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8 11:13:44

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的研究综述

摘 要:道德同一性指个体将道德理想、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内化到自我意识中,对自身的道德形象与道德身份有符合社会期待的明确定位,并且在时空维度上有很好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道德行为与道德意识有较高的吻合度。本文主要就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及其培养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

关键词: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由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更重视道德认知的培养,相对来说忽视了道德行为的培养,所以造成现代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如何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如何化他律为自律。而道德同一性的培养是关于个体内在动机的培养,道德同一性可以激发个体的道德行为。

一、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1.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1)外在因素对道德同一性影响的研究

哈特在1994年的研究中发现,在自愿服务社区的青少年中,有82%的青少年都是曾经参与过俱乐部活动的,说明参与服务活动能够提高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可能性。1995年,哈特和费格利(Hart,D&Fegley,S)对青少年榜样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概念进行了访谈测量,发现榜样组的青少年更多地使用道德特质(如诚实)和道德目标(如助人)来描述他们自己。

(2)个体因素对道德同一性影响的研究

哈特(Hart,D)在《道德同一性的发展》中提出,认知水平和同一性都很高的个体,则他们的道德同一性也较高;同时道德价值观也会促进他们道德同一性的整合。哈特(Hart,D)等人曾选择28名3~6年级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做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容易控制自己情感并有效和他人互动的学生能更好地发展道德同一性。

2.道德同一性培养的研究

尤尼斯认为,社会不只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背景,还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动力,青少年的社区参与可以促进其道德发展,主要通过社区服务增加个人能力,特别是对社会变革发展的看法的能力。帕特南(Putnam,R)认为在青少年人群中,社区服务能提升个体的道德敏感性,能促进青少年的个人主动性及社区互动意识,可以增进青少年对社会的理解与关注。所以,它可以增进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及对道德的感触。

二、国内研究现状

1.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2008年,万增奎在博士论文《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中提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有显著的积极意义,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有显著的消极影响;高自我和谐的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显著高于低自我和谐的青少年;不同道德判断水平的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差异不大。2009年,杨韶刚、万增奎在《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研究》中发现,父母(尤其是父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影响显著,父母(尤其是母亲)职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影响显著。2009年,韩一凡在《浅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中认为,网络游戏通过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活动、提供虚假自我暴露环境和充当多元或不良文化载体来瓦解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

2.道德同一性培养的研究

2007年,万增奎在《“社会服务学习”与道德自我认同》中,认为参与“社会服务学习”是学生道德同一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青少年提供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影响的道德学习机会。在同年的《道德自我认同感危机与当代道德教育》中,他提出了价值定向的教学。2008年,刘玉梅在《危机与重建:网络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题分析》中,建议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利用网络平台,采取措施来重建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加强网络的控制感,使道德自我意识实现整合;开展网络交流讨论会,理清他人镜像;获得临界感,协调道德各要素的关系。2009年韩一凡在《浅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中,建议考察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并提供必要的解决措施:注重现实社会实践的道德教育,培养亲社会行为;加强基于网络游戏治理的道德他律;充分发挥网络游戏的优良文化载体作用。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国外主要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影响因素方面,虽然研究得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结果,但考虑到文化差异这一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内仍需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二,国内对道德同一性的研究比较少,并且主要是参照国外的研究成果。目前只有万增奎在对这一理论进行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仍不足以形成完善的理论,还需要更多后续者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来完善这一理论。同时,在万增奎的研究中,并没有将重心放在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培养方面。第三,在对道德同一性培养方面的研究中,不论是国外的社会服务学习,还是国内的价值定向教学,都只是在较为宽泛的层面上提出的措施,并没有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来借鉴。

参考文献:

[1]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3.

[2]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杨韶刚,万增奎.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研究[J].教育导刊,2009(5).

[4]韩一凡.浅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11).

[5]万增奎.“社会服务学习”与道德自我认同[J].中国德育,2007,2(2).

[6]刘玉梅.危机与重建:网络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题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

上一篇:浅析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