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与节俭

时间:2022-09-29 12:49:03

奢侈与节俭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是时下许许多多家庭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写照。那位母亲的感慨和孩子的茫然都让人觉得亲切熟悉,仿佛就是自己家里尚未平息的争论,仿佛就是朋友刚刚诉说的烦恼。而且,对这类事情的意见通常泾渭分明,家长们“英雄所见略同”,孩子们则“不谋而合”。究竟是家长们思想陈旧,还是孩子们观念超前?的确是值得讨论一番。

首先,什么是奢侈?似乎是存在着某种标准的,而这标准又好像并不固定。细想一想,对于贵为帝王、清王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来说,故宫里的自行车是奢侈品,紫禁城里的电话也是奢侈品;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60年代一包奶粉是奢侈,70年代带着儿女去餐厅有鱼有肉地吃上一餐是奢侈,80年代全家在假期到海滨享受阳光和海风也是奢侈。

90年代呢?什么样的物质,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叫做奢侈呢?按照字典的解释,奢侈是指“用钱没有节制”,“过分享受”。但不能否认,奢侈的标准一直在变化着,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延伸在不断地加快。当然,即使在同一时期,同一年代,不同家庭对于奢侈标准的理解仍然是极为悬殊的。这双一百多元的鞋子究竟是不是算得上是奢侈,看来需要根据男孩家庭的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消费观念?实际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中国老太太与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逢,各自讲讲在人间的经历,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的钱,在来天堂的前一天,终于买到了自己的房子,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了一天。”美国老太太说:“我还了一辈子的债,在来天堂的前一天,终于还清了买房子欠的债。”耐人寻味的不仅是这个笑话直接展现的两种消费观念,而是这则笑话在中国的流行,带给了我们某种提示。它至少说明,不少的中国人正在对习以为常的消费观念进行着怀疑和思索,而且它还暗示着,已经有人干脆拒绝接受和服从传统的观念,在这些人当中,年轻一代占据了大多数。

我想,那位母亲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苦心,既不会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去买两元一双的鞋――根本买不到,更不会是希望孩子为免得磨损鞋子而赤脚劳动或玩耍――绝对舍不得。

其实,母亲无非是希望孩子懂得节俭,无论到了什么年代,无论社会发达到了什么程度,节俭都是一种美德。在这一点上多数家长都会赞成这位母亲的,也往往会在生活中采取一种类似的“忆苦思甜”式的教育。然而,就像教育上许多其他问题一样,懂得节俭,做到节俭,靠“说教”,靠“忆苦思甜”通常不会有明显的效果,重要的是亲身经历和体验。就以这位母亲为例,比如,利用假期让孩子去打打工,自己尝尝“挣钱”的艰辛,或者回一趟家乡――如果那里还没有完全摆脱昔日的贫困,可能都会比妈妈的故事更能让他体味自己鞋子的价值。

前不久,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新人类”的文章。“新人类”特指出生于六十年代,成长于七八十年代的一代新人,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饥饿、动荡和贫困,他们受到正常的教育,享受富裕的生活,感受飞速发展的物质技术文明。因此,他们以不同于父兄的方式成长,并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影响自己的父母,甚至这个时代。

“新人类”与他们的父辈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最明显的大概就是消费态度的不同了。对于我们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消费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面对越来越丰富的商品,我们总是要反复掂量取舍,有时甚至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去消费。可是“新人类”就不同了。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日趋丰富的时代,社会不断成长的消费文化和消费理念正好和他们的成长同步。到街上看看就能强烈地感受到,所有产品的营销策略几乎都是迎合他们的趣味。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就有了与父母不同的价值空间:父母可能想的更多的是今后的日子,孩子则更注重现时的感受,于是他们给人留下的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一味的消费,一味的名牌。■

上一篇:“文玩”“武玩” 下一篇:先别忙着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