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酒店的建设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研究

时间:2022-09-29 08:24:23

绿色酒店的建设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研究

摘要:绿色酒店的建设对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酒店业界全球竞争的浪潮中,我们还得正视酒店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欠缺问题,针对国内目前“创绿”的流行趋势,笔者提出在传统酒店向绿色酒店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绿色酒店;环境保护;改造与策略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国内很多酒店的硬件已经同全球最先进水平接轨了,但是,在软环境的建设上,我们的酒店的水平却滞后了很多,面对全球酒店业的高速发展,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将酒店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做好,这是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一、酒店业的环境保护问题的严重性

酒店业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佛郎加利( Francesco Francialli) 指出,未来几十年,全球游客数目将增加3倍, 2020年左右将达到16亿。我们更需努力地保护环境,否则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严重挑战。酒店作为高消费的场所,必然要占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质,导致周边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为此,人们终于达成共识,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不可取的,于是创建“绿色酒店”已成为发展酒店业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导致各大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环境问题似乎并不明显,长期以来被旅游景区环境问题所掩盖,避开了人们的目光。酒店为客人提供的是一个居住环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它的环境是非常好的,不会存在环境问题,甚至酒店从业人员也有此看法。酒店是经济企业,因此其业主也就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全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淡薄。然而,稍做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酒店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及酒店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第一,酒店大量的能量消耗和污物排放会给当地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而且污染大气;第二,目前建在旅游景区的大量酒店本身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使原本自然的景观加入了“现代化”的不协调物;第三,酒店是人们消费的场所,而它本身的产品如食品不一定都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第四,酒店的运作需要大量的能源,而绝大本分酒店不一定都遵循了节约利用的基本原则。不难推测,目前许多酒店肯定存在很多深层次的环境隐患,而创建绿色酒店恰好能解决此类问题。

二、绿色酒店建设的迫切性

追求绿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酒店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并持续发展,促使酒店在环境保护和行业发展上取得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满足客人需求和净化自身,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态度。绿色酒店是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开发舒适、卫生、健康的产品为基础,实现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酒店。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绿色酒店,也可以说是指酒店业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道德规范。酒店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绿色酒店的发展应该以管理为基础,即将酒店的环境管理融入到酒店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酒店的整个生命周期,具体从以下四个步骤严格实施:第一,关注环境问题的酒店发展战略;第二,酒店选址、设计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第三,对有关环境因素实施严格的运行控制;第四,废弃物的处置和利用。可以说这四个环节是创建绿色酒店的基础。

80年代末期,欧洲部分酒店就开始探索酒店经营与环保的结合工作。1985~1995年,内陆酒店集团开展绿色活动减少能源成本达27%;雅高集团则为其旗下的2400家酒店制定了《雅高酒店管理环保指南》,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1991年,“威尔士王子商业领导论坛”创建了国际旅馆环境倡议机构,该机构是由世界11个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组成的一个委员会,由英国查尔斯王子任主席。1993年,查尔斯王子倡议召开了旅馆环境保护国际会议,通过了由世界11个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签署的倡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酒店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环境管理不再是一家酒店、一个集团的行为,而是全球酒店行业的行为。随后来自广大国际酒店连锁组织的资深人士共同提议成立了非盈利性的组织———国际饭店环境管理协会。它的宗旨是帮助所有酒店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及管理,并保持酒店行业在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上世纪末,“绿色酒店”的理念传入我国,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外资、合资酒店和一些有国外管理集团管理的酒店开始实施“绿色行动”。 但这一阶段的行动大部分局限于降低物资消耗和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两个方面,是个别酒店的行为。

三、酒店“创绿”过程中的环保缺失

(一)绿色酒店标准与行业组织现状。1995年,加拿大全国饭店协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饭店业的“绿色”标准,主要从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考察饭店在节约水资源和降低能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危害自然环境物质的使用程度等方面的状况。它将酒店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绿叶表示等级, 1片绿叶表示酒店对一系列环境方针的最基本的承诺和责任, 2~5 片绿叶是酒店执行绿色酒店标准的程度。1996年,泰国饭店业协会和泰国国家旅游局联手设立了“泰国旅游业环境保护促进局”,在全国酒店行业内逐步推广绿叶认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一些酒店则推行“绿色印章”活动。目前在绿色酒店评定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

在实际运营中比较有效的是两种标准,一是企业标准,比如欧洲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法国雅高集团就制定了一系列雅高集团成员酒店必须遵守的环保原则,另一种是由协会的行业标准,如国际上有名的丹麦饭店餐馆协会推行的“绿色钥匙计划”。由于目前还远没有普及“绿色酒店”的建设标准,于是人们更多地是积极去参照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酒店通过了ISO14001认证,而更多的酒店在企业内所做的工作已经大大超过了标准的要求。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酒店已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除了自己主动开展一些环境保护工作,创建绿色酒店以外,也有一批酒店已经通过了ISO14001 认证,更多的酒店正积极导入该标准。另外,全国许多省市已经或正在按照当地出台的绿色酒店的行业标准实施建设。

1999年3月,浙江省率先在国内开展全省范围的“绿色酒店”创建活动, 2001年10月,浙江省旅游局等三个单位编制了绿色酒店地方标准。与此同时,其他省市的一些酒店企业也自发地运用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标准,开展环保型酒店活动。为适应这种形势和要求,规范和强化酒店行业的环境行为,由中国饭店协会组织起草的我国酒店行业的首部“绿色法典”———《绿色饭店标准》于2003年正式,该标准根据企业在提供绿色服务、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出不同程度的努力将绿色酒店分为A 级、AA 级、AAA 级、AAAA 级、AAAAA级共五个等级。其中AAAAA级为最高级。

(二)国内酒店“创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酒店在星级评定标准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既体现在量的增长上,也反映在质的提高上。截至2003年底,全国星级酒店总数达到9751家,客房99. 28万间,营业收入983. 16亿元, 2004年底全国星级酒店总数已达11800家。到2006年,国内已有饭店管理公司206家,托管饭店总数1946家,星级饭店集团化程度达到16. 22%。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酒店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发展所依赖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酒店业的发展因此受阻,在新世纪中,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酒店寻求创新和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应该说,寻求“绿色”武装一方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酒店创新经营,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

《绿色酒店》国家行业标准已经于2003年正式实施,这虽然标志着我国的绿色酒店创建工作进入了全面展开和深入推广的时期,但毕竟万事开头难,酒店企业在“创绿”过程中存在明显欠缺:11企业自身缺乏积极主动性。目前,酒店行业组织已经出台了绿色酒店的行业标准,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已对

社会上酒店的环保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绿色酒店的建设工作已经有章可循且具备了全面普及的基础。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创建绿色酒店最终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目前形势下,虽然各个酒店自愿或非自愿地争打“绿色”旗号,然而,由于环境问题不会很快地影响到酒店的生死存亡和直接盈亏状况,酒店也就很难积极或者主动的按照绿色标准去改造自身,比如目前绝大部分酒店就没有设置环境管理部门等等。“绿色酒店”是酒店行业追求的一个目标。在向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需要来自社会力量,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协调和促进。但政府推动的核心在于政府不是设计出取得成功的道路,而是对企业施加适度的压力、运用杠杆作用促使企业主动采取创绿行动。

四、绿色酒店的建设的现状

要使各个酒店心甘情愿而且积极主动的创建绿色酒店,除了更深层次地宣传环保和培养业内人士的“绿色意识”以外,关键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倡导“绿色消费”,实施“绿色营销”,获取“绿色利润”。绿色消费是国际性消费新潮流,其观念是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消费档次已远远超过了“温饱”和“营养”的需求阶段,而是追求“健康”、“舒适”与“和谐”,也就是向绿色消费靠近。虽然绿色消费的普及还有一个过程,发展道路上也存在一定障碍,但趋势是不会逆转的。

结语: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酒店业也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酒店业要不断完善,由于酒店业与环境的天然联系,使酒店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对象。另一方面,环保产业对于酒店来讲,同样是商机无限。绿色酒店的建设使二者完美结合,相互促进,成为未来酒店业的发展方向也就当之无愧。

上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实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