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启示

时间:2022-09-30 07:05:30

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启示

摘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的逐渐激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企业管理的重视。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合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外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成熟,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国企的管理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本文主要是对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外企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 启示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企业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管理行为。目前一些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对成熟,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借鉴外企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一、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对成熟,最初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有哈佛模式,盖斯特模式与斯托瑞模式。相比较而言,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完善,可以为我国的国企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一)外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对完善

外企逐渐将企业的人事部门转换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外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仅对企业的职工进行有效地管理,同时还积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近年来外企数量逐渐增加,外企的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鼓励和支持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外企管理中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完善,增加企业员工的团结合作意识。外企通过人事部门的改革逐渐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

(二)外企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

企业文化主要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部门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对于企业发展的认同,通过企业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使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力,有助于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外企管理中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对企业职工的人文关怀以及为企业职工建立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营造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认识,进而产生一种较强的归属感。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工作人员有一种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企业文化通过积极培养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保障企业职工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外企招聘中重视招聘对象的整体素质

外企招聘工作与国有企业的招聘工作并不十分相似,大多数外企的招聘工作往往是对招聘对象进行综合考量,不仅仅要考察其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考察其性格和爱好等等。外企招聘中往往将职工自身因素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重视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式,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外企招聘中往往十分重视面试环节,对应聘人员进行一定的心理测试等等,这与国企招聘内容有着众多的不同。外企招聘中对于应聘人员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十分重视,创新能力比较高的员工在今后企业的长远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优势。

(四)外企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

外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员工的充分利用。外企发展中有相对完善的发展战略,根据这一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现有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开发企业职工的潜能,提高企业职工的有效利用率。

(五)外企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外企十分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奖励,外企员工的奖励机制相对来说比较完善,通过改革外企职工的薪酬逐渐增加,外企通过完善员工福利以及增加薪酬的方式不断改革现有的激励机制。外企员工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贡献以及提高自身的业绩水平获得加薪,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外企职工在企业工作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充分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能力。

二、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与外企相比我国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十分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十分完善,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水平都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目前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改革还处于比较早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都并不完善。目前国有企业并没有实现人事管理部门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也往往缺少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难以实现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难以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仍然是企业员工的主要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人事部门难以代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事部门改革工作还存在众多的困难。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并不十分健全,国有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的,但是福利待遇并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重要作用,目前国有企业仍然是采用按劳取酬的制度对员工进行奖励,但是这种观念往往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激励作用,一些职工的业绩与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导致企业的员工难以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目前国有企业员工的薪酬主要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企业职工难以得到很好的工作回报,薪酬也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目前国有企业的这种现状难以有效地发挥职工的潜力,难以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企业对职工的培训工作重视不足

目前国有企业的职工管理中缺少对职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和职工的职业规划工作,国有企业在员工招聘中与外企的招聘标准是不同的,国有企业更重视应聘人员的学历和文凭,忽视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国有企业招聘中往往首先看应聘人员的教育背景,如果这一条件不符合将取消应聘人员的其他面试,往往将一些具有实际能力的应聘人员拒之门外。国有企业的职工在工作中并没有相对完善的职业培训和职业规划,企业的职工的晋升往往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间,即使工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晋升的机会也比较少,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国有企业中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了解比较少,企业职工在企业的发展中难以充分发挥其才能,人才的潜能未能充分发挥。

三、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国有企业的启示

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改革逐渐进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改革逐渐成为企业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工作潜能,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科学化管理。

(一)制定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国有企业的人事部门管理改革工作十分复杂,需要比较长的过渡时间,国有企业需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工作,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督促人力资源建设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企业所有职工的管理工作,应该制定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逐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该与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同步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管理者应该在实际的管理中落实这一工作,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以及企业发展理念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员工有一种引导作用,激励企业员工投身于工作中。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中忽视了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工作,企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都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念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还需要将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战略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保障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地了解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朝着这一方向奋斗。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企业的文化理念,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展现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企业的激励机制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发挥企业职工的潜能,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今后的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针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比较全面的激励机制标准,保障企业员工的劳动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回报,激励机制的标准需要公正,全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管理中不仅仅需要设置物质激励,同时还需要增加精神方面的激励,工作人员物质方面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并不能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应该深入员工中间,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使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感受到归属感,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加强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加强国有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和职业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这一工作的实施,通过加强对现有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以及职业规划,可以促使职工全面认识自己,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职工发展的需要。在职工规划和培训工作中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企业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四、结语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国有企业发展中面临众多的困境,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潜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人事改革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与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还存在众多的不足,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借鉴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燕,赵晓丽.浅析国企与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魅力中国,2011(5)

[2]鲁莹.浅谈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启示[J].管理观察,2009(18)

[3]赵步同,彭纪生.民企,国企,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4]张莉.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2)

[5]杜学奎.浅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发展,2013(1)

上一篇:浅析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途径和存在的瓶颈问题 下一篇:试析如何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房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