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环境中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2-09-29 10:33:24

网络文化环境中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而互联网也正在以特定的虚拟化环境和传播速度的优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更多地是在网络世界接触,因此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描述网络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当前网络环境对社会及每一位公民的影响,从而论述了网络文化环境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 环境 道德建设 意义

Internet的出现,的确是人类生活的一次巨大变革,它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时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让我们无法否定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Internet还是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道德问题。例如近几年来令人担忧的网络暴力、难以遏制色情信息、对社会不利的网络谣言等给许多网民造成不良影响。鉴于这种现状,采取有效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网民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网络文化环境

网络文化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空间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在物理上互联,按照既定或协商一致的某种协议相互通信,并实现软件、硬件及其网络文化等资源共享的联通系统所构成的环境。网络文化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化环境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计算机追求学习目标或解决问题等的活动时,可以使用的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及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广义上来讲,网络文化环境包括整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

2 网络文化环境特征

Internet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有其崭新性,目前还是一个自由世界。网络文化环境有下列特征:①自由开放性:互联网消除了空间界限,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地球村的含义,在互联网世界中信息的传播量巨大,并且十分迅速。②广泛多元性:互联网传播信息具有多元化特征,和现实世界不同,互联网世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千世界”,一网之中可以同时并存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信息。③相互互动性:网络文化环境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是互相联通的,其传播交流不受时间、空间、身份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你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们既是信息的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互联网是真正的大众媒体、互动媒体。④空间虚拟性:网络文化环境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虚拟空间,即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一种不同于物理空间的电子虚拟空间,而这个虚拟的空间与网络相互结合,又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⑤超越时效性:网络世界的高速可与光速并提,其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超越了时间概念,同时互联网世界信息丰富多彩,其数量亦呈几何数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高速的互联网才能满足其传播需求。

3 网络文化环境对社会及每位公民道德的影响

互联网以它的方便快捷、信息丰富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等。随着网络世界的高度信息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意识等方面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无拘无束地漫游世界,获取各种的知识,也可畅快无阻地尽情抒怀。因为网络世界传播的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给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深刻地感受着“地球村”概念,对世界各地信息有接触的渠道,能深切感受国际竞争的激烈,能更快的接受新出现的事物、新提出的理论知识,这对于提高人们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提高其在生存能力有很大帮助;网络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为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全新环境条件。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保留性和互动性对于全面地了解人们的思想动态提供了帮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使人们能更好地倾听人们的心声,了解人们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更好地把握人们的思想脉搏。网络交流是平等交流,这种平等性有利于人们发展个性并完善自我人格。通过网络可以了解他人,推销自我,加深自我认识,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十分有益……确实,网络给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方式、观念和意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冲击,对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与传统到的规范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相违背的异质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Internet还是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道德问题。其中有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网络谣言等,如我们在QQ进行交流时,会不时遇到陌生人的骚扰,这些骚扰中还经常有色情信息和低俗的内容;有些人通过网络随意散播谣言,这些谣言依靠Internet迅速扩散,并且范围越来越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2008年韩国影星崔真实,就是因为不堪网络谣言的攻击,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2011年日本的地震后,漫天飞的谣言造成民众恐慌,阻碍了救灾的顺利进行;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后,谣言称中国海水受到核污染,中国将出现盐荒,引发抢购食盐;由于网络能提供大量信息,造成学习及学术上滋生抄袭风气,如作业的抄袭、论文的抄袭等;通过网络散播色情信息、色情广告等不利公民道德进步的异质文化;网络虚拟化、快速化、无界限等特征给人们的社会交往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方便,然而又在物理空间使个人更加孤立,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使人们自身的某些素质发展受到限制,亦造成了人们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感情淡化、实际交流能力下降等负面影响,造成一系列包括道德文明在内的社会问题。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观,更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网络信息,许多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上网与工作、上网与生活的关系,沉迷与网络且不能自拔,影响了学业的完成、工作进展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网络能泄露每一位公民的资料、信息,合理的个人隐私未能得到充分保障;也可以通过网络制造病毒攻击某种目标;通过网络盗取某目标的金钱、信息资料,使国家、单位、个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加速各种文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在广泛传播中各种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正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必然会反映到社会道德领域。据有关统计,目前在网络信息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约5%、其他语种仅占5%,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单一语言乃至是单一文化的巨大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甚至可以说明在网络世界中我们正面临着一种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该统计反映出的问题是大多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只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而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不间断地进行输出信息、传播文化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受众,甚至使受众对其文化产生认同和依赖,也可能丢掉对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的信任、依赖和自豪。这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长此以往,很可能会使这些在互联网世界被动接受信息的国家丧失凝聚力,以至于动摇民族存在的基础。

4 网络文化环境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由于网络文化环境对社会的进步、对每一位公民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方式等带来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无可避免地造成道德方面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并且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网络道德是指用于调整、规范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道德标准。网络道德形成后,就会像传统道德一样,依靠网民的内心信念和自制、自律来约束自己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行为,使每个网民的行为符合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符合国际通用准则、顺应社会发展利益;网络道德建设成为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网络文化道德标准规范着网络环境和网民选择和决定,而付诸符合人类利益的网络行为,使之自觉抵制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在网络文化中所起的校级作用。网络中的不良道德行为已经危及网民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健康发展,只有及时遏止和消除这种不良现象,才能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维护网络环境健康安全,增进各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互联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由于道德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和环境影响而形成,同时需要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传统思维习惯和人们的正确信念来维持,并且道德规范所界定的范畴比法律所调解的范围广泛,所以网络道德建设成为了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要补充,只有将网络到的和网络法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络的安全和保障网络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为了提高全体民族到的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对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应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网络文化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并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文化道德建设更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向前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及加大力度加强对网络文化道德建设。

5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改变每一个公民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它的坏处也是毁灭性的,它可以毁灭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我们每一个公民要树立和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抵制不良网络道德异质文化,使网络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丹冰.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

[2]李士群.网络道德[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47.

[3]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统计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