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策

时间:2022-09-29 09:00:09

中职学校计算机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策

【摘 要】中职学校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成为中职学校教学的一大重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其自身特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只有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本文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推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73-01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社会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其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以推进计算机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强化师生间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计算机是一门对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与实际操作技巧要求均较高的综合性学科,受理解能力或协调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如计算机专业会涉及程序设计,要求学生要具备数据结构理解与算法分析等能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很吃力,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积极性便会降低。另外计算机需要学生上机操作,无法掌握操作技巧的学生较其他同学处于落后地位,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其后续的学习。

教师教学的宗旨首要的是育人,其次才是教书,因而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萌生的各种不积极的心理,尤其是自卑心理。新时期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信息手段强化与学生的课外联系,使二者从传统的教师与学生转化为朋友。在朋友间的互动过程中教师更容易通过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的性格与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从而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潜能才会被激发、才会将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 综合理论与上机课的课时数,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突出的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上机实践的重要性。如计算机专业的学期课时数有50课时,其理论课程占30~40课时,上机实践课仅占10~20课时。重视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会逐渐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而忽视上机操作,易使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综合理论课程与上机课程的课时数,强调上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地将理论教学融汇到上机实践操作中去,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的讲解更容易被学生吸收,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及时地就不理解的知识点或操作技能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教师的悉心讲解,学生的理解与操作能力才会得到双重提升。

三 课堂导入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职学校计算机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数仍延续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板书或口述等方式进行讲解,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现状,教师可以适当地转换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引入。如讲到计算机的各种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制作或引进其他的成熟作品占用几分钟课堂时间进行播放,通过唯美的幻灯片、PS技术展示以引起学生的观赏兴趣。学生看见了唯美的东西后均会萌生学习掌握的冲动,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进行阐述,使其了解更多的知识,为其后期的实践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实行小组互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教与学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而非真正理解掌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及学生的知识掌握均造成很大的影响。

教师应在教学之初实行小组互动学习,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将其分成理论知识学习型学生与实践操作型学生两种,并将两种学生按一定比例进行小组分配式学习。教师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将时间分配到小组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在小组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技巧或不理解的知识提出来与同学进行探究,从而会激发学生潜在的钻研精神,此举有利于为中职学校培养出一批极具专业素质的专业人才。

五 结束语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推进其改革进程的重要环节,只有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蒙海平、梁琴.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2014(4):125

[2]孔线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策略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95~96

上一篇:协商民主与社区自治 下一篇:儿童虐待的成因与防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