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营销范文

时间:2023-11-30 11:08:54

奢侈品营销

奢侈品营销篇1

关键词:奢侈 奢侈品 新式奢侈 品牌延伸

“奢侈”一词来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是指“极强的繁殖力”,这种极强的繁殖力通过“奢侈生活”、“奢侈品”和“奢侈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沃夫冈•拉茨勒(Rowohlt Verlag GmbH)在《奢侈带来富足》(Luxus Schafft Wolhlstand)中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有新式奢侈(New-fashioned luxury)和旧式奢侈(Old-Fashioned luxury)之分。旧式奢侈即非创造性奢侈,表现为对稀有原料的消费和耗用;新式奢侈是用智慧和知识来对待和使用各种原料和材料。旧式奢侈是消耗、破坏,而新式奢侈则提供保护和改善的可能性。

现在,奢侈是一种时尚,奢侈已经成为自由个性的象征,奢侈是一种满足身心享受最高境界的消费文化,是一种表现身份识别的与众不同的符号。不仅如此,“现代奢侈品会给予全球社会更多的发展动力,比大众产品更强烈地改变着全球社会”,因为奢侈能够创造财富,奢侈观念和奢侈品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奢侈品消费概述

奢侈品的特征

奢侈品大多都有以下特质:

一流的品质。超凡细腻的手工、对品质的苛刻要求、经典的设计理念,设计大师的匠心独运、用料考究,使奢侈品精致而唯美,所以奢侈品已经成为无国界品质的代名词和符号。

动人的传统和历史。奢侈品具有极强的文化性特征,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素养的熏陶,奢侈品消费也实际上表现为对一种文化的信仰与尊重。

不断创新的独特风格。奢侈品更加强调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体验,因此,只有通过理解品牌的内涵,更富创造性地面向未来打造品牌,挖掘传统品牌的潜力,奢侈品牌才能保持长盛不衰。一项调查显示,如果老品牌在技术和功能上无法在同业之间建立差异性,消费者将不会长期投入。

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心理分析

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与国外有明显差别:我国的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包括中产阶层,与国外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40-70岁之间不同的是,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

他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新型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即自信的年轻一族,尽管现有收入还不足以成为他们消费奢侈品的充分理由,但是自我实现的情结使他们无形中成了奢侈品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把奢侈看作是一种文化,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在他们看来只是明天的必需品,是一种未来的必然拥有物,他们充满对奢侈品的向往,也会为之奋斗。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翁,但是却有敢于花费明天钱的勇气;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存款,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富裕的生活方式的追寻,他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将钱花在一个地方,而在其他地方省吃俭用,这类奢侈品消费就是沃夫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定义的“切分奢侈”。

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面对突然降临的财富,想寻找一种符号的象征,这是一种“炫耀性奢侈”。据社会学家的分析,当人们面临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社会学家认为这是为了满足财富突然增加之后的一种心理释放,那种一掷千金的消费方式呈现为一种非理性的疯狂,但是从营销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阶段性的、自然的心理需求。

我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

奢侈品消费现状

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欧洲“反奢侈品”思潮、日本市场趋于饱和以及韩国市场的疲软直接导致奢侈品全球销售业绩有所下跌,而亚洲人对奢侈品的普遍热衷使奢侈品制造商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上看到了希望,我国不仅是极具潜力的新市场,也是目前看来尚未充分开发的最后一个大市场。

从30万元一副的Lotos眼镜到1180万元一辆的宾利豪华轿车,在我国都创造了销售奇迹,这就证明了国人对奢侈品牌的强烈购买欲望。

奢侈品发展前景

法国巴黎百富勒的报告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奢侈品消费初期。

《新财富》通过对九家奢侈品品牌商的采访发现,这些奢侈品牌近两三年在我国市场的增长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他们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10%左右的增长率。2004年,我国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2%,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摩根士丹利预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内地的高档奢侈品的消费者规模将达到1亿人,户均拥有资产62万元。日渐巨大的潜在消费群和稳步上升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足以成为世界奢侈品牌进军我国的充分理由,奢侈品的营销也日趋受到关注。

奢侈品营销策略研究

产品策略

据研究报告指出,全世界90%以上的奢侈品品牌,出于经营困境和增加盈利的种种原因,都进行了品牌延伸或品牌的产品线延伸,其中有90%延伸失败。

Prada时装在1993年的时候打破自己“最了解女人”的品牌诺言,涉及男性服装和鞋帽市场,这次冒险让其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法拉利揭去自己“红色女郎”的神秘面纱,成了一个普通的高端跑车品牌,品牌的“不专一”导致了顾客的远离,《世界商业评论》将这一必然结果称为“冲动的惩罚”。奢侈品品牌延伸之所以比较冒险,有各方面原因:

从消费心理来分析,当奢侈品信息通过营销活动到达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以前的消费行为造成自我怀疑,这就导致了新消费的开始,但是产品线的不合理扩展将会直接导致下一轮消费者怀疑,从而再次改变消费者行为。在奢侈品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了关注这个东西好不好,更多的是关注这个东西配不配,是否吻合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定位的取舍效应来看,企业选择一种定位,必然牺牲另一种定位。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追求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处于产品线上端的奢侈品牌最终不能保持其独一无二的身价,从而导致战略性定位模糊失焦,产品线延伸最终稀释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腐蚀了企业最初产品或目标客户的竞争优势。

选择奢侈品路线本身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放弃80%的大众顾客而瞄准20%的金字塔顶端顾客,这样就限制了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如果采取两者兼顾的骑墙派的做法,只会伤害自己的战略,同时降低企业既有活动的价值,企业的模糊定位最终只会导致企业的衰亡。

价格策略

高价位本身并不能与高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必然联系起来,但是高价却能必然反映企业的高端定位,因为高价位反映极品形象。

沃夫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这样描述:奢侈品的制造商并不是可以不考虑费用,但费用不应该是最关键的因素。奢侈品的营销颠覆了“4C”理论,没有过分关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因素,奢侈品制造商将可以传递给消费者的东西全部传递给消费者,并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了消费者满意,从而保证其高价策略得以持续支撑其高利润。

渠道策略

营销活动必须以目标顾客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为基础,否则,营销活动将难以收到效果。三星Diva奢侈品路线的失败最终反映的是自身不合理的渠道策略。

三星Diva曾为了维护其高贵的形象,主要面向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女性顾客。但是,三星最终没有能够彻底了解这些高贵的女性顾客,导致终端渠道与目标消费者严重脱节。最终结果就是:这款手机的目标顾客无法接触到Diva,而能够接触到Diva的又根本不会购买。

因此,奢侈品营销渠道必须要做到有的放矢,透视目标顾客的心理及行为方式,找准顾客的接触点,这样才能为成功营销奠定基础。

促销策略

奢侈品促销要有别于一般产品追求覆盖率、方便消费者购买的做法,因为奢侈品恰恰是不能提高产品便利性的,相反,奢侈品要适当控制产品的销量,在促销活动中有意识的控制消费群体,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千金难求”的急切购物心理,这种“饥饿营销”正是对资源“稀缺性”的维护。譬如“熊猫”牌香烟供不应求的状态,反而使得目标消费者更加感受到能够拥有产品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广告是对奢侈品的视觉传达。根据两种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分别采用两种广告宣传方式。

对于“切分奢侈”,奢侈品的广告需要集中在高档时尚杂志上,特别是已经在全球市场都取得不错口碑的杂志。而对于“炫耀性奢侈”,则可以选择面向大众的广告,这种广告浪费可能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普通产品50%的丢失率,因为这些广告并不是面向目标消费者。但是这些广告是必要的,奢侈品之所以能够在高价下还能被接受,很大一部分源于羡慕者,是羡慕者的“羡慕”和“无法得到”制造了一种距离感,烘托出了奢侈品的价值,从而成为促进购买的因素。

每个奢侈品牌都源于特殊的文化土壤,品牌背后都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动人故事,这种发生在原产地的故事情节折射出来的文化,就是奢侈品魅力的根源,正是这种文化,成就了今天的奢侈品牌。

因此,企业应该时时传达一种与文化相协调的氛围,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氛围和针对顾客的营销氛围:得到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与定位一致的促销活动和积极有效的顾客关系管理活动都是对企业文化的有效宣传。

从营销的基本目标来看,营销的基本目标在于实现营销者与消费者的双向行为的改变。奢侈品消费者在不同购买心理的驱动下,积极搜寻产品信息,营销者则通过收集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有关信息,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手段来刺激消费者,从而实现刺激消费者购买。

随着我国奢侈品消费时代的来临,各奢侈品制造商在加紧抢滩各大城市的同时,应针对目标顾客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实施有效的营销活动,营销活动的成功策划和实施将是奢侈品中国之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沃夫冈•拉茨勒著,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2.李在永,李华.消费品消费相关问题探讨.商业时代,2005

3.李凌.全球奢侈品齐赴我国盛宴.商界导刊,2005

4.迈克尔•波特著,高登第等译.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奢侈品营销篇2

奢侈品开始现身网络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吧,让女性想购物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按照她们希望的方式来购物,不管是在家里、办公室里,还是在卧室。”网络奢侈品牌Net--Porter的创建者纳塔莉·马斯奈说:“很简单,把正牌的奢侈品放到网络上供她们选择就行了。”就像马斯奈所说的那样,去年,Net--Porter公司为了让自己的外衣卖得更好,增加了棕色购物袋邮递服务;今年,这家公司又推出了新的网站,并且用网络打折的方式来销售服饰。当伦敦的庞德大街或者巴黎的蒙田大道这些奢侈品聚集区里日渐冷清时,Net--Porter却用最随意的网络服务模式为自己找到了销售的出路,而马斯奈自己则认为运气的成分比较大。

马斯奈说,Net--Porter为了拓展网络销售的规模,近期又推出一个新的销售网站outnet.com,她认为从网络上开拓出这样一个专门销售奢侈品的区域足可以让那些担心自己品牌被假冒的公司高管们放心了,而且这样的奢侈品网站除了防假冒之外,还能让公司以自己希望的价格出售商品。

除了Net--Porter,其他很多奢侈品牌公司也开始了网络销售,其中不乏一些曾对网络营销持抵触态度的品牌。比如德国男装品牌雨果·波士的首席执行官拉赫斯说,他们打算明年上半年在美国开一个网络商店,并且还计划后年继续在亚洲也开一家。同样,米兰的一个公司也将要推出一家奢侈品营销网站,其中包括了华伦天奴和吉尔·桑达。

而奢侈品牌Burberry在产品营销结果方面得到了分析专家的肯定,因为他们建造了一个社交网站,让那些拥有Burberry品牌大衣的人交流他们的穿着经验。这个公司的首席创意官克里斯托·弗贝利说:“我们的消费者不管是漫步在伦敦的庞德大街,还是走在印度的街道上,还是在网络上,我们都要让他们拥有相似的购物体验,我们要让网络变得更加逼真。”

用网络弥补危机中的损失

根据全球资讯公司贝恩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奢侈品行业全球销售总额已经从2008年的1700亿英镑下降到1540亿英镑,各奢侈品牌公司都在寻求新的能够弥补这部分销售金额的方法,一些公司将目光投向了网络销售。有些专家认为,网络营销这种途径并不能很快将损失的销售额补齐,因为网络销售在奢侈品行业中仍然仅占据很小的一部分,但在《国际先驱论坛报》最近组织的一次论坛上,讨论者们却认为网络销售有可能弥补公司的销售损失。

而用网络销售来弥补危机中的损失也有成功例子。如被认为奢侈品行业中网络销售最成功的Net--Porter品牌曾经委托伦敦的一家专门销售高档时装和配饰的网站在他们的网页上开了一个专用的黑框,而这个黑框极具特点,最后成为了Net--Porter品牌网络销售的标志,只要你打开这个网站,就能看到这个黑框。而据了解,在美国整个奢侈品行业处于最低谷时期,Net--Porter的销售额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而这个奢侈品牌计划将今年的销售额从去年的8200万英镑提升至1亿英镑。

很多品牌仍在观望

奢侈品营销篇3

关键词奢侈品;营销策略;启示。

一、奢侈品的内涵及特点

(一)奢侈品的内涵

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从价值的意义上讲其价格又超出其本身固有价值许多倍,主要功能在于彰显产品本身的品质、品牌或者拥有者的品味、财富、社会地位、阶层等象征性元素的商品或服务。

(二)奢侈品的特点

1、非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消费品。奢侈品是那些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特别大的商品。也就是说,功能以外符号要素的价值越高,这个商品就越奢侈。事实上,人们消费奢侈品更多地是满足心理需求,这就是所谓“拥有”比“使用”更重要的奢侈品消费法则。所以,与精神价值相比,奢侈品的使用价值甚至微乎其微。一块价值连城、用K金打造、镶满钻石的劳力士“满天星”,同一块价格几十元的普通手表相比,其计时功能相同,但名表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价值是普通手表无法比拟的。

2、价格与质量比值特别大的商品。即奢侈品的质量和价格都是同类产品中最高的,但价格超出普通消费品的幅度远远高于质量超出的幅度。奢侈品的质量是最上乘的,而其价格却是超常的。宾利“雅致728”

房车的售价高达1200万元人民币;而Armani手工缝制的顶级时装的价格可高达百万元以上。奢侈品的价格往往是普通同类产品几十倍甚至几千倍。

3、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精神、灵感和品味的体现。奢侈品全部来自顶级品牌,名牌和一般牌子的重要区别就是“文化”,也就是蕴藏在这个牌子背后的故事,价钱决不是区别名牌和一般牌子的惟一标志。

4、诠译了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奢侈品牌向世人传达的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一种前卫新潮的生活观念。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导致社会阶层和消费的多元化,处在社会顶层的人群因拥有较多的财富而过着不同于平民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看,奢侈品消费具有示范效应,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将高档的生活作为目标,模仿和追求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二、奢侈品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产品的使用价值是生命基础。打造超一流的产品质量是维护奢侈品牌长期寿命的需要。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奢侈品的价值,可以用“慢工出细活”来形容。全球顶级运动型豪华车“宾利”(Bentley),其车身在生产线上每分钟才移动6英寸。诞生于1838年的“百达翡利”(PatekPhilippe)手表,有“钟表之王”美誉,每款表从设计到制造出来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时间是品质的保证,可见一斑。为什么人们提到劳斯莱斯马上会想到尊贵;提到阿玛尼马上想到简洁;提到LV马上想到经典;提到积家表马上想到精准???这就是营销的结果。这些品质不一定是绝对的,但一定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不断强化的。

(二)价格策略

奢侈品牌常常把价格定得很高,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因此,价格是奢侈品牌设置的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比如一个比较好的正版的LV手提包的价格通常都在上万元。对于奢侈品来说,让羡慕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与距离感,才能让奢侈品牌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奢侈常常与遥不可及、价格高昂相关,用消费者的话说,就是大多数人买不起,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少数人能拥有的叫奢侈。奢侈品以高价位彰显其高贵,(三)市场定位策略。

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常常在宣扬只有成功的有地位的人才可以享用,是面向高端人群的商品,区隔社会阶层,让消费者进行攀比,无形中在消费者中制造了一种阶层划分,这种潜在激发消费者攀比心理的营销让很多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消费来展现身份,于是,有条件一定要消费奢侈品牌,没条件制造条件也要消费让奢侈品牌备受追捧。奢侈品牌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距离产生美,使羡慕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距离感恰恰让奢侈品的潜在消费者感觉到其名贵和稀有,却又不能唾手可得,就真正显示了其奢华的本质。

(四)销售渠道策略

奢侈品的渠道策略从整体上讲就是保持对市场的有限而挑剔的渠道覆盖,只选择他们认为最有档次的渠道,同时绝不在渠道中提供大量的产品以供消费者选择,使得渠道始终保持在一种不饱和的状态,限制其产量和销量,有意的制造稀缺,只和顶级的百货、酒店合作,或者在机场等渠道建立专卖店等等,都在对奢侈品消费者做着区隔,告诉消费者奢侈品是有身份的,只能在有身份的人出现的场合,以此保证能够触及到高端的客户群。

(五)品牌核心价值观策略

对奢侈品牌来说,它的核心价值就比较集中在一点上,“富贵”是奢侈品牌的基本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是酿造底蕴深厚的富贵文化,几乎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品牌都是以深远的历史文化为着力点的,如同文物一样,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赋予了这些品牌无法取代的内涵,品牌的这种文化价值主要来自于它的历史。如果一个产品的历史越长,那么它的文化内涵就会越丰富。在豪华的基调上,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在加上时间的积累,素养的熏陶,这才成就了真正的奢侈。“茅台”和“五粮液”都拥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剑南春”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唐朝宫廷。美国“蒂夫尼”

(Tiffany)珠宝源自1837年。奢侈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这是奢侈品品牌独特价值所在。

(六)促销策略

奢侈品牌与全球的时装展览、时尚趋势等等密不可分。站在流行时尚最前线,比如每年巴黎时装周等等总会成为世界最绚丽的奢侈品的展览舞台,最顶级的品牌,最知名的模特,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加上时尚杂志的编辑和时尚界的评论家聚在一起最前沿的时尚趋势。奢侈品牌利用这些秀场,在最前沿的会中秀出品牌,同时让这些品牌始终站在奢侈的先锋阵线,各种时尚媒体对此的顺势传播就让这些奢侈品牌成为了顶级的昂贵的最为奢华的话题。

三、对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启示

(一)对消费者的启示

目前中国的高收入阶层群体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而收入的增加,使得这部分人群对奢侈品的需求日趋强烈,导致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日益活跃。xxxx年中国GDP总量是49100亿美元,人均GDP是3711美元,但同时中国有四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两美元。中国经济的真实消费状况令人疑惑:

一面是内需不足,亟待扩大消费;一面却是奢侈消费的火暴;整体消费不足和奢侈消费火暴的并存,既暴露了中国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失衡,也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节约的消费价值观正不断弱化。鼓励适度消费扩大内需,因为勒紧裤腰带的奢侈消费和“拿青春赌明天”的过度负债消费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相悖。这里必须要提醒的是:未富先奢,不利和谐。

(二)对企业的启示

奢侈品营销篇4

一般而言,奢侈品指的是顶级的服装、珠宝首饰、高档手表、高档皮具、香水、汽车等,而如今中国奢侈品消费已基本涵盖了包括豪华汽车、豪宅、名画等衣食住行在内的所有领域。据安永2005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统计,中国奢侈品占全球销售额的12%,位列全球第三大消费国,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将以10%的年增长率增长,届时,销售额将超过115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将近2005年数字的17倍。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量将占到全球的29%。

近期,作为全球A级车展之一的2008北京车展也成为了一次汽车奢侈品的展示。身价超过2,500万元的天价跑车――布加迪威龙首次亮相中国大陆,紧跟其后的不乏迈巴赫(1,400万元)、劳斯莱斯(600万元)、宾利、世爵等世界顶尖级豪华车,与四年前只有少数几家国际汽车厂将北京车展作为全球最高规格的车展相比,几乎全球所有汽车跨国公司都视此次北京车展为全球顶级车展!而且,据报道,包括本次车展最贵的天价跑车布加迪威龙和劳斯莱斯加长幻影,开展两天的北京车展已售出豪华车13辆,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奢侈品消费已经达到了比拼时代了呢?那么,随之而来的国外顶级奢侈品牌大举入侵中国,中国尚未成熟的本土品牌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吗?

其实,在中国“奢华”二字自古有之,并且中国一度曾成为世界众多顶级奢侈品的原产地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拓延,人们对奢侈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金碧辉煌、流光溢彩、装饰繁复、雍容华贵似乎不再是奢侈品的主流存在状态,更多的是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符号意义。

奢侈品在英语中为 “Luxury”,来源于拉丁语“Lux”,原意为“光”。显然,奢侈品最初的概念指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钻石、黄金等,延伸为价值昂贵的物品。经济学中,奢侈品的定义往往是相对于必需品来说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卡尔・马克思认为,奢侈品消费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沃尔冈・拉茨勒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按照拉茨勒的观点,奢侈品和奢侈已经是同一概念了,因为他所定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认为,奢侈品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必须参考一定的社会和经济背景。直到如今,理论界对奢侈品的定义仍存在众多的说法。然而,无论人们对奢侈品有着如何的理解,也无论奢侈品行业如何的发展,纵观形形的奢侈产品,永恒的永远是其本身独特的特征元素:1、独特的设计与超然卓越的品质;2、无与伦比的工艺、材质;3、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底蕴与内涵;4、超出观念的高价与强大的符号意义;5、传奇的品牌和家族故事。

而正是基于这五大基本特性造就了奢侈品不变的稀缺性与神秘性理念,这同时也是西方顶级奢侈品企业成功的原始基点。可见,奢侈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顶级品牌,不在于其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内涵,要给它的消费对像以前所未有的审美感观和异乎寻常的尊贵体验。在欧洲,奢侈品在基于五点特征上的创造范围非常广泛,涵盖银器、铜器、水晶玻璃、皮革、出版和装潢等众多领域。这些都能给中国企业有所启示!中国企业应该把目光和思维发散开,有无数的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基于此,国内奢侈品企业,尤其是我们传统的民族品牌在消费对象的心理动机分析与定位和品牌构建维护上应充分体会与把握奢侈品的基本特征元素,充分赋予其独特沉厚的中华文明积淀,结合现代整合营销策略,运用稀缺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奢侈品的营销策略不能简单到仅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几个环节的调整就指望达到期望的效果,传统的营销4Ps理论主要是基于产品市场角度出发,而随着现代营销观念的飞跃,基于顾客关系与沟通的4Cs理论与基于维护客户忠诚度的4Vs理论所产生的整合营销理论可作为构建奢侈品营销策略体系的重要理论指导。因此,我想为我国的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发展从营销角度提几点建议:

(一)从消费心理来看,奢侈品消费主要体现为象征消费、体验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其动机恰恰验证了奢侈品的符号意义,体现了外界的认同和尊敬、自我的满足感和享受感。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在东西方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通常意义上,欧美国家的奢侈品消费主力是40岁~60岁的中产阶级,而在东方这个群体要年轻十多岁、以30岁左右的年轻新贵为主。我们还可以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以三个维度(崇尚个性或注重集体为代表的消费者价值观维度、感情冲动型或逻辑分析型为代表的消费者思维方式维度、显示炫耀型或功能实用型为代表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理解维度)为基础,最终划分为4种类型(奢侈品消费的钟爱者、奢侈品消费的跟随者、奢侈品消费的思考者、奢侈品消费的滞后者),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营销策略。

(二)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需要注重的是顾客问题解决,即将产品暂搁在一边,加紧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创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引导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因为相对于大众型消费品,奢侈品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对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独具个性的产品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这是奢侈品之所以能够受到特殊消费群体欢迎的重要原因。

(三)在价格策略上,强调满足顾客需求的成本甚于价格本身,它要求去了解消费者为了满足其需求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制定价格策略。对于奢侈品来说,消费者要付出的不仅是由产品使用价值所形成的成本,还要为产品的无形价值付出成本,即产品品牌背后隐含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所形成的成本以及由于奢侈品的独享性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优越感所形成的成本。这也是奢侈品价格一般比较昂贵的原因。这种昂贵不仅是品牌定位的需要,也使奢侈品消费者与普通大众消费者区分开来,使奢侈品消费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的需要。

(四)给目标顾客带来方便是整合营销渠道策略建立的指针。奢侈品销售的渠道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顾客对这一品牌形象的判断。忘掉通路策略,针对奢侈品消费小众化的特点,深入了解目标顾客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方式,找准与顾客的接触点才能为成功营销打下基础。在渠道建立的质量方面,奢侈品为顾客提供的更应是一种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服务。这对顾客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和满足,是一般大众消费品所不能做到的。

(五)与顾客有效沟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促销。从理论上说,奢侈品销售不可能像对待大众产品那样去“推”,应始终维持一种“拉”的态势,因为奢侈品的生产基本上是由顾客需求来拉动的。在奢侈品消费者中,不少人自视甚高,甚至以专家自居,他们欣赏的是品质、技术创新及货真价实的氛围,他们更在乎品牌的优良传统,而且有不停追赶整个产品种类的冲动。另外,奢侈品促销要高度重视感情营销。奢侈品几乎从来都不做功能诉求,他们要宣传的不仅是产品的质量,还需要将更多的情感因素导入营销过程。

企业是由人来经营管理的,品牌与文化是由人来创造与传承的,这恰好说明了当前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奢侈品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出谙熟本国历史文化,并能借鉴西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延伸,将时尚与历史感完美结合起来的稀缺的奢侈品设计与运营管理人才。

奢侈品营销篇5

【关键词】中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

一、奢侈品营销的产品策略

奢侈品不同于大众消费品,是一种超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具有高价、稀缺、珍贵等特点的消费品,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顶级的品质

奢侈品产品通过精湛的工艺、经典的设计、考究的用料,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以顶级箱包品牌爱马仕为例,一只爱马仕包包,需要由一个工匠拿着锥子和浸蜡的麻线,用一种叫双骑马钉的祖传针法纯手工一针针的花费3天时间才能完成。全球最好的皮革供应商也会将第一轮的优先选择权留给爱马仕,皮革上哪怕只有一丁点的瑕疵会被爱马仕淘汰。无怪乎很多消费者为了买上一只爱马仕的包,愿意排上三五年的队,甚至为了能获得买包的资格,先买上该品牌十多万的配货。即便付出如此高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爱马仕的waitinglist上永远不乏长长的等候名单。爱马仕的包袋代表着箱包界的最高水准。所以,只有顶级的品质,才会造就顶级的品牌。

(二)稀少的产量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奢侈品的用料大都精挑细选,更多的运用到珍稀材料,如包包中运用到的蜥蜴皮、鸵鸟皮、鳄鱼皮等等,制作工艺也更为精细繁琐,因此,奢侈品的生产制作本身就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导致产量较低。同时,为了保证品牌及产品的高贵性,奢侈品营销大都采用二八原则,即瞄准20%的有消费能力的高端客户,放弃80%的大众客户。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奢侈品稀少的产量能强化一种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的感觉,越难得到的越让人向往,从而更强烈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原产地标签

英雄不问出身,但奢侈品要看产地。几乎所有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都采取直接将原产地产品运进国内市场销售,以确保其血统的纯正。例如箱包要强调产自法国或意大利,豪车要产自德国,钟表则要强调其瑞士身份,这样的信息传递能让消费者觉得奢侈品的价值得到最直观的体现,使其昂贵的价格合理化。

(四)悠久的历史

奢侈品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时间的积累使得品牌内涵更加S富,彰显出品牌的文化特性。奢侈品的消费其实包含着消费者对品牌历史文化的认可与尊重。奢侈品牌往往与王室文化和皇家御用等概念联系起来,例如成为英国王室皇家珠宝供应商的卡地亚,这一光环使卡地亚逾越其他珠宝品牌,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经久不衰。

(五)艺术的魅力

与大众消费品不同,奢侈品更加强调品牌自身与众不同的个性。要想创造性的深化品牌,就要不断挖掘品牌内涵。很多奢侈品因其精雕细琢的工艺而如同艺术品般珍贵,从而给购买者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样以卡地亚为例,2009年,卡地亚珍宝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这是卡地亚艺术典藏系列展览中展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而后卡地亚又与多地博物院携手举办了中西方珍宝艺术展。提起卡地亚,人们想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著名奢侈品牌,而是一种历史、文化与艺术的象征。

二、奢侈品营销的定价策略

对于奢侈品来说,消费者不仅是为产品使用价值付出成本,更多的是为产品无形价值付出成本,即产品品牌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所带来的成本。奢侈品的高定价,是以文化积淀以及高附加值为内在支撑点的。因此,奢侈品制造商要尽可能将最大让渡价值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在获得消费者对高定价的认可。高定价本身并不意味着高收入和高利润,但是高定价能反应产品的高端定位,从而彰显其高贵,并且自然地细分了目标顾客和非目标顾客。

三、奢侈品营销的渠道策略

奢侈品营销的渠道策略从整体来说,是要使渠道维持着相对不饱和的状态,并且要尽可能完成对目标市场有限但有效的覆盖。

营销渠道的作用是把商品从生产者手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营销渠道的品质、数量等等都关系着奢侈品企业的形象和利润。奢侈品营销渠道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建立旗舰店,树立品牌形象。2.通过建立专卖店,提高附加值。3.通过高端百货店专柜和机场免税店,增加奢侈品销量。旗舰店和专卖店的选址提高了奢侈品附加值,而高端百货店专柜和机场免税店则主要用以增加销量,增加利润。4.通过选择和培养国内有影响力的奢侈品经销商,快速的渗透市场。选择经销商发展市场,对奢侈品企业来说,市场拓展风险较小、能更好的渗透到目标市场,是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企业的很好选择。5.开辟互联网渠道。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与传统渠道相比,互联网渠道具有覆盖范围较广的特点。目前奢侈品零售的互联网化已成为行业趋势,很多国际奢侈品公司都相继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把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信息沟通、产品宣传的媒介和平台。

四、奢侈品营销的促销策略

奢侈品促销策略要遵循“重公关,轻广告”的原则,要有别于大众消费品追求覆盖范围广和方便消费者的做法。奢侈品营销不仅不能提高产品购买的便利性还要适当控制产品的销量。通过有意识的数量控制,刺激消费者产生更强烈的购买欲。同时,奢侈品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更多要依靠公关手段来完成,通过公关推动口碑传播,从而增加销售量。

奢侈品营销篇6

一、本土品牌稀少,多为外来户

中国奢侈品市场本土品牌稀少,几乎被国外品牌占据。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茅台、上海滩、海鸥等少数品牌外,很少再有其它品牌。以海鸥牌腕表为例,有消息显示海鸥曾于2010年推出一款价格高达168万元人民币的手表,但迄今为止只卖出去两块,这与高级腕表第一品牌百达翡丽相比,差距巨大。我国本土奢侈品品牌发展落后是由历史及现实原因所决定的。从历史原因来看,中国近现代处于战争与落后的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首要目标是解决温饱,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在资源匮乏,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的条件下,人们的印象中没有奢侈品这一概念,奢侈品品牌自然无法发展。而同时期欧美等国家历史条件则优越许多。培养一个着名奢侈品品牌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例如劳力士创始于1908年,LV(路易威登)创始于1854年,爱马仕创始于1837年,等等。从现实原因来看,奢侈品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文化氛围,西方奢侈品大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同时,奢侈品还具有高质量、高品质、引领潮流等特质。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缺乏打造世界顶级奢侈品的奢侈品基因。

二、山寨奢侈品横行,消费者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山寨商品充斥在商场、卖场、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打击假冒伪劣及盗版口号喊的再响亮,似乎永远也禁止不了山寨产品的出现,甚至愈演愈烈。奢侈品也理所当然深受其害,由于其价格不菲,因此盗版给其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山寨奢侈品首先对品牌持有者构成侵权,山寨商品无疑会分割一部分市场,给奢侈品企业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同时,山寨名牌给原品牌的品牌形象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以知名奢侈品品牌LV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为例,其山寨产品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其高端品牌形象,这也使得中国部分奢侈品消费人群开始抛弃LV,转而消费其它品牌。

三、中国奢侈品市场营销模式探索

根据中国内地市场环境及奢侈品发展现状,结合国外奢侈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模式,我们探索出如下几种营销模式,从维护企业与消费者双方面利益为出发点,迎合中国奢侈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一)直营店模式

目前,进入国内市场的奢侈品大多采用开设直营店模式进行销售。由于奢侈品所特有的稀缺性与独特性,价格高昂,这也使得其直营店面装修过于奢华,且多位于一二线城市黄金地段,不仅能体现品牌的实力,还能彰显奢侈品特有的尊贵与奢华,这也正迎合了中国富有阶级的消费心理。由于前面所说中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地区分布不均现象,奢侈品扎堆一线城市,不仅加大竞争力度,也不利于辐射其它地区消费人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三线城市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升,奢侈品企业也逐渐将店门扩展至这些地区,以合肥为例,目前就有Prada、Gucci、LV等众多奢侈品直营店和专柜。可以说不久的将来,二三线城市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心爱的奢侈品。

(二)网络营销模式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的《2012-2013年度中国社交移动电子商务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3000亿元大关,网络购物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奢侈品行业自然也会采取这种模式,如消费者所熟知的奢侈品电商唯品会、优众网、第五大道、珍品网、美西时尚等,其所售商品涵盖服装、皮具、钟表、珠宝等众多奢侈品种。国内奢侈品电商采取的是一种网络代购模式,即由电商委托专业买手从国外买回来,再进行网络销售,相比较奢侈品专卖店或专柜价格具有很大优势,网购奢侈品也越来越流行。

(三)二手寄卖模式

所谓二手寄卖模式就是不改变商品所有权,卖家所起的作用就是为所有者提供一个展示商品的场所,供消费者前来选购。当商品以一定价格被卖出去时,卖家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即为卖家的利润来源。二手寄卖首先因其是二手商品,所以价格更低;其次,为那些处理手上奢侈品的人们提供一种途径,并不会缺少货源。目前这一模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已出现,并向其它城市蔓延,相信通过这种模式进行奢侈品交易也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四、结语

奢侈品营销篇7

【关键词】奢侈品 消费动机 营销策略

所谓“奢侈品”是那些价格高昂、品质卓越、数量稀缺,同时又富有历史文化内涵,能给人以愉悦、奢华和满足的非生活必需品。常说的奢侈品,既包括服饰、珠宝、化妆品、汽车、豪宅、游艇等实际商品,也包括某些行业提供的高端服务和体验,比如迪拜帆船酒店提供的超五星级服务。“奢侈品”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经济条件、以及不同的社会结构体系等,昔日的奢侈品随着时间推移很有可能变成今日的必需品。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贝恩公司2014年的报告指出,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然而,中国内地消费者在境外奢侈品消费上涨,约占全球奢侈品市场份额的30%。中国的消费者己经显示巨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奢侈品消费已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国内外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现状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我们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我们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在动机的基础上发生的。消费行为是以消费动机为先导的,没有消费动机,也就不会产生消费行为。

1.1 国外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现状

1899年,Veblen 在其《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奢侈品的“炫耀性消费”的概念,这是最早有关奢侈品消费动机的提出。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视角,证明和完善 Veblen 的理论。Leibenstein(1950)则提出三维动机理论,即从众动机、独特动机和炫耀动机;vigneron和Johnson(1999)基于自1899年至1998年11项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奢侈品消费的个体间效应动机和个体内效应动机;2004年,vigneron和Johnson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五维动机理论,即炫耀、独特、自我延伸(或从众)、品质和享乐五个动机,这种分类方法,使得学术界对奢侈品消费动机的认识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2010 年胡润财富报告》调查表明,在当前奢侈品的消费动机中,在 2008到 2009 短短一年中,“宠爱、善待自己”动机的比例从36%增长到44%,消费者开始更加在乎自身感受,不再像以往主要聚焦于产品功能上。

1.2 国内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现状

相比西方的奢侈品动机,我国对奢侈品的消费既受本土传统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物理环境等的影响,同时又受到西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有其自己的特点。

Ho(1977)提出,东方人非常注重“面子”,在东方人的消费行为中,“面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wong和Ahuvia(1998)指出,了解东方人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必须深入了解儒家传统文化,消费文化是引导和约束消费者行为与偏好的文化规范,消费文化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中国的消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朱晓辉(2006)从儒家文化价值观出发,在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本土化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动机模型,将中国奢侈品消费动机包括社会消费动机以及个人消费动机,炫耀、从众和社交或体现身份是个体的社会消费动机;生活品质的精致、自我享乐以及自我赠礼则是个人消费动;胡翠华(2012)调查苏州地区奢侈品消费情况发现,当前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方面仍然以炫耀为主,其次是社交动机,这和中国消费市场所处的阶段以及中国传统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2 基于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的奢侈品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本文在以往国内外关于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为依据,针对几种主要的消费动机以及消费动机的发展变化趋势,尝试给出奢侈品的营销建议:

2.1 针对炫耀性动机的潜在消费者

从以往的研究结论来看,炫耀性动机仍然是当前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一些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动机主要是为了炫耀他们的成功,显示自己的财富,标榜自己上流社会的身份,维持他们的优越感,对于这部分群体,奢侈品的消费就是他们最好的证明。这类奢侈品消费者,追求的往往不是产品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奢侈品附带的符号象征价值,喜欢在公开场合消费奢侈品,对那些高档、新奇并能彰显其自身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奢侈品更感兴趣。基于这种炫耀动机,奢侈品营销首先要做的是营造奢侈品的距离感,打造其稀有、尊贵、奢华、难以得到的形象,这就要求必须限制其产量以及销量,只在销售渠道中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有限对市场的进行覆盖。对那些喜欢时尚、对潮流高度敏感的消费者,可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生产或提供新奇商品和服务,同时也要求奢侈品的在加工的过程中,不要选料做工等方面须追求稀缺与完美,也可以使用醒目的标识,让消费者消费过程中获得优越和满足感。

2.2 针对社交动机的潜在消费者

社交动机是奢侈品消费动机中的重要部分。中国人讲“人情”,人情往来是中国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赠送礼物是我们与他人交流感情时常用的方式。奢侈品为商务馈赠或一般性社交的佳选。中国又非常讲究“面子”,作为礼物送出去的奢侈品,必须同时体现出送礼者和被送着的身份象征。基于此,奢侈品本身的质量和价值是重要的考量标准外,其包装也是衡量和体现其份量的重要因素,奢侈品包装必须强化奢侈品的象征层面的意义,通过专业研究和设计塑造该产品地位尊贵、具有时代影响力的形象。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传递祝福,送礼物的重要时候,奢侈品牌可以考虑在产品包装或配饰上体现浓浓的中国文化。

2.3 针对从众动机的潜在消费者

消费行为是个体行为,又很容易受到所处环境中的他人和群体的影响,具有社会模仿性。奢侈品消费蕴含着从众动机。这类购买奢侈品消费者一般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往往无法区分究竟那种质量更好一些,为了追求较高的质量保证,奢侈品牌的口碑和知名度是消费者的重要参考标准。基于此,企业努力打造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努力让质量达到并超过消费者的预期,造就自己良好的口碑。因而,商家和媒介一起,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宣扬介绍自家的产品,鼓动人们消费。此外,明星、行业名人等有社会有影响力的个体,他们使用或推荐某品牌的产品,他们的“粉丝”也不知不觉陷入奢侈品的诱惑之中,加入社奢侈品消费的大军,引发这些产品的热销。而对于滞销或过季商品打折销售,奢侈品牌也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品牌的销售,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培育客户的忠诚度。

2.4 针对表现内在自我动机的潜在消费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自我意识的增强,很多人消费心理越来越理性,他们开始关注产品的质量、细节和实用价值。一部分消费者从原来的对实质性产品的消费逐渐开始追求享受性体验和服务,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他们喜欢购买和选择那些品牌形象与自我更急吻合的奢侈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强化自我意识,表现内在自我动机成为新奢侈品消费时不可忽视的消费动机。他们买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和产品相关的服务,奢侈品重视情感和个性。鉴于此,企业可以通过情感和文化营销,不仅要传递出其产品的信息,也应该像消费者传达其品牌背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以产品独特的品位、丰富的内涵为人们带来丰盛的内心感悟,建立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与目标消费者建立联系,让目标消费者走近产品,走近品牌,帮助目标顾客彰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个性。同时,奢侈品牌还可以通过赞助与品牌相关的赛事或重大事件、参与公益活动,向社会,灾区募捐等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在产品的设计上应追求独特性,设计出具有独特设计理念或风格的产品,或有投资价值的产品。

总之,人们的消费动机多种多样,某一消费行为背后往往是多种动机同时在驱动,个体的消费动机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且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将越来越富有,奢侈品消费也将更加广泛,消费动机更加多元,奢侈品行业者不仅需要了解当前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更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人们消费动机的变化趋势,主动迎合消费者,去设计生产奢侈品,开展营销策划,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同时,本土的奢侈品消费要参考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争取政策支持,结合当地特色,从建筑、品牌到服务,全方位满足私享需求,让顾客拥有奢华舒适的购物体验。市场的繁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可与高校合作,共同培训和培养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强高端消费领域的人才储备力量,在各个环节做好人才对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Veblen,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 Kessinger Publishing,2004.

[2] Vigneron F,Johnson L.W.Measuring Perceptions of Brand Luxury[J].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004.

[3] 胡润《2010胡润财富报告》[J].上海企业,2010(05).

奢侈品营销篇8

如何扩大对受众的影响力,同时保持品牌神秘、高贵的形象,一直是奢侈品牌难于平衡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尚大牌如何“玩社交”?

奢侈品牌:数字媒体营销季

要亲民,用微博

“只有傻瓜才从不改变主意。”在谈到奢侈品牌涉足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时,顾腾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顾腾如是说。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兴起,以往只关注于传统媒体的奢侈品牌也开始出现转向,并把这种新媒体形式运用于品牌营销。

在Facebook、Twitter上,奢侈品牌早已拥有自己的账号和一大批粉丝,进入中国之后,他们纷纷开通了微博。当然,比起大众消费品,奢侈品的粉丝活跃度仍远远不够。

因此,尽管兴趣浓厚、需求巨大,但由于尚无成功先例可循,奢侈品牌对社交营销仍然处在试水过程中。

社交媒体对奢侈品营销的巨大推动力在节日期间表现得最为显著,微博造势必须加大力度、争分夺秒。

“过去十年当中,奢侈品牌发现社交媒体对其品牌的塑造越来越重要,相关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它甚至可以直接带动销售。”奢侈品折扣网站魅力惠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Thibault Villet说,他本人在欧莱雅和Coach任职期间,社交媒体就已经被用来打造品牌形象。

社交媒体营销最早始于博客。当时,魅力惠发现,明星徐静蕾的博客点击量惊人,于是他们就尝试请徐静蕾本人为魅力惠做代言。微博出现后,魅力惠在社交媒体上挖掘出500多位“达人”,追踪这些人的微博,与他们合作,借达人的人气,引得粉丝访问魅力惠网站。

魅力惠公司每天6~15条微博,内容包括品牌的新趋势,以及新活动等。通过调查,魅力惠发现,有30%访问魅力惠的用户是因为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奢侈品销售的巨大推动力在节日期间表现得最为显著。比如:情人节、三八节,奢侈品牌的微博造势都在加大力度、争分夺秒。圣诞节前夕,登喜路不断发微博,向粉丝推荐适合作为礼物的单品,同时在官方网站上“礼品图册”,帮粉丝们想出各种送礼物的方案。

不过,在扩大对受众的影响力的同时,如何保持品牌神秘、高贵的形象,一直是奢侈品牌难于平衡的问题。“人多口杂”的社交网站评论往往会让这些顶级品牌的形象受损。

相对亲民的美国奢侈品牌Coach 透露,Coach的微博2011年4月开通后,几个月内粉丝数从几万激增至33万,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超过38万,成为新浪微博上粉丝数最多的奢侈品牌。一个可供比较的数据是,Coach在Facebook上的粉丝数超过200万,远远多于新浪微博。

相对而言,Facebook的平台历史更长,应用更为成熟,而微博在中国的发达程度还远远落后,正处在飞速的变化之中。

三亚免税店:与大牌一起发微博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购物中心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不断更新购物中心内的品牌信息,如上海的恒隆广场、半岛酒店等。作为一个分销渠道,隶属于中国免税集团旗下的三亚免税店同样是一个奢侈品牌扎堆的地方,大牌云集,其官方微博目前拥有约3万名粉丝,每天更新3至4条微博,涉及到不同的多个品牌的信息。

与奢侈品牌的官方微博直接品牌的各种信息不同,渠道的微博需要在各种不同品牌及产品品类之间进行取舍。

中免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市场部总监顾纳新向记者透露,三亚免税店的官方微博并非随意,而是由专门的团队进行维护,在这一的过程中,与奢侈品牌之间需要有深入的沟通。三亚免税店与数百个奢侈品牌合作,许多奢侈品牌直接向免税店供货。而微博的则要配合品牌的市场活动来进行。

当免税店引进新品牌的时候,微博团队将及时与品牌方面沟通,拟定微博内容,确认之后再进行。

去免税店购物大概是那些奢侈品狂热分子最想做的事之一,相对较低的价格使得他们乐此不疲;然而并不是每一次去都能赶上自己喜欢的品牌在进行促销。一些聪明的顾客也许会经常留意媒体、网站注意相关的讯息。对消费者来说,微博给出的信息非常重要。

顾纳新认为,在免税店的管理中,消费者是核心要素。公司需要不断思考怎样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以及更好的消费体验,而这些同样可以通过微博收集来的数据去研究和发现。

而微博在内容的选取、品牌的组合、款式的搭配、促销以及服务的组合上,都应当与实际门店销售一样,让消费者满意,他们才能更信任微博的内容。“只有持续不断地给消费者带来这种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消费者才会对你产生长久的认同。”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

品牌需要提高认知度,社交媒体是一个全新的沟通渠道,但接下来,他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来获得有效客户。

线下是热闹的品牌活动,明星一一走上红毯;线上微博即时更新,现场图片一一奉上,粉丝热情转发、评论……社交媒体既可以在短时间内“刷屏”达到烘托品牌的效果,也可能因为一条负面消息瞬间让品牌深陷舆论旋涡,对于奢侈品牌而言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

2011年6月,郭美美在其微博上大肆炫耀多件奢侈品,其中包括一辆玛莎拉蒂跑车,引发社会争议,此事也将玛莎拉蒂推向风口浪尖,玛莎拉蒂公司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看待这事件的影响:除了引起公众的负面联想之外,品牌也确实因此出现了更多的传播,最终他们选择的应对方法是——让事件慢慢消退,不做过多解释。

其实,早在“郭美美事件”之前,玛莎拉蒂就开始重视社交媒体,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让客户上传自己开车的视频,通过品牌活动拉近与客户的联系,并让品牌信息更快传递。

2011年6月初,玛莎拉蒂微博开通后,微博建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除了普及品牌知识外,还让玛莎拉蒂车主讲自己的故事。

品牌社交营销未来的方向在于,在社交媒体当中纳入其他的细分要素,比如是否要为女性细分市场另外建立一个社交媒体平台。马赛商学院MBA与EMBA课程部主任Michel Gutsatz认为,奢侈品牌需要有危机意识,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工具。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不同的价格定位、商业模式,社交媒体营销工具的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对此奢侈品牌应该细化研究。

网络口碑研究和咨询公司CIC创始人

兼董事会主席Sam Flemming

学会和“粉丝”对话

与粉丝上百万的明星、品牌相比,许多奢侈品牌在微博上还是小角色。即使是超过百年历史的顶级品牌,往往也只有数万的粉丝。

网络口碑研究和咨询公司CIC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Sam Flemming 认为,粉丝数目的多少仅仅是社交媒体营销的一种衡量标准,粉丝的一轮又一轮转发,才是助推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CIC收集的信息,新浪微博每月大约有5000万~6000万条对话是关于品牌的,虽然与整个新浪微博相比,信息非常少,但这对品牌来说却是不可忽视的。

运用社交媒体的关键点在于“对话”,通过“对话”,它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根据去年上半年的微博对话统计,香奈儿被提到了高达60万次,而这仅仅是在新浪微博,如果把其他微博加起来,会有更多的被提及次数。

对品牌整体而言,社交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对市场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新浪微博有高达3亿用户,是一个“全国聊天”的地方,关注热门话题后,就可以知道全中国正在讨论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奢侈品牌必须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一席之地,才能在未来市场中拥有话语权。

借微博获有效客户为时尚早

将微博作为在线销售渠道是一个可能的设想,但为时尚早。事实上,奢侈品行业的电子商务目前处在非常不成熟的阶段。

热热闹闹的线上营销如何转化为真金白银的销量提升?

一位英国奢侈品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家奢侈品牌的微博更新往往都是由市场部负责,更新微博的常常是市场经理,有时候甚至是市场经理的助手。所发的微博内容很难周到地考虑到客户的需求,而仅仅是配合当期的市场活动,秀场的照片,明星的街拍等。

要让微博获得更好的效果,公司内部沟通是关键因素。这在大众消费品牌中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一个以“邮购”起家的日本护肤品牌,多年以来一直以邮寄产品目录的方式教消费者护肤和化妆,沟通感情。微博出现后,该品牌将产品目录搬到了微博上,以更简练的文字和图片,润物细无声地推广产品。目前为止被业内公认为最为成功的时尚品牌微博。

一位从事奢侈品零售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奢侈品涉足社交媒体营销时间还非常短暂。在中国,微博的营销也正在摸索。将微博作为在线销售渠道是一个可能的设想,但为时尚早。事实上,奢侈品行业的电子商务目前处在非常不成熟的阶段。

时尚大牌的数字化排行榜

1 蔻驰 Coach

2 博柏利 Burberry

3 古奇 Gucci

4 杜嘉班纳 Dolce & Gabbana

5 Dior' target='_blank'>迪奥 Dior

6 迈克· 科尔斯 Michael Kors

7 香奈尔 Chanel

8 卡迪亚 Cartier

9 路易·威登 Lovis Vuitton

10 纪梵希 Givenchy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电子商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向品质化、细分化、非标化等转变。电子商务刚开始是标准化导向,而今已越来越生活化了。社会化电子商务应时展而产生,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新的衍生模式,可以说社会化电子商务将会是下一个爆发点。

上一篇:人生百年范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