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结构的变动特征分析

时间:2022-09-30 06:18:43

我国区域结构的变动特征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与调整,明确提出了实现东中西各展所长、良性互动,地区间公共服务与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收敛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和路径,我国的区域经济已进入一个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区域结构变动与以往相比,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态势。

一、经济总量快速扩大,各地区经济呈相对均衡增长态势

“十一五”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虽然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有所下滑,但总量仍快速扩大。分地区看,四大区域板块经济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2008年,东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7579.56亿元,中部地区63188.03亿元,西部地区58256.58亿元,东北地区28195.63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61.5%、69.7%、73.5%和65.9%,与“十五”时期相比,中西部地区增长加快,而东部地区增长有所放慢。在这一时期,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20.2 %,远高于其他区域,成为四大板块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而东部地区首次成为四大板块中增长速度最慢的区域,年均增长为17.3%,低于中部地区的19.3%和东北地区的18.4%。这种增长态势对于遏止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变中国经济总量和生产力布局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局面是有利的。这说明,在国家区域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已出现逐步加快的趋势,开始由不平衡增长逐步转变为相对均衡增长。

二、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过大

“十一五”以来,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06―200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从27415元提高到37023元,中部地区从12260元提高到17066元,西部地区从10932元提高到15850元,东北地区从18226元提高到25929元。在这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人均GDP提升最多,3年间增长了9608元,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增长最少,目前西部地区人均GDP水平仍然是最低的。到200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的2.34倍,是中部的2.17倍,是东北地区的1.43倍,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之间人均GDP相比为2.341.0811.64,比较来看,东部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这两个区域的人均GDP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891元),东北地区人均GDP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从绝对值来看,我国区域差距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从动态的角度看,如果以各地区平均水平为100,2006年西部地区人均GDP相对水平为63.5,到2008年上升到66.3,中部从71.2上升到71.4,这表明,“十一五”以来,中西部地区与各地区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已开始缩小。

东部地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相对差距也已出现相对缩小的趋势。我们采用相对差距系数来判断四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2006―2008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间人均GDP的相对差距系数均已呈现缩小的趋势。2006年,东、中之间的相对差距系数为55.3,到2008年已到下降到53.9,东、西之间从60.1下降到57.2,东部与东北之间从33.5下降到30.0,三大区域分别与东部之间的相对差距系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仅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之间,而且同一区域的不同省市区之间,甚至同一省区的不同地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因此,缩小省际差距也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2008年,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达到73124元,而人均GDP最低的贵州只有8824元,两者相差64300元,最高值是最低值的8.26倍。与2006年人均GDP的极差值9.96相比,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省际极差值降低了1.7。如果参考世界银行的通用分类标准,将我国人均GDP分为高收入、上中等收入、下中等收入和低收入4种类型,2006年,我国高收入的省市为6个(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上中等收入省区市为4个(山东、辽宁、福建、内蒙古),下中等收入省区为5个(河北、黑龙江、吉林、新疆、山西),低收入省区市为16个;到2008年,我国高收入的省市为5个(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中等收入省区市为5个(广东、山东、内蒙古、辽宁、福建),下中等收入省为7个(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新疆、湖北、河南),低收入省区市为14个。可以明显看出,低收入水平的省区市个数已减少,这与“十一五”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空间结构转化及地区经济政策、扶贫攻坚战略等的实施密切相关,低收入发展水平的省份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长加快

“十一五”以来,国家推行积极的财政投资引导政策,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启动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2006―2008年,东北和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分别增长34.8%和31.3%,西部地区平均每年增长26.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6%)和东部地区投资增长速度(19.3%),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已明显加快。这种快速增长除了发展阶段的要求,还主要与扩大内需和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有关,因为中央政府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又放在中西部地区。

2006―2008年,东部地区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作用明显下降。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提高,2006―2008年平均增速高达31.3%,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2008年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83.7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1.7%,比2005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加速增长态势,2006―2008年平均增速达到2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3年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86086.6亿元,占全国比重进一步上升到21.3%。从2004年中央启动东北振兴战略开始,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跃成为全国第一。2006―2008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34.8%,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

四、东部地区仍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但外资已有西移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非均衡地域开放战略,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和出口高度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这种开放战略虽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产生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加剧了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当前,这种非均衡开放战略已发生转变,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始逐步实行一种全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06―2008年间,我国各地区共利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772.8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为2677.7亿美元,占总额的71.0%;中部地区475亿美元,占总额的12.6%;西部地区259.3亿美元,占总额的6.8%;东北地区360.8亿美元,占总额的9.6%。吸引外资最多的为东部地区,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最少。很明显,“十一五”以来,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仍是东部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又是东部地区外资投向的主要区域,利用外资的规模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吸引外资所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量的比重还是较低。但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中部的崛起,这三大区域发展潜力逐渐看好,2006―2008年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年均42.3%的速度增长,东北地区年均为39.8%,中部地区达到年均29.8%,东部地区年均为15.9%,中西部、东北地区利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已大大快于东部地区。随着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完善,外商投资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规模也在增大,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西进趋势渐强,“贸易探路、投资跟进”模式也开始盛行。

五、外贸增长有所回落,区域间对外贸易的格局有所变化

“十一五”以来,随着一系列出口贸易调整政策的出台、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严峻,各区域对外贸易以及外贸依存度的增长态势有所回落,区域间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一定变动。总体来看,东部地区仍是我国进出口贸易最集中的地区,其他三大区域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额的比重不到15%。其中,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国的87.7 %,东北和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从变动趋势看,2006―2008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增幅回落最大,占全国的比重从89.7%下降到87.7%,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其他三大区域增幅虽有所回落,但占全国的份额一直在扩大,其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最快,其占全国的份额三年间增长了0.9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2003年以来,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增速开始回落,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2006年后,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增速开始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也随之下降。2007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9338.47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89.0%;2008年为22469.69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87.7%,其中出口总额下降幅度大于进口总额下降幅度。

中部地区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地理因素一定程度制约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入“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开始加速。2006―2008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为33.7%,居四大区域首位。2008年进出口总额为992.36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3.9%,比2007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由于受客观条件和历史基础等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但“十一五”以来,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增速不断加快,贸易结构逐渐优化。2006―2008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为33.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虽然绝对量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在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形成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却依然保持平稳增长。2008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067.51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2%,分别比2005年和2007年提高1.0和0.6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日本相接相望,边境口岸线占全国2/3,具有开展边境贸易、国际合作的优势。然而多年来,东北的对外贸易增长缓慢,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有限。“十一五”以来,东北地区外贸发展依然缓慢。2006―2008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2008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1086.76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2%,比2007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六、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地区间结构趋同现象有所缓解

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十一五”以来,三大直辖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已基本上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进入了发达经济阶段;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7.951.640.5,2008年进一步调整为6.851.741.5,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定,第一产业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有所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动开始进入了提升阶段;2005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7.742.839.5,2008年调整为15.647.337.1,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2.4个百分点,这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工业化进程正快速推进;中部工业化进程也正明显加快,2008年第二产业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9.3%,比2007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中部、西部一些欠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仍然还处于低度化状态,第一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比重徘徊不前,基本上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至中期阶段。因此,努力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将有助于缩小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

七、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十一五”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其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较高,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2000―2007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增加,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左右,2008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5倍。2005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26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7倍;2008年达到1922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9倍。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两者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5%左右。2000―2008年,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的67%左右。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2007年东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6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34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5倍。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在各区域间仍然存在,并且呈现从东到西逐步扩大的趋势。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331,同期西部为3.731,中部为3.031,东部为2.901,东北为2.641,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小于全国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居全国四大区域之首。这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从东到西逐步扩大,也说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区域在中西部地区。

八、各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较大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生活条件的同质化,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所确立的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为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已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进一步均衡地方财力,逐步推进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各区域间的地方财政实力、人均可支配财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差距仍然较大。

2008年,我国各地区财政收入共为28645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占58.4%;西部地区占18.0%;中部地区占15.4%;东北地区8.2%。财政收入最高的东部地区分别是西部的3.2倍、中部的3.8倍、东北地区的7.1倍,各地区财政实力相差巨大。相比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离中央要求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但从相对差距来看,与2005年各地区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相比,东部地区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分别上升了0.2、1.5和0.2个百分点,地区间财政实力的相对差距已出现缩小趋势。2006―2008年,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9%,是四大区域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最早遭受波及,经济增速放慢,企业效益下降,税收已受到严重影响,其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度回落,2006-2008年间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2%,相比“十五”期间高速的财政收入增长,东部地区增幅回落最大。

“十一五”以来,我国人均财政支出普遍得到提高。2006―2008年,我国各地区平均人均财政支出由1960元增加到3749元,其中东部地区由2493元增加到4300元,中部地区由1399元增加到2758元,西部地区由1738元增加到3768元,东北地区由2439元增加到4482元,年均增幅分别为19.9%、27.2%、29.4%和22.5%,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已高于东部地区,区域间的人均财政支出相对差距已出现缩小趋势,各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设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时,应该考虑到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集聚地,同时还分布有大量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例如,革命老区的优抚费用要远高于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则需要维持两种语言和民族文化传统,其公共文化支出也要远高于一般地区。这样,就需要从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西部一些特殊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便在保持全国政策统一性的基础上,照顾到这些地区的特殊性。

(金碚,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所长。吕铁,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孙承平,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助理研究员)

上一篇:浅议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下一篇: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