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的开放与参与

时间:2022-10-01 09:03:38

当代艺术家的开放与参与

在奥运会之后,一批在海外享有盛名的当代艺术家因为集体参与这项中华盛事而走进公众的视野。他们以全球性的艺术感觉再塑了国人对古典美的审美感;以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再创造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印象;他们也以亲身参与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家独立、叛逆的印象。

徐冰,1990年移居纽约,以丰富、深邃、富有独创性的作品享誉海外,是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18年后,他回来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他的行动其实也是一起艺术事件。他说,“我是被中国的现实招安了。”

蔡国强,最早参加在纽约的个人艺术展是以日本艺术家的身份,然而一直是他创作源泉的是故乡泉州的鞭炮、石狮子和父亲的火柴画。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火药,是他创作的最重要的媒介。他也积极参与带有官方性的活动,比如2001年的APEC会议大型景观焰火表演,今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焰火设计,以杀伤力影响世界进程的火药,在蔡的手中画出的是美丽与和平。这简直就是当代中国心声的表达。

回顾他们的足迹,发现他们以艺术家的身份经历并见证了中国向着和世界开放、交流、参与、表达、融合的进程。

在一次搜狐开展的人物对话里,徐冰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从当代艺术家的角度谈到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度。

范迪安对这30年的基本判断就是中国已摆脱了单纯跟随的阶段,而进入全球同步对话的时期。在现在这个时期,“中国艺术家对西方和国际正在产生影响。我们从被动地受影响,再进入对话,其中有一部分经验给整个国际艺术提供了新的经验方式。而且,也还能够产生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大格局的变革。……这个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

在这个很好的时期里,包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很好的价格,范迪安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艺术品取得好的价格,不仅是艺术价值的体现,“这个价格的价值含量里面包括了中国的市场发展。正是因为中国成了世界的谈资,中国艺术品才成为世界谈资的开头话。他们在谈论中国的时候提供了很好的观察点。”

徐冰也以他自己亲身经历了当代艺术的全球化的亲身经历立体认到在中国的伟大变革。他说,“中国当代艺术被受到关注,实际上是西方的知识分子有兴趣对中国的历史形态和最敏感部分的关注。我们很多作品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和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意识和丰富的故事内容让西方人感兴趣。”

由于曾经在多重的文化体制里的穿行过,徐冰就有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对待如何参与在中国正在发生的艺术实践。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徐冰可以和中央美术学院结合在一起。在一般人看来,它是比较传统、比较正规化、比较学术、比较封闭的系统。他说,“实际上大家有这种认识,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旧有的概念太牢固了。比如说前卫艺术是一个系统商业艺术又是一个系统。实用艺术、应用艺术又是一种系统,官方艺术又是一种系统。在文化圈的概念中,这个想法是固有的。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大的格局下,在中国这么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层次中,在文化生态上,这基本上属于一个原始时代。为什么说是原始时代呢?我觉得很多东西对于所有人来说,不管是有知识的,没有知识的,对于任何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新的东西。任何旧有的形态和概念都是可以重新考虑的,可以重新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范迪安认为现在在重建期的文化系统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个,中国从传统形态的文化走向了现代。特别是走向了跟世界越来越近的当代。第二个,中国和世界之间的文化关系也是越来越多的交流。尽管文化永远有它国家的特征,有民族文化的特点,这都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文化的一些运行方式上,肯定是越来越具有共通性。”所以在今天这个时期,我们今天处在不能用简单的两分法,非此即彼的方式来看待今天的艺术教育、运行、创作、传播、交流。”

上一篇: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 下一篇:若能加入世界一流公司敏捷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