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时间:2022-10-02 10:51:36

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摘要】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呈现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要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9-02

实践证明,一个人若对自己所干的事情具有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所干的事情中去,深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认真钻研干好事情的方法技巧,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最终将事情干成功、干圆满。因此上,有人也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经典话语。正是因为兴趣有如此巨大的魔力,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就一定得做好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这一工作。本文拟谈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兴趣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自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的数学学科教学来说,条件的限制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像城市的课堂一样借助多媒体、借助形象的教具将课堂形象化。但是,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助推器。因此,教师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侧重于形象性和具象性,而数学知识本身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形成冲突。作为数学教师,就要针对这一矛后,利用小学生好奇和好胜的心理展开教学,设计新颖、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自主探究与发现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课堂上让学生将木棒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拼摆三角形,看看哪一组的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哪一组小能摆成三角形,并将得出的结论和数据填在表格中。然后让学生根据探究结果讨论这几组数据的具体特征,从而促使学生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但拓展了思维能力,体验了动手乐趣,还提高了他们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二、要呈现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小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观看录像,录像的内容就是:一天早上,小军同学的爸爸妈妈不在家,他自己冲了一大杯高乐高饮料,重量是550克。其中,高乐高粉与牛奶的重量比是1:10,饮料中有高乐高粉多少克?牛奶多少克?引导学生探索解答方法,每一种解法都让学生充分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就给子鼓励。这样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要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的重量,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而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思维。

四、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教师们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做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摆正师生的不等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五、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画一画、算一算、量一量、摆一摆,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得到思维的拓展。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这一课时,当学生初步感知垂直与平行的意义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两根小棒来拼摆、比量。这样,学生的热情将非常高涨,很快就在拼摆中想出各种小同的方法,并通过自身的动手实践,深入了解了垂直与平行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拼摆图形在纸上画一画,创造出自己所喜欢的垂直或平行的图形。学生在自主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内心里,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上一篇:关于当前中国应试教育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左金丸、胃得安对地塞米松致动物胃肠道损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