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有效运行

时间:2022-10-20 12:32:06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有效运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并没有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扩张而发展。这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扩张,高职院校中的违规的事件也经常的发生,根据调查发现,现在的高职院校内部的债务纠纷问题已经引起广大群众的热议。高职院校要想在现在公开度较高社会中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实行有效的管理,要对学校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控制。想要对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就要研究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理论和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这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内部控制体系 建设 运行

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开始发展的,高职院校是按照当时国家颁布的高职院校建设的计划,然后再经过政府批准建设的,那个时候的高职院校是由政府划拨建设学校用的土地,拨付基本建设的专项扶助的资金,就因为这样两个原因,那个时候的高职院校就是公立性质的大学。高职院校建设之后,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国家高度集中的一手抓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招生和分配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的,这个时期的高职院校是依附于政府而生存的学校,但是也是一个不属于的自主办学的实体。近些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这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挑战,目前高职院校之间竞争的态势,已经逐步的形成,再加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些国外的高职院校也开始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更加加剧了高职院校之间竞争的激烈的程度。想要在目前这种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中取得好的效果,高职院校自身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教育质量和社会信誉,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内部管理。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张,注入学校的资金也在成倍的增长,学校的经济活动急剧增加,高职院校现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

到现在为止,内部控制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根据许多研究内部控制方面的专家的不同的说法,进行总结归纳,首先从内部控制的范围来说,内部控制主要有“部分控制论"和“全部控制论”这样的两个观点。内部控制的中的“部分控制论”的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只包括与处理经济业务有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只与资产管理有关,与行政、业务管理无关。内部控制的中的“全部控制论”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全部的管理控制,涉及到经营的各个方面和管理的全过程。通过一些专家总结的内部控制的概念,我们也对高校的内部控制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控制学校的一些已经制定的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因素对实现理想的脚步进行营销,有时候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偏离目标的情况。所以,目前想要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目标,就需要对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进行不断的平衡,找出一些措施来保证内部控制的目标的实现,其实这也是内部控制的调节功能。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把学校的管理目标的执行情况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及时的准确的反馈给有关的领导者。其实这也是内部控制同所具有的反馈功能。

三、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内部一些领导的忽视。高职院校的一些领导因为不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一些有权力的领导在社会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重视钱财的思想,认为只要有钱了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而且由于他们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不够,就导致很多的内部控制的计划难以有效的实施。还有一些高职院校领导错误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学校里的所有部门之间进行了相互牵制,而这种相互牵制会造成学校内部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激化,认为这对学校的发展极大的不利,所以这些领导开始有意识的放慢院校内部控制实施的脚步。

2、学校内部的控制人员配备的不够,使得内部控制执行的力度不够。一些高职院校内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配备的不齐,而且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的素质整体的不高,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另外,许多的高职院校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的会计人员配备的不齐,而且他们的整体执业水平较低,有许多的人员甚至可能是靠关系进到高职院校管理层的,这些人员的执业水平较低,这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不能有效的运行。

四、加强高职院校会计内部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1、高职院校的一些在职人员都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竞争的意识,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在,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实施也变得更加的重要。高职院校的所有在职人员要从观念上去真正的认识内部控制,从真正的意义上理解内部控制的意义,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其次,高职院校的所有在职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不仅要重视事前的计划,更要重视事中的执行,还有重视事后的监督。所以,高职院校内的一些领导不仅需要把握财务上存在的一些风险,而且还要把握法律上存在的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把学校实施内部控制的风险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最后,高职院校必须发动学校的所有的人员主动参与到内控制度实行的各项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所有在职人员才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提高内控制度的实施水平和实施效果。

2、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内一些在职人员的思想教育。让高职院校的一些在职人员从思想观念上去真正的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真正的意义上去理解内部控制的意义。高职院校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需要配备一些高素质的内部控制实施的人员,其实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能不能有效的实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内部控制实施的人员能不能真正有效的把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的运用到学校的内部管理中去。一些高职院校内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配备的不齐,而且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的素质整体的不高,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另外,许多的高职院校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的会计人员配备的不齐,而且他们的整体执业水平较低,有许多的人员甚至可能是靠关系进到高职院校管理层的,这些人员的执业水平较低,这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不能有效的运行。所以,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内的所以的在职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高职院校的所有在职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去真正的认识院校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从真正的意义上理解内部控制的意义,以及高职院校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来制定并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的控制制度。

3、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监督。加强对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监督对提高学校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效果如何。一方面与高职院校内部的控制制度有关,另一方面又与高职院校内部的控制制度的执行监督有关。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高职院校内部的监督控制。由于这个原因,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成立独立的内部监督的部门,客观的公正地对进高职院校内部的控制制度运行进行有效的审核和稽查,保证进高职院校内部的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其实想要做到高职院校的内部监督的客观公正,院校内部的监督部门必须保持独立性,想要保持独立性,首先要做的是组织上的独立性。想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先要在学校中选出有权力的领导对内部控制进行直接的负责,这些领导的级别越高,院校内部的监督部门的工作就会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权威性,这样就会让监督部门对高职院校内的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样就能使监督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次是精神上的独立性。这就要求执行院校内部监督的人员在思想道德上是正直的,要求他们保持公平性和客观性,对学校内部有关的监督事项的进行客观的判断和决定,让实施监督的人员得出的监督结果不受外界的干扰。所以,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对院校的内部监督部门给予一定的支持,要为高职院校内部监督人员排除一切不利于他们监督的其他因素。我想只有这样,学校的内部监督部门才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独立性,这样学校的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才能充分发挥起他们的作用。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并没有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扩张而发展。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学校的经济活动急剧增加,高职院校现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所以现在我们必须研究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理论和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进行,探索科学的高职院校内部的控制体系,加强学校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让我国的高职院校真正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定爱.当前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问题与缺陷浅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

[2]闫敏.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在高职院校的实施[J].教育财会研究,2003

[3]刘青玲.高职院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及管理.财经界,2009;7

上一篇:忠诚管理的经济学意义与价值观思考 下一篇:基于核电设备设计、采购、建安一体化计划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