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应“被保险”

时间:2022-09-28 10:22:59

农民不应“被保险”

如今,商业保险业发展迅速,各类保险项目令人眼花缭乱。眼下,保险业正从城市向农村拓展,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安心和保障,实在是一件大好事。但在推广中应实行“明白保险”,千万不要让农民陷入“被保险”的困惑。

2万元变5千元保险条款不好懂

最近,老实巴交的农民姜长忠与一家保险公司对簿公堂,起因就是出险后的赔偿纠纷。

姜长忠家住辽宁丹东市东港前阳镇农民村王家堡组,他有木匠手艺,在农村从事家庭装修行业,与锛斧电锯打交道,存在意外伤害的风险。2010年7月,他投保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11年,姜长忠在工作中左手拇指被电锯割伤,后经鉴定构成10级伤残。这时姜长忠想起有保险,于是找到保险公司要求给付2万元的保险赔偿。但公司明确答复:这份保险合同是家庭意外险,险额为家庭人员均分,出险后保额也为每个家庭成员分享其中一份,姜长忠家有4口人,因此只能给付5000元。

姜长忠掏出那份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仔细看,只见险种介绍部分是由专业术语组成的黑糊糊一片很小的文字,即使经反复研读也很难清楚其中的涵义。姜长忠想起当初的投保介绍人是村委会一名负责人,宣传时说只交保险费30元,出现意外可得到2万元,他听后认为这个项目划算才投保,没想到理赔时这么困难。多次索赔无果,无奈姜长忠只好将保险公司到法院,现在案件正在审理中。

“存款”变“保险”业务员真能“忽悠”

“保险”在农村商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如果人专业素养差,对保险条款做错误解释,甚至信口“忽悠”,这对缺乏必要保险知识的农民兄弟来说就更容易构成误导。

几个月前,辽宁丹东凤城市红旗镇的张老汉到一家银行存钱,一位工作人员拉着他,给他推荐了一款“高息”的“存款”,张老汉一听比定期利率高,就往里存了5000块钱。可是回到家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买的竟是一份保险而非存款,而且保期长达10年。当天下午张老汉回到银行要求退保,可工作人员说,字都签了,合同成立,不能退。

一名保险从业人员说,很多业务员为追求保单数量和保费收入,对客户极力渲染保险的种种好处,如丰厚的回报率、买保险送礼品等,其中不乏夸张和虚假宣传成分,对农民构成很大误导。

据农民朋友讲,现在农村跑保险的业务员大多利用亲戚、朋友、老乡、战友等关系比较密切的人群作为他们的客户。农民本身的法律意识不强,又念及亲戚朋友的关系,即使在被误导后也不会据理力争,大多只能自认倒霉,但对保险开始缺乏信任。糊里糊涂“被保险”不仅伤害了农民群众的保险热情,也有损商业保险行业形象,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和规范,同时积极开发适合农民朋友生产生活的险种,为他们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莫贪一时之利,才能真正保证农村保险业市场的繁荣持久。

上一篇:感恩黑土地 下一篇:村民公路晒玉米 引发事故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