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导入内容看英语阅读效率

时间:2022-10-30 08:57:13

从设计导入内容看英语阅读效率

【摘要】英语阅读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教学多采用整体阅读教学法,即阅读教学的“读前活动”、“阅读活动”和“读后活动”。“读前活动”为阅读导入阶段。阅读课导入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有计划地设计阅读课导入内容,能大大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导入;英语阅读教学;篇章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12-02

1英语阅读课导入的功能及重要性

1.1明确目标:导入阶段要指出本课要点和重点,让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1.2集中思维: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绪也是分散的。上课后,他们很难立刻安静下来,不能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如果教师直接开始平铺直叙地讲课,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影响后面的教学。运用巧妙的方法导入新课,给学生新颖和惊奇感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迅速进入到新课内容的上来。

1.3创设意境:教学中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协调的学习意境,激发学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尽快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达到课伊始、情已生的学习效果。

1.4激发兴趣:兴趣是知识的“生长点”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教师采用恰当的课堂导入方式,开始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习积极性。大量实验表明,学生背景知识会影响阅读理解速度,提高阅读理解与阅读技巧能力。

2阅读课导入内容的思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娴熟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课件,尤其是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兴趣和求知欲。导入的形式绚烂多彩,导入的方法也多得不计奇数,上导入课的课堂也往往是场面最热闹的,常常被教师用来做教学公开课或展示课。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导入的内容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是否为进一步阅读解决了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要有效地设计导入内容,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就必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2.1语言知识的导入: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之间的重要关系不言而喻。如Williams(1986)认为,语言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言知识是阅读课导入阶段的必备内容。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预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能会对其理解造成障碍的词汇,扫清障碍。导入阶段的语言知识并不是解释所有的生词,而仅仅是针对可能会影响阅读理解的词汇。高二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2 the cat that vanished这篇文章在导入时至少要向学生解释vanish(消失)这个单词的意思,否则学生可能无法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要注意,导入阶段的语言知识不需要过分拓展词汇,以免学生发生混淆。

2.2背景知识的导入: 读者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背景知识”包括读者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文章背景内容。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比如外研社必修五module 4 Carnival,里面提到了狂欢节等西方节日。在阅读这篇文章前,教师要先介绍有关狂欢节信息,可以设计一些参与活动,让学生有一定的亲身体验,佩戴面具。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跨文化意识。如果缺乏相关的文章背景知识,恐怕很难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教师如果在设计这篇文章的导入内容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故事发生的时代的信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和设计语言知识一样,在激活背景知识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拓展,应该以与课文内容相关为原则。过多的无关信息也会降低阅读课效率。3.篇章结构的导入

通过英语课阅读实验表明,学生对语篇篇章结构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会影响阅读理解的速度。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单句的理解能力较强,而对文章整体理解能力较弱,可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篇基本结构,包括语篇组织模式和语篇思维模式,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思想表达或语篇生成方面约定俗成的抽象结构模型。读者一旦借助于语篇标志词,就可认出篇章的语篇思维模式,就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加强语篇分析的内容,培养语篇意识,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总体结构来理解课文,突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重视语篇承接语、句子交际功能的标识词以及代词的指代和照应等。

3设计导入内容时,我们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阅读课导入部分不宜占用过长的上课时间。导入环节只是阅读前的热身活动,是为阅读文章做准备,时间过长,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教学重点,降低阅读课效率。

第二,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想一些可能会出现在文章中的词汇,这个活动既可以解决词汇问题,也能激发学生已有的、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

第三,设计导入部分的背景知识时,要认识到其原则是使学生们意识到他们并非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每个人对他所读的文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如果他们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信息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背景知识也可能妨碍阅读理解。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必须纠正他们错误的背景信息。

4结束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得当的课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效率。英语阅读课中的导入环节,除了要形式多样外,更要重视导入的内容,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语篇篇章结构三个方面来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章,提高阅读课效率。

参考文献

[1]佟敏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74~122

[2]Neil J. Anderson等.第二语言阅读教学探索—问题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20

[3]杨君.中学英语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4:33~39

上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极其思考 下一篇: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