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串起研究性学习的动态过程

时间:2022-10-01 07:17:37

网络,串起研究性学习的动态过程

摘要:教育是个体以及由个体所构成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学生课程方面,我们却常常自上而下、人为地从人类的文化遗产中编选主题、语言和材料,学生们则被动地面对和自己生活相割裂的学术性文化,通过教师的语言、技术和观念传授,努力地将这些文化堆积起来,似乎我们的基础教育成了一种游离于社会现实的、封闭的、自我认知的积累与发展过程。

关键词:创设;形成;探讨;合作

现代网络技术在新课程课堂的介入正以其对于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教育的三方面主要特征的重大影响为探索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首先给学习者一个问题,学习者尝试用他们已经拥有的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一旦学习者确定了他们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并尽可能去解决问题时,接着他们就会积极地搜索信息。这个搜索过程需要发现和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书本、期刊杂志、报告、网上信息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而网络资源的丰富多样可以适应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风格。然后,学习者在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理解问题,并尝试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与尝试解决中获得意识、态度、能力、技术与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学习,促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

我在实践中探索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来切实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开展多边活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是网络环境的显著优势,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而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使得学生的发展个性有了舞台,自主探索有了机会,资源共享有了广阔的平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要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网络中的电影录像剪辑、gif动画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在《赵州桥》的学习中,我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欣赏过各种各样的桥,有玲珑秀气的水乡小桥,有雄伟壮丽的长江大桥,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座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的桥”。接着,通过播放有关赵州桥的录象。学生兴致盎然,不断闪现探索的火花。

二、设计问题,形成学生研究的动机

“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问题”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我认为“问题”设计时应遵从以下原则:

其一,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太难、太复杂或太简单的问题,都会抑制学习者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对学习者自主探索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消极影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设计良好的问题,一方面应该扮演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的角色;另外一方面应该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这也就是说研究学习中的问题应该在难度上适中,并且在学习者已有的旧知识与即将自主学习的新知识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新的学习变得有意义。若要求小学生去研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便深晦难懂,可换成共同交流“对茶的认识”“纸的发明”等,自然轻松许多,收效显著。另外,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卡住,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提示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促使他们自主创新地学习。

其二,“问题”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错综复杂的的问题为核心。而按照建构主义的认知弹性理论的总结,我认为,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相应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问题都是知识应用层次的,而不是知识记忆、复述层次上的。(2)每个问题都蕴涵大量的概念,这些概念彼此牵连,相互作用,组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即“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3)每个问题中的概念结构是不同的,即概念的相互影响或作用的模式不同。

其三,“问题”的设计需要多学科人员的合作。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往往涉及到很多门学科知识。因此在网络环境中要成功设计研究问题,就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合作了。

三、多向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研究的协作能力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1、师师合作交流

今后的教育是科学、艺术、人文大融合教育,学科边界的概念将越来越模糊。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为另一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教育功能,多方位,多渠道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同时又要求各任课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相辅相成。

2、师生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被看成学生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参与了整堂课的知识建构,从资料的取得、自己见解的提出、幻灯片的制作,人人都参与了讨论或演示。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逐渐地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他们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他们在学习中也逐渐变得不依赖于老师。其着眼于塑造学习者的独立自主性,以使他们具备在以后的生活和职业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3、生生的合作交流

学习小组要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并且自由地共享知识和资源。这一点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追求“个人”的成功经常受到鼓励,而这不可避免地就在学生之间引发了激烈的竞争,进而导致学习者缺乏合作的精神和技能。而研究性学习恰恰强调的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尊重,以及积极参与、努力完成整个小组的目标。此外,在学习中,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核心成员的才能,如何鼓励不太活跃的成员的参与也是小组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上述这些关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技能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学习小组成立后给予强调。

4、学生与网络的合作交流

鉴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文字录入能力已有一定功底,但上网操作还不够过关的情况,我先花了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上网操作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如何在BBS论坛中进行讨论、如何在网上取“宝”。经过强化后,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些网络交流的方法和技巧,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

四、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研究的技能

当小组的总体目标和各自的学习目标确定之后,小组成员就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各自分头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我们教师首先要在BBS(或教学平台)上提供给小组成员必要的学习资源,其中包括丰富的相关网址的链接、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以及这方面的专家信息等等。然后学习者根据上述这些学习资源去主动获取信息:或在网上查阅相关的电子资料,或到图书馆翻阅书籍、期刊杂志,或访问专家等等。有的情况下学习者还需要自己动手去设计和操作实验以验证假设。当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在给予学生帮助的时候要把握适度的原则,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直接给出学生的答案。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萨奇曼(J.R.Suchman)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即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只能以“是”或“否”来回答。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能用“是”或“否”来回答时,教师应要求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或探索并重新提问。《万里长城》一课中,学生对长城文学饶有兴致,我们就可引导他们深入收集有关文学作品,诗词、歌谣、楹联。“倚天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

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习者自主地探索知识,发现知识,进而培养学习者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资源共享,塑造学生研究的求同存异

文献资料从哪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哪里来?当然,它们可以来自于书本、图书馆、博物馆等,但更重的是网上资源。目前国内的科普网站有:科普之窗、中国科普、中国科普城等近百个。它们均含有丰富的资源。

在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地探索之后,小组成员再次聚集在一起,通过网络相互汇报并讨论各自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等等。在汇报和讨论获取的信息方面,一方面小组成员要各自分析评价各自在自主学习时所获得的信息,一方面还要相互之间进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探索的双翼,一旦实现了充分、有效的结合,一定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挣脱枷锁,翱翔于知识的蓝天。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成为一种时代主流,它不只是目前我国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应逐步向中小学渗进,并逐步发展为“学生―成人―社会”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粱瑞仪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

[2] 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

[3] 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4年

[4] 李伯黍 燕国材等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5年。

[5]《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师范大学出版 2005年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下一篇: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