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3:22:15

网络利与弊论文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1篇

借助于媒体,我们从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等辩论赛场上,见识了各高校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他们厚积而薄发,旁征博引,唇枪舌剑。辩论场上最激动人心的也正是反驳和对反驳的反驳。辩论能否成功,取决于反驳是否有力,辩论就是思维之间的搏斗。那我们如何写作辩论性议论文呢?

1.首先围绕话题确立双方观点,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如围绕环境对人的作用论辩,我们就可以确定正方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方观点“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2.文中的论辩既可以自圆其说,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也要针对对方的辩词进行适当的反驳。立论和驳论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3.大至思想观念,为人处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我们都可以展开辩论,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论辩探求真理,虽然有略带“敌意”的语言,但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害人际和气。

【精彩例文】

网络的利与弊

刘一心

正方一辩:

我方认为上网有利。网络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它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是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因为网络,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

反方一辩:

我不赞同。我方认为过多地使用互联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科学家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健康状况相对越不理想;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也越少,经常会感到孤独和沮丧。

正方二辩:

我认为上网利大于弊,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还可以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等多媒体内容,能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

反方二辩:

可是正因为网络的丰富多彩,有许多学生受到不良网站的影响,沉溺于虚拟时空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而且有人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和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浪费了,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一落千丈。

正方三辩:

可游戏有时也是有好处的。不知对方辩友是否玩过一款名为《摩尔庄园》的游戏,在这款游戏里,你需要自己照顾好你的拉姆。这样从小培养我们的责任感,难道有弊处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使用了网络,关键是你从网络中汲取了什么。

反方三辩:

还有,学生上网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会影响视力。据统计,经常上网的学生中近视的比例大约占60%。第二大危害就是电脑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具有相当强烈的危害。

正方四辩:

你们说,你们去图书馆看书难道就不影响视力吗?何况又多么费时费力呀!而如今百度一下就能阅览。网络带来的是省时、高效、快捷。再说了,你们借书是一本一本地借的,若是一本本地登记,那样书极容易丢失。现在,人们都用电子管理了,谁借了书,谁没有还,都能查得一清二楚。这些便利全都来自网络。

反方四辩:

据说一个高三学生在网吧玩电脑游戏,最后因为兴奋过度猝死。他的生命体征全无,属于典型的因兴奋过度而引发心脏病的死亡。这难道没有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吗?

【课堂结语】

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辩论文。围绕着“网络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弊”,论辩双方“各执一词”,不慌不忙,针锋相对,妙语连珠。无论站在哪个立场上,为了说服对方,既有典型的事例,也有确凿的数据。有理有据,用语简洁,这是正面说理反驳制胜的关键。

写辩论式的议论文还要注意:

1.为几乎截然不同的观点备好充分的材料。增加知识储备,你来我挡才有真正的较量。厚积薄发也更能展示临场的机智。

2.论辩时口才很重要,在很多情况下,单纯的反驳也显得枯燥无味。而运用打比方、类比、排比等手法,既能活跃气氛,又能使反驳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3.辩论场上处处讲究主动,如果只为反驳而反驳,就必然会显得被动,跟着对手的话跑。能既有力地驳斥对方,又不知不觉地把对方牵到对我方有利的领域中讨论,才是上乘。

【延伸训练】

有人认为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也有的人认为科技的发展弊端累累,到底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围绕这个话题,班里将开展一场辩论,请你写一篇辩论文。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计算机信息处理 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所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发展不容小觑。在网络环境这个大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在为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对人们的隐私、信息安全等带来很大威胁,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可认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利弊共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带来的利与弊,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并控制网络安全问题,切实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从而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让计算机信息处理更好的为公众所用。

一、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益处

相比于传统信息处理方式,网络信息处理具有明显优势,不仅能够从技术手段上处理各种问题,如查询、复制、储存、远距离传播及处理信息等;还能够处理网络中的全部信息,如商务、政务以及技术信息等。图一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相互交互信息示意图。

图一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相互交互信息示意图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所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识别与采集。在信息识别方面,首先,通过检索相关网站与数据库,人们可获得信息来源;然后,根据网上所提供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网站与数据库,人们可快速查询信息内容;最后,通过对所查询信息的识别,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在信息采集方面,通过计算机能够快速汇总所需信息,显著降低采集难度;并能够不断拓展信息采集渠道,确保信息的丰富全面;同时还能够及时更新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可信。

2、信息处理与管理。所谓信息处理,就是通过计算机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充分满足个人实际需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更加便捷、准确。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则更加经济高效,通过实现对各组织与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例如,当前公务员考试的报名、资格审查、缴费等流程均可在网上进行。

3、信息存储。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实现对于信息的有序、长久保存。即将有用信息保存于相应数据库中,不仅便于重复查询与适用,还便于信息交流与共享。例如,在万方数据库中就保存有不同类别不同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

4、信息检索。基于所有信息都被存储于相应数据库中,一旦要用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查询相应网址就能够快速检索到,方便快捷。

5、信息传递。不同于传统耗时耗力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网上下载、邮件、长传等方式就能实现对于信息的及时、简单和快速传递。

6、信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具有广阔的平台,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及时准确高效的信息。例如,在58同城或者赶集网上租房、找工作等信息。

二、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弊端

伴随网络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网络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一些网络敏感信息往往容易遭受人为攻击,严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1)网络信息筛选难度加大。在网络环境下,各路信息大量汇集,使得信息变得庞大化、杂乱化。技术信息、商务信息与政务信息等诸多信息交叉混杂在一起,难以从中挑出自己所需信息,网络信息筛选难度显著提升。

(2)机密信息泄密几率增大。在网络环境下,各路信息汇集在一起,涉及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还会涉及国家机密、商务机密材料、研究机密数据以及等一些机密信息,一旦遭受人为的恶意攻击,会有泄漏或丢失的危险。这样一来,很有可能造成大量主机瘫痪,产生严重经济损失。而由于网络的虚拟化和身份隐藏化等特点,使得机密信息泄密几率日益提高,网络犯罪率逐年提升。

(3)网络信息共享质量较差。随着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网络信息处理的依赖性越来越重。然而,要想获得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就必须要有优质的网络环境,一旦网络环境较差甚至失效,就会使得网络信息共享质量大打折扣。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网路环境不甚理想,尤其是一些山区,严重阻碍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高质共享。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应用案例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目前各行各业均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其中,在地质勘查行业,由于各类地质数据采集的内容涉及大量的文字描述信息以及表示地质现象空间形态的点、线、面图形信息,所涉及的信息种类多、内容复杂、信息量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地质调查作业点大多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原、深山、沙漠、海洋等艰险边远地区。存在威胁地质调查工作者生命财产安全和影响野外地质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针对上述野外数据采集时的不利因素,将野外数据采集传输与计算机、物联网、北斗应用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进行开创性集成融合。改变野外数据手工采集为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主要可以采集探矿工程、实测剖面、地质填图、化探工程等数据,对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制图,形成地质勘查的各类成果数据库,实现数据库共享。

野外地勘工作存在高山缺氧、高温缺水、道路交通和通讯条件差等因素,利用互联网、北斗卫星网络和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为地质数据采集工作主体提供精确定位、路径导航、发送紧急求救信号和自主救援服务,地勘项目承担单位安全保障部门可全程、实时、动态、可视化的获知地质数据采集工作主体的位置、工作和安全状况,并保持双向通信渠道畅通。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处理在信息识别与采集、处理与管理、存储、检索、传递以及等方面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便捷性等优势;还应重视计算机信息处理在信息筛选、信息安全与信息质量方面存在的明显弊端,积极探索,寻求有效策略来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不断改进和完善计算机信息处理安全系统。

参考文献

[1]乔跃.探讨网络环境下给计算机信息处理带来的利与弊[J],大科技,2013(33).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3篇

1、含义

•读后感是读了某些文字性的材料以后,对材料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体会而写下的文章。

•观后感是看了影视等非文字性作品或材料后,有所感悟写下的文章。

•读后感和观后感都属于议论文,在写作时,可以参考议论文的写法,但是读后感和观后感也有自己的特点。

2、结构

•读后感的写作虽然和议论文差不多,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又有其特殊的要求。一般来说,一篇完整的读后感由四部分组成:引材料、析材料、联现实、作结论

(1)引材料

•读后感主体部分的开始一般都是引用所读的文字材料。引用可以是直接援引原文,也可以概述原文大意。

注意点:

①推荐概括地引用,不推荐直接引用;

②引用材料的篇幅长短根据你文章的长短来决定,不宜超过20%;

③引材料不是盲目地引用,而是为了导出论点作准备,也就是说,引用的材料要与论点的阐述有关系,否则就不必引用。

(2)析材料

•在引材料的基础上,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目的是要议出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作者读后所受到的启示,体会等。

注意点:

①析材料要紧紧抓住你所引用的材料,引材料与析材料得到的观点要有逻辑关系。

②析材料最好单独成一段,篇幅不宜太短。

(3)联现实

•这部分是作者“感”的具体阐述,其内容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予以分析、评论。

注意点

①要在材料的基础上联系现实;联系现实要深入地分析,不能就现象论现象;

②这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篇幅不能少于文章字数的50%。

(4)结论

•读后感的结论部分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常常是重申文章的观点或是对所提出问题作出回答或是提出希望、发出呼吁。

•这一部分和一般议论文的结尾相似。

(5)结构安排

•引材料、析材料、联现实和作结论在读后感中一般按照顺序分段进行,但是也可以根据写作的习惯和需要进行变换、调整和补充。

3、写作要求

(1)读材料

•读了材料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进而概括出读后感的论点。读是写的基础,没有认真地读,就不可能写出好的读后感。

•读材料的要求:

读懂/读熟/理解材料中的意义

(2)寻找感点

•所谓“感点”,也就是所读材料让你有所感悟的地方,从“感点”确立自己的观点。注意的是有的文章的感点不是只有一个,但是议论的论点只能有一个,所以一定要在仔细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想法。

•(3)联系材料与现实

•在写读后感时,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要实现好从材料到现实生活的过渡。在联系现实生活时,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的内容。最好是在分析议论结束后,在文章结尾处再回到材料,形成首尾呼应,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感觉。

4、题目

读后感的题目一般采用两种形式:

(1)直接式:

观《甜蜜蜜》有感、读《罪与罚》有感、《断背山》观后、《梵高传》读后

(2)正副标题式

爱无性别之分

——观《断背山》有感

天才的背后

——《梵高传》读后

5、开头写法

读后感是由材料生发出来的感想,所以读后感的开头一般要紧扣材料来进行。

1、从材料入手

①我从小时候起就喜欢看香港的电影,其中还留在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就是《甜蜜蜜》。《甜蜜蜜》是一部真正的爱情……

2、从观点入手

①爱情在我的心中是一种无比高尚纯洁的情感,爱情是可以超越一切的。看了电影《甜蜜蜜》以后,我有了更深的感触。

3、从具体现实入手

①“昨天又和男朋友分手了。”现在常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这么说,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看了电影《甜蜜蜜》后,大家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

二、社会热点问题

1、出题方式:给你一段简短的材料,内容是近来的社会热点问题,请你谈你的感想。

•手机(移动电话)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有人说手机会产生噪音,而且使用手机会对人的大脑有不良影响,请你就这个问题谈谈你自己的想法。题目自拟。

近期热门题目:代沟/手机/流行歌曲/大学生创业/安乐死/吸烟/噪音/小汽车

2、写作要求

(1)概括出鲜明的论点:

把材料中的内容加以提升和深化,要运用以人比人,以事比事,多角度联想的方法,力争透彻理解材料的精神实质,感悟出道理。

概括出的论点一定要鲜明;有些问题需要辩证地分析。

《安乐死不应盲目合法化》/《手机的利与弊》

(2)论证要求顺序和层次,最好采取并列式结构。

(3)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特别是多举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论点。

(4)平时多注意积累,关注世界特别是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

3、题目的写法

•手机(移动电话)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有人说手机会产生噪音,而且使用手机会对人的大脑有不良影响,请你就这个问题谈谈你自己的想法。题目自拟。

手机的好处/手机的坏处/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手机=方便/手机的利与弊/不完美的手机……

三、观点型议论文

1、出题方式:就一个已有的观念提出问题,征求作者的看法。

•中国人常说:朋友越多越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可以选择的角度:辨证/立论/驳论

辩证:《论朋友越多越好》《朋友多的利与弊》;

立论:《朋友越多越好》;

驳轮:《朋友越多越好吗》《朋友越多未必越好》

2、观点型议论文—辨析结构

•开头:提出自己的论点

中国人常说:朋友越多越好。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朋友多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中段:对比式论证分析

朋友多,遇到困难时得到的帮助就多。

朋友多,很难保证朋友的质量。

结尾:总结

朋友多有利也有弊。

3、观点型议论文—立论结构

•开头:提出自己的论点

朋友是一个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财富当然是多多益善,所以朋友越多越好。

•中段:并列式论证分析

朋友多,遇到困难时得到的帮助就多。

朋友多,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结尾:总结

朋友真的是越多越好,每个人都应该敞开胸怀多结识朋友。

4、观点型议论文—驳论结构

•开头:摆出错误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很多人都认为,朋友越多越好,我却认为这种看法失之偏颇。

中段:并列式论证分析,列出你批评这个观点的原因。

朋友多,自己的付出也多。

朋友的数量并不能代表朋友的质量。

结尾:总结观点

由此可见,朋友越多越好是不对的。尽交朋友不如只交一些能互相享受内心的朋友。

四、概念分析型议论文

1、概念分析型议论文:对抽象的概念或具体事物来进行议论。

2、题目:论**、谈**、说**(谈历史、论幸福、论自信、谈网络、说勤奋……)

3、注意辩证地看待问题,注意从不同角度去论述。但是观点不能相矛盾。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4篇

冠军曾是出租车司机

与电视

>> 网络红人来了!屌丝也能逆袭学院派! 也说“网络红人” 网络红人 网络红人“犀利哥” 网络红人现象分析 网络红人 理性引导 网络红人 美丽当道 屌丝的逆袭史——网络亚文化传播管窥 “糖葫芦西施”成网络红人 网络红人铁笼秀“”等 网络红人,尊严遍体鳞伤 网络红人,持久力几何? 网络红人“板车哥”的苦恼 网络红人进化史 “网络红人”捷径成名不可取 网络红人 谁主沉浮 过足网络红人瘾等 菜鸟建博客 争做网络红人 从网络红人看网络推手 从网络红人解读网络传播的利与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网络红人来了!屌丝也能逆袭学院派! 网络红人来了!屌丝也能逆袭学院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蒋梦瑶")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屌丝逆袭学院派

冠军曾是出租车司机

与电视选秀节目中“回锅肉”选手现象泛滥的情况不同的是,由中国联通音乐运营中心联合多家音乐平台举办的沃音乐校园歌手争霸赛接地气地为草根选手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海选、决选,15位网络草根音乐红人们过关斩将进入成都唱区复赛,朝着万元梦想音乐基金和唱片合约挺进。在当晚的比赛中,成都姑娘黄嫄一路发挥稳定,凭借《like a bullet》和《神奇》等歌过关斩将,在最后一轮中获得了四位评审的满分20分及16家媒体评审的全体投票,以大比分优势夺得本场冠军。让人惊讶的是,这位个子小小的新科赛区冠军曾经是位出租车女司机,为了音乐梦想放弃了的士司机的工作,还组建了一支三人的小清新乐队。而外形出众的选手陈希郡则靠着超高的网络人气有惊无险地进入成都赛区的四强,将与其他三强共同杀入将在广州举行的总决赛。这位来自“唱吧”的选手却有着超级高的网络人气,十多万的网络点击量,比赛现场大量粉丝热情应援,都彰显着这位网络红人的偶像潜力和人气。在连续两届的《中国好声音》中,张玮、李代沫、吴莫愁等人的不俗成绩,也让沈阳音乐学院名声大噪。但是在校园歌手争霸赛的舞台上,“学院派”的光环似乎并不奏效,两位来自沈阳音乐学院的实力唱将,在三轮残酷的PK中双双落马,反而是屌丝逆袭了专业的学院派!

当天成都赛区的明星评委是同样选秀出身的袁成杰,有趣的是,活动的主持人刘维与他可以算得上是系出同门,一个是2004年的四强,一个是2005年的总冠军,只不过袁成杰仍然在音乐和戏剧领域发展,而刘维现在的工作重心大多是主持。面对后辈们来势汹汹的气场,身为评委的袁成杰对他们也赞不绝口,也感慨这次的比赛起点都很高,每个在网上都有很强的号召力,简直就是网络红人之间的决战。 线上选秀PK真人秀

“粉丝、奖金、彩铃

分红,统统都有”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5篇

>>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微”电影的“深”传播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探析 微时代下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分析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基于微博的传播模式探析 公益类微电影的传播学探析 浅析“全媒体”语境下的微博传播特点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互联网语境下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传播和营销 微电影的网络传播机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特色分析 微电影的轻广告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价值解析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优势研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研究 微博公益的传播机制探析 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转引自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80.

[3]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J].现代视听,2011(12):49-51.

[4]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大众文艺,2011(20):182.

[5]赵磊.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J].大众文艺,2012(20):156.

[6]李淑娟,曹慎慎.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J].当代电影,2011(8):140-141.

[7]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田.前沿,2012(11):178-180.

[09]网易专题.第30次互联网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10]陈新焱.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N].南方周.末网站.

[15]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30.

[16]张智华.影视文化传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355.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预设;生成;弹性化;灵动性;生成性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7/08-0064-04

问题的提出

在观摩信息技术教学时,我们经常发现某一堂课从教学导入到新课学习,再到课堂小结,流程清晰甚至完美,但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预设的各个教学环节,会有意无意地掩盖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错误及不良行为,甚至无情地扼杀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而又隐藏着教学价值的新问题。[1]

针对上述教学现象,叶澜教授曾精辟地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2]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劳动和经历,它的目标虽是既定的,但实现的过程与结果却充满了变数。正是这些不可预测的变数,使得课堂教学有了迷人的魅力。[3]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可问题在于,当它出现时,教师是否能够敏锐地觉察并加以捕捉,并经由它引领学生去欣赏那“美丽的图景”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即灵活地处理“生成性资源”,发掘其中的教育契机并加以利用,将教学推向另外一种精彩。[4]

何为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5]学生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错误的回答以及意外出现的新教学条件与因素等都属于生成性资源。对信息技术课堂而言,其环境(包括由人、服务器、计算机、投影仪、网线等硬件构成的教学空间,以及由功能各异的软件系统、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等构成的教学载体)的复杂性和软件实践操作的多样性,很容易让我们的教学产生很多新的因素或问题。比如,机房突然停电、因特网连接突然中断、计算机突然出现故障、电脑网线无故地被拔掉、键盘字母的位置被偷换、学生的一次误操作或别出心裁的回答等。这些即时出现的“意外”,都有可能成为宝贵的、有教育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那么,教师如何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叙事研究案例:断网的意外 辩论的精彩

案例描述:

一节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们正在利用网络搜索教师指定的主题图片,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能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上获取符合需要的图片信息。不经意中,我发现了两个不和谐的画面:A学生在看不健康的图片,B学生在“4399”网站上玩小游戏。

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徘徊之际,刺耳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老师,我打不开网站了;老师,网页图片显示的是×。”紧接着,教室里“炸开了锅”,因为——网络不通了。

对我来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首先得解决断网的问题。因为如果网络不通,学生们根本无法完成作业。在学生们嘈杂的抱怨声中,我迅速地找到了断网的原因。“教室角落里交换机的电源坏了,只能断网。”我无奈地向学生宣布。

教室里更加热闹了,潜意识告诉我,必须马上改变教学内容,否则,不仅原来的教学进程终止了,而且这可怕的“轰动”很有可能会引来教室对面的校领导。教什么呢?我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我一字一句严肃地对学生们说:“断网之前,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同学在看不健康的图片,还有一位同学在玩小游戏,他们根本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作业。现在网络断了,那两位同学不能为所欲为了,真好;但其他的同学也不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了,很遗憾!网络究竟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现在,请大家围绕‘网络的利与弊’这一主题展开辩论。”

生1:“我认为网络好处多多,我们可以上网听音乐、玩游戏、看新闻或电影(视)等。”

生2:“我认为网络有很多色情的东西,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网站上都有‘黄色’图片,并且我们很容易被吸引去浏览,我想这是网络最大的坏处吧!”

当生2陈述完自己的观点时,我特意问:“同学们赞成生2的看法吗?赞成的请盯着我!”在我的预料之中,全班学生都“狠狠地”盯着我,唯有A学生的眼神里带着“心虚”与“羞愧”。我也“狠狠地”盯着A学生说:“嗯,看‘眼神’,同学们都同意生2的观点,希望大家认清网络色情的毒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站,不浏览‘黄色’图片,请同学们继续发表‘网络利与弊’的见解。”

接着,学生们陆续陈述了网络搜索(百度)、网上学习、网上购物(淘宝)、网络交流(QQ)、网络陷阱等的利与弊。

生N:“我认为网络游戏对我们初中生来说不一定是个好东西,因为大家很容易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我就看到过《初中生通宵上网玩游戏而猝死》的报道。”

“嗯,生N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初中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我也很认同地说 “其实,游戏是个假时空,现实虚拟有不同,上网游戏要节制,过度沉溺可不行。” “非常感谢同学们对‘网络利与弊’所进行的精彩辩论!总结大家的观点: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是先进的,也是有危害的。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却充满着陷阱和诱惑。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绿色上网,健康成长。”

课后,B学生竟然写了一首关于“网络利与弊”的“打油诗”送给我,似乎是在回馈我课堂上送给他的那首“游戏诗”。B学生的诗是这样的:“网络用好是个宝,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学习知识不可少。网上并非全都好,乌七八糟也不少。不良信息绝不看,一旦陷入不得了。”看完这首诗,我心里暖暖的……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没有办法而为之”的课。我不得已把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教学碎片结合在了一起,教学的结果却让我感受到了思维的兴奋甚至是智慧的力量。事实上,断网才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网络的利与弊。他们的精辟论述和打油诗的创作让我为之惊叹。不禁要问: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学生的错误行为真的那么可怕吗?有人说,“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其实,就教学而言,学生所犯的错误、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同样也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并加以巧妙地运用,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别样的精彩。关键看你是否有这样的勇气,是否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是否相信学生的智慧。如果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使出乎预设之外,也会收获意外之果。

理性思考

1.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为什么很多教师不敢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把握“预设与生成”彼此对立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是课前的设想和计划,是静态的,是创建有效课堂的基石。“生成是课中的生长与建构”,是动态的,是对预设的即兴创造。[6]从对立的角度看,二者的教学目标或价值追求不一样: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7]从统一的角度看,预设与生成相互依存,预设是生成的起点,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与拓展,或调节与重建。在《“内存”的意外 “百度”的精彩》案例①中,笔者借助“计算机长响”这一生成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既达成了学生“能用‘百度’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这一隐性目标,又实现了预设的“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造”这一显性目标。“二元对立目标”的实现充分体现了预设与生成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在本案例中,预设情境下生成的“不和谐画面”与突发事件造成的“原有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一对矛盾体,迫使笔者对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重构。学生的辩论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新教学目标与体验(网络德育与情感)的达成,无形中又与预设的能力目标“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形成和谐互补的关系: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弥补预设。

2. 教案,是在课后才真正完成的事

为什么很多教师没有办法平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是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任务”与“课堂生成问题”孰重孰轻的认识上存在困惑。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课堂生成,兼顾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8]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这门没有太大考试压力、教学内容相对独立而逻辑关联性不是很强的学科来说,“教师的教学效能应主要体现在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上,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是否完美地完成预设的教案上”[9]。从这一点上说,“课堂生成性问题”就显得格外有意义。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差错”,但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关键看教师能否变废为宝,将错误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自身的教学内容之中,使其更“原生态”、更丰实。对突发性问题的解决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关键看教师能否迅速地判断问题的价值大小,然后果断地予以处理。教师们常常掩盖错误或扼杀突发性问题,可以作以下两个方面的解释:其一,错误或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们怕解决不了,失面子。其二,错误或问题超出了预定的教学设计,教师们怕影响教学流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10]由此可见,预设的教案不仅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大量生成性资源的浪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适时跳出预案的圈囿,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11]其实,教案,是在课后才真正完成的事!

教学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12]其实,教师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中善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主要源于他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和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1. 弹性化的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信息技术课程某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可以变化且有所侧重的。因为,在常态教学中,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目标是很难吻合的。笔者认为,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教学设计不应该过于僵化,而应趋于弹性化,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基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理念,为教学内容的生成与重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教学思路的调整与改换等留有余地[13]。富有弹性的预设往往会促进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内存”的意外 “百度”的精彩》案例①中,“我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百度寻找生成性问题的答案”,“将学生找到的答案做切实的验证并适时地展示预设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行为其实反映了笔者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教学思路的调整。

2. 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有“弹性化教学设计”理念的支撑,面对丰富的、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他将会有一种自发的力量,机智而灵活地调整或改变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要求教师依据事先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14];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教师能根据实际的课堂状况及时地建构新的教学设计以实施教学。事实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取智慧性的教学行动,采取更符合课堂实际状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措施。[15]在本案例中,笔者就是根据当时的教学情况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而采取了一种新的、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该教学方案的创生,源自笔者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及时捕捉与积极利用,它的精彩演绎得益于笔者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美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灵动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充分利用真实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将“原汁原味”的教学风景展现给我们的学生。让信息技术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回归学生的生活!

注释:①此案例已发表在《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教学故事可描述为:我在讲授“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时,某一学生的计算机突然“嘀”地啸叫且在重新启动后也不停地长鸣。伴随着学生们的哄笑,我被迫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而抓住这一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行程作了全新的改变。我引导学生利用“百度”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将他们找到的答案通过“拆机—拔内存—擦金手指—开机”这一操作过程做了切实的验证。在拆机的过程中,我又借机将“计算机的硬件实物及其构成”展示给学生,回归到预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们不仅用百度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还通过实践检验体验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并在真实的体验中无形地学习了预设的知识。

(作者单位:浙江富阳市永兴学校中学部)

参考文献

[6][8][10][11]李政淼.谨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四条“歧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1):80-81.

蒋砾.例谈有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J].中国电化教育,2008(9):90-92.

[4]李政淼.“内存”的意外 “百度”的精彩[J].教育科学研究,2012(6):79-80.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50.

[9][13][14][15]张晓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35,53,52.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7篇

如何让中小学生端正对互联网的认识,认识到互联网给自己带来有利与弊,并学会辨别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假善恶,养成正确的网络意识,对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小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影响学业,做出违法的事件并不少见,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识。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只讲基本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并不够,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因为电脑设备落后,没法上好信息技术,而对于好奇心强,对电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对遇到的网络问题,不能很好的去处理,也不能约束自己,过度使用网络,时间长了,患上了网瘾症,甚至做了违法的事,归根到底是学校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的不到位,未能引导学生去真正地认识网络的使用价值。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的渗透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教育的同时,在思想素质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把信息技术教学与思想德育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教育学生要正确、规范使用电脑设备。电脑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学生多进行机房各项制度的灌输,教育学生爱护电脑,把电脑当作与自己一起学习的朋友,养成正确开机、关机的习惯,以保护电脑设备;其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下课后要及时洗手,禁止在微机室内吃零食,因为键盘上有很多的细菌、尘土,并且与当前的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教育相联系,保持学习环境的清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作出榜样,以身示范,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让学生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信息技术教材不仅是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载体,也是思想教育的载体,信息技术教材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更容易让学习接受,所以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思考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作为其中重要的学习目标,尽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到信息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在学习计算机发展时,用投影机示计算机各方面应用的视频资料及我国最新的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信息科技,热爱国家的热情。在学习网络信息交流的内容时,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首先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行为教育,了解网络文明公约,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争做一个有教养的网络文明好学生。另外,借用网络上真实案例,让学生从心里去感知网络不良的一面,结合网络上的病毒,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受,计算机病毒给电脑使用带来的危害,以及计算JOL~E罪现象,如网络诈骗、盗取别人的网络信息等,都是违法行为,过度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都是不良的行为,因为这会使学生消耗在电脑上的时间逐渐增加。引导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网络交流、收发邮件、网络论坛、智力游戏,教育学生遵守网络公约,讲文明,讲礼貌,尊重别人,遇到无聊、不健康的信息马上离开,学会自我保护,谨防受骗,养成文明的网络道德,彻底端正学生对网络应用的正确认识,消除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目前衡量人才标准一个重要方面,不会协作就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两人或j人一组;然后在教学时,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的有趣和难度大小适宜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互帮互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记录,考核小组,促进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建立一种和谐亲密的伙伴关系,让学生从进步中体会团结协作的快乐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结合本地的人文资料,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挖掘本地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料。临淄是齐国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学生知道齐国时期的天文、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吗?让学生围绕“齐闰历史知多少”为主题,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的资料,利用PowerPoint或Word软件,做成电子报刊的形式进行展示,领略齐国历史博物馆、古车博物馆、姜太祠等家乡历史的人文资源,同时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引导参加信息技术各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比赛、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网、动画作品的制作。学生在操作中,渗透了创新意识教育,体会到只有创新,才能在大赛中获奖,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创新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8篇

一、服务教育改革:教育理论刊物的责任之一

2010年7月29日,《 教育规划纲要 》正式。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教育理论刊物必须勇于承担使命,担当责任,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刊物对教育改革的引领作用,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进而提升教育理论刊物的社会影响度。

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教育科学 》杂志主编傅维利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改革将成为中国未来十年教育的主题。这就意味着教育科学研究将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地位上。教育改革涉及数量、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的变化。从当下中国教育现状来看,“增数量”的目标达成是顺畅的,但“调结构”、“提质量”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需要寄希望于国家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提高公用教育经费所占市、省和中央财政的比例。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需要运用“改革”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改革”虽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运行发展的主题,是实现“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的唯一出路,但是改革不是盲目的试验甚至“乱冲乱撞”,改革的成功必须建立在严谨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往教育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没有教育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改革,其成功概率是很低的,而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损伤概率却很高。因此,作为教育研究成果发表主阵地的教育理论刊物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勇于承担使命、担当责任,积极引领教育科学研究方向,主动引导作者关注重大教育改革问题,促成和推动相关研究,并及时研究成果,为建设教育强国与人力资源强国做出贡献。

与会代表还就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各抒己见。概括起来主要有:学前教育普及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问题、债务负担问题;职业教育强化问题;素质教育改革问题;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考试招生制度尤其是高考改革问题;现代学校制度建立问题;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等。分会倡议,教育理论刊物应当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设立专栏、编辑专刊等形式,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承担起使命,担当起责任。

二、应对数字出版:教育理论刊物的责任之二

十余年来,数字出版迅猛发展,迅速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高速扩张。当下,以数字出版为基础的各种学术期刊网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强势媒体,不仅直接影响了传统纸质教育理论期刊的发行,而且逐渐危及教育理论刊物的生存与发展。与会代表针对如下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

问题之一:是机遇还是挑战?

有的代表认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时代的必然,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网络阅读已经深入人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出版已成必然。从这个视角分析,数字出版是教育理论刊物发展的机遇。同时,伴随着数字出版这一“朝阳产品”逐渐走向强势,来自数字出版的挑战愈益彰显。其表现有:一是要求编辑部与其签订独家入网协议,即只能加入我的期刊网,不能再加入其他期刊网。二是要求编辑部加入数字化优先出版系统,即在纸质版刊物尚未印刷出来前,就已经在期刊网上率先出版了。因此,教育理论刊物必须迎接这一挑战。

问题之二:数字出版的利与弊?

与会代表就数字出版的利与弊展开了充分讨论。有的代表认为,数字出版之所以迅猛发展,是因为其固有的长处,检索便捷、浏览简单、瞬间下载、库容庞大、资料丰富、省时省力。加之,有的学术期刊网为了吸引更多的期刊加盟,采取了整体产品策略,不断扩大延伸服务的范围。一是为查寻影响因子、下载量、转引率等提供便利。二是通过免费提供编辑部采编系统、学术论文不端检测系统等,部分满足了编辑部的需要。其弊在于:一是数字出版尤其是学术期刊网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没有自己的作者队伍,只能依靠各刊物提供资源。没有各家刊物提供源头活水,期刊网就成了死水一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期刊网有点“不劳而获”。二是上网下载费用相对高昂,没有实现免费化。目前,每页下载费用从几角钱至1元钱不等,下载10页左右,就等同于买一本刊物的价钱。

问题之三:是消极适应还是积极应对?

与会代表就如何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各抒己见。绝大多数代表赞成积极应对。概括起来其应对策略有:

一是增强法律意识。一方面,积极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等重要文件。另一方面,聘请期刊法律顾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刊物的守护职责。

二是教育理论刊物,一方面,可以在出版发行纸质版的同时,重视出版发行电子版,并以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以分会为平台,联合建立教育学术论文数据库、期刊网,利用行业优势及各期刊编辑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建立更有利于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浏览、检索和发表的数字平台。

三是联合起来保护知识产权。有的代表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教育理论刊物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对话位置。学术期刊网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数据库,就在于其采取各个击破策略,在学术期刊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签署了合作协议。如今,任何一个刊物都不可能以不合作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教育理论刊物必须借助分会这一平台,形成合作联盟,才有可能在分成方式、合作方式上与学术期刊网展开谈判,争取刊物应有的权益。

四是强化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的代表认为,学术期刊网的发展虽然方便了作者,但同时也直接侵害了作者的知识产权。例如,目前已经有作者对每页几角钱至1元钱的下载费用提出质疑。教育理论刊物必须充分利用与读者紧密联系这一优势,与作者联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话语拥有真正的力量。有的代表还详细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教育理论刊物要求作者签署“作者授权书”的做法。

此外,与会代表还就各自的办刊思想、发行策略、经营策略、如何打击“山寨版”等进行了交流。

本届年会还对入选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第三届优秀编辑和优秀编辑论文进行了表彰,并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了《 学术诚信宣言 》,希望通过这一形式遏制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9篇

(一)信阳市南湾风景区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现状的调查包括在日常教学中制作教案的形式,上课使用的课件是否自己制作,能操作的教学媒体,会使用的工具软件,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五个问题。

1、在日常教学中制作教案的形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案有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通过教师使用教案的形式可以看出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从调查可以看出,有57.9%的小学教师以纸质教案为主,少量使用电子教案,有30.08%的小学教师用纸质教案,说明电子教案的使用率不高。

2、上课使用的课件是否自己制作。教师日常使用的课件有自己利用编辑工具制作的,这种课件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是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有教师从教育信息平台下载进行加工的,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借鉴他人课件的优点,但是目前优质的教学课件较少。调查表明:50.6%的小学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并修改,这样既融合了自己的思路,又借鉴了他人课件的优点,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3、能操作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不但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这样的传统教学媒体,而且还会使用计算机这样的现代教学媒体。

4、会使用的工具软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90%的小学教师会使用Word,55.8%的小学教师会使用Excel,69.2%的小学教师会使用PowerPoint,说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办公处理软件都应经会使用。而只有25.6%的小学教师会使用Photoshop,35.1%的小学教师会使用Flash,对于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Dreamwave和Authorware会使用的教师则更少。

5、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调查表明:对于“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这个问题,只有62.7%的教师认为还可以,说明部分教师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二)信阳市中小学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现状的调查包括对盗版软件态度、对网上的不良信息的态度、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的看法、是否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四个问题。

1、对盗版软件态度。为了节省成本,很多人会使用盗版软件,这不仅危害了别人的利益,有时候也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对于盗版软件态度的调查,有30.3%的小学教师认为便宜经常购买,有66%的中小学教师会偶尔购买,只有3.7%的小学教师反对盗版绝不购买,说明部分小学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较弱。

2、对网上的不良信息的态度。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中到处充斥着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毒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调查表明:对于网上的不良信息,0.5%的小学教师经常浏览,35.6%的小学教师很少浏览,59.4%的小学教师从不浏览,说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对于不良信息持抵制态度。

3、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和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的看法。调查表明: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有86.2%的小学教师认为应该严厉惩罚,有12.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视情况而定,有1.5%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有高超技术是能人。说明大多数教师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予以坚决抵制,但也有少数教师认识存在偏差,还有待提高认识。

4、是否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有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讲述网络的利弊,告诉学生哪些是道德的、文明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哪些又是不该做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信息道德观。调查分为三种情况:有55.8%的小学教师偶尔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有13.7%的小学教师表示从来不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只有30.50%的中小学教师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弊,说明大多数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欠缺。

(三)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现状的调查包括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需要培训的内容、限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原因四个问题。

1、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这个问题是了解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情况,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结果显示:有85.8%的小学教师都参加过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只有14.2%的小学教师从没接受过培训。说明大部分小学教师都愿意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但是还有很小一部分教师表现不积极。

2、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方式有很多,如,教师讲授、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等,还可以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中小学参加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授为主、学员练习为辅,占67.6%,这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方法比较单一。

3、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小学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更好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或信息化教学。因此,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才能实现。大多数小学教师认为应该以“课件制作技能”为重点,占92.6%,有53.3%的小学教师认为重点应该放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上。说明培训部门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方法,还应该注意提升教师实际的课件制作能力。

二、结论

通过对信阳市南湾风景区及相关县区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道德水平比较高,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渴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但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随年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关于限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原因这个问题,有74.2%的小学教师认为是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这说明硬件因素已经不是限制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信息素养意识,提升信息技能。

(一)加强资源配置和有效管理,形成常态化的保障机制

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物质保障,南湾风景区小学信息化资源配置相对落后陈旧且不均衡,校园网络、多媒体机房和教室的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也亟待加强。管理区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的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投资,购置较为先进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均衡学校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地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保证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各种硬件、软件通畅运行,真正服务于教学。为此,学校应该注重设施的日常维护和软件投入,并积极建设资源库,以促进精品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评价体系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有效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多层面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容要求;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建议学校建立各学科教师的新型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点,把信息技术的使用细化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并开展优质课、优秀课件及优秀研究论文评选活动,以评比促学习,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资格认证、考核等方面敦促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三)优化信息素养培训内容和形式,快速提升教师信息能力

目前,信息素养培训主要内容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图片设计、课件制作、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等。增强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力度,使得广大教师感同身受,激发学习的乐趣。从整体上理解信息技术与教学各环节的整合,领会信息技术的地位。每个课程模块都要简洁实用,由浅到深,有“基础”,也有“拓展”,讲练结合,贯穿交流、研讨、作品创作和评析,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

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第10篇

同性恋的议题很难在

>> 《心花路放》:宁式喜剧转型 宁浩电影《心花路放》的主题释义 《心花路放》的叙事策略探析 《心花路放》的组合拳 从叙事角度评宁浩作品《心花路放》 《心花路放》:一部电影背后的资本故事 从《心花路放》看“后文学时代”的到来 猫眼“心花路放” 情感引领 让孩子“心花路放” 心花路放为爱寻走大理 《心花路放》广场舞里小清新 《心花路放》主演:韩寒 郭敬明 《心花路放》:逋灸奥 一路寻欢 《黄金时代》到底衰在哪?《心花路放》何以赢票房? 心花先放,再种兰花 微信玩得心花放 心花 我的耐心花园 当心花粉袭击你的宝宝 倾听心花绽放的声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心花路放》宁浩的避重就轻利与弊 《心花路放》宁浩的避重就轻利与弊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倚帆")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拉拉

同性恋的议题很难在银幕上展现,片中明显的女同性恋间的和亲吻也算前卫,那句“敢于面对”的台词也可以说是对同性恋变相的认同感,猎奇的镜头展示新鲜感十足。

一直以来宁浩的电影都是一种直男电影,血气方刚、性十足,这次有对于同性恋问题的展示,也有关于兄弟基情的调侃,总之就是避掉了风格化,多了浅层次的多样化。 文艺女青年

一个单身的司机,一个刚离婚的丝男,踏上了寻求艳遇之路,与此同时,展现了另一条文艺女青年寻爱之旅,从叙事结构来说,平行蒙太奇的运用有以往宁浩多线叙事的做派,让人有可以期待的空间。

还以为袁泉饰演的大龄文艺女青年最后会和黄渤在一起,结果最后莫名其妙地和不知名人士结婚了。这条线有点形同虚设,感觉就是为了让她承担起介绍大理风光的作用,而且喜感也有待加强。 小三

小三的话题总是能高度聚焦视线,并且也经久不衰,对于“小三”这一接地气名词的展现,能够让一个钟情惯了脏乱差的导演去描述一些具有烟火气息、带劲儿的情感关系,同时也感受到宁浩式探讨男女情感关系的视角――释放。

小三的桥段从另一个层面说也是庸俗的技俩,一个80后被劈腿的人莫名其妙当了小三,这个本以为是笑点也是痛点的梗,就很一般地飘过了,自我情结的救赎不是引起共鸣的法宝。 风光片

《心花路放》最初的名字叫《玩命邂逅》,疯狂喜剧的片名,片子呈现的效果少了“玩命”,多了“邂逅”。大理作为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洱海风光的展示,从视觉上就不弱。

在以往宁浩的片子里,沙漠、隔壁都是宁浩标签,这次一下变成了软软的旅游胜地,不适感是一定存在的,洱海旁文艺小资的客栈,是很美 ,描述的那些游人中,多了插科打诨,少了真知灼见。 离婚

事件性在宁浩的叙事里很少集中化,多数都是属于既定风格下发散性的人物关系走向带动事件,《心花路放》以一个男人离婚后被动地选择上路追求艳遇开始,主题明显,就是一部简单的爱情片。

人们对宁浩的期待远远不止看事件那么简单,他之前的片子也总是给人一种生活之外,情理之中之感,这次宁浩完整清晰地讲了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男人的离婚事件,却被认为丢掉了以前的那个玩解构主义玩得很溜得宁浩。 片尾曲

歌曲情怀牌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很能代表电影意境,比如《黄金时代》请来罗大佑,《触不可及》请来王菲,移情总是有效的,应景。

很有电视剧的感觉,以及流行歌曲的存在,就已经重建了一些,推倒了一些。ps.《黄金大劫案》的片尾曲是崔健唱的《迷失的季节》,《疯狂石头》的片尾曲是另类的不知名人士唱的《重庆仔》。 去大理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能勾起不少人内心的求释放感。在两个男人公路片感觉下寻偶的平行叙事下,另一条线展示的是在大理的游客生活,嬉皮vs纯情,反差感的节奏不差。

去艳遇之地找爱情,就像很多人去酒吧寻找一样,那些情形都是可预设的,艳遇的猎奇感并没有在去大理这件事上得到“玩命邂逅”,形而上的释放。《去大理》还是一首歌呢,这歌词,不能说丝范儿也不 能说文艺范儿,就是口水歌范儿。 世界观

如果按照最初的片名《玩命邂逅》,此种世界观就是随性、胆大、拥抱世界、有释放精神、不惜代价、疯狂。现在名字叫《心花路放》,内敛许多,世界观也没有变,在路上的世界观在婚姻失败后得以建立,想想就很牛逼。

似乎黄渤饰演的失婚男子并没有在寻找艳遇的路上得到真知,也没有重建感情的世界观,简单的观影愉悦感满足不了渴望深度读解宁浩影片的人群,黄渤不过是又从卖音响的道路上回到了歌手的创作道路上,这个回归,并不能说明什么啊!笑过还要记得住,实在考功力。 女

女的形象到底是个边缘化展现,《无人区》余男饰演的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喜感,谎话、大话连环展现,让看客被动地去发现边缘人物的生活轨迹、荒诞性十足,这次女依旧被展现,风情犹在,意蕴另说。

符号化的女有很多搞笑的段子,少了原先的神秘感,审美上也变得既定化,东北大妞、性感服装,好笑、好玩却少了惊喜以及特殊身份人物的内涵,缺少人物的成长史。 人物

正常身份的社会中人的生活总是比较容易引起共鸣的,民谣歌手+音响店老板,剧组送道具的司机、大龄剩女、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成为一部电影的主角去展开自己的故事,人物身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一部好电影的要素之一。

也正是因为众多的人物分散性很强,好像每个人物的定位不是太强,每个人物都没有被深挖,只是事件性的展示,面孔感极强,印象性稍弱。 结构

简单的叙事的结构,带有公路片意味的宿命论的漂泊喜感,没有叙事上的炫技和故弄玄虚,直白轻松的表达,具备了卖座商业片的潜质,丝毫不存在困顿的走神,是宁浩所有片子中最温情的架构。

过于直白的表达也让很多宁浩粉觉得不爽,没有了多线叙事,没有了复杂的呼应和设计,好看的笑料包袱埋伏得虽多,却好像少了那么点耐人寻味。宿命感哪里去了?让人猜不透的结局哪里去了?被期待的挑战性没有了。 情绪

欢乐搞笑的情绪在宁浩这位处处追求精巧的处女座导演这里很有细节感,台词上的笑点处理得都很到位,该笑的地方都能让人笑,简单易懂不费神,情绪单一并不多变,极易接收。

看得轻松的电影情绪上比较大众化,相应的会缺少些许个性,甚至可以用平庸来形容。喜剧称不上风格化这个事实还是挺揪人的,宁浩的脾气哪儿去了? 夜・巴黎

这几乎成为宁浩的大牌范儿标签,从《无人区》开始,他的每部片子里都有以“夜・巴黎”命名的饭店或旅店,这次是杀马特少女所在的发廊叫“夜巴黎”,会心一笑的东西,有。

看到了熟悉感,也领会到了宁浩释放出情结的信号,可见这一部作品在导演意识里仍旧属于宁浩体系,并不是出于票房追求(猜想),在情结体系里做出的改变,似乎可以做得更深刻些,那种劲儿啊,完全丢掉了,搞不大家还以为是徐峥拍的呢。 导演客串

宁浩喜欢昆汀,也喜欢像昆汀一样时不时在片中客串一把,这个路数在《心花路放》里依然延续,宁浩作为主持人出现在了徐铮的婚礼中,就像他导演的一部爱情片,最终他以主持人的身份见证爱情走向婚姻。

原本以为宁浩要玩一次“爱来爱去不明白爱的意义”的解构主义,没想到他走了一条正能量的“爱的供养”之路,光明健康向上的爱情结局不能声讨,但就是不!过!瘾! 杀马特

杀马特还是比较符合宁浩标签的,另类行为学一向是宁浩镜头下的迷人之处,小人物的外在与内心世界的反差,总是能通过这类人物进行巧妙的切入,从而让人物带给影片迷人的气质。

是90后不靠谱,还是小镇青年的发廊女不靠谱?周冬雨诠释的这个人物既没有让人搞懂是小镇青年的困惑还是杀马特的职业困惑,只是觉得很“二”。 网恋

网恋有点soulmate的意思,对于纯精神恋爱或者通过语言在虚拟空间产生爱意的探讨,是杀马特发廊女存在的功能,杀马特无形中也是小人物的一种,小人物的网恋苦逼故事,还是有看头的。

同时网恋也是俗气的,网络交友、网络行骗也早就成为一个社会新闻议题,表述这种泛滥的网友见面情节,要想有深度着实不容易。 车震

车震的行为可以称得上的欲望猴急的展示,从诙谐感和黑色幽默的层面看来,车震是具有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不论是从观赏性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很有点。

宁浩以往的片子里很少有展示肉体的欲望,基本上都是男性荷尔蒙的喷射,这次讲述男女关系一上来就采用种种尺度允许内的重口桥段,通俗了,却没能免俗。 猥琐

抛弃了脏乱差的标签,黄渤和徐峥终于可以漂漂亮亮地示人了,抛弃了原来的形式感和沉重感,这次轻松一把展示极有喜感的猥琐,可以是觉悟也可以是堕落。

不好彩的是大理客栈里的老板也很猥琐,猥琐地讲述爱情的意义和方式,还阐释了一下离婚的意义,只是这种猥琐并没有引起多大共鸣,零散化啊。 女演员

女主角袁泉属于文艺小资范儿,宁浩属于范儿,古惑仔碰上小资女擦出的火花还是很有戏剧性的,在女演员方面,宁浩这次的选择比较常态,不那么男人味儿,柔情似水起来。

在喜剧里表现文艺小资,多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所以袁泉是脱戏了吗?她演宁浩片子和她演其他导演的片子看不出有任何区别。 留言墙

无所不在的文艺客栈或文艺小店里的留言墙在片中出现了好几次,这些讨女生喜欢的小东西不单单作为道具,也是承载叙事的桥梁,以及对书写下来的爱情和时过境迁的对比进行一种展示,没有了黑色风格不要紧,细节到位即是说服力。

上一篇:校园网络安全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