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10-03 10:20:37

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30-01

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之一、研究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1 心理护理的特点

1.1 广泛性心理护理的范围很广,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每个阶段,每样事物和任何护理操作,都包含着心理护理的内容,它随时都会在患者心理上产生影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其心理活动无时不在护士的影响下产生作用。

1.2 个体性与深刻性心理护理的个体性即根据患者的特点,掌握每例患者的需要(物质的和精神的),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躯体疾病过程中患者不可避免会出现情绪反应,而情绪变化又由于每例患者对同类事物的认识不同而表现各异,心理护理是在观察疾病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在疾病发展中所表现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个体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的深刻性在于患者的心理活动常令人难以理解,必须通过外显的行为予以判断,而人们有时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从外显的行为来探究心理活动比较困难,因为由表及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其难度较之躯体护理大得多,因此心理护理具有深刻的意义。

1.3 复杂性心理护理是复杂的影响过程,它的目标是让患者在认知、情感、行为上发生变化,因此患者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护士的责任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心理护理是协调和促进的过程。

1.4 心身统一性与心理能动性人是心理和躯体的复合体,从疾病的因果关系讲,心理因素可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反过来躯体疾病可促其产生不同的心理现象,二者相互循环影响。同时,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得到安抚和激励,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在意志上由懦弱变得坚强,在治疗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其结果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1.5 不可测量性与技术无止境性心理护理依靠护理人员的信念、意志、力量而发挥作用,从而给患者以实际的感受,因此它是不可测量、无价的。同时心理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技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它的知识和技术是无止境的。只有掌握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及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等多方面理论与技术才能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1.6 前瞻性许多观察和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措施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通过早期的预防性评估,收集资料,分析有关信息,便能预测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较严重的疾病引起的情绪或生理方面的并发症。因此,心理护理具有前瞻性。

2 心理护理对象

2.1 病人 研究疾病对病人的心理活动特征的影响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研究病人普遍的心理反应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特点、研究一般病症和特殊病症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方法

2.2 亚健康状态的人 研究健康状况受到潜在因素威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如社会文化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不良行为方式等潜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3 研究正常心理活动、健康的行为方式和应激的应对方式等对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作用。

3 心理护理的方法

3.1 心理支持法 在病人面临心理危机或挫折时,给予安慰、同情、鼓励和关心等心理支持。帮助病人改变对于困难和挫折的看法,端正其对困难的态度,与病人一起探讨应对困难的方式,指出其不当的行为方式,鼓励病人采取积极的成熟的适应方式。

3.2 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的意义是调动患者自身的潜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使病人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境况、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鼓励病人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引导和帮助病人培养稳定的情绪,引导和培养病人形成稳定的情绪是心理疏导的目标。

3.3 认知疗法 第一阶段:向病人说明,个人对经历事物的看法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这种看法可能是不够客观的。第二阶段:帮助病人清理自己的思路,提出自己的问题。第三阶段:护士要经常督促病人练习用新的理念对待事物,病人才可能产生改变自己行为的态度和行动。

3.4 行为矫正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是一个很普通的练习,要求病人达到一种主观的安静状态,逐渐产生安详幸福的感觉,这样的状态可以用来与可能引起焦虑的情况抗衡。生物反馈技术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人体内生理信息描记,并转换成声光和数字等反馈信号,使受试者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生理功能活动,生物反馈不仅起到“自我认识”的作用,而且也成为“自我改造”的工具,从而达到防治心身障碍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系统脱敏技术认为,放松状态与焦虑是两个对抗的过程,二者相互抑制,即交互抑制。对有焦虑和恐怖行为的病人可训练其学会放松技术,深呼吸转移注意力,闭目静坐等,久而久之病人便会对引起焦虑的刺激不在敏感。

3.5 音乐疗法对众多的心身疾病治疗有效,如听放松性音乐能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皮肤电阻、心率、改善头疼、头昏、头胀、心悸、失眠焦虑等临床症状,同时,将音乐疗法广泛运用于精神病的治疗及康复医学中,可改善病人的身心状态,最终起到感情发泄,松弛交感神经紧张状态的作用,达到非语言交流的效果。

4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4.1 建立信任安全感营造支持性气氛 护士在心理沟通中起主导作用,有效的沟通不仅不以获取患者完整、真实的心理信息资料,还可在沟通过程中使患者体验到友好、尊重、融洽的情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保持稳定情绪,有利患者更坦率,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4.2 合作性人是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活动、过着社会活动的人,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当人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和环境的改变,内心承受了恐惧、病痛的折磨等心理与生理压力,从而产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和反应,这些需求和反应的程度与患者的思想、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由于许多护理工作的完成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而取得患者的合作关键在于有效地沟通。通过正确及时的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履行护患双方的角色、责任、义务及各自的权利,调动主动合作的积极性。

4.3 协调与促进作用护士在护患、医护的相互联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护士与患者接触及与患者家属的联系比医生多,工作中与医生又必须密切合作,这些复杂得多角联系显示了护士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护患关系好了,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以积极的心理效应,协调一致的行为,完成治疗疾病的任务。

4.4 有效性患者是躯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统一体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心理护理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护理工作范围将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护士应该在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从心理与生理两方面整体的角度去观察病情变化。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等给患者以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尽快促进其角色适应。

5 小结

总之,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心身疾病的恶性循环,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使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对患者的检查和诊断,以及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发挥药物和手术的疗效;有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做好“自我护理”以利于病体康复和心理健康的保持。因此,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整体护理特色是通过心理护理体现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8.01.

[2] 周和岭.医学心理学原理[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02.01.

[3]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04.01:1-5.

上一篇:人性化管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心理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