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有效探究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02 12:59:52

初中科学有效探究教学的思考

浙教版科学7上的教材《比热》和《泥石流》是新增内容,在教学中要想上好一节科学课,并非易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是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结合3节公开课,谈谈对有效的科学教学的思考。

一、科学探究认识模式的选择

在方法论看,科学探究有两种认识模式:一种是实验-认识模式,另一种是假设-检验模式。《比热第1课时》中探究:烧杯中水温变化的原因,适合采用实验-认识模式,在学生初步认识到热传递发生在2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一个物体会放热,温度降低,一个物体会吸热,温度升高这个知识后,再由实验验证能更好的理解引入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捂着热水袋可以使双手变得暖和呢?很好的达成课堂预设。《比热第1课时》还探究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先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再通过模拟实验,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温度升高多少。《比热第2课时》提出的科学问题是:质量相同的沙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样吗?哪个温度更高?适合采用实验-认识模式。如为什么在盛夏炎日之下,河滩上的沙石灼热难熬,而河水却凉爽宜人?在生活中应用概念深化认识。而《泥石流》针对问题:泥石流的发生可能与什么有关?采用了假设-检验模式,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再通过模拟实验或调查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明确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从学习效果来看,两类认识模式同样重要,优劣互补,不同的问题适合用不同的模式,老师应灵活选择运用。

二、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可探究的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这一要素明确达成目标:能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提出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于探究。

在《比热第1课时》一节中,徐老师以“天气转冷,人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双手变暖和呢?”引入并过渡到探究:烧杯中水温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明确了实验探究的目的,还对教材进行了编排,作为《比热第2课时》的引入比较合理。

在《比热第2课时》一节中,刘老师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请学生提出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却是有局限而无法办到的。所以教师适时引导这样就把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课堂上可探究的问题。

那么,怎样的问题是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我们以《泥石流》这节课来探讨.周老师在观看视频――受灾后的舟曲后自然引出问题。再将过渡性问题马上转化为可操作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所提科学问题提出一个推测性假设

《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中提出猜想和假设这一要素明确达成目标:能提出猜想和简单的假设,并陈述理由;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在《比热第1课时》一课中,提出问题: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有什么?这之前徐老师让学生对探究:烧杯中水温变化的原因的数据进行了再次分析,提出问题。在《泥石流》一课中,周老师精心收集了一些暗示性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提出假设,并说明理由。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提出假设时降低了难度,因为有了一定的观察依据,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有利于学生提出推测性假设,且符合逻辑。

这2位老师在教学中还要求学生陈述理由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这样可以充分揭示假设背后的事实,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之后,周老师引出:刚才对图片分析,猜测泥石流发生的条件,那么要获得确凿的证据,需要做什么?紧接着通过土质山谷模型模拟实验探究泥石流形成的原因,这样有一定的实验或实证工作紧随其后,使提出的假设成为可检验的假设,从而使学生体验领悟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四、设计实验时注意细节决定成败

《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中制订探究方案这一要素明确达成目标:能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设计探究的思路,选择合适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访问、资料查询等),制订探究方案。尤其在设计实验时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明确自变量、因变量与无关变量,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如《比热第1课时》和《比热第2课时》两节中教师都先出示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当然随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后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假设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确认与分类,然后引导学生如何测量变量,必要时需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样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2.力求实验简化步骤,使学生了然于胸

《比热第1课时》中徐老师的一系列问题序列:你们分工了吗?记录数据表格中的0代表什么意思?此时开始计时了吗?《比热第2课时》中刘老师的一系列问题序列:观察水和沙石的温度需要用到什么仪器?温度计观察时要注意什么?这样的由易至难、层层递进的问题序列的构建,一步步引导使学生逐渐清晰实验思路,理清实验步骤,有利于实验的高效实施,而且能不断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误差

在得到一组组数据时,我想首先做的不是分析根据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而应该是先分析数据是否可靠,是否是无效数据。不同组的数据有些差别不大,有些却有很大差距?有哪些原因造成这些差别?从而保证实验数据是真实可靠的,由此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具有科学意义的。

五.关键性问题的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情感体验、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为代价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即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泥石流》一课的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氛围还不够,教学中建议增加泥石流发生时的可怕瞬间,从而更能激发出他们增强防患意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另外,也要重视抗灾救灾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比热第1课时》一课中,引导学生建构时间不是影响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这个知识时陷入了混乱。《比热第2课时》一课中进行深入分析,我觉得主要是由于设计问题的思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造成的。

上一篇:习题讲评课中贯彻“以学定教”的一些探索 下一篇: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