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1 02:59:58

教学情境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摘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关键词】:创设情境 真实性 学科性 问题性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87-02

过去的数学知识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课堂显得毫无生气而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情境教学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创设了合作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给数学课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要对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进行认真思考,使情境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佳环境。

一、有效性的基础――情境的真实性

有效的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激发起学习动力。

案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片段

(课件展示上学期我校举行了秋季三项比赛中踢毽子比赛的场面。)

1、我们一(5)班有哪几位小朋友参加踢毽子比赛的?各踢了多少下?(每班有4位小朋友参加比赛,分别是张可心、田雨薇、郭朴源和孙小童)

张可心:我踢了56下。

田雨薇:我踢了60下。

师:谁踢得多?是不是很多?

生:田雨薇踢得多,比张可心踢得多一些。

师:多一些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生:张可心比田雨薇踢得少一些。

师:少一些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 想一想你们今天学会了用什么来比数的大小?(多一些、少一些)

2、郭朴源:我比张可心多得多,请你们猜一猜我踢了多少下?

出示表格:找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打“√”

师:为什么选99个?多得多是什么意思?

孙小童:我踢得比张可心少得多,猜一猜我踢了多少下?

出示表格:找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打“√”

师:为什么不选99个?

生:99个是多得多。

师:那32个、54个中应该选哪个?为什么?

生:32个,因为32个比56个少得多。

师小结:想一想你们今天又学会了用什么来比数的大小?(多得多、少得多)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把张可心、田雨薇踢毽子的个数进行比较,并尝试用一句话来说一说。通过比较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接着在学生初步掌握“多一些”、“少一些”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反过来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多得多”和“少得多”的含义。该情境的创设选择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素材,真实可信,这些内容具有丰厚的现实内涵,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经验。

二、有效性的核心――情境的学科性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有“数学味”。“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构建。

案例:徐斌《认识小数》教学片段

师:我们先来听一段广播的信息,看你从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苏州市经济广播电台:桃花牌收音机每台48元;英雄牌钢笔每枝2.6元;防雨书包每只20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5元;三角牌电饭锅每只124元;中华牌铅笔每枝0.2元。)

师:听了这段信息,你知道什么?

生依次回答。

师:这是一些商品信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商品价格的数据,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生:48、124、20。

师:这些数你们知道叫什么数吗?

生:叫整数。

师:那还有一些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点。

师:这些数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

师:这些数中间带有一个点。你们知道这些数叫什么吗?

生(许多人):小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中间有一个点的数――小数。(板书课题)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你对小数已经了解多少呢?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吧。

生1:我在亲戚开的小店里见过。

生2:我买尺的时候用到0.5元。

生3:我在超市里见过……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齐读小数。……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来思考问题,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商品信息,让学生观察商品标价,说说哪些数是已经学习过的,哪些数是还没有学到过,自然地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使学生自然顺畅研究数学知识。

三、有效性的关键――情境的问题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案例:《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片段

(课件:通过世界环境日引入教学之后,播放教学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什么?

生1:这周收集了340个矿泉水瓶。

生2:第一周收集了180个,第二周收集了340个。

师:现在,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准备把收集到的这么多矿泉水瓶送到回收站。现在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指着课件上的内容)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收集到500个再送

师:还有谁想说?

生:把500个矿泉水凑够

师:也就是说,收集的矿泉水如果达到500个就够了,没达到就不够。

生:计算180+340一共有没有500。

师:180+340等于多少呢?你们能算吗?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情境能够更好的理解情境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享受到数学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丽,陈秋宾.《做创造的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

上一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