分,弱拍唱起,咬字吐字,一字多音,变化速度,变化力度,休止停拍,混合拍子,气息运用以及情感表现等。⑤每一首歌曲或者乐曲的教学难点的定位,都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某项内容是否确定为难点,应该因人而异、因班级而异,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想当然地把某个内容作为难点,不考虑实际情况,最终结果必然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在学生已掌握的问题上做无用之功,反而把真正的难点忽略了,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以为难的地方,学生一学就会,老师以为很简单的地方,学生反而出错。问题就在于没有将难点定好位,而定位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学生的先前经验、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分析不够,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

当难点在课堂上得不到合理解决时,往往也容易引发纪律问题。所以教学难点虽然不等同于教学难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助于课堂纪律这一教学难题的解决。反之,解决课堂纪律难题,保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因此,只有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难点不等同于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的设计有时会和教学目标中的某一项重合,但是教学难点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教学目标往往指具体的某一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涵盖本课时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⑥在撰写教学目标时往往会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来进行描述。若将教学难点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提并论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在《我爱家乡的酒歌》一课的设计中,教师将“培养学生终生喜爱自己家乡酒歌的兴趣”作为教学的难点,这的确很难。如果将其作为一节课中的难点来对待,将如何来处理呢?很显然,它应该属于教学目标范畴,但并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够做到的。又如,在《永远的莫扎特》一课中,教师将“让学生亲近并喜欢古典音乐,产生主动了解和感受古典音乐的愿望”作为教学难点,也是不妥的。

教学难点有时会与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及“知识与技能”两个层面相互重叠,这是由教学难点的概念所决定的,难点往往指向以上两个层面,所以出现重合是在所难免的。比如,《木瓜恰恰恰》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在卖水果的情境中,学生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显然这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表述,其教学难点是“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教学难点等同于教学目标,或者说教学难点来源于教学目标,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难点得不到合理解决,教学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教学难点的解决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学难点的预设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难点不等同于

教学重点

在教学难点的设计上同时也存在与教学重点混为一谈的现象。所谓教学重点是指“一个教学单位(单元或课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点。”⑦当然在某些时候,两者可能是一致的,而更多的时候教学重点不一定是难点,而难点也未必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必须要解决难点才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的重点。可以说,教学重点的范围更大一些,而教学难点可能集中在较小的某一个点上。比如,歌曲《布娃娃爱唱歌》一课中,教师将教学重点设计为:能用欢快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为:唱准歌曲中四、五度的跳跃音程及含有十六分音符的节奏。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重点的范围要大一些,它所涵盖的是整首歌曲的演唱。而教学难点显然是针对歌曲的局部而言的,它更加具体地指向了歌曲中的某一点。由此可见,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而作为难点的音程与节奏的解决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整体学唱效果,因此两者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在进行教案写作时有必要将重点、难点的内容加以区分。很多教学设计中对教学难点的表述不是十分准确,也存在只写教学重点不写难点,或者重点和难点都不写的情况,这样做显然是不规范的,同时也显现出我们对重点和难点不够重视。

可以说,教学难点的解决直接影响着教学重点的完成情况。虽然两者很多情况下是不重合的,但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将有助于教学重点的顺利完成。反之,教学重点的确立也会为教学难点的预设提供一定的依据。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合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学难点有着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既不等同于教学难题,也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但它们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正确理解教学难点的概念,厘清教学难点的范畴以及与教学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难点虽然只是设计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当我们听完一堂课,重新审视这节课的成败时,教学难点的重要地位就突显出来了,教学难点的定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效果的优劣。因此在进行教学难点设计时,不能没有任何依据或者想当然地将某个问题作为难点,难点的定位应该建立在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之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要求教师能够敏感地捕捉到一节课中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抓住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情况的分析则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学习方法、习惯以及兴趣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便能够准确预见教学中可能产生的难点。只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难点,才能很好地加以突破和解决。而难点的顺利突破和解决,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更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真正地体会到音乐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

注 释:

①缪裴言、章连启、主编,《中小学音乐教育词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页。

②同①,第135页。

③郭声健著,《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④颜婷婷著,《帷幕升起之前――教学实录》,载于《儿童音乐》2013年第10期。

⑤邰方著,《小学音乐教学攻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169页。

⑥金亚文著,《音乐教学的设计艺术》,载于《教育探究》第3卷,2008年第3期。

⑦同①,第135页。

⑧同⑤,第169页。

颜婷婷 山东省邹平县梁邹小学

上一篇:高中化学实施“原生态课堂”的基本策略 下一篇:让歌声更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