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浅探

时间:2022-09-29 01:20:58

中考英语阅读解题技巧浅探

阅读理解作为考查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的主要题型,是近年来各省市中考重点题型之一,且分值比重大,阅读文段的数量和难度一直在加大,其重点是考查学生理解文字信息的速度、准确度和深度。随着近年来任务性阅读的兴起,这种题似乎令同学们十分怵怕,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只要细心研究,便能掌握破解之道。

一、阅读理解短文分类

阅读理解题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阅读,同时还必须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准确把握整篇材料的的主旨大意。学生要具备逻辑推理和分析总结能力。中考阅读理解题型河北卷一般是两类,A、B、C篇为四选一形式的选择题,这种题型所占比重很大,还有近两年中考新增加的任务型阅读理解,形式更是灵活多样。

从体裁上看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从题材上看有:人物类、科普类、史地类、故事类、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从题型上看有:简略回答问题、完成句子、判断正误、将划线句子译成汉语。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把握短文中的五个“W”和一个“H”。

在速读全文,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理顺思路,摸清脉络,然后把着眼点转移到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上,尽快把握文章中的五个“W”(who,where,when,why,what)和一个“H”(how),即何人、何地、何时、何因、何事,事情是怎样发展的,等等。把握了这些就等于抓住了整个事情的全过程。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针对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词,在原文中找到其相应的部分进行分析、归纳或判断。

2.看题,即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

在通读全文后,要浏览短文后的测试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按照试题要求,有针对性地从短文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当然对于较长而又难懂的文章,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学生也可以先读题,后读文,这样能够有的放矢地在文中寻找答案,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准确率比较高。

3.核读。

做完阅读理解后要立足整体,把全文再读一边。对难度较大的试题,尤其是概括归纳题、作者意图题等,可对照全文,反复思考,看其是否符合逻辑,对细节题、推理题、词义题、计算题等,不能仅凭主观想象,而要在文章的有关段落找到根据,以做到准确无误。

三、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排除干扰。

在阅读理解中,有的试题四个选项的文字极其相似,很容易造成视觉干扰,一定要将四个选项全部看清,一些考生在认为前两个选项中有正确答案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的选项,这样就很容易出错。

2.利用线索,寻找信息。

从试题的题干中找线索,即找到相同的关键词或相关的词语,往往答案就在这附近。有时从试题中找不到线索,就只能从短文中去找,要善于找到短文中的关键词,以及与试题关系较密切的段落、篇章,尽快找到答案。

3.抓住主题句,理解重点,掌握中心思想,把握全文,推出结论。

大多数文章都有主题句,一篇文章通常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这就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主题句,而其他文字一般都是围绕主题句展开说明的。有的主题句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文章的结尾,还有的主题句在文章的中间,阅读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句子,无疑会大大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效果。考生在做题时,应先迅速浏览阅读材料,注意文章有可能涉及什么内容,属于什么体裁,以及文章安排的大体轮廓,重点分布。认真阅读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及文章第一段的前几句,尽量抓住其中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理解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阅读时要除去杂念,心绪安定,精神专一,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头昏脑涨,失去自控能力。我经常告诉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读到生词就望而生畏,静下心来,从短文中寻找答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过于紧张的情绪,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影响大脑的正确思维能力。

2.提高阅读的速度。

阅读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要扩大适读的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下工夫,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得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推断。

3.阅读时注意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感知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适读的速度就快。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记下来,每读完一篇文章,都应总结归纳。

4.学会总揽全篇,摘录要点。

一些显性答案可以从要点中直接回答,而隐性答案则要通过对全篇理解才能得出答案,同时也有利于检查时节省时间。

5.重视课外阅读。

大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认知图式。如果能处理好课外阅读,则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阅读是一种技能,要真正获得技能,最终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总之,只要正确掌握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做好阅读理解题。

上一篇:谈谈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下一篇:高校体育课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