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本科课程设置

时间:2022-09-28 08:41:53

预防医学本科课程设置

1教改前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认为总课程门数安排较多,特别是公共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8%。48%的学生认为部分公共课程内容与预防医学专业实际相脱节,建议课程内容应结合地区学生的特点,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2)学生反映课程安排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每学期课程门数安排不均,出现了第6学期安排了15门课程(其中两门为选修课),而第3、4、5学期安排的课程门数较少的问题。(3)专业基础课程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40%,而专业课程及特色课程课时占总课时数的20%。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条件差,不能够完全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开设实验课程的条件,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4)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师提出2004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需要调整。学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期期末至第10学期,实习时间刚好在冬春季节,由于学生实习期间面临三大节日放假(元旦、春节、藏历新年),一方面,因连续放假使学生实习有所耽误;另一方面,由于地区疾病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工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如鼠疫的防治工作,旱獭10月份开始入洞冬眠,到次年5月出洞,因此鼠防的现场调查、防治等工作主要从每年的5月至9月进行,而学生毕业实习5月底已结束,疾病现场的防治工作学生没能亲身经历,从而影响了学生实习的质量。(5)实习基地带教教师提出,由于学生毕业面临就业、考研等,加上要撰写毕业论文,部分学生实习不专心或找借口缺勤,因而不能保证实习质量。针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2008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见习、实习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2教改后新的课程设置

新的课程设置中,主要减少了公共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增加了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延长了临床、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具体改革内容如下。2.1除第4学期外,减少了其余学期的总课时数每学期的周课时数除第1学期外(13周),其他周课时数平均在22课时,解决了前松后紧的问题,详见表1。2.2增加了专业课程及特色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1)为了让学生树立大卫生观、科学的健康观,熟悉三级预防的卫生工作方针,使学生初步确立以群体为主的预防观念,明确专业学习目标,我们在第1学期增设了预防医学专业导论。(2)除开设毒理学、卫生化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课程外,针对高原地区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在第5学期还增设了高原医学概论,在第8学期增设了地方病等课程。(3)预防医学工作面对的是基层群众,在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健康教育中,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因此,我们除开设了外语课、计算机课、文献检索课外,还在第3学期开设了人际交往与沟通课(72学时)。(4)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在第1、2、3、4学期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在第7学期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总课时教为268课时,专业英语为36课时。(5)开设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知识。为了满足学生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我们在第5学期增设了常用护理操作、急救医学(常用技术)等课程,从而使学生具备临床医师的基本素质。(6)为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对社区群众的卫生健康教育,从事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我们在第5学期开设了科研调查方法(基础)课程。(7)为拓宽学生的思路,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和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将卫生管理学与卫生经济学合并为卫生事业管理学,总课时数为36课时;将卫生法和卫生监督合并为卫生法规和监督学,总课时数为36课时。2.3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临床专业实习时间由过去的20周延长到28周。其中,前18周安排在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此后在县级医院实习7周、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1周、在乡级卫生院实习并在社区开展农牧民健康调查2周,以“早期接触社区、早期接触实际、早期接触科研”为主要内容,实习结束时要求每位学生写1篇小论文,每小组写1篇大论文,返校后再进行专题报告。(2)毕业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第13、14周)进行文献检索、综述和开题报告。第期寒假8周时间进行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等工作,第10学期第1至10周完成数据整理、分析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共计安排20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课题设计、论文撰写,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并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人类的疾病谱不断变化,一些新的卫生问题不断出现,给医学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公共卫生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工作内容和职责有了新的内涵,新建疾病控制机构对预防医学专业和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社交能力培养、传播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此,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赶上地区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满足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作者:德吉 次央 扎西德吉 康敏 欧珠罗布 单位:大学

上一篇:预防医学教育重要性及对策 下一篇:预防医学诊断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