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渠道选拔高校新生渐成定局

时间:2022-10-02 01:27:11

日本多渠道选拔高校新生渐成定局

日本积极汲取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对高考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改革尝试。通过十多年的探索与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一种以两次考试为基础、以多元综合为特征、融合东西考试文化的高校招生制度。

统考与单考互补

自1979年起,日本的高校入学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办的共同第一次考试和由各大学举办的第二次考试组成。根据这两次考试的成绩,并参考高中校长提供的“学生鉴定书”、“体检表”等资料择优录取。共同第一次考试主要考查考生高中阶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断考生是否具备接受大学教育的学力。考试科目为国语、社会(从政治经济、伦理与社会、历史、地理科中任选两门)、数学、理科(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选两门)、外语(从英语、德语、法语中任选1门),共5科7门。这5科为考生必考科目,否则将失去第二次考试的资格。共同第一次考试结束后,各国立、公立大学接着举行第二次考试,不同学校、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考试内容各不相同,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特殊能力和包括课外活动在内的多种能力。

为了消除共同第一次考试的畸形竞争和高中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日本从1990年开始使用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负责施测的共同考试的新型系统…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NCUEE),又叫“国家中心测验”。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的目的在于保证各种各样的选择原则和标准适合于考生的不同的个性、能力和性向。更为深层的作用在于帮助国立大学在第二次考试的入学考试中进行适当改进,增加考生同时参考多个国立大学的可行性,实现招生工作多样化,使之更加富有特色。

扩大高校独立招生权

日本高校的新生选拔普遍推行多渠道的新生选拔制度。虽然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选拔标准和选拔办法各不相同,但一般选拔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综合方法。各大学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它是根据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与第二次单独考试的成绩、调查书、体检表等进行综合判断选拔,但各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侧重自行决定两次考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的比例。(2)保送入学。日本大部分大学有保送入学制度。保送名额的多少由各大学自行决定。保送条件和办法各大学也不完全相同。(3)推荐入学。日本大部分大学都采取推荐入学制度。推荐入学名额和加试办法由各大学自行决定,录取办法一般根据调查书、推荐信和本人报告进行初选,初选合格者通过加试后决定是否录取。(4)调查书选拔。一部分大学采用调查书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判断决定是否录取。有些大学为了防止参加第二次考试的人数过多,先根据调查书进行初选,之后再确定参加第二次单独考试的人选。(5)残疾人的入学选拔。这一选拔制度成为日本高校入学选拔制度的一大特色。残疾人的考试内容同正常人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残疾人单独在一室进行。

实行多渠道的高校新生选拔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各高校的招生考试自,保证各高校、各系、各专业可以充分选拔自己所需要的新生,另一方面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院校和系科,为考生拓展了选择的自由度。因此,日本的高校统一入学考试制度,实质是统一入学参考资料下的各大学独立招生。

倡导多样化录取方式

与中国一样,日本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并存在激烈的考试与升学竞争。

近年来,日本社会适合升入大学的青年人数有所减少,大学升学率逐年上升,大学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升学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日本文部省对高校招生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强调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方式选拔录取新生,积极倡导和推动多样化的高校入学选拔方式,包括推荐入学、面试和写小论文入学、社会人特别选拔入学、一般选拔AO(AdmissionsOffice)制度等。其中,又以推荐入学制度和一般选拔AO制度最为引人注目。推荐入学制度包括两种一是推进入学I,免除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个别学力检查两种考试,直接推荐入学;二是推荐入学II,只免除个别学力检查。推荐入学制度的具体做法是大学留出部分招生名额来招收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一般选拔AO制度是指学生和大学进行诸如就业考试一样的双向选择,具体做法是高校在考试的前一年11月以前与考生见面,向考生介绍学校以及考生准备报考的专业情况。

同时,校方不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还注重翔实资料审查和面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查。考生必须撰写小论文,以便学校考查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独创性和知识面。同时,高校还要进行面试,对考生的学习兴趣、判断力、知识面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考查。另外,考生在高中期间的小组学习、课外活动、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活动及其兴趣、爱好、特长等情况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荐入学和一般选拔AO制度代表着今后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方向,但是还不能完全取代目前实行的NCUEE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上一篇:以人为本促发展 张扬个性强素质 下一篇:陕西民办高校不得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