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互动:以生成语法为例

时间:2022-10-03 09:05:29

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互动:以生成语法为例

摘要:生成语法经历了标准理论、管约论和最简方案三个阶段,其界面研究既有单向研究也有双向分析。本文旨在分析其句法计算模式和在界面互动作用下句子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生成语法 界面 互动

一、引言

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的研究是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关系的研究,是当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乔姆斯基的传统研究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标准理论;(2)扩展标准理论;(3)修正扩展标准理论;(4)管辖约束理论;(5)最简方案。由于管约论包含了对(2)和(3)的修正,因此我们将转换生成语法整合为三个阶段:标准理论,管约论和最简方案。

二、生成语法三个阶段的研究分析

(一)标准理论

标准理论通过将动词分为小类,即子语类化来规定动词前后的句法搭配。但光有子语类化是不够的,如*He buys regret.这个句子满足了buy [+V, +_NP]的子语类化规定,却仍然错误。因此需要~汇语义对句法做进一步制约,即选择性限制。[+v, +HUMAN_-ABSTRACT]就是对buy的选择性限制,这样就能避免上述错句了。然而子语类化是词汇结构对句法的规定,选择性限制只是词汇语义对句法的制约,他们都是词汇对句法从下到上的单向作用,并没有形成互动。

(二)最简方案

最简方案将S结构和D结构抛弃了,语言由词库和运算系统构成。句法运算由合并和移位规定。合并是从下到上的句法特征匹配,并接受核查,核查后删除不可解特征。如生成句子He runs时,选取词汇he和runs并核查句法特征:he[pronoun,able to collocate with verb,singular],sing [verb, able to collocate with pron.,singular]最简方案阶段决定合并能否发生是由格特征、一致特征等决定的,合并从词汇选取开始,词汇选取默认了词汇语义的兼容性,因此最简方案的界面是句法结构对词汇的单向影响,词汇对句法的制约完全缺失,也未达到互动。

(三)管约论

管辖约束理论阶段句法计算过程如下:

词库C(1)D结构C(2)S结构。

管约论提出了题元角色,题元角色受词汇语义影响,题元角色的数量、类型、位置是每个动词特有的,它们构成了动词的题元栅。(1)过程通过题元栅实现。我们以动词put为例:

Put V:

由put的题元栅得出它是三价动词,因此有put的句子必须带有主语、宾语和地点,*He puts. *He puts the books.都不合规则。(1)过程完成了词汇语义对句法从下到上的作用。

(2)过程是句法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变。表层结构发生变化,题元角色不变。看下面两个句子:

(1)Rabbits dig holes.(2)Holes are digged by rabbits.

它们S结构不同,但拥有相同题元角色dig V: 。然而被动转换会改变句子意义,这是由词汇意义的变化引起的。(1)句的意思是所有的兔子都挖洞,但并非所有的洞都是兔子挖的;(2)句的意思是所有的洞都是兔子挖的,但不是所有兔子都去挖洞了。S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词汇外延意义的改变,界面中句法结构对词汇意义从上到下的作用也完成了。至此,词汇意义对句法结构的规定和句法结构对词汇意义的影响在界面中双向互动的完成了。

三、管约论指导下句子的生成过程

根据前文内容管约论阶段句法计算过程可表述为:词库D结构S结构。界面的互动过程也在前文详细阐述了,我们以句子The book is put on the desk by me.为例分析它是如何在界面的互动过程中生成的。

首先从词库中提取动词put,根据题元角色得到题元栅:

Put V:

选择适当词汇填补题元栅中的位置,得到D结构:I put the book on the desk.分别将AGENT,THEME,LOCATION放在主语的位置,得到三个不同的S结构:

I put the book on the desk.

The book is put on the desk by me.

The desk is put with a book by me.

根据管约论,句法对词汇语义也有影响。三个句子S结构不同,句子意义也有细微差别。(1)强调人的动作;(2)强调书的状态;(3)强调桌子的状态;三个句子虽然D结构相同,表达的意思无本质差别,但侧重点不同,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句子,最后选出(2),至此句子生成完毕。

四、结语

我们通过比较发现,标准理论是从词汇到句法的单向研究,最简方案是从句法到词汇的单向研究,管约论兼顾了词汇语义和句法的相互作用,完成了界面互动过程。本文也通过一个小句的分析说明了句子在界面互动作用下的生成,并说明界面上层和下层共同作用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Chomsky,N.Studies on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M].The Hague: Mouton,1972.

[2]蒋冰清.Lexical meaning and syntax interfa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grammar[D].湘潭大学,2009.

[3]刘宇红.词汇与句法界面的双向互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田晓芳,陈茜.论管辖约束理论和最简方案的差异[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作者简介:韩雪,在读硕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试析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和检察监督 下一篇:简述我国现代职业院校的几种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