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中学生数学预习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9-29 05:37:43

引导中学生数学预习的几点尝试

【摘要】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学习成果的基础,搞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反之,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

【关键词】数学;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学好新课,提升学业成绩的前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搞好了课前预习,对新课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就能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疑点,从而促进知识的及时消化与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坚持引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应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端正预习态度。

一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有目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乐习、善学。二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不怕吃苦的精神。因为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问,需要他们知难而进,去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三是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为上新课扫清部分知识障碍,通过查漏补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课前预习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使课堂学习更具针对性。四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虽然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尽相同,但都应相信自己通过不懈努力,能逐步掌握预习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安排时间。

学生课前预习时,应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预习的内容和时间。课前预习的时间安排一般有以下三种:一是当天预习第二天要学的新课;二是提前一周预习下周要学的新课;三是先初学一遍新课,然后在上课之前再预习一下即将要学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或周六周日的空闲时间。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预习时应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科学安排,对比较容易学的内容,大致看一下就行了,要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预习比较难的内容上,同时要注重劳逸结合,确保锻炼和睡眠。

三、掌握正确方法。

一是要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时应先粗读教材了解本节知识的大概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细读。主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及例题(包括证明、解答以及所使用的符号、解题格式)等必须反复阅读、体会,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应特别要求学生读例题时,能对证明或解答中省去的地方作出补充,应用什么旧知识(概念、定理、公式)加于确认,甚至提出不同于书上的解法。

二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预习时要多思多想、多分析,多问一些为什么?如在研读例题时,就应认真思考例题中蕴涵了下列哪些数学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解题时应用了下列哪些技巧与方法: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等,在此基础上对例题进行变式,拓展引伸。对新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尝试,推导和探究,从而导出新知识的结论,甚至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三是自主解决知识疑点。在预习的过程中的疑点,要通过使用工具书、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参考网上资源等方式,并结合教材加以理解。这样既熟悉了教材内容,又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对提高预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预习时还要多问。多问就是准确的向老师、同学说明在哪一点或哪几点上存在的疑问,并力争在交流讨论中解决。对在预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等,要作好预习笔记,力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加以解决。

四是及时训练检验效果。预习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现成知识和结论,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实践探究法进行预习。因此,在预习时要亲手作实验、亲手实际操作、亲手做练习题、亲手写出解题过程。如“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预习时学生要亲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通过观察进行猜想和假设,再操作验证得出结论。要充分应用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问题,这样既可以验证预习效果,加深对新教材理解,又能让教师发现学情,以便课堂教学抓住重点、难点。

四、注重预习反思。

学生的反思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精髓,这种能力更接近于创造能力。因此,预习后学生必须学会反思预习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一是回顾预习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重要概念、结论;二是要思考预习内容与过去所学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三是要明确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四是是否完成了预习提纲中的目标任务;五是自己尝试性练习的结论是否正确合理,严密完善,结果与题设是否相符,解题方法是否最佳。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这些练习题还可以怎样变化。预习后的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品质,并能取得巩固概念、开拓思维、总结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良好效果。

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有多种形式和途径,但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进行,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要自觉接受预习的训练和培养,只有师生共同的长期努力,才可以收到实效。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教学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