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心理看美国电影《盲点》

时间:2022-09-29 10:52:12

从审美心理看美国电影《盲点》

[摘 要]人的审美经验源自于感官,止于感悟,是一种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获得特殊的体验,这便是富有个性的审美情趣,体现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融合。本文以观看电影《盲点》为审美对象,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展示心理结构的不同层次及相互作用、带给观众的不同感动等层面,揭示生活中的“盲点”、人性中的“盲点”、社会中的“盲点”带给人们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 《盲点》;审美经验;审美价值;审美心理

美国电影盲点》,由一部作品《弱点:比赛进程》改编,取材于美国现实版真实故事。讲述了主人公迈克尔·奥赫,从一个自闭孤僻,智商不到八十,流落街头无人过问的孤儿,如何成长为美国万人瞩目的橄榄球明星。影片《盲点》故事情节真实、感人,演员表演淋漓尽致,突出表现了人性的光辉,票房突破3亿美元,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荣获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影后。

一、审美经验及特征

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审美对象具有的审美属性是否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体验,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内在心理结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及参与互动的程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密切关系。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审美愉悦主要源自于视觉和听觉对象的和谐,这是较高层次的审美要求,而不是味觉和嗅觉造成的愉快刺激。从根本上来说,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就是人们欣赏着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与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对于这种审美经验,亚里士多德曾在其《伦理学》(Eudemean Ethics)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他把审美经验特征概括为:(1)这是审美主体凭借感官(观看和倾听两大途径)直接把握、感受对象的感性外观所生成的经验;(2)这种经验可以使意志中断,自由联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这种经验有种种不同的强烈度,与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不同类型有关,不同的审美属性引起的审美情感的深度也各不相同;(4)这种愉快的经验是人独有的。虽然其他生物也有自己的快乐,但那些快乐是来自于低水平的生理需要。而人的审美快乐则是源自于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5)虽然这种经验源自于感官,但又不能仅归因于此。感官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前提条件,情感作为激发因素构成了感知活动的动力;(6)这种愉快直接来自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互动即对对象感觉本身,而不是来自它引起的联想。

二、影片《盲点》审美心理呈现

审美心理学指出,构成审美经验的最主要的要素,就是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活动,不同的人获得审美感情的深度也各不相同。最终构成不同类型的审美体验。影片《盲点》改编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黑人娃娃被白人母亲收养,他进过七所不同的学校,最终他被所有的学校退学。从低智自闭的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橄榄球球星的故事。影片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多展示学校、家庭、橄榄球比赛的场面,如此引人入胜,与审美心理要素巧妙展示不无关系。

影片刚开始出现的画面:麦克尔·奥尔独自在黑暗夜色中穿着短衫无助地行走,天下着小雨,他瑟瑟发抖。陶依太太下车问他:“为什么去体育馆?体育馆已经关门了。”奥尔(黑人孩子)说:“因为那里面很温暖。”陶依太太又问:“你今天晚上有地方住吗?”奥尔摇摇头。陶依太太把他带入汽车领回自己的家里。这几段画面让我们感知到:奥尔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陶依太太是个非常善良的中产阶级,白人母亲。她的出现像一抹暖阳将孩子黑暗的人生照亮了。人生活在世界上,要与周围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每天都经五大通道(看、听、尝、触、嗅)与外物接触,而由这种种渠道得到的感知觉,就构成了他进行理解、想象和情感活动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各种感官也就日益变得敏锐,富有理性和创造性。

审美经验的第二个要素是想象,即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是人类一切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必要条件。前者是一般审美活动中的想象,这种想象始终伴随着客观实在,不能完全脱离开眼前的事物。创造性想象则是艺术家创造过程中的想象,它是脱离开眼前的事物,在内在情感驱动下进行忘我投入的想象。影片《盲点》中多次出现奥尔童年时,母亲被警察带走强制戒毒,他被别人收养的场面。我们会想象:奥尔的童年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都经历过什么?不禁要追问,在黑人区赫德村长大的孩子却没有染上恶习。当陶依太太给奥尔准备房间铺床时说“这是你的床”,奥尔小声说:“我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床。”餐厅中奥尔与哥哥紧紧拥抱的场面,不禁让人联想:奥尔及其兄弟在母亲吸毒,父亲自杀身亡——多次搬家,多次退学,兄弟分别被收养在不同的家庭中,长久骨肉分离,这些都引起人们深深的悲悯之情,多么可怜的孩子!多么不幸的家庭!当奥尔误会陶依太太离家出走,陶依太太去赫德村寻找奥尔时,一个小混混儿威胁她说“最好小心一点儿”,陶依太太“你威胁我儿子,就是威胁我,你要是敢来我家附近,我就开枪——”短短几句话传神地演绎出角色的坚强的外表以及固执的形象,彰显善良的力量,母爱的伟大。影片充分地抓住和利用那些微不足道的线索和时机,在情感的推动下,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栩栩如生。

影片中当奥尔与斯杰一起开车去商店购买游戏碟路上欢快的场景以及影片最后大学体联工作人员向奥尔调查他报考密西西比大学真实想法时,奥尔面带微笑地说“因为我的家人都在那里毕业”。虽然似乎是“可喻不可喻,可言不可言”,但已在亲身的体验和情感的感染中明白了一切。情感是难以言说的,但可以通过电影中的形象展示出来,电影中那些时而急速跳动、时而舒缓延伸、时而放大清晰、时而缩小模糊的镜头,既可以将真实的事物和事件呈现出来,又可以让它们伴随着主观情感的节奏而运动起来。而观众也就在这种松弛、紧张、低沉、高昂、沉静的节奏中无意识地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三、影片《盲点》传递审美快乐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哺乳动物。他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不是满足低水平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高层次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沉浸到美轮美奂的精神境界中。有一位西方人曾经说过,审美的快乐是天国的快乐而非人间所有。虽然有些过分,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审美快乐的确有着非同一般快乐的独特性质,这些性质使它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种快乐明显地区别开来。如,它不同于见到自己久别重逢的亲人时的那种天伦之乐,也不同于相爱的情人拥抱时的性感快乐,更不同于进食和品味时的感官快乐。它与这些快乐有高级低级之分,也有个别性与普遍性之别。与亲人或情人相会受个人“需要”的急缓强弱程度的影响。审美快乐则不然,它在普遍性、持久性、强烈性等方面,都比其他快乐高出一筹,是一种处于更高层次上的快乐。观看一场街头角斗或观看一场足球比赛,你会感到很快乐。但由于这种快乐不含某种深刻的人生意味和高尚的情操,仍构不成审美快乐。审美快乐不仅多来自于感官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还经常游走在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面(如情感、想象、理解),并与审美对象互动。这样的结果,会使整个审美意识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又深沉的快乐体验。影片《盲点》票房突破3亿美元,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橄榄球在美国人生活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美国是移民国家,在橄榄球比赛冲撞中体现美国文化元素,据调查,观看美国职业橄榄球比赛人数超过观看艾美奖和奥斯卡颁奖礼人数的总和,甚至有人称它为美国的“国球”。影片以“小人物”为视角,揭示他们的喜怒哀乐,实现“美国梦”,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队友就是你的家人,像家人一样去关爱和保护你的队友”,给予比接受更快乐——整部电影充满了励志元素。观众在分享这部影片时,故事原型迈克尔·奥赫继续带领乌鸦队创造辉煌。令人鼓舞,令人振奋。

四、影片《盲点》的审美价值

朱立元教授在《美学》中提出,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的统一性。

审美活动是由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共同造就的,而这里所说的审美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审美主体有审美的需求,而审美客体又具备主体需求的属性,此时审美客体满足了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对于审美主体是有价值的。在建立起来的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的同时获得了主体性确认。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主体通过对客体的包纳,使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而客体与主体相融相吸,成为主体的精神寄托,二者相融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影片的片名“盲点”英文“THE BLIND SIDE”来自于橄榄球比赛的术语。左截锋——他的使命负责防守四分卫盲区的位置,是橄榄球的核心。故事展示四分卫守护神——迈克尔·奥赫的真实人生。影片《盲点》是根据迈克尔·刘易斯的一个作品《弱点:比赛进程》而改编的,讲述2009年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首轮选秀赛当中的一位球员迈克尔·奥赫的不平凡经历。他是1986年出生的非洲裔美国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别人的支持帮助下,成为美国橄榄球场冉冉升起的星星。他的成功经历,更是一段激励人心的励志故事,这个故事教育意义——教育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理想与追求,“再坚持一下”“再走一步”,就到达理想的彼岸。

片名“盲点”寓意更多的内涵。影片中奥尔的人生就是一个盲点:吸毒的母亲、自杀的父亲,不管他看起来有多么高大,多么让人戒备,其实他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没人注意他,没人注意到这个人的存在,孤儿、流浪,就是一个生活当中的盲点。陶依太太生活中忽略的人性当中盲点,因为他们非常富裕,白人、中产阶级,没有考虑过这种贫穷的年轻黑人的生活状况。也正是这个陶依太太,第一个注意到这种盲点的存在。幸运的是她穿越了奥尔生活、成长整个的盲点,看到了在微风当中瑟瑟发抖的奥尔,从此他的人生被照亮了。此时作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善良立体形象地展示出来了。影片是以美式橄榄球为背景,我们无法明白这项运动每一个位置的重要性在哪里,但是通过电影的呈现,就像影片片名“盲点”一样,只要看清楚盲点,懂得帮助别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改变对方,甚至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许不是一部彻头彻尾孕育梦想的影片,却是一部蕴涵爱的影片。影片最后陶依太太看报纸,看到与奥尔同样命运、生活在贫民窟、有运动天赋的黑人孩子在争斗中惨死——这就是一种社会盲点。没有人关注这些年轻人的生活状况。一味指责政府或指望社会都是不恰当的,而是应该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做起,看自己的周围,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每一个人要像陶依太太一样,伸手去帮助他人,那这个社会上的盲区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完美。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

[2] 塔塔克维兹.六个概念的历史[M].伦敦,1980:314.

[3] 桑塔耶纳.美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 荆桂英(1963—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东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汉语言文学。

上一篇:《楚门的世界》:娱乐文化与镜像人生 下一篇:《牧师的黑面纱》中关于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