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获得知识

时间:2022-10-03 03:46:12

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获得知识

〔关键词〕 数学教学;感悟;情境创设;生活积累;实

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77―01

一、创设和谐情境,使学生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有所感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比如,教学伊始,我利用三部动画片的精彩片断将学生带入了探索之门。“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带来了三部动画片的精彩片断,请你们边看边想它们的名字。然后将你最喜欢的选出来。”学生们的表现很积极。这时我提出问题,让学生帮自己数一数,喜欢三部动画片的人数分别有多少。我的话刚刚说完,一只只小手就高高举起。我分别请三位学生来数。前两部动画片,由于喜欢的人不多,所以数喜欢这两部动画片人数的两个学生很快得出来结果。最后一个学生由于人太多,数的时候出了一些状况。我及时引导:“剩下的同学都喜欢《数码宝贝》吗?”“是。老师,我知道了。我们班一共42人,减去喜欢前两部动画片的20人,剩下的是22人,也就是喜欢《数码宝贝》的有22人。”我便顺势将“数据”的概念揭示了出来,学生们因前有所悟,对“数据”的理解也十分深刻。

二、利用生活积累,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进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

比如,当学生认识到用“数一数”的方法可以收集数据后,我又借助“推选小助手”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探讨新的方法。我请学生从五名后选人中选一名最信任的人作老师的小助手,全体学生投票。之后请一名学生读票数,五名学生在黑板前板演记录。记录的方法是:每听到念一名学生的名字就在这个名字的下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个记号。学生们在交流中展示了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有打“√”的,有画“正”字的,也有画圈的……得出结果之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并说明理由。之后对学生提出问题: “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让我们一看便知道每名候选人的票数呢?”……学生们各有所悟,我顺势向学生出示了统计表。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掌握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印象十分深刻,对统计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更加深入。

三、强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升华感情

悟性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学生的言语、思维或“奇思怪想”,或“平淡无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因为思维撞击所产生的“智慧”火花,并鼓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比如,学习完“统计知识”后,我还要求他们能将所学知识在实际活动中加以运用。为此,我设计了由学生自己统计旅游景区、旅游时间、租车方式情况的实践活动,使这种感悟能够深化、升华。

比如,我提出了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逐一解决三个问题。以旅游景区情况统计为例,从四个景区中选择一个最想去的告诉组长,组长统计想去每个景区的人数,并将数据填在小组合作制成的统计表中,然后交给教师汇总整理出结果。活动开始了,学生纷纷用自己学会的统计知识去解决三个问题。有的小组一开始就由组长主持用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数据,有的小组用投票的方式……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学生将自悟自得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顺利也好,产生争论也好,都说明学生的悟性在逐步提高,所以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十分重要。

上一篇:多一些无用的教育观 下一篇:如何为学业处境不利儿童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