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运用信息化提升港航管理

时间:2022-10-01 01:06:00

探究如何运用信息化提升港航管理

【摘 要】把港航管理信息化,对整个港航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时代信息化的产物。本文通过一些实践经验,简要分析了运用信息化提升港航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港航;信息化;资源共享

港口作为全球物流的中心环节,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港航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电子数据的不断开发和交换,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港航的业务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不管是内陆港还是沿海港,对港口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港口的发展不断朝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港航管理信息化进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一、大量统计信息系统提供资源共享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建设的深入,网络化资源越来越多,如何让分布在不同部门、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被需要者快速、准确地找到?如何迅速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这些都关系到信息技术建设的成败。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管理方式的限制,通过跨部门资源共享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此层次,主要通过综合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不同信息系统和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管理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为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监管和服务创造条件。当然该层次也包括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等资源共享软环境的建设。

二、了解港航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是管理的前提

信息化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广泛指导,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建立在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并且以信息化产业为支持,并以相关政策、法规等为保障,建立起来的综合体系。作为企业现代化和管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化要求必须以先进的管理组织为结构基础,把技术以及人才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整个业务流程信息化。港航信息化管理对于提高港口的整体管理水平、转变经营体制以及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节省资本、加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个港航的各项工作的实施和创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阶段为港航信息化启动初期,由于中国属于外向型的经济,进出口货物急剧增长,因此,运输方式、运输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内河码头中进行装卸、订舱以及调度等运输活动要求比较精确、高效,这就使得港航企业不断地被引进,并开发了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在这一时期,主要是上海、天津等不同地区的码头建设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计算机管理,并引入了船舶生产调度系统对其进行指挥调度。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港航运输以及生产等进行改造,提高港航企业自身的码头、船舶的装卸,提高生产效率。从此,实现了和世界接轨的特征,然而从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的范围限制。港航信息化应用时期,随着对各类物资的急需,对装卸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港航信息化技术在各种码头以及交通运输工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对港航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整个运输系统的网络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并逐渐与世界接轨,主要朝着信息资源共享化、高效运行方向不断发展。

三、提高港航信息化管理措施

实现电子化的费用征收。在整个港航区船舶利用专用卡缴费代替传统的现金缴费。船户可以在不同航区内的任何一个大厅进行缴费,这样大大方便了船户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船户提供的一定的服务。利用船舶的违章行为对其进行检查。在船舶的签证地点使用电脑签证,利用签证系统的统计以及查询功能,这样可以及时的查找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的概率,与此同时,也为整个运管部门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对现场管理提高针对性,不断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进行实时监控,并辅助一定的现场管理,完全实现了对船舶的全程航监控。对于传统的现场管理,一定要不断动用大量的人力艇力对其进行监测,在船舶进行通航的过程中,也要对其进行层层检查,这样既对通航秩序以及航行安全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也有可能引发船员之间的抵触情绪。港航监测系统应用以后,只需坐在监控室,把船员和船号输入电脑,这样船舶的签证、缴费、持证等具体情况就会一目了然。系统还可以对船舶的违章情况进行提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一些针对性的检查提供了方便。不断提高港航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利用港航监管系统,加强不同部门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利用港航监管系统,把一些比较独立的管理局面不断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资源共享,从而对证件、证书的差错进行了消除,从而避免大量使用劳动力,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征费管理模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安全管理服务上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不断开发网络版的船舶登记管理系统,在保持原网络传输和数据共享的同时,还可以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和登记管理,使得软件开发和港航综合监管系统不断进行结合。利用查询和统计功能,实现了船舶登记情况、进度一目了然,使整个船舶登记工作得到了落实。不断推进职工手机短信办公系统实施,加强不同部门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其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短信方式,使航区内的水上交通安全信息、法规以及航道通行情况等及时的定位,使信息及时、有效。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船舶转让、货运信息等,实现管理部门和船户之间的互动。此外,还可以应用视频监控、GRS等一系列现代化手段建立起全方位的覆盖运行系统,使水上交通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对促进整个综合管理水平以及水运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管理者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例如,通过对综合数据库信息的分析进行业务动态管理、船舶流量统计;利用水运通、船载GPS终端等的信息等。重点开发有益于船户服务的软件和设备,例如:物流信息服务软件、智能船载信息终端、码头信息终端等,达到对大量信息的外化。该层次可采用拉式和推式相结合的信息服务策略,让船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港航信息化系统和信息资源需要加强进一步的融合,但是信息化仍然不平衡,网络安全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不断解决港口信息化的发展保障体系问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使其沿着港航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解决一系列的各种问题,提高港航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J].水运管理,2003.

[2]登丽丽.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与展望[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7.

[3]李英然.港航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

上一篇:一个加拿大小城首席行政官的职场规则 下一篇:青少年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