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的个体原因探析

时间:2022-09-30 03:26:41

[摘要]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女性犯罪行为是作为个体原因的主观方面和社会客观方面两者的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女性犯罪个体原因,对遏止其发展趋势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女性犯罪;个体原因

近年来女性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个态势向社会敲响了警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大社会热点问题。

妇女犯罪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和简单的形式,而是体现着复杂性原则。妇女犯罪行为是由于妇女个体主观方面和社会客观方面两者的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方面的因素指个体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包括微观社会环境和宏观社会环境。微观社会环境包括具体个人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居住街道、交往关系、文化接触等;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文化教育、舆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对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微观环境来反映并实现的。女性犯罪个体原因指存在于女性犯罪个体方面的引发女性个体犯罪行为的相互作用的各个因素的总和,包括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水平、不良的个性表现等,还有一些相关因素如具体的生活处境、健康状况、年龄特征和精神状态等。本文拟就女性犯罪个体原因进行粗浅探讨。

一、女性犯罪个体原因概念及特征

女性犯罪个体原因指存在于女性犯罪个体方面的、引发女性个体犯罪行为的、相互作用的各个因素的总和。它是存在于犯罪主体方面的原因,不是主体外社会现象。女性犯罪个体原因包括个体心理原因和生理原因。个体心理原因和生理原因下又包含许多子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呈现一种相互交织的复杂态势。

(一)性别相关性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的差别首先是生理上的差别,胖瘦美丑各不相同,一些是与犯罪无关的,一些则是与犯罪相关的。犯罪学最早的理论是犯罪人类学理论。尽管“天生犯罪人”的观点受到了普遍批判,然而,生理因素还是不可回避的。对女性犯罪个体而言,因其生理因素不同,其心理因素呈现出与男性犯罪个体不同的特点。

男女两性在气质上存在天壤之别,这可以从生理角度找到科学的解释。探索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有助于人类认识自身。科学家发现,女性的大脑中比男性要多出15%的灰色物质,它主管着人类的思维。这种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男性的脑袋通常大于女性,可是男女在智商测试时的分值整体上不相上下。虽然少了些灰色物质,但是男性的脑袋里含有更多的白色物质,它主要负责脑细胞之间的联络,以及在神经冲动时大脑与四肢和躯干间的信息传递。因此,在对空间的认知能力方面男性更胜,女性大脑中的白色物质通常集中在主管语言的大脑半球,因此女性天生就具备语言天赋。另外,女性脑部供血的速度快于男性,而大脑供血快可减慢认知能力的衰退。男性的脑袋虽然较女性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脑组织的流失也更快,特别是主管自制力的那部分脑组织。古尔博士称:男性脑组织的这种流失到了45岁时非常明显,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到中年时男性比起同龄的女性来自制力往往要弱得多。其实男女可能产生的是同样的冲动,可是男性对长远后果的考虑往往要较女性少得多。虽然自制力强过男性,但女性也有自己的弱项,比起男性来,女性排解自我压力的能力往往相对较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苏娜・亨克塞玛认为,女性的生理机制使得她们更容易放大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女性更倾向于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她们更容易变得悲观失望”。此外,女性个体犯罪多与女性月经、绝经、生育等生理变化相关。

总之,女性个体犯罪心理因素与其性别生理因素相关,体现出性别相关性。

(二)情感相关性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角色期待是不一样的。我们形容女性用的是“温柔”、“贤惠”、“小鸟伊人”、“善良体贴”等词汇,形容男性用的是“勇敢”、“大胆”、“壮志凌云”、“雄心勃勃”等词汇。我们给女孩玩的玩具是布娃娃,给男孩玩的玩具是坦克机关枪。女人撒娇我们会觉得很有味道,男人撒娇我们会觉得变态;男人大大咧咧我们会觉得他豪爽,女人大大咧咧我们会觉得她不端庄;男人说黄色笑话我们觉得很正常,女人说黄色笑话我们会说她。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定型是迥然不同的。

这种性别刻板定型的典型特征是。男性是以成功为价值取向的,女性则是以关系为价值取向的。有人说,男人即便有再美好的爱情,如果没有事业,他不会快乐,女性即便有成功的事业,如果没有爱情,她也不会快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女性心理因素带有较强的感彩,正所谓“女性是感情动物”。

这种刻板定型的形成应该从历史长河的角度加以分析,男性因其身强力壮,更多地承担起干活生产的任务,女性因其生理的特点,更多地承担起生儿育女、传承后代、操持家务的任务。西方学者提出的“拟剧理论”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剧场,每个人在这个剧场都扮演一定的角色,这种角色决定了他的衣着相貌言行举止。因男女两性角色不同而形成的社会刻板定型对男女两性的个性发展是决定性的。女性因其关系取向的社会刻板定型的影响,心理因素呈现出了较强的情感性,对感情的感觉阀限较低,对感情较为敏感,维护情感关系的欲望较为强烈。

从女性的特点来说,女性感情脆弱,对婚姻家庭及感情问题看得重,对这方面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偏弱,处理问题的方式感情化色彩较浓。女性当事人一般倾向于维护、恢复原有婚姻状态,为了排除婚姻障碍、恢复原有家庭生活,一些女性报复甚至杀死情敌。无论是合法婚姻的女方,还是第三者,一旦不堪忍受被冷落、被遗弃、被虐待之昔时,会变得情绪偏激,丧失理智,较易采取极端的方法解决感情问题,在采取行动前完全没有考虑其行为的法律效果,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仔细分析即可发现,男性和女性对此问题的态度不同并非偶然,古今中外,女性承担生育子女抚育后代的家庭职责,女性投入家庭建设的时间精力相对于男性而言要多得多,根据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理论,女性对婚姻家庭的期望要远远高于男性,而这种期望的最重要的表现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存续。所以,一旦婚姻家庭关系出现变化,较之男性而言,女性受到的伤害更大,反击也更为猛烈。

二、女性犯罪个体原因分析

女性犯罪个体原因包括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下面就此分别加以剖析。

(一)生理原因

女性犯罪个体生理因素随着女性生理周期而变化。女性月经、产后、绝经期间心理发生许多微妙变化,这些变化与女性犯罪相关。

几个世纪前法庭在处理女性犯罪案例时,就开始考虑到女性犯罪当时是否处于月经期这个问题。女性偷窃因受月经期影响而作案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1890年Icard报道56例女性偷窃中有

35例处于月经期,四年以后Lombrosso和Fenero报道80例女性因妨碍公务而被捕,其中71例自称处于月经期,由此在法国法庭形成一个认识,女举止的变化明显受其月经周期的影响,且应纳入法律定罪量刑范围内。因为女性在月经期犯罪,可能是因月经期的短暂精神障碍所致。19世纪的法国精神病学家Esqul指出,部分有兴奋症状的精神病人在月经期其症状更明显,包括情绪激动、思维奔逸、幻觉、错觉,甚至判断错误,他把月经期作为精神障碍的诱因之一。月经与女性犯罪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无疑,女性月经期间是女性犯罪的一个高发期。此外,生育对女性心理也有重大影响,如产后易患抑郁症,也是与犯罪相关的。

总之,女性犯罪个体原因具有一定的生理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诸多内容是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反映社会客观现实的机制和机能很大部分是生物性的现象,具有相当的自然属性。生理因素在女性犯罪个体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心理原因

1.需要因素。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在主观上通常以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体验着,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行为的源泉。需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从初级到高级依次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作用最终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不同层次的需要将对应不同的犯罪形态,当然,需要外化为犯罪行为必须经过一系列中介转化。需要不同,行为也不同。根据需要层次可以把女性犯罪分为生理需要驱动型、安全需要驱动型、归属和爱的需要驱动型、尊重需要驱动型和自我实现需要驱动型五种。

(1)生理需要驱动型女性犯罪。生理需要包括饥、渴、性等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最优先满足的,是人类行为最重要的内驱力。把该理论与女性性罪错相联系,可以肯定性罪错犯罪中的一大部分是性的需要引起的,如果行为人的意志抑制力相对较差,就会被强烈的生物积累的能量所突破,产生性罪错人格。

(2)安全需要驱动型女性犯罪。人的第二层次需要是安全需要,即对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免受侵犯、免受焦虑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这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人们就会出现安全感,否则就会引起威胁感和恐惧感。安全需要也是引起女性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些女性犯罪就是来自于不安全感的攻击行为,特别是家庭虐待和遗弃案件。

(3)归属和爱的需要驱动型女性犯罪。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个人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如某人希望归属于某一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希望有知心的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渴望得到爱,并把爱给予别人。归属和爱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也可能引起犯罪。许多女性犯罪是为了爱人或恋人。一些女性接触不良交往对象,加入不良社交圈子后,碍于朋友情面,怕被排斥,尽管内心不愿意也参与犯罪步入歧途。

(4)尊重需要驱动型女性犯罪。尊重需要指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包括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尊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自信心。否则就会引起自卑感、软弱感和无能感。尊重需要在报复型女性犯罪中表现明显。在这类犯罪中,行为人大都遭受挫折和打击,认为别人冷落她甚至看不起她,于是将心中的愤怒通过暴力和残忍的手段表现出来并发泄在被害人身上。在实施这类犯罪时,行为人经常会破坏被害人的脸,因为脸是被害人的代表,通过破坏脸可以体会权力感和控制欲,这些人在犯罪中往往怒不可遏,无法控制自己。

(5)自我实现需要驱动型女性犯罪。自我实现需要指个人实现自己理想报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成为所期望的人物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也可能成为一部分人实施犯罪的动因。在这类犯罪中,犯罪分子追求的是权力感、控制感和成就感。行为人可能自小处于别人控制之下,受别人任意支配,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压抑日深。因此,决心做能证明自己是强者的事。某女性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宏伟目标,要在若干年内玩遍多少男人,以玩弄异性为乐事。陷入性罪错的泥潭不可自拔,这就是畸形的成就欲望的体现。

以上我们分析了各层次需要在女性犯罪中的作用机制及外在表现,总体上看,女性犯罪者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需要满足的缺失。当然需要满足的缺失,大多情况下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行为人可能经历多种层次的需要满足的缺失,并由于需要满足的缺失引起心理结构的紧张冲突。这些紧张冲突最终引发了犯罪行为。

2.性格因素。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也决定犯罪。性格是指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女性往往不如男性大度,在某些方面显得心胸狭隘。一旦其遭受情感上的伤害,她们常会记恨在心,如许某乘坐公共汽车时为琐事与一男乘客发生争执,二人由对骂升级为互殴。因对方出言不逊,许某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在派出所里解决问题时,她趁民警不注意猛然抄起一个茶杯将男乘客砸伤。24岁的女孩关红则是在餐厅用餐时与人发生纠纷被殴打,自觉受到羞辱。找来一把刀将对方扎成“肠破裂”,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不少女性有爱慕虚荣、贪图安逸享乐、爱攀比的心理,这也成为女性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这类女性罪犯大多数无正当职业,受骗上当被拐卖的多数是那些未出过远门或文盲半文盲的妇女,她们贪图享受、虚荣心强或因家庭关系不和,为获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改变贫穷的面貌,攀比吃穿,不惜采取犯罪手段,有的盗窃公私财物,有的诈骗,有的贪污,有的结伙抢劫,有的包庇、销赃、窝赃、贩毒等犯罪,一次得逞,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作案,越陷越深。这也是“二奶”、情妇现象盛行的原因之一。追求虚荣是一部分女性犯罪者,特别是犯罪女青少年性格上的一个致命弱点,有的甚至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不惜出卖肉体,而这些人一旦犯罪,就不能自拔,由恶习成癖性。恶习成癖是犯罪人性格特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犯罪者多数有着严重的不良习惯、恶习,有些劣迹较深的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有些罪犯从小就沾染有较重的好逸恶劳恶习,并逐渐形成贪婪的性格。这种性格一经形成,就会为满足个人利己目的去偷去抢、去诈去骗。有犯罪习惯的人会把犯罪作为一种需要。作案时毫不顾及犯罪的结果和影响。

3.人生价值观因素。女性犯罪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多畸变。一切动物都因生理上的需要产生欲望,人则不但有物质上的欲望,还有精神上的欲望。人们对物质需要的追求总是受着精神世界的支配、指导,这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罪犯的需要观,由于不能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作向导,而把低级的、生理性的欲求满足当作是人生中的幸福,把吃喝玩乐说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如“青

春不乐、一辈子白过;青春不美,老了后悔”,“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是最实惠的”等等,这种腐朽颓废的幸福观,实质上是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思想余毒,表现为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为了吃喝玩乐。过上“幸福”生活,可以不择手段地去偷盗、抢劫、诈骗甚至出卖身体。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非法的物质欲望,利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还有的人为弥补精神空虚,男女之间互相玩弄、追求感官刺激和性体验,并认为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许多女性就是在这种腐朽颓废的“幸福观”支配下走上犯罪道路的。

4.态度因素。态度是个体出生后,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周围世界的接触而逐渐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个体一旦形成某种社会态度,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个体的外显行为。但是,态度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发生相应转变,即原有态度结构消失,新态度结构建立。尽管到目前为至,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态度与个体行为之间存在必然线性关系,但大量相关研究表明,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十分复杂的关系。在特定情景下,态度与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因此,研究女性态度是研究女性个体犯罪行为特别是再犯罪行为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犯罪这一热点社会问题,关于原因的探讨,学者们各抒己见。笔者认为,女性犯罪的原因众多复杂,并且各个原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又会引起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女性犯罪的个体原因进行分析,上述的几个原因只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仍有许多原因有待人们去发现,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女性犯罪,仍需要更深更广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兆玺,等.在监女犯MMPI测试对照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

[2]魏颖.试论女性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控制[J].法制与社会,2009,(8).

[3]文琴.现代女性犯罪剖析及预防控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女性犯罪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

[5]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吴海燕.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8,(2).

上一篇: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一元化”构建探讨 下一篇:生境变迁与侗族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