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入门钢琴的启蒙教育工作

时间:2022-09-29 08:04:27

谈谈中学入门钢琴的启蒙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85-02

引言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钢琴的学生日俱递增, 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开发智力,有一技之长,所以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更多的是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其实,是涉及启蒙、基础教学、通过钢琴课达到美育教育的一种方式,这对钢琴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特殊心理特征进行教学以达到行之有效的目的?如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变被动为主动?本文就学生钢琴启蒙 教学中的个人实践以及相关书籍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1兴趣在学生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

根据查阅众多相关书籍及本人自身实践发现,兴趣在所有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所学知识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学习往往都取决于自身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浓度。而主动学习的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往往大于被动学习的学生,换言之,有兴趣的学习比没有兴趣的学习效率更高。那么,在钢琴教学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就成为了钢琴启蒙教学的第一步。学生学琴,兴趣非常重要,有兴趣才会热爱音乐,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生弹琴的第一步,就是保持或建立起孩子对弹琴的兴趣。

1.1通过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对钢琴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于爱听音乐、爱唱歌、爱跳舞,在真正接触乐器之前,对弹琴、对上钢琴课更多的是好奇,比如会想:琴键后面的大箱子是干什么的?两种颜色的琴键有什么不同?下面可以踩的东西是什么?钢琴老师是怎样的人?……因而,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要顺着学生的好奇心,解开学生的疑问。第一堂课,先不必忙着教学生怎样弹琴或认五线谱,可以问问他“知不知道钢琴的大箱子里装着什么?”“脚下的踏板是做什么用的?”“不同位置琴键为什么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等问题,而一些大胆开朗的学生会主动问你这些问题。然后带着学生寻个究竟,要让学生觉得钢琴是一件很有趣的大玩具。老师再给学生表演一番,最好弹几首学生们熟悉的歌曲,他就会感到亲切、好听。给学生讲讲有关音乐家的故事,有条件的还可带他去看看钢琴,听听哥哥姐姐们弹钢琴,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弹钢琴的好奇心和初步的兴趣。当我们做完了这些铺垫的工作时,一般来说学生会跃跃欲试,有了想弹琴的欲望。那么,钢琴课便顺其自然地开始了。

1.2因材施教,将枯燥的知识乐趣化:刚开始进行教学时学习的内容不应过多,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节拍的训练就可以让孩子充分的运用自己的肢体来进行,而不单单只是用双手拍打,可以老师在钢琴前弹奏一个节奏型,让孩子选择跳,拍腿,击打桌子等形式来模仿老师弹奏的节奏型,这样,既又满足了孩子好动,坐不住的心理特征,又很轻松的让他学会了知识,而且,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记忆会更深刻。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很喜欢模仿,于是在要求他们改正我提出的问题时我就采取了和他合奏的方式,并且提出比一比谁做的更好的要求,这样出于孩子的好胜心理想要比老师做的更好,他会主动的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时候老师如果给与适当的鼓励他会更高的要求自己,也不会因为重复的练习一个地方就觉得很枯燥,很厌烦,相反他们都乐于和老师“比赛”。

1.3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在每节课给学生检查作业上我采用奖励贴纸的方法,作业完成的好就可以得个漂亮的小贴纸,这个小小的贴纸对学生们完成作业的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保证了孩子们一周的练琴质量。

1.4采用多种多样的上课形式:将枯燥的钢琴学习过程转化为孩子喜欢的游戏和活动,才能让钢琴课上的更轻松愉快又能学到东西,例如在学音的时候,老师教会了孩子认五线谱之后,可以让他们将学会唱的变为画的,一方面满足了孩子喜欢涂涂画画的心理,又可以在纸上巩固所学的内容,就不仅仅是会唱会认而已,孩子也会觉得钢琴课上还能画画,很有乐趣。这就是兴趣的作用,正因为有兴趣,孩子就会去想去问去做,所以钢琴的启蒙教育需要老师善于运用不用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引导他们学习。

2建立师生感情,营造轻松愉快的上课氛围

面对老师,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因此,作为把孩子引进音乐大门的启蒙教师,就要帮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让孩子从心里接受老师的引导,培养他对弹钢琴的兴趣,正所谓“亦师亦友”,这样的师生关系更利于知识的教授和孩子学习的热情。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发现,自己往往会因为对某个老师的喜好程度而影响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所以说,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要教好知识,还要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2.1上课的语调: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语调的柔和,音量的高低及语速快慢,以符合他们特殊的思考方式,理解方式和沟通方式,要把自己也当做和他们一样的年龄来进行沟通和对话,才能让孩子觉得亲切,放松。

2.2针对不用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有些学生比较内向害羞,我会主动的跟她说说话,耐心的鼓励她跟我一起拍拍手唱唱歌,并且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及时的对她进行表扬,渐渐的孩子会放松下来,开始勇于表现,不那么怕生了。给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上课就可以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可以在批评他错误的时候用幽默的语言告诉他,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犯得错误,还会让他觉得和老师的距离很近,没有陌生感。以上几点是结合自身实践以及相关书籍所得出的,还有很多很多方法,总之,在教学中既要严格又要耐心地教导,不但要象爸爸妈妈一样地爱他,还要象小朋友一样和他说得来、玩得来。在教师身上,要同时体现出教师、父母、朋友三者的化身。

3教会正确的坐姿,手型,触键方法

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些学了几年的孩子弹琴的时候坐姿随意,懒散,手型也不规范,手掌支撑不起,塌在琴键上,触键方法也有问题,一关节有明显折指的现象,这样的一种弹奏方式,毋庸置疑出来的声音也会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学琴许多年还会存在这样的基础问题喃?这就是因为刚开始学钢琴启蒙的时候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坐姿,手型,触键方法的规范性不够重视。正确的弹奏姿势可以使孩子在学琴的过程更加顺利,少走弯路。有人认为姿势不对是小事,这是不对的。常言道:苗栽得正,树大才容易长得直。从小学会用科学的弹奏姿势弹琴,才能逐步体会到正确地运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和发声,提高弹奏的准确性,并促进与弹奏有关生理功能的发育。

3.1正确的弹奏姿势:身体要对正键盘的中央坐得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与琴键相隔约两拳的距离,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垮。手型应放松而端正,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掌关节自然拱起,手腕约与键盘平行,不能拱起或凹陷,小臂与大臂呈自然放松下垂状态。大拇指略微弯曲,用大指侧端触键,不能整个手指“躺”在琴键上,每个手指指端肉垫部分触键,并保持手指站正不歪斜,一关节弯曲不折指。

3.2用形象的方法教授正确的弹奏姿势在教授学生正确的坐姿手型触键时,可采用形象,易于他们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我在告诉孩子正确的手型时我会让他想象自己握着一个小鸡蛋,然后当他摆出了大致的形状后,我再进行纠正,很多学生骨骼很软,掌关节不易支撑起来,我会先用手帮助他们站立,并强调观察掌关节是否突出来判断支撑好没有,并且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老师做一个正确的手型和不正确的手型让学生判断,且说出不正确的手型为什么不正确,这样来加深对手型的判断能力。另外,“推墙”练习对于手很软的学生帮助很大,但是需要在摆好正确的手型的前提下才可以作为巩固练习。关于学生练习钢琴的坐姿,手型及触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规范的,需要老师悉心的引导和耐心的提醒,还有不能操之过急,要在巩固好正确手型的基础上再进行新一轮的教授。

4教学中的爱心与耐心

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够耐心地教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进步。在钢琴课上,老师要像父母一样耐心。孩子的领悟力和理解力与成人有很大差距,思维方式更是不一样。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无论学生的天赋如何,教师都应该怀着爱心来上课。让孩子在被爱的气氛下感受音乐之美,这种感受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学琴的孩子中只有很少的人将会从事音乐行业,但学琴的经历却会影响他们的人生。那些学生时代弹过的音乐会深深的留在学生们的心里,直到永远。

结语:以上是我自己亲身实践,观察,以及查阅相关书籍之后对中学生学习钢琴启蒙教育的一些探索及思考。钢琴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有别于钢琴演奏,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更要能正确的将所学传授给他人的能力,而钢琴启蒙教育更是钢琴教学的第一步,可以说决定着学生未来的钢琴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钢琴教育从事者矜矜业业,以一种责任心,爱心以及耐心去悉心引导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踏上钢琴之路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学生习惯培养 下一篇:如何构建“乐、活”之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