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人文教育向度

时间:2022-10-01 10:21:26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人文教育向度

[摘  要] 思想政治课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应该在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在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其原因可归结为应试教育的取向、人文学科的冷落、“泛政治化”的思维方式、“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等。当前思想政治课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方法主要有:挖掘教材人文因素,升华教材人文价值;倡导对话教学,在增强学生主体性中实现人文关怀;延伸课堂,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培育人文情怀;着眼知、情、意、行,建构多元立体评价机制;借助校园人文环境,发挥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教育功能。

[关 键 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 刘 引,深圳市南头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博士,特级教师

一、思想政治课人文教育出现结构性困境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育出现结构性矛盾困境,深度影响人文教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国家考试的制度性安排已经成为高中教育的政策导向。这个导向客观上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是以考试分数为考生选择标准。这种高考的“GDP”规则使得高中教育主要以应试为手段。二是以知识体系的考量定位高考平台。这种规则主导的价值取向就是以知识点的把握为主轴,而在一定程度上偏废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三是学校教育战略必须适应考试制度安排。现行的考试制度导致各高中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应试教育任务,而无暇兼顾人文教育。可以说,国家考试制度的基本界定,给学校人文教育带来了巨大难题,人文教育的淡化是必然的结果。一方面,一部分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在课程设置和实施政策上搞学科歧视,理科学生为了应试对所学学科进行取舍,“抓重点、抓关键”,思想政治课教学孤掌难鸣。而在文科班,作为高考学科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却又陷入了另一种尴尬境地,那就是同样为了应试,片面强调学科知识而忽视人文熏陶和精神启迪,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被浓烈的功利色彩所遮蔽。

2.“泛政治化”思维方式与人文教育开放性的矛盾

受革命时代性和政治功能性的影响,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泛政治化”思维方式仍然十分突出。它存在的合理逻辑在于时代的革命性和政治目标性,因而思想政治课呈现出的鲜明政治色彩有其合理性。“泛政治化”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是思维方式的封闭和思维视野的局限。它带来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教材编写及教学的政治狭隘和片面。这直接与人文教育法则产生矛盾。人文现象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它除了肯定政治教化中强调的立场原则和道德使命感以外,还尊重人类的普世价值的基本意义以及文明多样性的存在。很显然,“泛政治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容易与人文教育的开放性产生矛盾,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二、思想政治课面临人文教育危机

上述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综合地发生作用,使得人文教育面临诸多危机。

1.“三情教育”危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正确培养。这个培养的维度起码应当实现三个基本路向:一是情趣教育。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其对事物的热爱首先建立在情趣之上。依据这个天性进行思想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换句话说,情趣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二是情商教育。这种教育是实现学生个体思想与社会思想的交汇与认同,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书本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起一道桥梁,以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客观事实堆砌思想教育的基石。三是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练达自己的爱的品质,学会善意地对待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建立起博爱和民主的思想精神。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过多地重视应试教育,或者受“泛政治化”的影响,往往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对情趣的依赖度,而硬生地进行思想教育,有的甚至背离学生的兴趣,高谈所谓理想和信念,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很少获得社会的经验,人与人的交流缺乏有效的技艺,情商指数差;无法正确理解人性的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情感判断标准个人化、自私化、功利化。“三情教育”的危机会直接引起人文教育的危机。

2.人格教育危机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人格教育就是人的尊严教育、人的品质教育、人的自觉意识的培养。它集中体现为:一是尊严教育,即对民族和国家尊严的集体文化认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个体文化认同。在集体文化认同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起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在个体文化认同方面则不够重视。这使得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获得集体文化认同和个体文化认同之间达成平衡的。二是品质教育,即知识系统品质、精神情感品质和社会经验品质。目前思想政治课在政治知识系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人文精神系统教育上的作为还受到极大限制,跨文化认同和文明多样性认知度仍受影响。特别是在社会经验的教育方面,受应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书本化的影响,大量的社会经验累积和人生经验教育明显缺失。

3.文化精神信仰危机

政治文化精神信仰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主战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该领域占有独特的优势。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所致。长此以往,教出来的学生有可能成为政治上的“不倒翁”和人文上的虚无主义者。人文教育中所倡导的诸如创新意识、独立批判精神、学术尊严和自由容易被忽视;人文教育中所承载的自信、乐观、公正、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容易被泯灭;人文教育中所追求的普世、和平、大同理念容易被;人文教育中所向往的科学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价值被冷落;人文教育中对文化、科学、艺术本身及其代表人物的崇拜被政治的藩篱所阻隔;人文教育中对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的培养被异化,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在学生中建立起法制社会的社会公民意识、市场社会的理性经济意识、精神领域的文化意识、国际社会的世界意识。一句话,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等并没有真正在文化层面上建立起必要的科学权威,人文发展的全面协调的局面无法实现。

三、思想政治课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

从人文素质的形成特点来看,人文素质的获得与提升,不但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人文因素,升华教材人文价值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类课程,其教材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哲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立足于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基础能力培养以及身心素质的提高而展开,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这种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但不等于就具有人文精神,不等于就能形素养。要达到人文素养提高的目的,必须在教学内容的“内化”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这种“内化”,就是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和领会教学内容中的丰富人文资源,并从中过滤、升华出人文精神的闪光点。例如,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时,教材针对拜金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谈到正确的金钱观。在教学中笔者运用新课程理念,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及社会现实,关注学生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采用个别提问、小组讨论、师生对话式的自主教育方式,给学生“说话”的权利,给予他们精神的自由。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同时也暴露出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老师及时点拨,明理导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并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是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人心灵深处的东西在这种毫无遮掩、毫无顾虑的对话中得到展现。”而要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自由自在说话,归根到底,还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把握。只有深刻地领会和把握了教材,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让学生“说”,什么情况必须让学生“说”。在课堂上,没有平等的师生交流,缺乏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无法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2.倡导对话教学,在增强学生主体性中实现人文关怀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通常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相对而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要,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教师以一个道德优势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说教或理论灌输,师生关系是单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要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师生互教互学”,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变“单向输出”为“双向交流”,教师在起好主导作用、当好导演的同时,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3. 延伸课堂,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培育人文情怀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学校可利用寒暑假等假期,组织学生向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献爱心、做社区义工、给孤寡老人和患病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关怀等等。还可考虑组织学生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山川之美,培养浩然正气。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塑造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4.着眼知、情、意、行,建构多元立体评价机制

如果说,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那么,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的制度保障。在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中,卷面的分数是唯一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学生答题可以做到头头是道,有据有理,但是往往在实际问题出现时却束手无策,知行严重脱节。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也应该大胆地革新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体现评价的多样化、多维化,避免一个分数定终身的结局。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质与量的统一,既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又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把卷面的考查只作为其中了解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面,逐步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个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5.借助校园人文环境,发挥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教学还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作为隐性课程的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一般是在学生耳濡目染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深的影响。作为开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通过加强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两方面来实现。硬环境即指校园的硬件设施。加强硬环境建设并不意味着大兴土木,建造宏伟建筑,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校园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担着教化育人的角色。首先充分发挥现有的校园硬件设施陶冶心灵的作用,校园建筑、道路的命名除了单一的方位标示功能,更应兼具美感与寓意。其次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满园绿色。现在的中学校园不乏高楼大厦,尤其是在许多新建的学校,整齐划一,气势恢弘的校园建筑颇让人叹为观止。但相形之下,那些保留着古朴建筑,绿树成荫的老校园却更让人心生景仰,情致高远。加强软环境建设,意味着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历史传承或专业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校园文化品牌。比如,深圳南头中学的“南中大讲堂”等文化品牌就是校园文化的提炼与升华,它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最终实现以点带面推动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不断提升校园软实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上一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下一篇:有师“初”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