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8:41:56

女性社会学论文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女性认识在城市化进程中萌芽

不同于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更加具有选择的自由性,是人类生活的最佳社会形式之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大规模城市,这一过程中改变了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形态,并且也巨大地解放了人类自身。人们开始倡导自由思考,随着生活视野的不断拓展,人们的基本素质和精神境界也都水涨船高。伴随着这一过程,城市妇女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解放。女性的角色在城市的环境中也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如今的城市社会环境已经不再以体力决定社会角色了。城市中的女性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更多的机会与权利,更加积极地对待工作、参与时政,也对传统的社会观念进行挑战。由此可以看出,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性主义是伴随着城市产生的。

(二)城市所引发的女性问题

城市化必定是把双刃剑,女性在城市中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女权意识不断觉醒,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发现了一些女性问题,使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甚至使部分女性陷入困境。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女性并不是必定的受益者。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自乡村的女性移民身体健壮、易于管理、工资水平低等特点使其相对于城市固有女性居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健康问题、推迟婚姻等。

(三)性别歧视与城市化过程中女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性别歧视意味着不同的性别所拥有的待遇是有差异的。为了消除性别歧视,使女性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我们应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入性别视角。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使她们往往对城市的一些问题更加敏感,更容易体会到城市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中不合理、不人性化的地方。但是由于适当途径的缺乏,城市管理者接收不到她们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管理不善,而非财政资源、技术缺乏等原因。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加入性别视角,就会弱化不平等这样的道德问题,而且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接纳全体市民,特别是女性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城市女性的生活空间

(一)传统(古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在女性社会很低的传统社会,我们在大街小巷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因为世俗的束缚,不允许她们出现在公共场合,她们日常的活动范围基本只能在家中,甚至在家中的一些区域也是她们不能涉足的。在中国传统的居住设计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传统住宅中男女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区域,前堂后室,以“中门”为界,而“前堂”往往是女性不能涉足之地。这种格局看似保护妇女,事实上限制了女性的生活空间和人身自由,使女性完全脱离了社会生活。

(二)现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职业女性史无前例的增加,女性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且可以随意出现在公共场合。传统的社会格局被打破,城市公共空间不再是男性的专有空间,女性也加入其中。然而,由于男女平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性别歧视仍然没有根除,不难发现城市社会空间存在着性别不同所带来的各方面差异。由于性别不平等,男性、女性占据着不同的城市生活空间,社会地位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社会空间的占有取决于男女的社会角色,男女的社会地位也从城市空间中反映出来。在城市社会中社会管理者往往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的身影,而辅、服务性的工作往往由女性承担。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浙江省社科院妇女和家庭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在过去的10年中,在理论研究上,妇女和家庭研究中心共承担全国社科基金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以及福特基金会、加拿大CIDA等国际基金会资助课题十多项。在教学上,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社会学专业女性社会学方向硕士生,在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为社会学专业硕士生教授女性社会学必修课,在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和美国密西根大学联合招生的妇女学研究生班上,负责设计“社会性别与中国社会”课程和组织师资,并教授“妇女越轨与对妇女的越轨”专题课程。同时,妇女和家庭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妇女性健康热线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浙江省地市工会女工部长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等培训项目以及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社会一心理一医学新模式救助妇女”、“浙江省女性健康热线”等行动项目。

今后3年基地的工作思路主要是:继续以研究为中心,以教学和行动为两翼,三者合一、三者联动;争取得到单位领导、有关部门和学界主流进一步的支持;继续提升相关能力,增长相关知识,包括学术研究、教学、行动、组织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开拓知识性的行动,积累和传播行动性的知识;进一步推进浙江省妇女研究、妇女学教学和有关行动,担当积极的协调人的角色;进一步在全国女性社会学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推进全国妇女/性别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相关行动中,发挥积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今后3年的计划主要有:(1)在学术研究方面,继续协调全国有关研究力量,组织出版妇女发展蓝皮书系列;进一步开展有关反对拐卖妇女儿童、反对商业性易及预防妇女犯罪方面的研究,出版有关的专著;继续发展海峡两岸妇女学界的交流,编辑出版台湾妇女学界的研究论文;广泛深入地开展妇女学,尤其是女性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发表更高质量的论文和专著;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推动青年骨干的成长。(2)在教学(培训)方面,继续在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生中开设女性社会学必修课,并尽可能扩大女性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生招收人数;进一步指导学生撰写具有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努力培养一批既掌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又具有较高女性社会学专业理论水平的专业人才;根据已有的力量,积极组织和参与有关妇女学方面的科研人员培训、师资培训I和学生培训。(3)在学科建设方面,继续在女性社会学学科建设中,在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和项目行动方面,发挥骨干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协调全省和全国力量,根据新的成果,出版女性社会学方面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发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的力量,以一种新的活力,更广泛和深入地推进妇女/性别学的学科发展;与中国妇女研究会、中国社会学学会等主流学术机构,以及中国社会性别与发展(GAD)网络、全国反家暴网络等妇女非政府组织建立更多的联系,以进一步发挥该基地在全国学科建设中的地位。

二、陕西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近年来,陕西省委党校在妇女,性别研究及干部培训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在培训渠道上不断拓展。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妇女理论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主体班次,已成为市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县委副书记县长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优秀科级干部培训班的必上专题;发挥“三秦大讲堂”平台,邀请著名妇女发展研究专家宣讲妇女研究新成果。二是利用党校优势资源举办不同主题的培训班。(2)在培训内容上不断完善。在主体班次、领导干部研究生班开设的“当前领导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中,设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发展与社会和谐”、“领导艺术与女性参政”等专题。在面向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的《宪法学》、《发展社会学》等课程中,都设有“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国策”等内容。培训内容越来越全面、系统、深入。(3)在培训能力上不断提高。陕西省委党校现有教授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女专家学者。这些力量分布在不同的教研部门,从事哲学、经济学、法学、党史党建、科社理论与实践、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4)在学术研究上不断创新。近5年来,基地有十余人次参加了各种层次女性问题理论研讨,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未来3年内,该基地争取打好基础,有所突破。一是科研有所突破,在3年内出版1-2本女性学方面的专著、1本论文集。二是培训有所突破,在培训的人数、内容和质量上更能满足需要。三是结构有所突破,与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和妇联建立更加广泛深入的联系,将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基地将从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关注妇女和性别问题,不仅关心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更关心社会公平环境;不仅注重政策体系完善,更注重实践推进进程;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更重视热点问题探讨;不仅支持女性学者投入研究,更要吸收男性学者参与,力求将为进一步推进妇女,性别研究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辽宁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辽宁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成立于1998年的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在过去的几年中,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每年专门举办辽宁省妇女领导干部培训班1-2期,共培训女性领导干部近500人次。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妇女干部成长的心理路程等专题课,并且多次举办有关妇女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发挥教员、学员二方面的科研优势,集中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新发展、女性领导干部成长规律,尤其是对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女性存在的突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取得良好成效。如《可持续发展需要妇女的参与》、《影视传播与妇女生存环境》、《妇女参政优势互补》、《加入WTO对中国妇女就业的影响和对策》等论文在《中国妇女》、《党政干部学刊》等全国、全省较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并且每年都有论文入选省妇联所举办的各类研讨会。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成立于1993年,凝聚了一批妇女和社会性别学的学术骨干。中心保持“妇女史”研究的优势,先后承担了9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中心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国际基金会资助下,多次举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读书班等,与国内外妇女研究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还培训农村基层妇女与妇联干部,提高农村妇女自立自强和性别平等意识。以杜芳琴教授为总负责人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跨界联合课题共举办研讨会、读书会15次,参与者近600人次;出版著作、教材、译集等19部;课题还资助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19所高校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试点课程约42门。

未来3年内,该基地的规划主要有:(1)在研究上,重点选题将集中于社会科学与应用及行动研究、人文学科与基础研究、教育科学与实践三个方面。(2)在教学与培训上,本科课程新增:性别与社会工作、性别与健康、国外妇女史、女性心理学、媒介与性别等。研究生课程新增:性别理论、社会性别研究方法、中国妇女史专题研究、世界妇女史专题研究、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外理论与实践、社会公共政策的性别分析)、妇女运动与组织、中国NGO(模式、管理与社会性别)、性别发展社会学、性别健康社会学、文化批评与媒介研究等。培训计划有:亚洲与本土妇女学:研究、课程与教学(针对开课教师培训,暑期班系列培训2007-2008年,与韩国梨花女大亚洲妇女学课题组合作);妇女领导力培训(争取加拿大大学教学项目,可与中国妇女研究会合作,2007暑期);公共健康与性别(培训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学教师、卫生系统官员和专业人员,2008)。(3)在学科建设计划上,硕士研究生方向首先在“妇女/性别史”和“性别社会学”基础上再增设新方向,如“性别与发展学”和“性别与健康学”等,其次与有关院系结合增设新方向:与政治与行政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公共政策”与新闻传播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等嫁接出“性别与教育”(含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逐步形成研究院独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博士研究生方向上,借用学校一级学科平台,以历史学为依托的“妇女/性别史”;以政治学为依托的“性别与政治(公共政策)”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二、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农村妇女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

近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的妇女/性别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干预与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的研究,包括了外部干预条件下妇女的性别角色的变迁、农村妇女的能力建设;如何制定性别敏感的发展计划;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中的性别不平等分析等等。研究课题与各种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加拿大农业项目支持的“中国小农获取畜牧服务的性别不平等研究”。(2)发展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包括了农村土地分配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及大城市郊区流动妇女发展与能力建设问题等。(3)各专题研究,包括妇女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健康发展、性别与反贫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等。

该基地今后3年的建设中主要有四个目标:一是加强既有农业研究中的性别敏感。计划主办一次有关“研究领域纳入性别视角的意义”的研讨会,并将研讨成果进行发表和宣传。预期成果包括:农民生计及反贫困、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乡村自治、乡村规划及变化等各人文与发展研究领域,继续推进研究计划及监测评估中纳入性别指标:促进本校专业以及各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研究领域的性别意识。二是促进农村发展及研究领域的性别主流化。计划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有关性别理论、性别分析方法的培训;组织农业相关部门进行有关妇女与农村发展的研讨会;编制如何在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预期成果包括:在目前合作的全国各地的农业科学院机构中至少有6个能够在其研究计划和研究影响中纳入性别指标;每年的交流活动中均纳入有关性别与发展的内容;与宁夏、河北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合作中进行性别计划;出版有关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三是加强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建设中的性别主流化。计划组织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的有关性别内容的研讨会:继续修订既有的性别与发展教程。四是促进妇女与乡村发展的倡导。计划建立妇女与乡村发展网络;通过递交研究报告、邀请相关人员进行研讨等方式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三、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成立于1994年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的。中心成立以来,从民族学、法学、宗教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视角人手,先后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等6项部级科研项目,争取到的研究经费和活动经费达几十万元。中心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和平等与发展妇女问题学术研讨会,还召开了3次以“妇女平等与发展”为主题成功地召开了三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与近百名来北京参加培训的、各个民族地区的处级女干部进行研讨;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21世纪妇女平等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成果。

未来3至5年,基地建设工作的思路和计划:(1)民族地区女干部与女实业家的培训计划。将充分利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的资源优势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人才优势,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干部培训班,听课对象不仅包括女性,更注意吸收少数民族的男性学生、干部、领导。还将开展对民族地区女干部、女企业家、女科技人员的学习、培训、研讨和参观。(2)基地的科研规划。准备将民族地区的女性研究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九八五”与“二一一”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起来,集中民族系统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切实关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生活实际开展有关法律和政策及社会机制的社会性别分析,特别是有关就业、社会保障、土地、人口、参政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的调查研究,为制定法律和政策提供对策与建议。(3)基地的妇女/社会性别教学计划。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推动学科建设。中心将继续在中央民族大学开设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女性文学概观等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并且与文学与新闻、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单位合作,设立女性学二级学科硕士基金。

四、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该中心是2006年学校整合妇女/性别研究资源,以建于1993年的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为主体,纳入了“武汉大学弱者权利保护中心”部分骨干力量和“武汉大学女企业家研究与咨询中心”整体力量而组成,成为集研究、培训和维权为一体的跨学科的全校性学术机构。中心有来自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十多个学科的教师5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处级以上女领导干部8人;其中有3名著名男性学者。该中心成员自2000年以来主持大型实证研究6项,完成课题10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妇女学论文五十余篇;组成单位举办过“武汉大学2003女企业家国际论坛”,参与组织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100余场,听众两万余人次。中心成立后于今年4月主持召开了“中国高校女性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校承诺每年拨款不少于15万,本年经费已到位;配办公室一间及承诺适当编制。

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下设“五部一室”,即学科建设部、基地培训部、基地科研部、法律咨询部、国际交流部与基地办公室。该基地在筹建中已经和即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有效激励成员进行女性学研究与教学的热情;建立管理章程、教研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网站和广泛的多样化的学术伙伴关系。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尽管如此,这并未影响与西美尔同时代的人和后辈学子对他的尊敬和高度评价。他的学生就“觉察出那个时代的天分”和他“从现代主义者角度对那个时代的解释”。有人把他的《货币哲学》推许为“这个时代的哲学”。卢卡奇认为没有人不对西美尔的思想着魔,后者是现代哲学领域最重要也最令人感兴趣的过渡现象。鲍曼对西美尔也赞不绝口,认为后者是非常有力度和最富洞察力的现代性分析家,同时还是一位敢于发表言论的作家、一位思想家和开创了社会学风格的人。雷克称赞西美尔奠定了德国社会学的现代规则,为德国的美学社会学注入了鲜活力量。诸如此类,西美尔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他对他的学生、同时代人乃至后辈学者有着深远影响,布洛赫、韦伯、卢卡奇、舍勒、布伯、克拉考尔和本雅明都因为从其思想中汲取了营养而受益匪浅。

一.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特色

西美尔在现代性研究方面的独特之处或贡献在于他研究方法和角度的独领。首先,与传统研究不同的是,如果说韦伯是从宏观的角度展开现代性研究的进程,那么西美尔则是从审美的心理感受的角度即从现代都市生活体验的微观角度来界定现代性,以此凸显现代个体的内在心灵。与韦伯致力于用理性来描述现代性不同的是,西美尔特意强调文化的感觉性,同时用个体的生活感受来建构社会整体。故而他的现代性理论研究不是采取历史分析的方式,而是一种对现代性社会现实体验方式的言说。西美尔经常聚焦于人的内在生活和现代性心理学,他将现代性界定为心理主义,并要求按照内在现实来体验世界。因此,对于那些分析现代性体验方式至关重要的心理过程,西美尔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正如刘小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所说:“西美尔以一种审美(感觉)方式来确定现代经济制度与现代社会文化制度的心性品质之内在关联,以便更切近地把握现代人的生活感觉。”[1]在《哲学文化》一文中,西美尔写道:

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2]

构成西美尔现代性洞识的社会经历与他个人内在体验相结合不是偶然的,这尤其适用于他对大都市生活和成熟货币经济的异化关系所引发的内心紧张。我们可以很容易在他的作品中发现现代性的社会心理学痕迹。而且对个体内心生活的强调,与西美尔保护个体性的意图以及后来重新构建个体性的意图妙合无痕。因此,在西美尔那里,现代性是时下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方式,也就是说现代性存在于一种体验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中。它不仅被归结为人们对于它的内在反应,同时还被归纳为人们内心生活对它的接受。

其次,从心理感觉经验出发,西美尔并非是从社会总体上对现代性作高屋建瓴式的分析,而是从日常具体生活中“现实偶然性碎片”出发对后者进行研究。换言之,他的现代性分析不是去考察社会系统或社会制度,而是通过社会现实中“看不见的线索”、那些被看做永恒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形形的“瞬间图像”或“快照”去建构现代性理论,他走的是从碎片到整体的研究路径――目的在于从生活的每一细微末节中发现其意义总体性的可能。正如陈伯清所说:“……西美尔好像一个能工巧匠,善于充分利用手边现成的材料,甚至边边角角,补裰出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出来。”[3]从前面刘小枫和西美尔自己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因为现代生活的现实情况已经使总体化理想变得举步维艰,后者关注的并非现代性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是此过程中的碎片化体验。西美尔研究的出发点是“那些看似最表面、最不实在的东西”,其整个研究的一致之处就是在每个生活细节中发现现代性意义的总体性。西美尔深信,生活的细节与表象乃是和它那最深奥、最本质的部分密不可分的。因此,他尽可能捕捉那些化约为个人内心体验的生活细节,以林林总总的碎片而不是以社会制度或社会系统为切入点来阐释碎片背后的内在实质和总体性存在。“他很早就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阐释世界碎片意象的大师”(克拉考尔语),西美尔对现代性的研究是煞费苦心而且匠心独具的。

从审美的维度出发,西美尔赋予一切看似平庸的生活碎片以审美特征。日常生活中的桥、门、首饰等社会碎片或时尚、、调情、冒险、旅游、、货币、陌生人等社会现象也因此具有了审美意义。也就是说西美尔想通过审美的方式来确定现代文化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在他那里,碎片化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借助审美转换,我们可以通过碎片探寻到生活的终极本质。在《社会美学》中,西美尔这样表达自己的见解:“对我们来说,从偶然生成的东西中可以发现规则,从表面和短暂的东西中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意义。”[4]

二.西美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如上所述,由于西美尔的学术价值长期以来未被足够重视,导致了对他思想研究的严重滞后,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世界其它各国,即便在德国亦是如此。

首先是同时代人对于西美尔的研究,他们的结论大多是流于对西美尔的思想的评价和并不深入地分析,且语焉不详。如弗里塞森・科勒的《论西美尔》中从文化-社会角度出发,认为西美尔是“表现主义艺术的思想家”,后者那随笔式的哲学是表现主义式的生命创造的尝试。克拉考尔(西美尔的学生)则从他老师那独特的思考风格出发,承认西美尔是一个哲学意图超越经济和历史的观察者。从后者那碎片化的研究范式出发,克拉考尔判定西美尔是把玩世界碎片的大师,并对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影响巨大。马克思・韦伯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评价西美尔,他对西美尔社会学知识的本质和方法论予以批判。卢卡奇对西美尔的研究乃是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了后者哲学思想的特点――多元性和不成体系,并将其称为“印象主义哲学家”。从“印象主义”到“玩世主义”,卢卡奇对西美尔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哈贝马斯同样从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断定西美尔并非社会学的古典思想大师,而是带有社会学科性质的推究哲理的时代诊断者。

西美尔研究中的主将并且颇有建树的当推英国学者戴维・弗里斯比,其理论在学界影响甚大。他在第一届西美尔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开启了西美尔研究的主要思路。在此之前,弗里斯比还和另一位学者波多莫尔合译了英文版的《货币哲学》,在《译者导言》中他梳理了西美尔货币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作出了《货币哲学》是从审美主义出发的论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弗里斯比的一系列研究西美尔审美印象主义和现代性理论的佳作不断问世,他和西美尔在德国的主要研究者奥特海因・拉姆施特德共同发起对西美尔现代性资源的勘探和挖掘。随后出版的《现代性碎片》即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辟专章研究西美尔后认为,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后者对现代性的货币经济和大都市的考察,集中在它们对个体的日常生活的现实体验和内在精神生活的影响上,如精神衰弱、大都市生活体验与商品和货币经济等。该书可奉为西美尔研究成果中的经典之作。此外,弗里斯比还主编了三卷本的《乔治・西美尔:批判性的评论》,撰写了著作《社会学的印象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审美》等论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都有指涉。

与弗里斯比的研究类似,格罗瑙的《趣味社会学》从社会美学的维度对西美尔的思想进行了考察,该书集中探讨了后者的“趣味”、“时尚”和“游戏”等概念。格罗瑙认为西美尔的时尚理论是解决现代性悖论(普遍性和个体性、主观性和客观性)最典型的社会结构之一。从时尚的社会游戏入手,著者把西美尔的社会学定义为“美学社会学”。还有戴维斯的《西美尔与社会现实的美学》、狄塞的《西美尔的艺术哲学》、勒曼的《乌托邦的美学》、胡布纳・凡科的《社会认知的审美化构成》、华斯的《超越艺术:论西美尔的艺术哲学》等亦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还有研究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的,如格罗斯的《宗教社会学导言》、科瑞奇的《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罗伯斯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韩梦德的《西美尔论宗教文集(前言和导言)》等。有专门研究西美尔女性思想和文化的,如魏茵戈特纳的《西美尔与女性的文化困境》、提森的《女性与客观文化》、伊克哈德的《西美尔关于“女性问题”的阐释》、克塞的《受忽视的西美尔对女性社会学的贡献》等等。一般说来,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现代性方面,如贝勒的《反讽与现代性话语》、布罗迪的《西美尔作为都市文化的批评者》、达美的《西美尔的性别社会学》、雷威因的《西美尔论个体性和社会形式导言》、穆勒的《社会分化与个体性:西美尔的社会诊断和时代诊断》、丝柏科曼的《西美尔的社会理论》、斯卡夫的《韦伯、西美尔和文化社会学》

此外,拉尔夫・雷克的《西美尔与先锋社会学:现代性的诞生》一书堪称西美尔研究的新声,它提出了许多关于西美尔研究的新观点和新发现。雷克将西美尔塑造成先锋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性别论者,使后者从哲学沉思者摇身一变为社会革命家。在书中,雷克还强调西美尔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并认为西美尔思想是尼采和马克思哲学的辩证结合,分析了西美尔对早期表现主义艺术运动以及对表现主义哲学的贡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西美尔研究更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学者们只是做些表面性工作,如翻译和介绍西美尔的思想。目前被翻译成中文的西美尔著作有:《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金钱、性别和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社会学》(林荣远译)、《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生命直观》(刁承俊译、《叔本华与尼采》(朱雁冰译)、《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等。

国内真正对西美尔进行研究并形成专著的人屈指可数,根据统计,仅有杨向荣、陈戎女、刘小枫、陈伯清等几人而已。对他的时尚理论进行专门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研究的内容来看,陈伯清的《现代性诊断》主要是探讨西美尔的生平、他的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片段以及他的现代性的理论和他的历史影响等,重点是研究西美尔的社会学和现代性思想。陈戎女的《西美尔与现代性》主要讨论西美尔的文化哲学思想,尝试整体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以专门的个案,从女性主义、货币文化、审美和宗教等方面具体解读西美尔思想的不同层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轮廓。同时,又围绕文化的现代性来展开西美尔思想不同层面的论述,凸现出西美尔文化-现代性思想的不一样的现代性理论形态和理念旨趣。杨向荣的《现代性与距离》选取了西美尔思想中的三个关键词:现代性、碎片和距离来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展开研究,该书偏重于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探讨,从美学的层面来讨论作为社会学家的西美尔,审美现代性的视域和美学的维度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主线。而最终目的也是以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为背景,以“距离”为聚焦点,进而从文化社会学、美学、艺术以及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等层面窥探西美尔的文化、美学与艺术思想。研究西美尔现代性思想的还有刘小枫,他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对现代性的审美特性和西美尔的现代性体验美学进行了初步探究。该著以现代性问题为焦点,审视百年来的欧美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观察和把握,力求通过进入现代性问题的纵深来讨论迄今的社会理论的问题性。在考察欧美社会理论、探析现代性问题的思路中,着意引入现代中国的基本问题。由于涉及西美尔的研究内容只是以章节形式出现,严格说来,它并非研究西美尔的专著。此外,顺便需要提及一下的是苏国勋的《西美尔》,也只是《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卷)中的一个部分,在此也不计入专著之列。

在论文方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以西美尔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44篇)和学术论文(不足200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西美尔的宗教理论和社会学思想、他的货币理论;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他的女性主义思想;现代性文化危机理论、有关时尚的理论(8篇)等方面。

从上述国内外对西美尔研究现状的综述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迄今为止,人们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其一,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来挖掘西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其二,以文化、审美、心理等关照方式为依托,从他的社会学、货币哲学理论中发掘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资源;其三,从文化、历史和经济等角度来阐释其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337.

[2]转引自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周宪、许均主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2.

[3]陈伯清.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3.

[4]陈伯清.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66.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广东女性职业教育论坛》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涉及到女性职业发展、性别平等、教育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该刊每季度出版一期,以发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成果为主,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女性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杂志主要关注女性职业发展的问题,从女性学、职业教育和职场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女性职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旨在推进女性职业教育和职业发展。

它在女性专业、女性学及女性职场文化等研究领域内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和观点,为广大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该杂志还扩展了女性职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关注女性在各行各业中的职业发展和平等权利的争取,促进了女性在各个领域中的全面发展。

该杂志的读者主要来自广东省,包括广东省内大学、社会各界学者以及关注女性职业教育的广大读者。它为广东省内的女性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一种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使她们得以了解最新的女性职业发展研究动态和各类女性教育和职业培训活动。同时,该杂志的发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学术研究和政策建议的影响也逐渐扩大。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女性;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艺术史

女性主义艺术史从产生发展至今,在西方艺术史领域产生着越来越显著的影响,逐渐成为艺术史研究的一种新思潮。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水岭,研究者把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的女性主义艺术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艺术,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琳达・诺克林、葛内塞尔达・波诺克。

女性主义艺术史的研究挖掘了从古至今被历史遗忘的大批女性艺术家,呼吁妇女应该为构建一个两性平等的艺术体系而努力抗争,而开创美术史性别研究的先河者―琳达・诺克林,从两性差异的社会原因入手,为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她提出女性艺术家受社会忽视、冷落的主题。1971年,她在美国杂志《艺术新闻上发表了一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的文章,以简洁有效的提问陈述了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妇女问题,分析艺术史发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纵观艺术史,成功的女性艺术家寥寥无几,女性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与内心自我斗争,无法像男性一样赋予激情的从事艺术。诺克林从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待遇方面分析,艺术人才的培养不是个人能力自主、自由的活动,而是会受到前辈艺术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强制。

从艺术教育上看,诺克林考察了学院人体课中对待女性的歧视问题。女性被排斥在艺术课堂之外,只能在镜前画自画像,或者是充当男性艺术家的模特对象,可想而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艺术家成长之路多维艰。

在社会的教育与鼓励方面,诺克林得出结论:一个女人要想在艺术上取得伟大成就,必须有面对社会舆论的勇气,放弃自己的爱情与婚姻,背负没有女人味的不雅名声。

诺克林的理论研究除了诸多论文集外,还有十余本权威论著。她强调把传统的艺术史研究的形式分析,与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图像学、现象学等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对传统艺术史进行诠释、校正。诺克林试图把美术史中被遗忘的女性艺术家挖掘出来,添加到艺术史中。她的理论研究成果使很多研究学者们受益匪浅,都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传统艺术史翻新重读。如诺玛・布罗德《德加的憎恶女人》一文,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出德加质疑当时社会的虚伪礼仪、道德以及对女性的“珍爱神话”,他的绘画作品中表现的是尊重女性、敬爱女性,欣赏她们的创造力,此文改变了德加一贯被认为是轻蔑女性的说法。

由此可见,诺克林的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改变了传统艺术史的研究范式,为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现代女性主义代表人物葛内塞尔达・波诺克,她认为对女性主义艺术史的重写目的不是为了改良艺术史,而是从阶级、种族、性别和地理等方面否定传统女性主义宣扬男女平等的观念,应从整个学科领域出发,改变传统的研究模式。于1988年出版《视觉与差异:女性、女性主义与艺术史》,此书一共由7篇论文构成。其中《女性主义对艺术史的介入》一文,集中了她对于女性主义与艺术史二者之间关系的核心思想的诠释。波诺克认为:关注女性艺术家,应当把女性放到艺术史中,从整个学科领域来探讨艺术史中对于女性的偏见,要转变创造力来源于与世隔绝的美学王国这一观念。接着,波诺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点说明艺术创造就是艺术生产,艺术的社会生产力决定艺术的社会生产关系,纠正了以往“艺术家创造图像”的谬论。她认为伟大的艺术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艺术在阶级、种族、性别三者间的作用下所处的地位;其二,仔细分析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创作的方式以及作品所服务的对象。而理解这两个条件无法用一种方法论来完成,需要涉及图像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理论。

波诺克的另一篇文章《在拉斐尔前派艺术作品中作为象征的女性形象》否认了男性应被当做主力创造者,女性处在次等位置的思想观念。波诺克在本文中指出拉斐尔前派的描绘对象――希达尔,她的历史应该从维多利亚时期伦敦女工、女教师、女模特等视角来重新叙写,而在其他文中研究者对于希达尔的理解,被认为是艺术家罗塞蒂艺术创作的灵感尤物。可见波诺克的研究改变了这些偏见,她对女性主义艺术史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同时波诺克又认为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必须对抗现代主义的自律性和政治麻木,正在尝试一些研究方法把女性作为主体,而不是按照男人的标准装扮出的女性客体。波洛克的研究理论是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中最进步的观点。她把对于艺术史的研究扩大到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以新的方法重新谱写文化艺术史,被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一部分,为女性主义艺术史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

90年代初期,两位女性主义研究者布罗德和盖拉德,把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20篇论文编辑成《扩充的讨论:女性主义与艺术史》出版,此书内容广泛而丰富,历时文艺复兴时期直至现代艺术时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自身、男性目光、女性的社会认知、女性“本质论”、后现代主义以及女性艺术家等几个论题上。这一时期的研究比10年前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更先进,更学术化,是对20世纪末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的一个总结。

除了论文集之外,还有一些女性主义艺术的通史性质专著,1992年,惠特尼・查德威克《妇女,艺术与社会》一书分析了从中世纪至20世纪,女性如何承受社会带来的舆论压力,如何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如何扭转两性的平等境遇,从而为人类艺术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1997年,南西・海伦的著作《女性艺术家》介绍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的女性艺术家和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艺术家如何在父权制社会下坚强地生存与发展,并一步步地走出性别歧视的巨大阴影,朝向两性平等的目标发展。

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历时了30余年时间,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了卓越的发展,随着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的层层深入,它必将给整个艺术史注入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也在整个艺术史领域占有重要而且特别的一席之地。女性艺术史家们应该学会不断地自我反省,审时度势,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美]琳达・诺克琳等著,李建群等译.失落与寻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琳达・诺克琳著,游慧贞译.女性,艺术与权力[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出版社,2004.

[3]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M].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

性别教育,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生理性别教育特别是女性生理教育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学科体系,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社会性别教育却较被忽视。因此,高校应在进行女大学生生理性别教育的同时,推进社会性别教育,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公共课程,使女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社会性别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认识。

就目前的人类社会状况来看,性别分层仍然是人类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绝大部分社会和文化中,两性在价值、地位、等级上处于不平等的状况,男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性别是“作为一种等级差异而存在”[2]。社会性别矛盾“固然不是一种剧烈冲突的、但却是一种持久的社会矛盾,它往往比任何种族隔离更加坚固,比阶级的壁垒更加森严,更加普遍,当然也更为持久”[3]。女性较之男性,始终更突出地面临着社会性别这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我国当前女性发展状况和妇女权力在世界上处于较前的位置[4],但是我国社会漫长的父权传统和目前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使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别问题更加复杂。此外,社会性别问题在许多方面往往是隐蔽性的存在,同时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规范往往通过社会化直接作用于个体意识,如果不加提示,个体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社会性别教育,否则,绝大多数女生对社会性别问题将终身停留在社会经验感知阶段,从而对社会性别问题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

一、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培养,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使得女性在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和自己内在人格的多重束缚下,人生策略、价值取向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失去了本来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自主的幸福。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走上社会就业的女大学生,在面临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转化和社会化、再社会化之前,系统地认识社会性别的显性和隐性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的机制和文化根源,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建立起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明确适合自己性别的发展方向,获得必要的发展帮助与生活帮助。不仅如此,性别教育的影响还将与女性的社会性别一样伴随女大学生终身。

社会性别教育,是要让所有女性都了解并获得自己的权利、发展机会与尊严,认识自我,包括自我的特征及社会的角色;认识社会,对社会性别规范与社会环境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了解;适应转型与再社会化。要让女生了解,不合理的社会性别状况,不仅是对女性的、也是对男性的限制,女性不仅是为自身的发展,也是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而努力。[5]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不仅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男女平等的事业在中国尤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曾经是一个最传统、最典型、发展时间最长、发展程度最高的男权制(父权制)国家。中国女性的解放因此在世界上备受瞩目。因为我们的进步不仅具有改善我们自身外境的意义,而且对全世界的女性具有榜样的意义。”[6]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两个性别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们从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将社会性别作为不同于生理性别的视角来考查人类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致力于消除、减缓因社会性别而造成的社会分化与矛盾,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通过丰富的社会事实论证,形成了系统的观点与理论体系。社会性别学与女性主义的日益成熟,使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提供了基本概念术语。除了“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之外,性别、社会性别体制、性别规范、性征、女性气质、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性别认同、性别期望、性权力、性观念、生育制度、性别分工、性别化消费、性别发展、父权制、显性性别不平等、隐性性别不平等、男性偏好、男性利益优先原则、性别歧视、职业性别隔离、性消费、家庭暴力、性暴力、话语暴力(所列概念参考了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一书各章末所列的“关键概念”)等等,这些概念在性别社会学中都具有较完善的定义,它们和人生哲学中的理想、人生价值、自由、幸福及励志话语中的人生定位、适应、素质、成功等概念,一起构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

其次,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社会学的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分化、社会秩序、经济与劳动,社会性别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性别角色理论、性别差异理论(参见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第三章“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女性主义范畴的激进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参见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3章第2节“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等理论为课程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支撑与现成命题。

再次,提供了学科构架。“社会形成(文化)—社会元素(个体与群体)—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运作与个人发展”的社会学的一般构架和“气质—身体—社会文化—劳动、经济—政治—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性别研究思路,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结构提供了参考。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女性为主体的社会、历史研究成果,集中于女性史及各类女性社会调查之中,将之纳入课程的内容范围之内,可使课程展现出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与理论空间。社会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理论成果,均基于大量的社会事实与具体案例,这为课程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性别教育中,首先应该明确男女两性不平等,社会性别机制不合理。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个体的权利和发展,对女性尤其如此”[7]。这种不平等状态是“非自然的,即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会构建的”[8],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大前提下,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大致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阐明至今为止的社会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规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几乎贯穿至今为止的文明社会,而两性的社会性差异则将贯穿整个人类历史。通过对共时性的两性自然差异与历时性的社会差异的讲解,呈现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性不平等状况,并寻找这种差异的历史性成因及男权的形成机制,可帮助女生理解性别社会及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展示并分析当下社会的显性与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这种不平等既体现在就业、收入、政治权力、教育、生育、健康、性、婚姻、家庭、暴力等显而易见的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民俗、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等隐性的方面;体现在我们社会的诸多“常识”之中,甚至还体现在学科理论之中;体现于外在社会,也体现于女性内心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歧视。

具体列举目前的种种社会性别规范,并指出这种性别规范与男性的关系、与社会运行秩序及社会道德风俗的关系,从而理解规范的相对合理性。学习国家公共政策与法规对女性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并学习利用这些政策、法规对女性权益进行保护的必要程序与手段。适当介绍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男女平等事业取得的成就。

说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人就业及人生发展的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为个体外部的社会,也体现为个体内部的个性、思想。从女性性别的角度,指导女生就业与生活,帮助女生设计人生策略、调适社会行为,培养女生独立性、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格,指明实践自身价值与女性价值的关系。

四、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几个问题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女生建立起社会性别意识。作为公共教育内容,我们应放弃较为激进的女性性别意识观点,选择较温和与平衡的观点。相应地,作为社会适应指导与人生关怀性质的课程,宜强调策略性与调适性,而不鼓励以激进的姿态与普通男权及社会性制度习俗对抗。同时,也不应在课程中放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及文化可改造的思想。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也不是女性主义概论。它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人生教育与就业培训相结合的励志型课程。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只是为该课程提供了理论帮助与案例支撑。课程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女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识和清醒的社会认识,强调女性的知性、尊严与力量,为女生的发展提供关怀与帮助。对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各种理论要进行“有用性”的选择,有用性、实践性、励志性是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别于“性别社会学概论”的地方。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兴起的时间较短,仍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女性主义,大部份成果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现实与西方文化观念而形成的,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复杂。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是为了帮助女生适应社会与发展自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性别和谐社会,故而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性别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成果,审慎选择其中的内容,并采取稳妥的表述策略。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2][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3][6]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4][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

[5]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8篇

本论坛于八点半准时开始,浙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也是本论坛的坛主王金玲教授为本论坛致辞,介绍了本论坛的历史和这次论坛的组织工作。本论坛已经连续五年在社会学年会上举办社会性别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40多篇论文,通过评审以及根据最后可以到会的情况确定了20位学者发言,最后因为有四个学者临时不能到会,一共有16位发言者,这也为讨论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讨论时间。

本论坛分为四个部分,由论坛的组织者之一,来自复旦大学的沈奕斐主持第一部分:法律与政策。郭砾、赵云(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实习员)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国家法律政策、雇主组织和企业、工会角度总结梳理世界各国近年来在家庭与工作平衡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政策导向,分析中国性别分工的不平等及国家政策背后父权制的性别歧视与性别盲点;李立娥(江西财经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通过一系列质的研究方法,讨论实施“双性化”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的,以实现教育公平;高永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从生育的角度探讨两性在职业发展中不同处境,建议以税收减免的方式为女性的生育行为提供补偿,从而解决女性职业歧视问题;杨鸿台、高慧开(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从已有的法律中发现了对同性恋的歧视,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求循序渐进的合适立法模式,第次选择零星规制立法模式、伙伴登记立法模式和同性婚姻立法模式,最终实现对同性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这一部分的讨论集中在有关职业场所的性别保护层面,从政策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部分为身份与地位专题,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高永平副教授主持。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讲师)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通过上海家庭研究的实例,强调个体化进程在家庭中的表现首先是一个女性个体化的过程,同时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并不是简单的两性博弈的结果,而是受到个体化整体进程的影响,因而对于女性地位的分析不因局限于有关两性权力博弈的视角,而应该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讨论中去;白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部副教授)以民国报刊为史料基础,分析了摩登女性身体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强调现代性通过把女性身体物化,一方面把女性从封建专制主义与父权制家庭解放出来,以另一方面又使得女性沦为男权社会与商业文化消费的对象:许雁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描绘了目前广州年轻知识女性的择业观、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观的具体情况;翁笑冰(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研究员)从历史的角度描绘了中国女性解放历程的画面。这一部分的讨论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到具体微观世界中性别平等的议题。

第三部分是社会与文化由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艾晶副教授主持。陆小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室主任)用定量的方式展示了广州男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状况及其差异,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叶齐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实际调查和研究发生在中国夫妇之间嘲笑行为作为精神家庭暴力一种形式的问题:王磊(龙江省委党校讲师)通过中西方女性主义教学理论与妇女/社会性别学教学实践的对比研究,强调推进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方向和问题意识;赵敏(山东临沂巾委党校科研处副教授)从分析“女人味”这一词汇的表征和背后的实践为分析点,讨论了女性气质在当今文化中的变迁。这一部分的讨论深入到性别文化的本质和在性别文化的变迁问题上,具有现实的意义。

最后一部分是婚姻与家庭,由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郭砾所长主持。孙秋云(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通过对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问卷调查和较为深入的访谈,把电视下乡与到城市打工这两件事情作为现代化的途径讨论了对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的影响;辛谖(黑龙江省妇女(婚姻家庭)研究所,副研究员)一系列生动的关键词和流行语向与会者展示了30年间黑龙江省婚姻家庭从解除禁铜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并对未来黑龙江省婚姻与家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邓红(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通过对不平等的家务分工现状的分析,强调家务分工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与妇女就业、政治参与、职业发展的问题同样紧密相关;孟广宇(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以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性别平等教育是并行的轨道,未来把性别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提出了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的建议。这一部分的讨论集中到了婚姻与家庭这一领域,讨论在一个点上持续深入。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郭虹教授在讨论结束时提出了性别研究需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研究领域的问题,提议在公民社会的研究中也需要加入社会性别的视角,鼓励与会者在社会性别研究时与其他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剩女;女性主义;女性意识的觉醒

【中图分类号】 C913.6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82-01

一 “剩女”的涵义

“剩女”一族,用来称呼大龄未婚女性,尤指那些现代的都市女性,她们中的绝大部分拥有这令人艳羡的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不凡的外貌,但是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伴侣。她们或许是职场上的“白骨精”,被冠以“高知女性”的头衔,有着人人称羡的“知性美”,能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妥当,她们身边也不缺乏追求者,她们对于婚姻的追求比起一般的女性而言,有着更高的追求与渴望。剩女本身并没有放弃自己追求婚姻爱情幸福的权利,只是她们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满足于现状,只能默默守候。外界对于剩女年龄上的划分,莫衷一是,普遍认为女性过了30岁如果还未婚的话,就应该算作是“剩女”了。

二 女性主义的发展与当代“剩女”

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是从“”开始的,这个时候的女性主义主要是反对压迫和争取女性的独立。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中国的女性在没有向更深的层次挖掘,也因此中国的女性主义在八十年代以后才又发展了起来。伴随着女性主义经历了上世纪的三次发展浪潮,女性主义开始向实践的层面蔓延开来,女性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当然这其中就包含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和地位。总而言之,在女性主义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中,其共同性的特征就是:重视两性平等、关注女性的价值、并且不断地积极地争取自我实现的机会等。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当今社会涌现出了如此之多的剩女。秉承着这种精神,剩女似乎已经成为了新社会的一种潮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所在,它的出现不仅仅代表了一部分新女性的新的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也是女性对于女性主义精神发展的体现。很多大龄女性之所以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完全可以追求到更高质量的生活而不用依赖于他人。当今社会,女性有了更加平等的社会地位,她们更广泛地参与到了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她们中的一些佼佼者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这越来越多的人将她们与男性相提并论,她们自己也是将自己做为男性的竞争者来看待。这种平等的意识,让她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识变得越来越强,她们更多地自主选择婚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她们追求自我而拒绝妥协。

三 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

1.独立意识PK依靠他人

作为新社会的代表,现代女性的思想似乎更加前卫,她们不再以男人为自己全部的生活重心,她们受着现代的科学教育,教育她们成为一个个有用的人,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世界级的高等学府,她们更早的接触到了西方的教育理念,这让她们感觉到可以和男孩子一样上学、找工作、成立家庭是一种自然,她们有着自己的朋友圈,丰富的个人爱好,她们以一种比以往更加独立、自信、被尊重的形象生存在这个社会,因而造就了现代女性不论在择偶期、恋爱期还是在婚姻存续期都呈现出了一种更加自我的状态,她们可以不顾他人的眼光去追求男孩子,和男朋友AA制,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自由的去交朋友,相对而言,女性对于男性的依赖就更少了,尤其是那些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女性们,有很多女性甚至感觉自己可以不依赖男人而活下去,伴随着离婚率的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等等看”,“也许能碰到更合适的”,“单身也无所谓”。

2.主动选择PK被动接受

中国古代被动选择的女性,往往被限定在不是A就是B的择偶范围之内,因而她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现代女性在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时,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她们不再是被动接受他人支配的玩偶,很多优秀的女性都会主动选择自己的另一半,她们不会等待他人来挑选而是主动出击,同时她们也不会主动的降低标准,她们会选择自己爱自己同时自己也爱的人。有人说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优秀的女性辜负了大把的青春,因而成为了剩女。曹植在他的《美女篇》就说到:“佳人慕高义”,怎奈世上贤良难求,众人平庸碌碌,杜甫也认为“不嫁惜娉婷”。

3.追求“自我”PK退后“妥协”

尽管社会还存在着种种不平等的现象和观念,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现代女性在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高,这不仅仅使她们在追求婚姻爱情的道路上更有自信,也使得她们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懂得自己,甚至有时片面的追求“自我”的满足。她们也许会十分重视感官上的感受,并且有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对于传统的一些观念不屑一顾,她们追逐着“自我”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退后“妥协”,因而她们有时候不能够妥协于现实,更不能妥协于不合理的婚姻。

四 小结

大龄剩女中在追求自己的婚姻爱情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她们主动出击,不放弃自己追寻爱情的权利,然而其中有一部分女性过于自我,也是导致其不能顺利找到另一半的重要原因,诚然,剩女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女性主义社会学的视角去分析还远远不足,需要我们从更多角度更深层地去挖掘 。

参考文献

[1] 王钦鸿.时尚与权力:社会流行语的文化透视[期刊论文]-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2] 王晓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女性婚恋观的变迁[期刊论文]-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02)

[3] 李银河主编三联书店,1997

[4] 王政,杜芳琴主编三联书店,1998

[5] 《让女人自已说话.文化寻踪》辛小江主编三联书店,2003

[6] 《第二性>(法)西蒙·波娃著,桑竹、南珊翻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7]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Rosemarie PutnamTong)著;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女人的声音>(澳)亨利·理查森(Henry Richardson)等著,郭洪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 荒林、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9月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身体叙事 美学形态 文化意味 社会历史内涵

一.期刊论文

1.以女权主义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女性小说中的身体叙事

这是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关于身体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由这一角度出发产生的大量期刊论文在小说中有关身体研究方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很多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围绕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九十年代消费社会的形成这一社会背景,以女权主义的视角,去梳理自八十年代以来至今,女性小说中的身体叙事,展现这些小说中呈现的女性身体的美学形态,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些文章中对女性小说身体叙事的梳理以及提出其中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都大同小异,大多数研究者对于此种身体叙事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泥淖中,偏离了原本解放女性,颠覆男权社会的初衷抱悲观态度,表达了自身的担忧,但也有少数文章对于这些女性小说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在高扬女性自身主体意识,建构女性主体话语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出,研究者的态度像钟摆的两端,不是极端肯定就是极端否定(而且否定占据绝大部分),在其中,客观、科学、理性看待九十年代出现,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新女性小说”的是王又平的《新女性小说:后之后的人文精神建构——澄清关于新女性小说的几种误解》,在此文中,王又平认为“新女性小说可以说是‘后之后’的人文精神建构,是以女性的文化立场和话语方式来表述的人文关怀”。①

2.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不同社会时期的身体叙事

这些论文主要是以不同社会时期作为背景,以社会政治学作为切入点,谈论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身体叙事。其中,十七年、新时期、九十年代至新世纪都有所涉及,而十七年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很多论文都对不同社会时期的身体叙事中身体形态的演变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味给予了梳理和分析。其中对于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身体叙事,多是从社会政治、阶级革命的角度去阐述,认为十七年时期对个人身体的规训、压制,形成了这一时期小说中“身体”形象的脸谱化、单一化,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在这种被规训和压制的背后并不是铁板一块,一些个人欲望也隐约可见,还有研究者如龚奎林、祝欣的《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以十七年文学中身体与伦理的博弈为考察对象》,着眼于十七年小说中对身体规训的背后所呈现的革命伦理与身体中精神主体两者之间的博弈,具体论述两者怎样博弈,这种博弈给十七年小说带来哪几类具体的身体形象,以及这些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味,文章视角与众不同,颇有张力,是对十七年小说中身体研究的新维度。

而对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身体研究,其主要研究路数是考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身体叙事变迁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味。如陶东风的《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一文,结合八十年代的启蒙主义到九十年代以来的私人写作这一写作潮流的变迁,分别以八十年代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九十年代林白、陈染的女性小说,两千年左右卫慧、棉棉的小说以及稍后的以木子美为考察对象,阐释这几个阶段的身体叙事背后的文化含义,即:从思想解放时期强调为精神牺牲身体,九十年代私人写作中强调私人感觉,卫慧、棉棉带着铜臭味的肉体到木子美的纯粹娱乐、游戏的身体。其对陈染、林白、卫慧、棉棉以及木子美作品中的身体叙事基本持批判态度,从中可见笔者对于自九十年代以来,由小说中的身体叙事文化意味的变迁所折射出的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下滑表示了担忧与不满。

对于九十年代以来到新世纪小说中的身体叙事,主要也是结合九十年代消费社会这一时代社会背景,有描述身体由八十年代居于边缘到九十年代逐渐居于中心、日益凸显,乃至最后在这个消费社会中高扬为叙事中的主体这一变化过程的,也有分析在消费社会中身体叙事的四个悖论性特征:主体化与客体化,资本化与审美化,意志化与化,批判性与媚俗化。②更有直接揭示消费社会中女性身体叙事的游戏态度,以及这种态度背后彰显出的女性补偿和自我救赎心理。无论这些文章从哪个角度论述,都对这一时期小说中身体叙事背后所凸显的消费主义带来的轻精神、重物质,甚至零深度的游戏状态持批判态度,唯有周新民的《中国近十年来小说中的身体叙事论略》一文,从人的解放和主体性的建构这一角度,认为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身体叙事,表明消费社会的形成,为人的主体性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探寻人与社会、历史种种复杂关系中自身的存在价值。

综合几个时期小说中的身体叙事,一是梳理从中国先秦时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作品中身体形象的变迁,一是从中国当代小说中情爱叙事中的身体修辞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新时期再到九十年代消费社会,不同的身体修辞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并认为这些不同形态揭示了身体的多重意义。

3.对单篇作家作品中身体叙事的解读

这些对于单篇作家作品中身体叙事的解读,有些采用细读法,结合作品中不同的身体形象,分析其代表的不同社会文化内涵,揭示出看似平凡生活的不平凡之处,如张柱林的《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想象——凡一平的身体叙事》,或者由其中不同的浴女形象,揭示自然呈现的生命状态以及自然流露的生命意识,如周雪的《铁凝小说中的浴女形象与身体叙事》,也有从小说中人物身体出发的描写来揭示当代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精神危机,表达了对现代性危机的形而上思考。还有对毕飞宇与韩东小说中人物身体描写的解读,让我们看到背后所预示的深层内容,毕飞宇《相爱的日子》中,一具具身体代表一个个人,这些身体都像一个个漂浮的能指,失去本身该有的重量,也失去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只是在生活中漂浮,无关爱情、亲情、友情,但即使就是这样,人与人互相依靠生活也依然温暖。这样的解读,预示了当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疏离、淡漠的关系,但也正是在这种疏离和淡漠之中,人们对真情的渴望和焦虑才更加凸显。而林舟的《在绝望中期待——论韩东小说的叙事》,通过对韩东的三个中篇小说《障碍》、《交叉跑动》、《我的柏拉图》由身体出发的叙事分析,看到韩东表面绝望叙事的背后对真诚的期待和渴望。在这些单篇解读中,还有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身体形象的类型分析,揭示金庸武侠小说中身体美学叙事策略,开拓了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新维度。而同样开拓新维度的还有对余华八十年代中后期小说的解读,王德领的《医生视角和身体叙事——重读余华80年代中后期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笔者联系余华早年当牙医的经历,从其八十年代中后期小说中带医学视角的身体形象,人物/患者,社会/医院模式的叙事模式,冷峻、客观的职业医生式的叙事风格,将余华小说中带有医生视角的身体叙事以及背后冷峻、客观而显得坚硬的质地勾画出来。

4.其它

还有一些研究从其它方面去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身体叙事,如刘伟的《当代小说中“身体”反抗的美学形式》,从中国新世纪以来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个人与国家关系转变的背景下,去分析底层小说中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揭示底层用自残来期待社会关注这一方式,至于如何解决底层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大部分底层文学的作家最后都用一个个充满暴力的怪异形象进行毁灭性的暴力活动来达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想象性解决,文章视角新颖、挖掘有深度,对于分析底层文学中的身体叙事有很好的启发。而贺芒的《论底层文学的身体叙事》则是对于底层文学中身体叙事模式、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和细致的阐述,有助于对底层文学中身体叙事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细致全面的了解。

也有从九十年代消费社会形成、个人欲望在社会中日益凸显这一背景去论证身体叙事的合法性,还有从二零零三年以来出现的赛博空间这一电子传播媒介出发,去论证“木子美”们的女性身体描写彰显了女性文学作品中身体叙事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也向世人展现了女性过去在传统媒介时代被规训、不敢展示的东西,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另有一类则是通过西方有关身体理论或者仅仅是西苏的女权主义观点在中国的传播,比照中国文学作品中身体叙事的变迁,来看西方的身体理论或者西苏的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是怎样变异和发展的。

二.硕博士论文

有关身体研究,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硕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二零零七年江西师范大学的汪智超所做硕士论文《文学叙事中身体的变迁》,通过回顾从传统文学叙事到当代晚生代文学叙事,梳理身体在文学叙事中的变迁脉络,分析其特征,探究文学叙事身体变迁背后的文化意味,是综合全面地了解文学身体叙事的极好材料。

二零一一年湖南科技大学李石光硕士论文《中国当代小说的身体修辞研究》,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的身体修辞归纳为规训、还原、狂欢三种类型,具体分析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身体修辞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并由此认为当代小说中身体由压抑急速过渡到狂欢,造成了文学身体叙事内部力量的失衡,而身体修辞理论的建构也应该从文本内部出发,由内而外,追溯文学性的身体美学,以示于同其它不同身体视域的区别。这篇硕士论文对身体修辞的快速转换而带来的文学负面效应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可谓是一针见血,同时给出的建设性意见也有助于维护文学身体叙事的精神维度。

博士论文:

二零零六年,中山大学的李俏梅所做的博士论文《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事(1949-2006)》,试图从文化政治学和美学的角度考察一九五零年代至新世纪五十年间当代文学与身体关系的嬗变问题、嬗变的内在动力。从中揭示出几种不同的身体范型并分析成因,最后指出不足,挖掘比较深刻,是深层次理解当代文学中身体叙事的一篇力作。

三.专著

《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由马藜著,二零零九年九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由视觉文化下女性身体被改造、被窥视、被消费的命运出发,对女权主义让中国女性身体陷入被消费、窥视、改造的尴尬处境进行反思,并对改变这一处境给出建设性意见,即将视觉文化中的女性身体与生态女权主义联系起来,以此来维护视觉文化下女性身体的精神意涵,这对于促进视觉文化下女性身体叙事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由柯倩婷著,二零零九年六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通过解读铁凝等作家的一些作品,从社会文化与性别的角度,考察这些小说的身体想象与各个时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作品如何透过铭刻在身体上的暴力、伤痛来书写人物的精神创伤,进而书写并颠覆历史。该著作材料丰富,解读细致,视角独特,挖掘出这些作家作品的新意,对于解读这些作品内涵具有极大的启发性意义。

注释:

①王又平:《新女性小说:后之后的人文精神建构-澄清关于新女性小说的几种误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41.

②杨新刚:《新都市小说的身体叙事浅探》[J].齐鲁学刊,2006,(1):155.

上一篇: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学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